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在广州④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日益成为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智慧教育正深刻地改变教与学。

作为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近年来,广州教育信息化坚持以应用为主线,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各区、各校智慧教育均有成效,逐渐特色鲜明。

为挖掘教学一线阵地在智慧教育实践中的亮点及成效,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广报求学推出“广报探校之智慧教育”系列报道,带你了解广州校园内的智慧教育,如何融合技术打破教与学的时空限制,让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惠及更多学生、老师、家长和社会大众。

位于番禺区的市桥沙墟一小学(以下简称“沙墟一小学”),创办于1928年,是一所小规模的农村小学。面对生源不均、师资薄弱的现实,农村小学如何跟上智慧校园建设大部队的步伐,并闯出自己的路?沙墟一小学给出了答案。

该校认真落实番禺区教育局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数字化、技术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和“深化智慧课堂变革”两大核心任务,走出“多元混合式”教师智能素养提升实践路径,建构“多技术融合的三导三学精准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新样态,创新技术应用,打造深度课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提质减负的效能,实现了小规模学校的内生发展。

基于村小现状,深化“强师工程”和“课堂变革”

“我校面临着生源不均、教师平均年龄46岁、流动性差的状况,在九年前,我们开启了智慧教育研究。”沙墟一小学潘文清校长介绍,2013年,该校成为了番禺区第四批电子书包实验学校,开启了学校智慧教学的探索。2019年11月,该校成为广州市第二批智慧校园实验学校。学校虽然信息化设备配备完善,但使用效益却并不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参差,并没能将技术支撑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用到实处。“基于学校的条件,我们以‘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均衡优质的不二之选择,教育信息化支撑教育现代化’为理念,以“四提升二推进一形成”为目标,以深化‘强师工程’和‘课堂变革’两大行动为基本思路,提升乡村教师的智能教育素养和融合创新能力,以期实现智慧校园建设下村小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是强师工程。学校从“多元混合式研训、多元混合式引领、多元混合式创新应用、多元混合式激励评价”四个方面实施“多元混合式”整校推进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实践行动,形成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样态。

其次是课堂变革。坚持以问题导向,践行五育融合全面育人,以课题研究推动课堂变革,打造融乐智慧课堂,筑基提质,促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足课堂,凸显数据驱动和技术赋能两大特色

“学校开展智慧教育,最大的特色还是立足育人主阵地——课堂,深化课堂改革行动,以省、市立项的课题为引领,以信息技术赋能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潘文清校长说。

在数据驱动下,持续开展“多技术融合的三导三学精准教学模式”研究,让课堂教学精准高效,实现提质减负。沙墟一小学副校长黄洪带介绍,该模式应用翻转课堂理论,基于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提出研学问题,在智慧教室环境下,课前通过推送任务、收集数据、诊断学情、获取调整,以学生的课前问题为导向,课中根据推送微课、知识内化、练习评测,实现多元导学,课后则依据分层作业、分层拓展、答疑辅导等深度导练。记者在探校时看到,全校18个班全部配齐了智慧学习卡,老师能够通过课前、课中、课后收集数据,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技术赋能,构建“智慧课堂下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4+2策略”研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利用互联网,围绕理想信念、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心理健康五大主题,通过“4+2开发应用策略”,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道德与法治课堂。“4+2”即教学资源的4结合和资源应用的2方式,“4结合”即“结合社会热点、结合传统节日、结合现实需要、结合真实情景”,对《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进行二次开发。“2方式”:即融合多种技术,通过道德与法治学科项目式学习和基于广州共享课堂的四种双师模式,来开展应用研究,打通小中大思政课堂,提升德育的实效。

基于课堂的“多元混合式”教师智能素养提升项目成效显著

“我们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智慧教育要让教师得到专业素养的提升,要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实践适合我们村小的教学模式、打造出我们的教育品牌。”潘文清校长说。

“多元混合式”教师智能素养提升实践的路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潘文清校长谈到,学校的智能管理团队领导力和指导力得到提升,智能教师的信息素养也得到发展。在数据驱动下,“多技术融合的三导三学精准教学模式”的智能教学得到了更好地应用,教师的智能科研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发展。“通过培训,老师们能更适应信息化、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很令人欣喜的是,新技术的加持能让师生交互更加高效、课堂更加有趣、课堂教学更加精准、五育评价更加全面。”英语老师司马成说。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育人目标得以实现。“课前可以在智慧学习平台与同学们分享、与老师交流,在课中可以在微课、多彩图片的直观展示中研学。”五年级1班的吴同学告诉记者,哪些内容没弄懂,能够在课上通过智能学习卡让老师精准解答,课后就有更多的时间完成作业和进行温习。

“通过构建‘多技术融合的三导三学精准教学模式’,形成了适合我们的新模式,助力我校高质量发展,打造出了智能教育品牌。”潘文清校长说。

THE END
0.奉贤区教育学院:深度教研促在线教学质量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音(奉贤区教育学院教研中心 倪伟)在线教学实施以来,奉贤小学体育人始终秉承新成长教育理念,不断探索云端体育课堂实施的新策略、新方法,我们立足五“新”,力求多维赋能,不断提高小学体育云端课堂教学质量。 1.规范在线“新”流程 基于前期调研,我区多数学校在线教学均采用“模式一”(即空中课堂20分钟+互动教学20分钟)的jvzquC41gf{/gjxvfc/exr1pqjf48o{rf5o787244664?4w3co62<690jznn
1.助力课堂革命构建“三个课堂”2021年第11期“三个课堂”正在全省掀起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浪潮,西安高新区第四完全中学作为一所新建校,通过创新教研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探索多样化作业形式、教学手段来强化“第一课堂”;从德育、教学、艺体等维度出发,全方位、多层次拓展学生活动来丰富“第二课堂”;利用地域条件,发挥研学旅行、红色教育、劳动教育基地综合育人jvzq<84yyy4tzs~dm0ipo872435249615;8287mvon
2.技术,评价先行,探索“三全三主”课堂教学模式──沙湾片区小学语文“融接着是梁伟玲主任的“融通技术,评价先行,打造三全三主课堂模式”的主题讲座,主要从课例综述以及信息技术切入促进融乐课堂理念实施的探索话题进行了分享。梁主任全面、专业地解读了我区小学语文研学后教3.0“融乐”课堂基本理念指导下的“三全三主”课堂教学模式。她结合今天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具体案例,全面剖析全要素jvzquC41yy}/gxq0ep5hwjsifqth1pile1814<561v814<563;e35A547;4tj}rn
3.红色基因融入初中历史教学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链接、延伸历史背景知识,深入挖掘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红色基因,将历史教学与红色基因的融入结合起来,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点,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使革命传统教育浸入学生心扉,让红色基因真正在学生心中扎下根。 2.在活动过程中积累的教学资源。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jvzquC41yy}/3vnujw4dqv4nwp}fp8okcqvg8qulzrx1;543280::>2794ivvq
4.《中国教育报》电子版中国教育新闻网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推行“学习中心”的教学模式,仙桃市第三实验小学和仙桃三伏潭镇第二小学对全部课程进行了共同开发。按照统一的教学进度,开展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前仙桃市第三实验小学在操场上开展的“课间手舞操”比赛,对于乡村薄弱学校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可自从同步开发课程之后,却轻而易举地变成了现实。jvzq<84rcrks0s~d0et0|po{d1nuou4424:.2:4421ipp}jpva<46@570jzn
5.专家批课改乱象:有些课堂教学就像抗日神剧教育此外,现在不少学校极力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于是推出类似研学后教、小组学习等教学模式。面对这些教学现象,李伟成也反对,“这些课堂教学形式违背学生的发展规律,过分强调夸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东京大学教育学博士佐藤学说过,真正的学习是‘相互学’,而不是‘相互说’。”他指出,研学后教忽视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jvzq<84gfw4qgxung0ipo7hp1p532:9132911l6275337B93246/j}rn
6.顺德一中“研学+”模式,让研学课堂更丰富教育资讯顺德一中“研学+”模式,让研学课堂更丰富 研学,让课本上的画面变得立体、让课本上的人物变得“触手可及”、让课本上的情景变得鲜活。2月23日,顺德区公益研学活动正式启动,通过“发现顺德·研学之旅”,启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助力顺德在科创、教育等方面再上新台阶。jvzquC41yy}/uqzpfgijv‚3eqo5b1;5461888>860jznn
7.双减政策下的教育心得(精选40篇)2、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聚焦课堂,积极改课堂教学,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师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解放学生,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求知的快乐,要结合实际,改课堂教学方式,着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 jvzquC41yy}/qq6220ipo8f142833:4773>3393jvor
8.2023年北京市海淀外国语高中招生简章!课堂模式 强化“课堂教学设计”和“学案编写的设计”,以“自主、合作、探究、落实”为基本模式,以“让学生学会学习”为教学目标,以学案导学、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学习方式,通过过程性评价实现高效课堂。 英语特色 英语学科以学案导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研讨——精彩展示——巩固练习——自我测评—jvzquC41yy}/m:7|z0ipo8sgy1974=;0jvsm
9.中国教育报:守正创新打造行业类高校特色思政金课教改方案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结合行业类高校的特点,注重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守正创新。 1.教学模式:“大班教学—小班研讨—个别辅导” 大班教学主要采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即将课堂时间一半用来讲授,一半用来研讨,研讨过程采取“亮考帮”的方式。小班研讨则采取小组辩论、集体演讲、模拟jvzquC41pg}t0~ue0gjv0ls1kplp1:9671716=8:0jzn
10.校长说|武汉市常青第一中学校长魏义华:激发校园活力,培养学生能力为了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STR”课堂教学模式,我走进课堂,为教师们上“STR”示范课。课后,青年教师王伟洋表示,“魏校长生动具体的讲授解决了我教学中的很多困惑”。 自2019年春全面推行“STR”课堂教学模式以来,经过历时两年半的实践探索,学校的课堂教学生态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取得了突破性的jvzq<84yyy4dl{gcrr4dlw3ep1v07>=8634ivvq
11.谈“五学”课堂教学模式“五学”——课堂教学的五个模块,即:“目标导学”、“自主探学”、“合作研学”、“展示赏学”、“检测评学”。“五学”的最终目标是解放学生、解放教师;基本策略是“自主、合作、探究”;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是乐学、会学。“乐学”即开心地探学,舒心地合作,醉心地展示;“会学”即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技能,提高学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7;6:=4;:d942;559<50jznn
12.学院简介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构建了“4+”应用型师范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技能+师范技能从基础夯实教学基本功,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内外联动,深耕课堂教学,优化二课资源,打造一体化育人模式;课堂实训+课外实践+技能比赛立体化实践机制聚焦师范技能提升;专业以师范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构建“一学、二练、三讲、四研”1234实践体系,学jvzquC41yi/|}z0gf{/ew4z{iq0z‚ol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