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ry Diplomacy
Ny.2021 / No.987
编辑 / 小二 审核 / 际界
再审 / 王盖盖
大外交智库独家出品
当地时间4月30日,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外交部召见了欧盟驻俄大使马库斯·埃德雷,并已告知对方俄罗斯对欧盟以及欧盟成员国官员的制裁内容。扎哈罗娃表示,欧盟此前制裁俄罗斯公民的行为违反了国际法,俄罗斯做出以上决定完全是为了回应欧盟方面的制裁,俄方将禁止被制裁的人员入境俄罗斯,并保留进一步回应欧盟方面不友好行为的权利。随着俄罗斯驱逐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波兰、捷克的驻俄官员,俄欧外交风波正愈演愈烈。在这场俄欧外交博弈中,俄罗斯首任女性发言人扎哈罗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撒切尔夫人曾说过:“如果你想要空谈,问男人;如果你想要成事,问女人。”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的著名称号“铁娘子”恰恰来自于前苏联媒体。扎哈罗娃在2015年就任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后,打破了俄罗斯男性发言人“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长于中国,成于外交
扎哈罗娃出生于1975年,自幼便接受不同文化氛围的熏陶。她的父亲曾长期担任苏联和俄罗斯驻华文化参赞,也曾担任上海合作组织的副秘书长。1981年,6岁的扎哈罗娃随父母一同来到北京,在北京的胡同中度过了童年并一路读到高中,这也造就了她对中国亲切的态度。每逢中国佳节,她便用流利的中文给中国人民送上祝福,在农历新年时在抖音上用中文向中国人民拜年。
1998 年从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方学”和“新闻学”专业毕业后,扎哈罗娃曾在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实习。同年进入外交部工作,扎哈罗娃的中文优势再次派上了用场。她在提及自己的经历时说到:“进入外交部工作,对于那些以外交为职业的人来说,这里就是殿堂。但他们的工资却非常微薄,最开始的时候,我的薪水就够每天在外交部食堂吃午饭,还有通勤。”于是扎哈罗娃不得不选择在周末打工,打工的内容便是为中国游客和外国代表做导游。
扎哈罗娃以其犀利的发言风格为世人所知
图源:百度百科
二、外交战士,崭露头角
政治上的扎哈罗娃颇具“铁娘子”的风格,丝毫不输他人。尤其是作为外交部发言人,更需要通过语言来反击那些对国家不利的言论。在美国与俄罗斯继“冷战”之后的“口水战”中,扎哈罗娃便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以反应快速、言辞犀利著称,就像一位战士一样令对手苦恼不已。尤其在面对美国时,常常霸气“怒怼”他们的一些措施与政策。
除此之外,扎哈罗娃特别善于利用媒体来反击对方。当初英国知名的BBC报道了一篇关于冻结俄罗斯电视台的文章,扎哈罗娃随后利用Facebook社交媒体发表了一段嘲讽BBC的言论,其用于直击要害又不失幽默,为此还收获了不少路人的好评。
4月24日,她在接受RT独家采访时直言西方国家正生活在幻想世界里:“如果你花费数年时间,利用媒体向自己的人民和全世界传播一种想法,发布报告,发表危言耸听的刊物,把俄罗斯描绘成一个即将发动袭击的好战国家。那么,当然,即使是(俄罗斯举行)普通的军事演习也会让人们吓得魂不附体。”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接受RT采访
谈起捷克选择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事,扎哈罗娃的措辞依旧强硬:“捷克开启这场鲁莽的游戏时,并没有考虑过后果。”而波罗的海三国为了声援捷克,相继驱逐了俄外交官,这在扎哈罗娃的眼里,“与傻瓜无异”。她在“脸书”上引用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名言暗讽称:一个傻瓜不可怕,一群傻瓜就是灾害了。被扎了心的,还有英国。上个月英国大幅增加核弹头数量,扎哈罗娃对此的评价很简单,“有野心,没基础。况且,唉,基础又破烂又腐朽。”
不同于政治上的外交战士,生活中的扎哈罗娃可是另一幅面孔。她在自己的 Facebook账号上,除了发表一些日常的新闻报道外,偶尔还会发布一些自己生活中的动态。目前,她社交媒体的账号已经收获了大批粉丝,每一条动态下面几乎都有上千条评论以及点赞。通过这种方式,扎哈罗娃成功拉近了她与公众的距离,在普通民众中间积累了较高的人气。
三、北京大妞,喜欢中国
2021年2月,正值中国的新春佳节,扎哈罗娃在自己的TikTok账号上发布了自己的拜年视频。她不仅精心设计了极富年味的视频特效,还用上了自己发音纯正的中文:
大家好!最近几年,我有一个很好的传统:新年节祝贺我的中国朋友们。所以今年我也要。牛年到了,祝大家春节好,万事如意,身体健康!谢谢大家![1]
扎哈罗娃用中文给中国人民拜年
图源:俄罗斯龙报
视频很快火到了中国,这位有着浓厚中国背景的俄罗斯外交官开始进入中国公众的视野。但实际上,作为俄罗斯外交的有力喉舌,扎哈罗娃早已在国际上就很多我们关心的问题进行过表态。
早在特朗普时朝,当美国禁用TikTok事件闹得正凶的时候,她便发表了一系列评论,指责美国“为争夺国际信息空间主导权开展不正当经济竞争”,并称这一行为“违背自由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极度厚颜无耻”。[2]在美国一众小弟对于特朗普夺走他们心爱的短视频的行为敢怒不敢言的那段时间,俄罗斯能够发出客观理性的声音,不仅是对中国的有力支持,更是对国际社会公平正义的伸张。
当美英等国打着“人权”的旗号大肆就香港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时,扎哈罗娃也代表俄罗斯对他们进行了谴责。此后,当西方国家扬言因此而抵制北京冬奥会时,她更是直接嘲讽这一行为“粗俗地令人难以置信”。接着她更是火力全开,回忆起了之前美国政府对俄罗斯世界杯和冬奥会的抵制,形象地称之为美国在“欧盟应声虫的编曲”中发起的“肮脏运动”。[3]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图源:环球时报
扎哈罗娃不仅在评论跟中国有关的问题时金句频出,也喜欢引用来自别国的外交金句。今年3月中美阿拉斯加高层对话之后,中方代表杨洁篪的一句“美国没有资格说自己站在实力的角度上与中国说话”震撼了全世界。之后扎哈罗娃便直接引用了这句话:
当美国试图故意贬损伙伴方时,我们(俄罗斯)知道怎么做,现在,杨洁篪主任向世界展示出:中国也知道如何做。[4]
山鸣谷应,一唱一和,让人不禁慨叹,中国还是有能真正懂自己的好朋友的。
四、言辞背后,美欧作怪
作为俄罗斯的首位外交部女发言人,扎哈罗娃以其言辞犀利、态度强硬为世人所知。外交新闻发言人被视为一国立场政策的传声筒,是国家利益的坚定捍卫者、国家形象的正面塑造者和国际舆论的积极引导者。扎哈罗娃是普京政府外交政策的门面,其在外交场合的轮番霸气回击反映出的实际上是俄罗斯日益严峻的外交局势。
美国联合欧洲步步紧逼,独联体国家事态频出……只是读一读每天的新闻,便足以让最普通的民众都感受到俄罗斯政府面临的沉重的外交压力。
前有白俄大选民意反弹,[5]西方国家趁机介入;后有中亚边境冲突,一开始的村民对峙逐渐演变为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两国的军事武装对抗。在应对动荡不安的周边环境,谨慎地维护独联体地区地缘政治平衡的同时,俄罗斯还要处理西方国家带来的麻烦。
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边境
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这边外交场上,俄罗斯正同西方激烈交锋,决策者和外交官们群策群力、步步为营;那边媒体口上,在镜头面前,最终还是巾帼英雄扎哈罗娃一人扛下了所有。针对美国及其“小弟”近期频繁试探俄罗斯“红线”的行为,扎哈罗娃指出,“这是西方国家为遏制俄罗斯使用的‘季节性’手段,背后是美国的带头。”[6]
图源:新华社
拜登上台后多次表示要重回奥巴马时期的“欧洲再保证倡议”,联合欧洲盟国补足北约在“波罗的海三国—波兰—黑海”一线的军事弱势地位,以此警告这条线是俄罗斯永远不能逾越的“红线”。[7]扎哈罗娃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语You Tube频道采访时进一步表示:“西方国家正在开展经过精心策划、以遏制俄罗斯为目的的信息政治活动”。[8]
冷战后,北约加快东扩势头,独联体国家爆发颜色革命,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今天这一态势有增无减,俄欧关系几乎处于冷战后的历史最低点;俄美关系积重难返,拜登政府明确表示俄罗斯是美国最大的威胁。无论是在国际秩序还是意识形态领域,美俄两国的结构性矛盾难以缓和,双方在战略安全领域的博弈也不会停止。[9]
五、中俄合作,未来征途
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全力打压不会让扎哈罗娃屈服,反而会加速俄罗斯的东进步伐。俄罗斯的外交传统正逐渐发生转变,外交中的西方中心主义范式逐渐减弱,出现转向东方的历史性转移,“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呼声。中俄关系就是鲜明的例证,近年来中俄关系在政治、经济、安全、文化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在南海问题、国际抗疫合作中俄罗斯都表现出对中国坚定支持的态度。这些友好的声音需要合适的人来发出,“北京大妞”扎哈罗娃无疑就是俄政府最好的选择。
俄罗斯是横跨亚欧大洲、交融东西方文化的大国,虽然其经济实力大不如前,但全球影响力仍不容低估,这也是扎哈罗娃面对西方制裁霸气回怼的底气所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俄两国在诸多问题上有着广泛共识,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切身利益。我们相信,扎哈罗娃并不是第一位被中国人民熟知并喜爱的俄罗斯外交官,但也不会是最后一位。(作者系大外交智库研究员助理实习生 张宏艺、侯瀚云、徐冠桦;封面、图片由张宏艺、徐冠桦 整理;王盖盖审校)
参考资料
[9] 高飞,于游.大变局下的俄罗斯对外战略与中俄关系[J].当代世界,2021(0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