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习习,碧空万里,蟹肥菊黄,秋季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为了让美好的秋日图景从课本走进孩子们的生活,选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秋游去吧!
成都儿童团秋季研学定制活动出炉!田野、博物馆、大街小巷都是孩子们的课堂,让孩子在探索中全方位积累知识,加深对城市的了解,也让城市听见他们的声音!
成都儿童团秋季研学定制活动
九大研学主题,25条线路,全方位知识收获!
01|现代智慧科技农业研学
住在房子里的蔬菜
走进智慧农业 感受科技魅力
我的未来农场
02|古蜀文明沉浸式研学
穿越4500年·古蜀人的一天
守护4500年·我在宝墩修文物
跨越4500年·农耕文明探索
03|自然课堂
农事科普科创研学
天府农博园研学
建造我的花园
海洋探索研学
天府文化茶乡研学
04|历史人文
蚕桑文化研学之旅
川菜·巴蜀文化研学
探秘三星堆 梦回古蜀国
非遗美育研学
红色教育研学
05|航空航天
我和蓝天有个约会
展翅翱翔 逐梦蓝天
06|科技制造
感受中国速度·科技体验研学
智能创造未来·科技探索主题研学
07|安全教育
技能伴我身·安全教育体验研学
08|成都课表
书写成都
寻美成都
09|诗词系列
诗意中国行·诗词大巴
诗意中国行·夜探锦江
即可详细咨询
农博魔方研学基地位于新津天府农博园,是基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打造的现代科技农业研学基地,包含科技植物工厂、研学教室及田野教室。围绕“田野四季识家乡,农博课里观中国”的主旨,常年开展科技农业、自然探索、田野农耕、户外运动、自然手作等丰富的主题研学活动。
离开了太阳、土壤和雨水,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房子里,植物还能生长吗?带着疑问,孩子们将在研学过程中近距离参观VIVI植物工厂、LED光植物工厂、数控节能植物工厂,在导师的带领下,了解科技农业,寻找关于植物与科技的秘密。
没有土怎么种蔬菜?植物工厂里的营养液如何实现高效节能的应用? 经过一系列的“科学裁培”,蔬菜的产量怎么就在原有基础上翻了好几倍?
孩子们将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现代化的科技植物工厂去探索、去揭秘,通过观察、提问、实践,寻找答案,切身体会科技农业的发展。
孩子们走进科技农业基地,化身成为未来农场的经营者,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来了:该采取怎样的经营模式人员如何安排、产品包装要如何设计、目标客群是谁、如何定价、如何保证客源。
面对各种各样不确定的问题,孩子们需要通过沟通、讨论、合作,才能展开这场农场经营的冒险之旅。
宝墩古城遗址又被称为是“宝墩文化”,距今已有4500年左右的历史,是成都平原发现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
宝墩遗址内发现的碳化水稻植物和成都平原最早的水稻田遗迹,弥补了长江上游空缺的农耕文明。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从了解古蜀成都的源头开始,系统感受古蜀文明的魅力。
本次研学课程将由一位虚拟的古蜀小朋友带领大家完成。Ta像一个真实的小朋友一样,有名字、年龄、爱好有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每天也会好奇、烦恼许多事情。这位虚拟的古蜀小朋友,将引导孩子们了解古蜀人生活的日常细节,让古蜀文明以一种更加亲切、温暖的方式展现在大家眼前。
宝墩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史前时期的陶器,这些陶器除了是古蜀先民的生活日常所需器具,同时也在展现出了古蜀先民对美的追求,是极其珍贵的史前人类艺术启蒙。
本次研学,孩子们将在了解宝墩文化的基础上,去体验陶器考古挖掘和修复,从破碎的陶片中,窥见古蜀先民在大自然中焕发的、关于美的萌动。
宝墩文化是古蜀文明“童年”时期,是成都平原城市文明、稻作文明的起源,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亦是中华文明版图中的重要一元。从宝墩遗址到天府农博园·农博园魔方,这是一条跨越4500年的文明探索之旅,孩子们将在这里,追寻先人的脚步,在行走探访中找到关于农业发展的脉络。
田野在自然四季中孕育了丰收,也给予人类食物和滋养。在这场研学当中,同学们将通过参访中华农耕文明馆,系统地了解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感受现代科技农业的进步,这是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的重要一课。同时,通过多项研学体验活动,认识自然、了解农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农业也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农业不仅体现在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也赋予了农业发展更为丰富的含义。
该研学活动将以自然美育为核心,让孩子们边玩边学,践行“动手创作”的原则,带领孩子们进行自然徒步,并在过程中收集原材料,通过学习园艺及植物造型等相关的知识,让孩子们开展园艺创作,通过造景盆栽作品的设计和制作,锻炼审美能力及创造力。
在本次研学当中,孩子们将探索极地动物展示区、鲸豚表演馆、欢乐剧场、海洋动物展示区等核心区,领略从未见过的海洋奇观,体验梦幻极地的奇幻感受,从而激发孩子无限的好奇心与无穷的想象力,更好地了解海洋文化知识,提高大家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责任意识。
在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茶文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并衍生出了诸多生活情趣。本次研学将走进绿意蔓延的茶园,做一次小茶农,通过参观、讲解、体验、访问,从认识茶叶开始本次的以茶读城之旅,通过采茶、制茶、茶道分享等过程,让孩子们深入了解茶文化。
中国自古蚕桑文化源远流长,大家前往锦门,了解丝绸文化、蜀锦蜀绣文化、丝绸制作工艺,感悟天府丝绸文化的魅力,了解四川丝绸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次活动通过典藏馆参观、灶王祠祭拜、原料加工区参观互动等各种趣味环节,让孩子从各方面去了解川菜的做法、味型、器物及历史,并学会运用学科知识;提升孩子沟通合作、信息处理、团队协作等多项综合能力。
孩子们将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认识众多精美的文物,例如长相奇特的面具,神秘的青铜眼,具有穿越感的青铜太阳轮。他们将穿越到2000多年前那段没有文字记载的古蜀时期,探索三星堆文物中那些未解之谜。
“美育”是本次研学的核心,我们将非遗技艺与各项研学相结合,让孩子们认识多项传统非遗技艺,学习我国古代传统技艺,并通过与自身审美的结合,通过丰富的体验环节,既是对传统非遗技艺的学习与传承,同时也是一次创新创造的过程。
建川博物馆现拥有藏品一千余万件,孩子们在这里将通过场景化学习与研究式学习,了解中国走过的革命历程、中国近现代发展史、改革开放的意义,重新理解“中国梦”。这一过程中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沟通研讨能力、促进探究式学习思维、历史责任感都将得到增强。
该研学主题将以“航空科技和职业体验”为主题,让孩子通过近距离观察和感知真飞机,了解飞机结构部件和飞行原理,初步建立航空知识框架体系。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航空职业体验及航空安全训练体验,让孩子们体验航空相关职业,掌握航空安全知识及相关技能。
在本次研学中孩子走进航空工业,参观飞机生产线,亲自观看飞机的制作流程和生产工艺,零距离探索飞机的奥秘。感受大国工匠精神。冲上云霄的飞机将为大家打开一扇航空文化普及的大门,揭开航空行业的神秘面纱,感受飞机背后的中国科技力量,点燃孩子们心中的航空梦。
高铁是高效便捷的常见交通工具,但是你知道高铁是靠什么动力运行的吗?它有没有方向盘?它的车轮有什么秘密?咱们平时乘坐的火车不用的时候都停在哪里?平时怎么维修保养的......这些问题,都将在这次研学中找到答案。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正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为我们的居家、交流、出行带来极大的便捷。通过实地探访和参观“机器人大本营”,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科技在现实社会中的发展和应用,还能亲身感受科技的魅力、体验了未来世界的美好。
本次应急安全体验研学将围绕生活安全、社会安全、家庭安全、灾难逃生相关知识展开,通过导师的讲解加上孩子们的亲身体验,将学习特定场景自救、搜救与安全预防,研应急之道,学急救知识,培养了孩子的安全防护意识,学习基本的应急技能。
“书写成都”是以“行走+书写”为核心的主题研学课程。课程以大成都为研学半径,以故土文化为主旨,带领孩子们从多个维度对本土文化进行探访并专业老师指导下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既能让孩子们深刻认知成都本土文化,又能提升孩子们的书写表达能力。
除截至目前,孩子们已经带着纸和笔走过了成都的街巷、乡间的小路、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以及美术馆。一点一点,学习着“最成都”的文化。
“寻美成都”是一个系统的、关于儿童审美力培养艺术美育课程。课程带领孩子们走进成都各大博物馆、美术馆,鼓励他们用自己的眼光解读古代和当代艺术;在美的环境中观察、感受、并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创意,进行自己的艺术设计。
我们希望保护孩子的审美力、创造力、想象力,培育审美基础,勾勒属于孩子们自己的成都美学地图。
除以上课程外,还有博物成都、年味成都、运动成都、音乐成都等系列课程,全年计划性开课,且均接受学校、企业定制!
“诗词大巴”通过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孩子和家长们搭建起读好诗词、读懂诗词、了解家乡的桥梁。通过丰富多样的研学形式,听名师和专家说典故、诵诗词,跟着诗词寻访诗词中的历史文化古迹,感受藏在诗词里的文化和韵味。
截至目前,孩子们乘坐诗词大巴前往三苏祠探访了苏东坡,在杜甫草堂与杜甫对话,在望江公园、武侯祠等成都地标穿越到千年以前的诗词世界。
少年们穿行在锦江河畔,提着灯笼举办诗会,与千年以前的诗人进行隔空对话。他们走进夜晚的城市,感受“夜间版烟火成都”,也在诗词导师的带领下认识与锦江、与河流有关的诗词。逐字逐句理解其中的内涵,寻找最浪漫,也最悠长的锦江记忆。
*以上诗词系列研学课程每年计划性开课,且均接受学校、企业定制!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