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其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就是外国来华留学生。外国来华留学生本应该是中国与世界连接的一个桥梁,可现在由于外国来华留学生在中国频频受到超国民待遇,所以有一大部分中国民众对这些留学生们并没有多少好感。之前山东大学异性学伴项目以及新冠期间“给个面子”事件彻底激起许多中国民众的怒火也同时也把留学生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作为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必须要思考为什么来华留学生能频频得到超国民待遇呢?其实我们把这个问题拆开了分析,外国人在中国能得到优待背后的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
在过去的二百年里中华大地受尽了来自于国外的侵略与压迫。在面对来自外国的帝国主义时,我们大部分中国人都采取的不卑不亢拼死反抗的态度。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一些骨头软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的压迫面前就忍不住双膝发软,在外国人面前疯狂示好,最终成为了买办阶级的一部分。这些软骨头在中国同胞面前不有余力地宣传外国侵略者有多么多么的好,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洋人就成了优雅,强壮与高等的代名词。这些媚外的买办阶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地形成了他们特有的买办话语体系和买办思想。
除此之外,八九十年代的时候,西方用强势经济霸权与文化霸权威胁着我们中国民众。他们利用媒体与舆论力量使中国的买办思想复活,从而进一步毒害中国社会。在西方强大经济文化霸权与中国死灰复燃买办思想的双重攻击下,中国货就成了廉价与质量低下的代名词,而进口货则代表着做工精良与工匠精神。同样的,中国人也就成了一群带有劣根性的乌合之众,和外国人则代表着开放,自由,与善良的精神。
总的来说,外国人能在中国受到优待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买办思想的复活。中国民众应该把这个带有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色彩的思维狠狠地塞进历史的垃圾箱里,并且把盖子封紧让它永世不得翻身。
我们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买办阶级的媚外思想是属于意识形态的一种也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买办思想的复活其实暴露着我国部分地区的经济还是过于依赖于外国。而且从媒体的报道上来看,大多数给外国人优待的地方往往是东部沿海地区,而东部沿海地区则是我国对外贸易往来最频繁的地区。反观经济不依赖于外资的地区,例如中西部与东北地区,对待三非外国人和来自境外恐怖分子则是毫不手软。对外资的依赖造就了买办思想的卷土归来,而对于这种买办思想我们应该坚决抵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批作风有问题的政府工作人员被清除出了队伍。 除了作风有问题的人员外,思想不端正的人员也要被清除出队伍。
我们中国人民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也从国际贸易秩序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建设者与引领者。我们的经济基础现在已经完全可以让中国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平起平坐,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向过去一样对外资与外国人卑躬屈膝,更不必让外国人在中国得到超国民待遇。来华留学生本来并不应该成为一个众人排斥的群体,但由于买办思想死灰复燃,来华留学生成了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中国要从上至下清除买办思想也要深入学习与贯彻我们的“四个自信”。而且从经济基础的角度上来说,我们也一定要让我们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并保持主导地位。只有这样,外国人来中国才不会受到特殊优待,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平等地对待与帮助外国友人,更好地发扬根治在我们红色基因里的国际主义精神。
冲破买办思想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冲破西方所构架的话语体系。在西方的话语体系里,有多少留学生是衡量一个大学好坏的根据之一。很多大学排行榜,例如U.S News和泰晤士都把国际生的数量作为大学排名的根据。但是在英美国家的大学里,国际留学生往往要付比当地学生贵几倍的学费。例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当地学生只需要支付一万四千美金的学费,但国际学生却要支付四万多美金。为了帮助英美的大学盈利,这些大学排行榜在有意无意的支持国际学生来英美的读书。
但反观中国,中国的大学学费低廉而且对来华留学生和当地学生的收费水平基本是差不多的。但即使这样,我国本土的大学排行榜仍然把留学生的多少作为评判一个大学好坏的标准,即使在有些国内的大学里来华留学生的质量真的很低的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