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海外游学现状调查

◆ 游学之说古已有之;在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游学其实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教育方式

◆ 有没有强大的课程设计和专业的带队导师,是游学区别于一般旅游的关键要素

◆ 该行业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行业规范和部门监管都处于空白状态,游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还得不到根本保障,“性价比低”“游而不学”“安全隐患”等问题不时受到诟病

◆ 有隐患并不代表要因噎废食,只有推动游学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保障学生享受合格的产品和服务

◆ 一个专业的国际游学机构,应该具备四个关键“组件”,即全球教育资源体系、课程体系、导师体系、安全保障体系

出国游学能获得什么?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什么不同?国内的游学产品和服务怎么样?如何保障出国游学的质量?带着人们关心的一系列问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进行了深入调研。

游学的意义

最近刚带队从埃及游学归国的张鹏是京城一所教育咨询机构负责人,他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除了在众多博物馆里参观学习之外,我们还会在尼罗河的游轮上开设三到四次小课堂,结合看过的文物和文化遗产点,分主题给孩子们讲述古埃及文明的不同方面,同时还会带家长和孩子们到埃及人家里做客,亲身感受他们的生活。以往的活动里,还会走进学校和当地学生交流,组织各种动手参与的体验活动。我们希望让孩子在行走中开阔眼界,进而开阔心胸,获得不同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收获。”张鹏说。

已经考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李兆晟,在分享何以敲开名校大门的经验时说:“我喜欢瞎溜达,我在大学申请文书里写得最多的,就是关于自己去世界各地游学、旅行的事情,正因为这样的经历,我的眼界和视野得到了拓展。”

游学之说古已有之。《史记·春申列传》中的“游学博闻”,意为“游”能增长见识,拓宽视野。《礼记》有云,“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亦表明游是学的重要手段。“在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游学其实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教育方式。”一家知名游学机构负责人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说道。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欧美国家最先兴起了一种国际性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比如美国的夏令营。其他国家和地区受其影响也逐渐发展起了本国的游学,比如日本的“修学旅行”,本质上都是游学。

我们目前常讲的游学,在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中被表述为“研学旅行”,出境游学被表述为“境外研学旅行”。

在这份指南中,境外研学旅行是指根据中小学学生的特点和教学需要,在学期中或者假期以集体旅行和集中住宿方式,组织中小学学生到境外学习语言和其他短期课程、开展文艺演出和交流比赛、访问友好学校、参加夏(冬)令营等开拓学生视野、有益学生成长的活动。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多年来的实践活动证明,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增进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认识很有帮助。”

新东方国际游学联合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用调研数据表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被国际游学参与者视为最主要最核心的收获,占比达56.6%。此外,还有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理念、环境适应能力、社交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眼界和心胸代表了看问题的角度、目标的高度、视野的广度与思想的深度,从根本上加快了学生成长的步伐。”张鹏说。

亟须提升安全与质量

近十余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家长出于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外语能力、锻炼独立自主能力、为留学移民做准备等考虑,选择为孩子报寒暑期的境外游学项目。相伴而来的,是出境游学行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旅游研究院2017年10月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国的境外游学人数和收入均呈快速增长。其中境外游学人数从35万人次增长至85万人次,境外游学收入从120亿元增长至273亿元。《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预测,至2018年国际游学的用户规模或将达到105万人次,未来还会继续扩大。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旅行社、教育培训机构、创业型游学机构乃至个人团体纷纷涌入该领域“切分蛋糕”,但是由于该行业还处于发展初期,行业规范和部门监管都处于空白状态,所以游学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得不到根本保障,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性价比低”“游而不学”“安全隐患”等问题不时受到诟病。

江西的何女士就向记者反映,去年她花了3万多元为孩子报了一家机构的美国游学项目,效果却不甚满意。“跟当初宣传的差距很大。正赶上美国学校的假期,培训机构租了一个中学的会议室,又请了几个当地的孩子陪读,感觉就像‘演员’演戏。最期待的哈佛、耶鲁大学之行,只是到学校参观了一圈。”

这种情况在长期关注中美夏令营的王丹丹看来并不罕见,她在帮自家孩子寻找美国夏令营过程中,就意识到国内游学市场存在大量误导性宣传。她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一些服务中国孩子的机构披着“游学”的外衣在行“招摇撞骗”之实,“挂羊头卖狗肉”是普遍现象。表现为机构营销时宣称能为中国孩子提供与外国孩子同吃住同学习的本土夏令营,实际上是把孩子们聚集在一个租来的中学或大学的教室或宿舍中,由一个外教来给孩子们上课,再用少数时间带孩子在一些学校走马观花地参观一番,或有一两天的学校插班生活。

她还看到,一些机构利用国内外的信息不对称,把一些科研中心、科技实验室等面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的资源,宣称为自己的独家资源,把在名校租场地找各种人搭建的“草台班子”,宣称为名校的本土夏令营,骗取国内家长高价购买。“像哈佛大学的夏校只有一个,有一定的选拔条件,但是租用哈佛大学教室或宿舍的夏令营有几十个,都是交钱就能去的。”王丹丹说。为此,她还特意开了公众号进行出国游学知识的普及和营地信息的打假宣传。

这些情况在记者采访的其他业内人士那里也得到了确认。受访者指出,国际游学行业进入门槛极低,无论是机构还是团体甚至个人,无论是具备还是不具备开展游学业务的条件,只要有门路,都可以进来浑水摸鱼,对参与游学的家长和孩子而言,不仅仅是游学的质量问题,还有安全隐患。

记者了解到,从事出国游学的机构多采取层层外包的形式运营,一般接受报名的机构只负责组织学生,把学生送到国外后,学生会被“转包”给当地的游学机构,其中不乏不具备资质的机构,他们往往以低价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所以也会采取各种方式压缩成本,为孩子的游学埋下了许多不可控的隐患。

王丹丹在美国就看到一些华人旅行社请没有合法身份的“黑户”当司机,他们不会说英文,开车经验尚浅,经过简单培训拿到驾照就上岗开旅游大巴,而且由于线路安排非常紧密,司机常常疲劳驾驶。不正规旅行社提供的旅游大巴往往设备陈旧,车辆保养不到位,都存在大量隐患。

近年来不时有消息曝出,有中国学生在国外游学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有溺水、车祸死亡的,也有遭性侵的,维权都艰辛而渺茫。

“不出事就万事大吉,一旦出事就是扯不完的皮,甚至是难以承受的伤害。”这是受访者共同的感慨。

建立行业规范是关键

有隐患并不代表要因噎废食,每年还是有源源不断的学生出境游学。《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保守估计,国际游学的潜在群体或在600万量级以上。

从规避风险和隐患的角度,受访业内人士建议,媒体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游学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工作,让家长和学生增进对出境游学风险的了解,提高辨识力和免疫力,避免上当受骗。从长远角度看,当务之急是建立游学行业产品和服务的标准,明确什么样的产品才是达标的国际游学产品,其中科学的课程设计、完善的流程安排、充分的安保措施、从业人员资质能力水平,都需要全方位考虑。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一个专业的国际游学机构,应该具备四个关键“组件”,即全球教育资源体系、课程体系、导师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其中,全球性教育资源是国际游学服务的根基,课程体系是游学的灵魂,带队导师是连接游与学的关键人物,安全保障体系是底线和“生命线”。

这样的机构,目前看来还屈指可数。某个或某几个组件缺失或薄弱是当下国内游学机构的常态。尤其是课程体系和带队导师极其匮乏。张鹏告诉记者,有没有强大的课程设计和专业的带队导师是游学区别于一般旅游的关键要素,很多游学项目被诟病为“游而不学”,大都因为缺乏这两项要素。而对开展游学业务的机构而言,如果不是致力于游学事业发展的机构,一般不会花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发课程和培养导师,因为这两项要素投资大、耗时长、见效慢,对人力资源要求高,且一旦被研发出来,可能很快被其他机构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抄袭”。

“我们每年都要处理好多起侵权投诉。”一知名游学机构负责人说,他们官网上的信息、图片经常会被其他游学机构原样抄袭,但最终的处理也不过是要求侵权机构撤下相关信息,侵权者得不到任何惩戒。所以,只有推动游学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保障学生享受合格的产品和服务。

受访业内人士称,之前的文化部与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后,对境外游学的监管或将突破过去部门分割的藩篱,迎来新的可能。

专家指出,世界上发展现代游学较早的国家已经积累了很多成熟的经验,比如美国的夏令营行业,有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资质有相对严格的具体要求;英国的专业夏令营有科学的课程设计;加拿大的游学专业机构会将学校老师转化为游学导师,解决游学人才匮乏问题……这些经验,都值得我国结合自身国情加以借鉴。

THE END
0.研学游升温背后的“冷”思考旅游品种五花八门,研学旅行、夏令营、游学有啥区别? 随着市场升温,各种机构下场竞争,推出了五花八门的研学游项目,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按照活动内容分类,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研学旅行产品可以分为历史文化、红色革命、科技活动、职业体验、军事训练和亲近自然六大类。 jvzquC41yy}/yxwmgtio0ls1e1814<22:/831@>768=80|mvon
1.研学旅行大学游学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高校游学南京汇景研学旅行社有限公司创立于2013年5月,品牌为汇景研学,前身是Yousure游学,创始人团队来自于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汇景研学本着将教育融入旅行的理念,立志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的研学旅行及夏冬令营服务。2013年至今,汇景研学累计接待超过20万名中小学生的研学活动,成长为华东地区知名的中短途研学旅行jvzq<84654je0ls0ejooc7hp1
2.研学旅行和研学旅游是一回事吗?研学旅行和研学旅游的区别研学旅行和研学旅游逐渐成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的热门选择,不过很多家长和孩子们还搞不懂研学旅行和研学旅游,这两者到底有什么区别?研学旅行和研学旅游是一回事吗?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分析解读。 研学旅行,顾名思义,是“研究性学习”与“旅行”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出游,更是一次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jvzquC41gf{utj{gn0io1tjvcpm0z~jzkcu04@<0jvsm
3.深入剖析:游学和研学的区别与本质国际研学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游学和研学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关注的对象。虽然这两个概念在表面上看似相似,但实质上却有着本质的区别。那游学和研学有什么区别呢?本文将从定义、目的、内容、形式和效果等方面,对游学和研学进行深入剖析。 一、定义 jvzquC41yy}/zqi0ep5jpot1{z52;99650nuou
4.研学旅游市场出现新趋势六是伴随着法治政府建设的深化,研学旅游在规范发展中创造着新机遇。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先后制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参加出国夏(冬)令营等有关活动管理的通知》《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接待服务规范》等,推动jvzq<84pgyy/e‚tn0eun1pg1ctzjeuju1463365:14:0exsvgpz`L@Fd9h`zP7mvon
5.研学旅行概论课程培训课件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开启中国古代游学之风,中国游学的鼻祖古代游学我国研学旅行的起源古代游学明朝时期徐霞客旅行生涯长达35年之久,游 历走遍明朝大部分统治区域,其以旅行经历为基础的《徐霞客游记》具有地理学,文学等多方面的价值。明末清初提倡实学的士大夫们,在治学方法 jvzq<84yyy4489iqe0ipo8iqewsfp}444166494441=:8B79:3e22<75;;85:7xjvor
6.研学旅行心得体会(通用31篇)研学旅行做到立意高远、目标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出现“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的现象,必须把教育性原则放在首位,每一门课程须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寻找适合的研学主题和课程教育目标,深度促进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的活动课程既要结合学生身心特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jpmjvkj{j1:9656=877mvon
7.为什么说研学旅行是一个无法替代的成长课程?2016年11月教育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该“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 jvzq<84yyy4its~ml0io1wjyuz4buyDkf?736
8.研学旅行社会实践心得体会(通用26篇)一是不断提供教师研学的机遇,让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研学旅行”;二是积极鼓励学生及家长参与研学旅行,从家乡出发,走遍腾冲大地,并一路追寻,向着世界明亮那方奔跑;三是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把世界的精彩纳入学校、纳入课堂,让学生不出门亦知天下事;四是探寻“新教育”与研学的融合之路,创新研jvzquC41okv/t~nygp4dqv4zkpjfvrmwk1:96<:480nuou
9.袁国宝:双减政策下,研学旅行或将成为大赢家新闻频道研学旅行或许能抓住机遇,成为‘双减政策’影响下的赢家? 本文概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类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研学旅行这个“旅游+教育”跨界融合的产物已经步入发展的正轨。然而,疫情使旅游业jvzquC41pg}t0qjzwp4dqv44248.2;2361817;=:58?/j}rn
10.研学旅行市场存乱象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消费调查针对研学旅行如何改进的问题,超过四成受访者希望建设专业优质研学导师队伍。江苏省消保委监督部主任赵鑫表示,目前研学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方面原因导致:一是课程缺乏目标、可操作性不强,导致游学分离。二是主体多样化,除了传统旅行社,还有景区基地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等参与进来,主体众多参差不齐,导致市场规范难。第三jvzq<84lu0vfqyqg0eun0ls1p4532;8132731l882564/=5822:387mvon
11.研学旅行走热背后:走马观花,“游”而不“学”南方+近年来,人们对“游学一体”的研学游热情越来越高。 2016年被称作研学元年。这一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社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 观众在天津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系主任王忠君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59<1535d9B9949;/j}rn
12.出国游学和研学的区别有哪些?国际研学出国游学和研学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活动形式,它们在目的、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有所区别。 目的差异 出国游学主要是为了增强外语能力和博闻强识,通常是以旅游为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学习到知识。而研学则强调学术性、实践性、互动性强的活动,旨在通过亲身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内容差异 游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参 jvzquC41yy}/zqi0ep5jpot1{z52;::;20nuou
13.游学假期旅行社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北京游学假期国际旅行社是一家以游学命名的旅游公司, 游学假期夏令营凭借独特的名称,清晰的服务群体,配合热诚专业的服务态度,在国内青年学生中享有良好的声誉,早已成为广大青年学生喜爱的旅行社。jvzquC41yy}/{xzzwg4dqv3ep1
14.暑期游学热存隐忧:低龄化趋势明显重游轻学业内人士指出,对游学行业和市场的监管,目前主要是工商和旅游部门负责,教育部门话语权还比较弱。尽管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文件《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期望对相关各方有一些提醒和监督。不过其中涉及的“研学”与“游学”仍有很大区别,真正实现对游学市场教育内容的监管尚有“一定距离”。 jvzquC41o0jcy7hp1lobq‚z1u{yugv4423=02@4351669@6253;/uqyon
15.研学市场乱象调查:定价随意收费不菲,资质欠缺安全无保障新闻频道然而,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中国学生在国外无法享受医疗福利,有的游学团会为学生购买境外医疗保险,一旦出事故会将责任更多推卸给学生个人或保险公司,机构逃避责任。 行业缺乏专业人才 随意考证就可从业 去年9月,在人社部发布的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增加了研学旅行指导师这个职业。这意味着,研学旅行指导师有了官方jvzq<84pgyy/{xzvj0io1|m142842?4v42842?64a3:69A732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