题目来自法国某中学的学生经常利用寒暑假开展“走遍中国的地理研学旅行活动下面是本次研学旅行的设计图出发点是北京站如图所示读图回答问题这批法国学生第一站到达北京后登上长城感受到了“崇山峻岭披绿衣的景观判断此次研学活动最有可能在月“穿过茫茫林海见到辽阔草原再往西正如王维描绘大漠弧烟直长河�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题目】来自法国某中学的学生经常利用寒暑假开展“走遍中国”的地理研学旅行活动。下面是本次研学旅行的设计图,出发点是北京站,如图所示,读图回答问题。

(1)这批法国学生第一站到达北京后,登上长城感受到了“崇山峻岭披绿衣”的景观,判断此次研学活动最有可能在______月(填1月或7月)。

(2)“穿过茫茫林海,见到辽阔草原”,再往西正如王维描绘:大漠弧烟直,长河落日圆。参观航天基地,再往西北左手雪山右手盆地,葡萄挂满枝头”。研学队员描述的是图中______路线(填序号);亲眼目睹了位于喀斯特地貌区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这里常年寒暑适中,请叙述原因____________。研学途中,学生们看到藏民早晚将双手藏在藏袍衣袖中,中午则脱下衣袖系在腰间,结合该地气温变化特点向法国学生说明这种穿衣习惯形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从长沙到北京,学生们乘火车沿铁路北上,体验了我国南北方不同的风土人情。

(3)读图,位于长江沿岸,有支流汉江汇入的城市是______。

【答案】7 ② 这里纬度低,海拔高 青藏地区气温日较差大 京广 武汉

【解析】

(1)由题目可知,这位法国学生到达北京看到“崇山峻岭披绿衣”的景观,说明这次研学活动最有可能是夏季的7月。

(2)研学队员描述的是图中②表示的西北地区景观,喀斯特地貌区地处云贵高原,该地区纬度较低,冬季温暖,海拔高、夏季凉爽;藏民早晚将双手藏在藏袍衣袖中,中午则脱下衣袖系在腰间这是由于青藏地区早晚温差大,当地藏民的服饰是藏袍。

(3)由图可知,位于长江沿岸,有支流汉江汇入的城市是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

【题目】探究题: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模拟“南极考察”,下面是他们的考察方案,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研究过程。

(1)查找资料发现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

(2)小组准备在在假期间到南极考察,是选择暑假还是寒假,并说出理由。

(3)考察小组从中山站到昆仑站,前进方向大致是________。

(4)在南极见到的最著名的动物是________。

(5)队员查找我国的两极地区的考察站时,发现位于北极地区的是________站。

【题目】北半球陆地上气温最高月份通常是(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题目】娄底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家乡地理考察,并绘制了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他们绘制的地形图中可以看出

A. 悬崖顶部海拔300多米B.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C. 甲、乙两村均位于盆地D. 地势大致西北高东南低

【2】考察小组选择了①②③④四个观测点,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A. 在①处看到了成片的脐橙园B. 站在②处看到了甲、乙两村

C. 在③处看到悬崖和北流河流D. 到④处考察了河流上游植被

【1】关于斯里兰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B. 位于中纬度地区

C. 是亚洲南部的一个岛国

D. 纬度低,气温高,降水季节变化小

【2】斯里兰卡的地形特征是

A. 平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B. 高原、盆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C. 平原、山地为主,中部低四周高D. 高原、盆地为主,中部低四周高

【3】此次特大灾害发生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题目】(南亚有特色)阅读南亚局部图及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是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物品的原料。图中所示地区是全球黄麻主产区,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图a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是印度著名港口,图b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读图可知,黄麻主产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当地黄麻收获后,大多就在旁边的____河的河水中浸沤。

(2)该地区水旱灾害频发主要原因是______的强弱不同所造成的。

(3)甲城市居民大多信仰教,当地传统民居屋顶多为_____(填斜顶或平顶)。

THE END
0.山西省地学研学旅游线路图|第三站:太原市和吕梁市地学研学路线来源: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jvzquC41pg}t0|tjw0ipo8f1:571;@=82a865;87
1.地理与旅游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公告(学科教学)论文题目:初中灾害地理研学旅行研究及其路线设计——以烟台市为例 答辩人:丁丽媛 学号:2020430242 学科专业:学科教学(地理) 指导教师:马运佳讲师 答辩委员会 主席:肖江南教授青岛大学 委员:徐树建教授临沂大学 徐伟正高级教师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张全景教授曲阜师范大学 jvzquC41igu/sosw0gjv0ls1kplp1:5:;1=58:3jvo
2.来自全国各地的12个“地理研学旅行”典型案例,值得学习参考!附附地理教学原理常用动图 01 大气 内力作用 外力、外力作用及地貌 风化作用 a.盐风化作用 b.冻融作用(冰劈作用) c.化学风化 风力作用及地貌 a.沙丘移动 b.风力搬运 c.风力堆积 d.雅丹地貌形成和演化 流水作用及地貌 a.峡谷一般形成过程 由于构造作用,地层整体上升,河流为了维持其基准面,向下侵蚀岩层,形成近垂直的峡谷。这些峡谷两侧jvzquC41el4tkwf0eqs/ew4ctvodnnx1xkkx1:=877;28?918h932o8223?12‚<{9
3.高中地理实践课程开发与研学旅行基地整合性研究——以天津蓟县国家地质随着研学旅行基地的出现,如何突破难题开展地理实践课便得以缓解,这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地理研学旅行基地作为研学旅行实施的载体,不仅可以满足地理教育的需求,更能达到确保学生生活卫生和安全的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基地的一般情况使得地理实践力和学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本论文以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jvzquC41f0}bpofpifguc7hqo0io1}mguky0F9757;:48
4.利用研学旅行提升初中地理学科素养3研学旅行中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可行性策略 3.1做好研学旅行前期的规划,促进区域认知能力的提升 学生作为旅行的主体和参与者,他们应当了解与旅行相关的所有内容,并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如旅行路线、交通方式、目的地、旅行周边的环境等[3]。例如,教师在开展“南北气温的差异”相关教学活动时,可以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到jvzquC41yy}/dj~ycvii0ls1lkgp{~qwpyko1lmw|juoimnnkn{oyns136?67:3jvor
5.我校学子在首届全国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大赛中荣获佳绩9月1日—10月31日,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三大地理教育期刊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研学课程设计大赛中,由我校旅游与地理学院白絮飞、杜卫红、刘建华、韩丽荣、梅荣、任宾宾等老师指导,2018级地理科学班李宛儒等9名学生团队精心设计的“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地理研学旅行”课程,在336件参赛作品jvzq<84yyy4inkwe0et0kwkq13633865;8?/j}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