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神秘的隐世家族:三代人都曾是中国首富,还出过一个副总理荣氏荣家刘永行荣智健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富不过三代”,但是这句话放在荣家身上不太适用,因为他们家不仅富了好几代,还接连出了三代中国首富!毛主席对荣家有一句非常高的评价: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只有他们一家。

能得到最高领导人的认可,足见他们的实力。陈毅元帅曾经也说他们是“红色资本家”,不过在荣家自身的定位里,他们认为自己是实业家,一心想要通过实业救国!

比较厉害的是,他们家族的领头人,都有在政府任职,其中还出了一个新中国的副总理!

第一代荣熙泰

荣家发迹的第一代是荣熙泰,1849年出生于江苏无锡,他的人生际遇比较独特,11岁时跟小伙伴们玩耍,躲入荣巷西浜码头的信船里一下子睡着了。当时船主也没发现多了个小孩,就稀里糊涂开往上海了。

当船行至苏州浒墅关荣熙泰才醒来,他走出船舱发现周围的景物非常陌生,一下子就哭了起来,船主也是这时才知道被人蹭了船。

荣熙泰毕竟是爱玩的年龄,经过短暂的慌乱后,一听说这船要去上海,干脆就让船主带自己去上海玩玩。船主也不想再折返,于是就答应了。

过了几天,荣父从无锡赶来想要把他接回家,可见到了繁华的上海后,荣熙泰哪还想走?说什么都不愿意回去。无奈之下,父亲只好托人把他送进了一家上海的铁店当学徒,没想到却保全了家族的血脉。

那个年代,富庶的江南是太平天国和湘军争夺的目标,战乱中,荣熙泰留在无锡的亲族几乎全部遇难,全家只剩下他一个男丁。如果荣熙泰没有固执地留在上海,或许他也已经殒命。

后来荣熙泰经人推荐到了广东三水河口厘金局做事,主要是对过往船只的货物收税,他在这里深受上级信任,也有了与外商交流的经历。

他敏锐地发觉到资本的重要性,于是1895年他因病辞职回乡后,很快出资1500银洋与人合资在上海开办了广生钱庄。

但是荣熙泰身体本来就已经很不好,再这样四处颠簸,当年就病逝了,年仅48岁。荣家由此进入第二代。

第二代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荣熙泰虽然去世得早没有留下很多财富,但他给两个儿子灌输了很多经商知识,并且在荣宗敬、荣德生只有十多岁时,就让他们离家进钱庄当学徒,这给后来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荣宗敬、荣德生两兄弟一边还继续与人合伙经营广生钱庄,另一边又在寻找商机。有一次荣德生在广州发现面粉市场大有可为,于是跟大哥荣宗敬商量后,花了四五年的时间,把保兴面粉厂开起来了。

不过面粉厂创办之初并不顺利,无锡乡绅认为那些矗立烟囱破坏了风水,就告到了县里,知县跟乡绅多有勾结,勒令荣氏兄弟把厂迁出。

荣氏兄弟当然不服,就逐层上告,最终这场风水官司风波闹到了两江总督府,当时的总督刘坤一是洋务派,支持了创办实业,面粉厂才得以继续运行。

面粉厂虽然重新开起来了,但江南鱼米之乡,这种食物没什么销路。眼看就要坚持不下去,荣氏兄弟却做了极为大胆的举动——加大产量。他们倒不是钱多了没地方花,只是将目光放在了北方。

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荣氏面粉趁机进入东北市场,他们为了迅速抢占市场,还搞了很多促销方式,比如在面粉里随机放一枚铜钱作为“彩头”,就犹如早些年干脆面里放水浒传卡片一般,给人一种神秘的未知感。

几年时间下来,荣氏面粉就占据了整个北方市场,两兄弟趁机再开了九家面粉厂,成了一代“面粉大王”。有了足够的资本后,两兄弟都成了北洋政府的议员(后来也都是国民政府工商部参议)。

1915年,荣宗敬看中了纺织行业,在上海购置了几十台进口机器开办申新纱厂。当时欧洲爆发了“一战”,到处都是钱在找货,申新纱厂出口的棉布棉纱对于前线是急缺物资,价格从90多两一件飙升至200两一件,最高时甚至卖到了“一件棉纱赚一个元宝”的天价。

1917年,荣氏兄弟出资40万买下了一家日本的纱厂,要知道自从晚清胡雪岩斗丝失败后,上海纺织业都被日本人垄断了。荣氏兄弟有如此实力及魄力收购日本纱厂,在当时特别鼓舞人心。

后来五四运动爆发,全体国民自发抵制洋货、支持国货,荣氏兄弟趁机做空日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赚了日本财团400万日元。消息传出去后,国人皆以买荣氏产品为荣,称赞荣氏兄弟是实实在在的爱国实业家。

20世纪30年代初,荣家的事业发展到了顶峰,他们的棉纱产量占了全国民族资本产量的五分之一,面粉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旗下企业总数达二十一家,是当时规模第一的民营实业集团,基本上各行各业都能见到荣氏的招牌。

荣宗敬跟友人说过:现在的中国人,有一半是吃我的、用我的。虽然有一定的玩笑意味,但也能看出荣家当时的强大,说他们是中国首富毫不为过。

抗战爆发后,荣氏兄弟捐了几万包面粉、军粮,可惜的是,战火毁坏了荣家诸多产业,他们的生活大不如前。1938年2月,荣宗敬病逝,临终时他仍告诫家人要“实业救国”。

此后家族的重担就落在了荣德生身上,他想尽办法继续维持产业,一直坚持到了抗战胜利,以及解放战争的结束。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国民政府的宣传,资本家心中害怕纷纷出逃,“民国十大资本家”里跑了九家,就连荣家一些家族成员也跟了风。

不过荣德生一直在坚持,他阻止了迁厂逃资,让很多设备得以保留下来,为新中国做出很大的贡献。

第三代荣毅仁

新中国成立后,荣毅仁响应国家号召,让名下包括申新纺织在内的很多产业都变成了公私合营,有的股东不支持这样做,荣毅仁却很坚定:社会主义是大势所趋,不走也得走。

抗美援朝时期,他捐赠了很多物资,起到了带头作用,当时很多人将他称为红色资本家。1957年荣毅仁在陈毅的支持下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跨入了政坛。

特殊年代,荣毅仁也遭遇过一些不公平对待,成为“失去企业的企业家”,但是他也没有后悔当初的决定。

1979年复出后的邓公在人民大会堂宴请了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周叔、古耕虞五名企业家,鼓励他们继续发展,带动经济。

荣毅仁的眼光很长远,他建议国家可以设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央批准后,他成为了该公司的领头人。这个公司现在非常有名,叫中信集团。

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中信集团就成了世界级的大企业,荣毅仁后来也获得了无数荣誉,1993年3月,他当选为国家副主席,这是非常难得的。

1999年,胡润首创“中国百富榜”,最初的两年首富都是由荣毅仁蝉联。

2001年首富被刘永好、刘永行家族摘去,2002年首富又回到了荣家,不过这次登上榜首的是荣毅仁之子荣智健。

第四代荣智健

荣智健自幼没经历过什么苦日子,但他也是一个敢闯敢拼的人,1978年他只身去往香港,找准了时机用自己九年打工的积蓄,投入到一个改组的电子公司里,赚到了第一桶金。

当然,他的发迹跟家族还是有很大关系的。1986年,荣智健加入中信香港担任董事总经理,后在中央的支持下,他完成了一连串收购,成立中信泰富。

2002年,他成为了中国首富,并且在2003年是富豪榜第二名、2004年是富豪榜第三名。荣智健对于家族给到的支持从来不掩饰,他说过:

如果我不是荣毅仁的儿子,我今天不可能坐上这个位置;但假如我仅是荣毅仁的儿子,而自己没有能力来经营,中信香港也不会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规模。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荣氏家族一连出了三代首富,这与很多人所想的“富不过三代”是完全相反的极端。并且荣家解放前出走海外的那些成员中,也有很多名人,像香港浩荣集团创始人荣智鑫、香港南洋集团纱厂总经理荣智权、巴西环球公司总裁荣智宽等等都是其中翘楚。

正如毛主席所说,这才是真正的财团啊!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宜昌志全祖家族第四房天荣公艾氏宗谱序言四弟艾公时安,与同二哥时用公避居河南汝宁府光州光山县时更名艾志广,随后只身入蜀探择寓所居成都省失联,其后人以第五世孙为主体,于明成化二年(1466)举家迁至夷陵与志全公后裔相聚融族,并以河南籍官方移民入川身份,正式建籍暮阳青龙嘴(之后称谓七家坡)。后人尊志全公为始迁祖,为宜昌夷陵艾氏第一世。jvzquC41yy}/onnrkct/ew472poxr~
1.综合新闻中心7万户平房居民今年家家装水表 (2006年4月4日 14:12) 西城19家小商品市场开始升级 (2006年4月4日 14:12) 酒仙桥危改启动 (2006年4月4日 14:12移民加拿大热点问题解答 (2006年4月4日 09:58) 劣质涂料可致人中毒患癌 (2006年4月4日 09:58) 获奖结果揭晓 (2006年4月4日 09:58) 评论:“jvzquC41pg}t0|npc0ipo7hp1461869/265
2.泉州历史网郭厝郭氏家庙(郭氏宗祠。泉港区峰尾镇郭厝村。肇基与衍传。复族。宗祠沿革。宗祠规制。) 前郭郭氏宗祠(泉港区山腰街道龙山社区前郭村) 钞岱郭氏宗祠(晋江市金井镇钞岱村) 杏宅郭氏家庙[洛江区万安街道杏宅社区。肇基。衍传(后郭郭氏——台湾南势郭家。尾桥郭氏。两广郭氏。)。代有才俊。家庙沿革。规制。] jvzq<84yyy4r|qsgv0ipo8v|j5>40qyo
3.甯氏谱系条目汇总表(1)朝勋15世、元吉公13世孙家宝,原籍信宜怀乡狮山长绵洞,上世纪五十年代迁居仁化,已传四代。 (2)朝勋15世、元吉公13世孙家群,原籍信宜怀乡狮山长绵垌,上世纪五十年代迁居观澜,已传三代。 广东连州 祖籍湖南宝庆府邵阳,族属三阳系,为纶公派下揮公裔孙,字辈:“道远昌則天开揮公第三子真公为官宝庆府,明嘉jvzq<84yyy4okwlu0qxh1ls1j/te/:>680nuou
4.阿宫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家协会会员、甘肃省舞蹈家协会会员。曾参加CCTV电视舞蹈大赛荣获得二、三等奖,文化部主办的桃李杯舞蹈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相关艺术类科研项目。任教期间多次获得省级及国家级奖项,著有多篇核心论著及舞蹈教材,并主持了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jvzquC41yy}/zkrw0gjv0ls1yf~z1rshq1756:4326>20qyo
5.赵姓及赵宋家族史料清顺治年间,马、宋、孔、林四姓移民居此,起名庄科里。1851年改为大庄科。现辖于沈阳市苏家屯区与其弟宋昶分家,其 妹不放心宋昶一家迁移,随即带着宋昶及其二子荣甫和叔达一起去郜城安家。宋昶金末为避兵难,赵成举族迁济南。46. 蔚州(今河北蔚县)赵瑨家族元代官宦世家赵瑨,父赵昆,兄赵珪,子jvzquC41yy}/onnrkct/ew456:}d3Al
6.宜昌志全祖家族·第四房天荣公宗族·点军涨水坪艾氏支谱序宜昌志全始祖艾氏家族 第四房天荣公宗族点军涨水坪支族,祖居今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暮阳/季家坡村乌沙岭艾家老屋,约明嘉靖1525年前后,志全公第7世孙艾之莳、艾之葙兄弟始迁今宜昌市点军区土城乡高岩村涨水坪。之莳公家族以涨水坪天坑包为主居地,之葙公家族以涨水坪乌龟包古银杏树处屋场为主居地。 jvzquC41yy}/onnrkct/ew472qnf4?t
7.一部家谱串联起赵宋后裔的家族移民史从萧山“赵家坞”到岱山“赵家山嘴”,大约240多公里的距离。清代康熙年间,一位赵姓人士,逾山越海,举家从萧山迁徙岱山岛,这一桩海岛垦荒的历史故事,被写进了萧山的赵氏宗谱《浚仪赵氏玉牒世谱》。 宋朝皇室玉牒《浚儀趙氏玉牒世譜》 宋朝皇室玉牒《浚儀趙氏玉牒世譜》世谱中《亘古历代赵氏世系》,囊括了从中华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381:86216768;;6;a712@;77:910|mvon
8.家国情槐李氏族谱宗支记录故五世祖(第五代),即高祖:考李府君,讳时荣,字耀先。妣周、刘太君。 乃显宗公之子。 幼读书多少不知。字写得很好,后屯老龚家房契是他老写的,我还看见过。为人能够,无论本屯外屯,大小事情排难解忧,都少不了他。时常不在家,每夜晚上家,必到老父床前问安。一年岁暮问候时,六世祖曰:“你天天不着家,给jvzquC41yy}/onnrkct/ew472llmkql
9.探寻国人家谱寻宗路:20多年前家谱是一种禁忌家谱“当初始迁祖为了活命那么拼死拼活,你们年轻一代却一问三不知!”甯长占眼中开天辟地般的祖先迁移故事,就要这么被岁月遗忘了。“这本是我们老甯家的精神,子子孙孙就应该延续下去。” 然而,与这个宏大愿望相比,更现实的是,那时占全村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甯氏一族虽然称兄道弟,但辈分混乱,更道不清谁近谁远。 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tf8723731766413765<6:449587xjvor
10.摘要晋阳之战后,接收的有:斛律羌举,慕容绍宗,基连猛,尔朱荣三子文殊,文畅,文略。 (五) 孝武帝朝廷与孝武西奔 532年,高欢向河北豪族的意见妥协,立孝武,即位仪式用代都旧制。随后高欢嫁长女于孝武帝。高欢本人则在晋阳建大丞相府,遥控洛阳。 孝武帝有雄心恢复皇权,遂驱除高欢派来监视的人物,如娄昭,孙腾,高隆之jvzquC41dqul0mtwdct/exr1cptpvjykqp523@6:33=:1
11.关于联合编撰《中国湛氏族谱》的意见湛氏源流族宗源流《中国湛氏族谱》编辑委员会,将于第十一届湛族同宗联谊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民主协商定出。 二、资金到位,多捐为荣 编撰《中国湛氏族谱》,是件举族荣耀并光照千秋的大事,卷数多,内容全,肯定要花费巨姿,不是一人一地所能负担,要求各地有经济实力的宗亲,自觉多多认捐,共襄盛举,成就我们湛氏的千秋大业,让您的jvzq<84yyy4{jjsicpwvcw3eqo5og€x1A5=2:7mvon
12.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志愿部实宫苑之壮丽岂能从我而为荣先生曰多言反道辩口伤实惧贻弊于蔀家且自求乎容□公子曰铜鉼玉井金釜桂薪六彝九鼎百果千珍熊蹯虎掌□跖猩唇潜鱼两味立犀举族之人皆拱而听每月之吉一会拜毕则训如冬至之仪族之人有善则书之而加礼貌焉有不善亦书之而加教诫焉立义学以教族人之子弟为置田以食其不能jvzquC41yy}/f~xjw0ipo8lwqz{f1:5558603:574:6/j}rn
13.思明公脉下子孙分布与迁徙始祖思明公(1198–1267),祖籍湖南郴州,仕于南宋末年,“宦籍玉沙,教授监利”,公虑祖居地陋壤僻,人文不显,察监利东门外十五里怀义乡,今名唐家堡,其地阔野无际,田沃水美,有沧浪雅闻,濯缨圣迹,屈子遗风,楚风淳厚,钟灵毓秀,遂卜居焉。公积德累仁,忠厚传家,果天佑其闾,龙马呈祥,一应人愿,家藏丰厚,五世而昌jvzq<84yyy4dp}fpi0usi8~cplov1‚zcpnov1;539167/:;14:
14.孔明:全国抗战爆发前日本对孔府的接触利用与国民政府之因应然而,5月27日,当75岁高龄的涩泽荣一行将启程南下时,却突然罹病,不得不电告北京政府和衍圣公中止行程,“怀无限之遗憾,期他日之再举”,并于是月离华返日,终生未能来游斯地。这场未能成行的朝圣之旅为日本与孔府的交往拉开了帷幕,受涩泽感召,实业家白岩龙平按涩泽原定日程赴曲阜“代拜”,受到孔令贻的接待。jvzq<84lfu4du|s0ep5yull1zurx1;5442;0v;5442;3:h:63276: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