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程山水有弦歌,“研学”需要回归教育的本真睡前聊一会儿旅行骑行游学旅游夏令营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暑期即将来临,背上行囊去研学成为不少孩子的假期“标配”。特别是在“双减”政策全面落地的背景下,名称中有“研”有“学”的旅行,似乎更容易收获家长青睐。然而,一些研学项目走马观花,看似行程满满,实则办得拉垮,有的丢了研学只剩游,被揶揄为换个地方玩手机,动辄万元的性价比还不如报个旅行团。研学游如何走向研学优?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背后是条亘古通今的教育传承线。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沿途结合所见所闻为弟子传道授业解惑;司马迁弱冠之年遍访名胜古迹,著《史记》时总结出“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的经典论述;杜甫诗作中的“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正是早年游历四方时意气风发的真实写照;及至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在上世纪30年代的抗战烽火中捐资组建了新安旅行团,17年修学旅行5万里,足迹遍及全国22个省份,从起初的14名学生发展到600多人,被誉为中国近代研学旅行教育的开端。

游有所学,学有所获,研学旅行在今天也不断与时俱进。随着教育供给方式日趋多元,文旅与教育擦出了不一样的创意火花。研学旅行将学习融入旅行体验,也为旅行赋予了知行合一的全新内涵。孩子们有了更多机会走进社会、亲近自然,以脚步丈量祖国的名山大川,在旅行途中追寻诗与远方,在行走的课堂上读懂更大更广阔的世界。反过来看,研学旅行也为旅游市场培育了新的增长点。2019年,我国研学旅行人数达480万人次,2022年突破600万人次。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主营业务包含“游学、研学、夏令营”的企业达1.2万余家,今年前5个月新增580家,同比增长20%。

只不过,研学游走俏,但不能“一游了之”。某些研学机构将项目外包给不同旅行社分段执行,在旅游景点“走过场式”的上几堂集体课。这种简单的“授课+旅游”、粗放的“讲解+参观”、拼凑的“景点+教学”,无疑令研学旅行陷入“游大于学”“重游轻学”“有游无学”的功能错位,快餐式打卡研学沦为传统旅游团的“翻版变体”,进而形成一条收费不菲的产业链,更有甚者打着研学的旗号“候鸟式”异地补课。可见,面对“研学热”,家长还需“冷思考”。

如何避免低效旅行、实现高效研学?教育性和公益性原则很重要。还记得,在山西朔州朔城区一中,地理老师兰会云以千里骑行的方式为学生开启研学之旅。2016年、2019年、2022年高考结束后,兰会云相继带着三届共32名高三毕业生由朔州出发,分别北上内蒙古、南下上海、西行青海,总行程逾6000公里,单程平均历时18天以上。一辆自行车、一个头盔、一副护具,研学少年们御风而行,从温带草原带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从京杭大运河到黄河、长江……兰会云沿途边走边讲,全程沉浸式实景上课。百闻不如一见,骑行线上的所见所闻与书本上的知识点相互印证,地理名词在车轮和脚步的丈量下变得真切可感。

车轮滚滚,旅途亦如人生,山水一程,研学记录成长,兰会云和少年们在长途跋涉中一路向前,克服了体力透支、极端天气和高海拔缺氧等挑战,仅上海之行就遭遇24次爆胎,始终没有一名学生掉队,少年们在研学旅行中磨炼了意志、锤炼了品格,增强了团队协作和自我管理能力,无疑成为青春记忆里难忘的最后一课。而当教育回归本真,千里骑行、赤脚插秧等越来越多强调体验、追求成长的项目走进视野,研学旅行也有了更多的价值、更深的意义。

这正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快乐于途,研学于心。

(文 | 戴林峰)

| 荐书 |

★ ☆ ★

《与未来谈谈心——睡前聊一会儿》

★ ☆ ★

丨简介丨

继《与时代谈谈心》《与世界谈谈心》后,人民日报评论部的“睡前聊一会儿”栏目再推系列读物之《与未来谈谈心》,把睡前几分钟的谈心,变成更为触手可及的陪伴。本书系统梳理了这两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新闻热点,分为风尚、世态、青春、时代、人物、文化、生活、社会、新知等部分,给读者一个触摸时间、观察世界的窗口。

我们在时间中跋涉,向着未来前行。面对过去,每个人都会有遗憾、懊悔、回忆;好在,每个人也都有未来,那里有困惑、失落,更有收获、希望。这本小书收录的,是时间中的圈圈涟漪,是记忆中的种种际遇,希望它能让我们在相连的悲欢中,“一起向未来”。虽然未来还不确定,但也正因如此,一切皆有可能。

—当当已售,扫码即购—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研学游升温背后的“冷”思考旅游品种五花八门,研学旅行、夏令营、游学有啥区别? 随着市场升温,各种机构下场竞争,推出了五花八门的研学游项目,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按照活动内容分类,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研学旅行产品可以分为历史文化、红色革命、科技活动、职业体验、军事训练和亲近自然六大类。 jvzquC41yy}/yxwmgtio0ls1e1814<22:/831@>768=80|mvon
1.研学旅行大学游学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高校游学南京汇景研学旅行社有限公司创立于2013年5月,品牌为汇景研学,前身是Yousure游学,创始人团队来自于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汇景研学本着将教育融入旅行的理念,立志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的研学旅行及夏冬令营服务。2013年至今,汇景研学累计接待超过20万名中小学生的研学活动,成长为华东地区知名的中短途研学旅行jvzq<84654je0ls0ejooc7hp1
2.研学旅行和研学旅游是一回事吗?研学旅行和研学旅游的区别研学旅行和研学旅游逐渐成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的热门选择,不过很多家长和孩子们还搞不懂研学旅行和研学旅游,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研学旅行和研学旅游是一回事吗?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分析解读。 研学旅行,顾名思义,是“研究性学习”与“旅行”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出游,更是一次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jvzquC41gf{utj{gn0io1tjvcpm0z~jzkcu04@<0jvsm
3.深入剖析:游学和研学的区别与本质国际研学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游学和研学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对象。虽然这两个概念在表面上看似相似,但实质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那游学和研学有什么区别呢?本文将从定义、目的、内容、形式和效果等方面,对游学和研学进行深入剖析。 一、定义 jvzquC41yy}/zqi0ep5jpot1{z52;99650nuou
4.研学旅游市场出现新趋势六是伴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深化,研学旅游在规范发展中创造着新机遇。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先后制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参加出国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接待服务规范》等,推动jvzq<84pgyy/e‚tn0eun1pg1ctzjeuju1463365:14:0exsvgpz`L@Fd9h`zP7mvon
5.研学旅行概论课程培训课件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开启中国古代游学之风,中国游学的鼻祖古代游学我国研学旅行的起源古代游学明朝时期徐霞客旅行生涯长达35年之久,游 历走遍明朝大部分统治区域,其以旅行经历为基础的《徐霞客游记》具有地理学,文学等多方面的价值。明末清初提倡实学的士大夫们,在治学方法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4166494441=:8B79:3e22<75;;85:7xjvor
6.研学旅行心得体会(通用31篇)研学旅行做到立意高远、目标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出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现象,必须把教育性原则放在首位,每一门课程须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寻找适合的研学主题和课程教育目标,深度促进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既要结合学生身心特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jpmjvkj{j1:9656=877mvon
7.为什么说研学旅行是一个无法替代的成长课程?2016年11月教育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该“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 jvzq<84yyy4its~ml0io1wjyuz4buyDkf?736
8.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26篇)一是不断提供教师研学的机遇,让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研学旅行”;二是积极鼓励学生及家长参与研学旅行,从家乡出发,走遍腾冲大地,并一路追寻,向着世界明亮那方奔跑;三是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把世界的精彩纳入学校、纳入课堂,让学生不出门亦知天下事;四是探寻“新教育”与研学的融合之路,创新研jvzquC41okv/t~nygp4dqv4zkpjfvrmwk1:96<:480nuou
9.袁国宝:双减政策下,研学旅行或将成为大赢家新闻频道研学旅行或许能抓住机遇,成为‘双减政策’影响下的赢家? 本文概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类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研学旅行这个“旅游+教育”跨界融合的产物已经步入发展的正轨。然而,疫情使旅游业jvzquC41pg}t0qjzwp4dqv44248.2;2361817;=:58?/j}rn
10.研学旅行市场存乱象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消费调查针对研学旅行如何改进的问题,超过四成受访者希望建设专业优质研学导师队伍。江苏省消保委监督部主任赵鑫表示,目前研学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方面原因导致:一是课程缺乏目标、可操作性不强,导致游学分离。二是主体多样化,除了传统旅行社,还有景区基地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等参与进来,主体众多参差不齐,导致市场规范难。第三jvzq<84lu0vfqyqg0eun0ls1p4532;8132731l882564/=5822:387mvon
11.研学旅行走热背后:走马观花,“游”而不“学”南方+近年来,人们对“游学一体”的研学游热情越来越高。 2016年被称作研学元年。这一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社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观众在天津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系主任王忠君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9<1535d9B9949;/j}rn
12.出国游学和研学的区别有哪些?国际研学出国游学和研学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活动形式,它们在目的、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有所区别。 目的差异 出国游学主要是为了增强外语能力和博闻强识,通常是以旅游为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学习到知识。而研学则强调学术性、实践性、互动性强的活动,旨在通过亲身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内容差异 游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参 jvzquC41yy}/zqi0ep5jpot1{z52;::;20nuou
13.游学假期旅行社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北京游学假期国际旅行社是一家以游学命名的旅游公司, 游学假期夏令营凭借独特的名称,清晰的服务群体,配合热诚专业的服务态度,在国内青年学生中享有良好的声誉,早已成为广大青年学生喜爱的旅行社。jvzquC41yy}/{xzzwg4dqv3ep1
14.暑期游学热存隐忧:低龄化趋势明显重游轻学业内人士指出,对游学行业和市场的监管,目前主要是工商和旅游部门负责,教育部门话语权还比较弱。尽管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文件《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期望对相关各方有一些提醒和监督。不过其中涉及的“研学”与“游学”仍有很大区别,真正实现对游学市场教育内容的监管尚有“一定距离”。 jvzquC41o0jcy7hp1lobq‚z1u{yugv4423=02@4351669@6253;/uqyon
15.研学市场乱象调查:定价随意收费不菲,资质欠缺安全无保障新闻频道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中国学生在国外无法享受医疗福利,有的游学团会为学生购买境外医疗保险,一旦出事故会将责任更多推卸给学生个人或保险公司,机构逃避责任。 行业缺乏专业人才 随意考证就可从业 去年9月,在人社部发布的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增加了研学旅行指导师这个职业。这意味着,研学旅行指导师有了官方jvzq<84pgyy/{xzvj0io1|m142842?4v42842?64a3:69A732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