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族谱 | 文化 | 寻根 | 联谊
The Network of Wen Clan of China
湖南溆浦县文氏族谱
文氏族谱(续修)
雁门郡
公元二零零七年丁亥岁小阳月
文家村修谱首人组成名单
顾问:文永秋
各房联系人名单:
文科田 文永春 文明乾 文明太 文科仁 文明俊 文科凡 文明党 文明主 文传响
主编:文科掌
编委:文永春:文明志
财务负责:文永秋
会计:文科训
出纳员:文明尚
公元二00六年(丙戌岁)小阳月
前 言
文姓人来源于西周时期文王之支脉系中的第四支脉,系西周文王的谥号文而来的。周文王姓姬,名昌。他是商朝后期的四大部落之首的西北侯。商朝末期公元前三千余年。周文王部落居渭水流域。国强民富,殷纣受到威胁,纣王就将他囚禁在河南睢阳数年。后通过同朝好友说情后,将他放回西周,他回国后,积极做灭商的准备工作。联络周边其他小国,招收能人武将。古传文王请姜子牙亲自拉车走了八百步,而奠定了周朝八百年基业。文王尚未完成此愿,而由文王的二子武王完成统一中国的宏愿。武王在成立周朝登基时宣告追认父亲为文王。他的子孙中一支便以他的谥号文为姓,发展为文姓的主体。周朝初期,武王封炎帝裔孙文叔子许国,今河南许昌东。文叔以后,相传从他名字中的文为姓。齐国王孙子田文号孟尝君,去世后被赐谥号文子。五代后晋,石敬塘在位时,天下敬姓人避讳而改姓文。
庚一太祖明朝中期由辰州府盐井迁居义陵(今溆浦县)。本文家塘定居,由于子孙昌盛繁衍,地盘有限,从文家塘先后迁居仲夏乡水田垅上游文家庄,文家村、双圆、高地、桥江、中角冲、长茅、梅枝、姜家垴、车头,中都乡沙溪村,斗溪乡柳林村,小横垅乡金卜村,思木乡花圆村,小江乡下曹家溪村,舒裕溪乡上曹家沙村,均坪镇向家塘村、白屋头村。卢峰镇谭木垅等地。桃李桑田,同舟共济,万代流传。
编辑委员会撰稿
公元二00六年(丙戌岁)小阳月
旧 谱 序
仁人孝子之用心不能已也。推爱父母之心,而爱其祖;又推爱祖之心,上而溯之,至于无穷;又推爱祖之心,爱及于祖之枝生旁出。如树之发生,千干万枝,盛华叶萼,畅荗而倏,达而归本于根。虽愈远而愈疏,而皆一气之联,原茂树之枝,分而合也。于是立之大宗小宗,太祖之庙大宗主之,而众小宗在助祭之列,不审主凶,上有长君,而庶孽聪从。盖将合一姓生齿之繁,君蒿凄怆,奔走于太祖之庙,而仁孝之心油然恻然,将自不能已,而又虑先人之墓田,久而不可稽也。先人之里居产业,久而无所考证,而就湮没也。先人之所事言泽无所著见,而将与草木同朽也。先人之文章著作散见于金石,炳麟于柱下,风剥雨蚀,水火兵灾,阅人成世,残缺而飘零,穿鉴而支离,而无复其真迹也。又为谱以记之,使当日之墓田、里居产业、嘉言懿行、文章著作,披之简端,如见先人梗概,而子孙之繁衍,支分而派别者,为之条贯缕析,阅千亿祖而昭穆不乱。鸣呼!至矣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岁,重修族谱,洽渊力宗先,正意其人,必昌大门闾,为文氏增光,老者惧年岁之远,族姓之繁衍,恐谱系之久而不可统理也,为之因旧谱而续修之,斯即吾所云仁人孝子之用心者乎!予方居状,教授覃村,爱其才之宏,亦嘉其意之美也。特述古人作谱,归本于仁孝,而为之序。
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岁小阳月 蔚束拜撰
编委会抄录
公元二00六年(丙戍岁)小阳月
谱 序
谱者谱也。世系相传。承前启后。万派同源,后裔寻祖,必查史册。文氏之先祖始周朝,源起西周。及江西童愽史册。正本清源,光明磊落,至理铭言,弘扬祖德,后裔连绵,鳞次栉比,桃李桑田,同舟共济,万代流传。
水有源,木有本,历史考吾文氏祖先姬昌西周开国贤君,治国有方。爱民如子。深受人民爱戴。人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上知天文,下体民情。战国时期文种出任越国大夫,扶助越王勾践扭转了亡国之耻,最后将强大的吴国国王夫差赶走,收回失地,重建国家。南宋名相文天祥为国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流传至今。以上名人的祖德值得后人弘扬和继承。并要一代一代发扬光大。祖德宏图绵绣华夏前程。
渊源流长荣枝柯,跻身文明笑共和。
青龙腾云开新宇,彤彤朝阳咏晨霞
编委会拟稿
公元二00六年(丙戍岁)小阳月
文氏族谱班诗引
我祖庚一太祖。由辰州盐井迁居前义陵县文家塘定居后,所生后人均按通谱班诗中班行或拾代班次起用命名。我族人已发展到二十三代。后生的三代没有规定班次无法取名。解放前组织过修谱未成功,为此班次头绪紊乱。
此次修谱就是为解决这个主要问题。组织这次修谱来解决后人无班次取名。如金坡冲将十七代代字班改为十五代德字班。用了祖父的班行。如有的传字班改为志字班等错乱现象。为了统一全族人的思想一致同意要修好文氏族谱。修好族谱关健两条:第一条班行最为重要;第二条世系也很重要。这次复修族谱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这次复修族谱还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据有关文史资料记载。姓文人修谱班诗中的字不能用有三点水的。除了通谱班诗不变外。民国二十七年拟出的二十代班诗有三个字要改过来。新拟定的六十代班诗有两个重要更正过来。全谱班诗为壹佰个字。都没有一个字有三点水。将是用字全部更改过来。班诗附后。
编辑委员会撰文
公元二00六年(丙戍岁)小阳月
文氏族谱重申班诗说明
此次改修族谱班诗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贰拾代班诗属通谱拟定,全国共用。中期是民国二十七年修谱未成功。所拟定贰拾代班诗重申使用。后期陆拾代班诗是新拟定出来的。这次公布起用。
前期通谱班诗是:
庚庆儒志国,学应宗高朝;
首之尚承德,世代永科明。
中期班诗(贰拾代)重申
传家忠与厚,万载自隆昌;
光荣富贵全,诒谋福择长。
后期新拟出陆拾代班诗起用
紫荆复茂盛,气节贯云霄;
孝第垂教训,礼义合论常;
祖衍崇重宪,有势镇缨冠;
共敦亲睦念,左师须留芳;
作述发吉祥,裳奇倾臣道;
本在修身行,彩虹照前程;
编委会撰文
公元二00六年(丙戍岁)小阳月
诏 书
宋仁宗修谱诏
朕闻唐人重姓氏而谱牒具。后世非文儒贵族之家,寝以沦湮而难考,然起自犁锄之卿相,降为隶卒之世家,亦视子孙如何耳。诚能自立,虽微而寝著;不能自立,虽著而寝微。人家子孙,百世之下,各宜自立,庶几无忝也。此朕之所以致望于人者欤!
编委会摘录
公元二00六年(丙戍岁)小阳月
文家村四房说明
始祖庚一太公于明朝中期由辰州府盐井迁居于义陵县文家塘定居,现均坪镇明家塘村。由于子孙繁衍昌盛。地盘有限,在百年后,庚一太祖第五世嗣孙国策、国纪、国宠、国辅兄弟四人同迁居于仲夏乡水田垅村文家庄居住。子孙繁衍昌盛。由于山洪爆发山地滑坡,将其房屋田地洗冲而光。先存于所在。由仲夏乡水田垅村迁居覃村下游的夏家坪河边定居。此地宽阔,田地宽广,山青水秀。真是藏龙卧虎的好地方。子孙繁衍昌盛,人丁大发,将姓夏人挤至上头高地对门和川水村,改名为文家村。文家村四房世系是志永公的四个儿子而定下来的文家村四房。志永长子国策的后裔为大房。志永公二子国纪的后裔为二房,志永公三子国宠的后裔为三房。志永公四子国辅的后裔为四房。这四房是庚一太祖的第五世嗣孙国策、国纪、国宠、国辅四兄弟的后裔而定为文家村四房。文家村子孙繁衍昌盛地盘有限,又向全县各地发展,如小横垅乡金卜村北斗溪乡柳林村中都乡沙溪村思蒙乡花元村桥江镇长茅梅枝村草命村牛角冲村,古垅村谭木垅村,车头村,卢峰镇桔花园村散水塘村,均坪镇白屋头村小江乡下曹家溪村舒溶溪乡上曹家北村等地。桃李桑田同舟共济万代流传。
桃源记录
始祖必发公,号仙源,官副使通议大夫。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尧山十二都松背岭土地人氏,邑地与庐陵接壤,族姓繁衍。自明太祖时迁桃源县木塘坪,因家焉。固塘分派图一,固塘属吉安府永新县第五都县北三十里,山水清秀,四五塘相同因名固,后人谓其塘久远不变,名固塘。吾文氏群居其地者多也。
编委会摘抄
公元二00六年(丙戍岁)小阳月
文氏宗祠摘录
文氏宗祠修建于光绪二十七年,光绪二十九年,竣工后被荣称为一支花祠堂。远近闻名。雁门郡文氏宗祠金光闪跃。滚龙盘凤活现生动形像逼真可爱之极。祠堂内更为壮观。戏台牌楼龙风金光满目。祖牌座位都是一色金光四射。过路行人无不停下脚步进去观赏一番,赞不绝口。特别是有十里凉亭为伴十分雄伟。过往行人拍手称好!
座落别致在万亩良田中央。春季油菜花如黄缎缠腰更增加了雄姿。夏季水稻青绿如文官缎胞服身。秋季稻谷成熟金光闪目胜过天庭。在全县是有名气的排列前茅。
公元一九八一年,由于左的路线影响将历史文物“文氏宗祠”撤掉。损坏了文氏人们的祖传文物。这一教训必须以后吸取。绝不能损坏我族人们的公共利益。要齐心努力加强维护。
编委会撰文
公元二00六年(丙戍岁)小阳月
文氏族文昌阁摘录
文昌阁堂是文家村唯一的一座族庵,它留有良田数亩。专供和尚生活费之用。文昌阁庵堂建修雄伟。佛像金光闪目。滚龙盘凤工艺十分精巧。前门有四大金钢守山门。十八罗汉分两排。佛祖如来座中央。文殊、观音众佛站两旁。佛像金光刺目。逼真活现,佛像十分齐全美观。这就充分标志我们文家村当时经济雄厚和人们富裕。公益事业的发展。是随着当时人们的经济富裕。人民生活水平之高。进一步标志着文家村经济发展程度之快。超过了周边的速度。
文昌阁族庵每年都要进行数次佛教活动。每年秋收后,活动最热闹。周边村人们都很踊跃参加活动,特别是双园高地。把文氏人们团结在一起。我们是同根一脉。源远流长。文昌阁族庵是我们文氏三村友好的纽带和桥梁。进一步增加姓文人的团结和友谊。
编委员会撰文
公元二00六年(丙戍岁)小阳月
十里凉亭摘录
十里凉亭是文家村人的名灯。十里凉亭是建造在交通要道地盘。下离县城十里,所以命名为十里凉亭。上达低庄区域和花桥区域,九乡人们进县城必经此路。文家村人们为搞活我村经济提高姓文人的生活水平。在文氏宗祠峻工三日,决定修造十里凉亭,文氏宗祠是光绪二十九年竣工。为了进一步满足过往客人的需求。在文氏族祠旁边建一座凉亭和一座客栈。得到了客人们称赞。周边群众十分赞同和支持。十里凉亭竣工后,经济活跃,文家村又随着建修了客栈和商业门面开始经商活动,文家村的半条街和铺上名称是由此而来。利用半边街门面经营南杂业和生活日常用品。经济进一步活跃起来了。文家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超越了周边的村庄。
编委员会撰文
公元二00六年(丙戍岁)小阳月
文家村景色录
文家村地处在大平原之中,门前有一条小河。水清见底,十分洁净,真是藏龙卧虎之圣地。出龙出虎出能人。后人代代有书生。荣华富贵满门庭。对门生出油纸扇,名人秀士在此生。杨柳林斜对门,财源滚滚进文村。家财百万在文村。背后良田近万亩,黄金谷子包围村。
黑风潭名声响。神仙站在坡顶上。目观良田过万亩。机耕道修两根。四根水渠惯良田。保住农业大丰收。
陈坡圆祖坟山,山势雄威望平原。万亩良田在眼前,文家村是明灯。金色莲花常现身,夏秋深夜金花现,游东游西真喜人。周边人们都知道。
风形地埋祖坟。风形山活生生。头上明珠夜闪光。背上硬壳现彩光。我族先人葬此山,后人发迹出贵人。百万富翁有儿家。铭人政客也不少。全族人民生活好,人丁两旺是全福。全靠祖宗来保佑。
编委员会撰稿
公元二00六年(丙戍岁)小阳月
文氏至义陵始祖庚一公溯源
穷源江西雁门郡,新建家兮父母邦。稽其源藉在何方,新米贯地是家乡,明朝中叶主义陵,定居地名文家塘(均坪明家塘村),勤耕艰苦渡时光。莲花塘兮下旦场。婆罗俱葬龙形地。所生二子各一方。
后裔子孙至清朝初期搬迁到仲夏乡水田垅上游文家庄,子孙繁衍昌盛渡时光。突然天降洪水冲走家院、田庄,无存身之地,重新搬迁到三都河中游夏家坪河畔把家安。传至现在文家村。
编辑委员会拟稿
公元二00六年(丙戍岁)小阳月
文明涛自愿捐献现金壹佰圆整(住桥江镇 红堰村)
公元二00六年(丙戍岁)小阳月
八荣八耻族则
以服务族人为荣;以背离族人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尊老爱糼为荣;以不孝不义为耻。以热爱国家为荣;以危害国家为耻。
知道八荣八耻,就能做到知荣知耻,荣辱观之于社会,就如同眼睛之于人类。没有眼睛的人容易迷失方向,没有荣辱观的社会必定失去价值导向。作为新时代的公民,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民族才能荣造良好的谋发展伟岸大道。一个家族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