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你们知道吗?那个曾经的“双料影后”李秀明,现在居然在国外卖薯片呢!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但这就是真的,她就这么一步步走出了千万资产,在国际大牌面前也不输阵,结果又因为家庭原因,悄无声息地淡出了大众视野。
话说回来,李秀明今年都70岁了,每天还得自己买菜做饭,和丈夫一起开车去外地自驾游,过着挺普通的日子。你瞧,走在街上,谁能看出她曾经是拿过百花奖、金鸡奖的影后呢?
哎,混了几十年,她现在的生活状态,真的是她想要的吗?她甘愿做普通人,2025年就定居在加拿大了,和丈夫一起四处游玩,孩子们偶尔回家看看。有人好奇,怎么不和孩子住一起呢?她总是摇摇头,说国外的生活方式不同,国内总是想着为孩子多做一点,但邻居朋友们劝说他们分开住,各自有私人空间,这样对孩子更好。
你看,23年前,她不再是那个西装革履的女总裁,而是一位穿着朴素衬衣,骑着自行车的普通妇人。她过着简单的生活,是不是她真的想要的呢?或许对她来说,平淡才是真心所想,那些充满奋斗的日子,反而多了些“不安稳”。
2002年,她创办的“大家宝”薯片被百事收购,企业没有出现任何资金流问题,只是因为名气大,就被收购了。周围的朋友都觉得惋惜,她做得那么好,说不定以后能和这些大企业叫板,说不定会成为亿万富翁。
她笑着说,如果一心只想着事业,怎么陪伴家人呢?自从到加拿大定居后,她和普通的妈妈一样,会陪着儿子去超市买零食。偶尔有国内的观众看到她,寻求合影,她也微笑着站在对方身边。不过,她不喜欢回答对方的询问,感觉自己的隐私被人窥探。
没事儿的时候,她就和丈夫一起窝在房间里看书,两人一起探讨文学作品,思想在书海里畅游,比她在外和供应商喝酒,谈未来的发展更舒适。
放弃事业,不是她自暴自弃,更像是选择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生活。年轻时候的她,确实很风光,却也多了一些“不自在”。
1975年,天津剧团里人来人往,大家都忙碌着各自的剧本,她也一样,和一个班的陈道明一起排练。他们都有一个想法,期待着有一天能够走出剧团,走上荧幕。只可惜,她的运气一直不好,在剧团举荐人去参演《海霞》时,她都已经到新的剧组试镜上一个角色,却在回来后被告知,试镜上的角色被另外一位更适合的演员抢走。
原本的上镜机会,又被人夺走,她的心情十分不好。厂长见到她心里不舒坦,就为了弥补她,直接把她举荐到《春苗》里,演一个小配角。
这部剧的主角,原本定下来的是张金玲,当时比较火的一位女星。可对方在定下角色后,又定下另外一部剧,恰好另外一部剧先拍,只能把这部剧给推掉,去了另外一部剧。
李秀明的模样很端庄,虽然和张金玲容貌不相似,气质上却有着神似之处,为了不劳心劳力再去海选女主,他们就让她顶上。
作为“替补演员”,她在镜头前就跟生瓜蛋子一样,都不知道怎么看方位。在导演的教导下,她一点点地去学习,终于懂得如何对镜头。
随后,她又被送到乡下去学习赤脚医生看病、下农田干活儿,这才把“田春苗”这个角色演得传神。
原本只能演配角的她,却一跃成为“影坛大明星”,后来还和刘晓庆、张金玲并肩,成为“北影三花”,实在是好运无比。
可惜,她却在事业正火时,直接下海经商,又去国外卖薯片。
80年代,她的事业路十分顺利,演了十多部佳作,都走红。可她却因为朋友所开的一堂“营销课”,就动了下海经商的想法。
1992年,她接到三部作品,一部都没有去拍。和丈夫一起,离开了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她长期往返的地方,独自跑到广州一带去卖薯片。
当时的薯片都是美国生产的,他们做内陆的经销商,干了两三年也赚到不少钱。为了让中国能有自己的薯片,他们一边做经销商卖薯片,一边投资工厂,生产薯片。
1997年,她自己投资的薯片“大家宝”上市,一年就销售到5000万,几乎大街小巷的超市里,都有她们生产的薯片。
两人为了扩大市场,不惜全家搬迁到加拿大定居,想要把薯片卖到国外去。
有想法就干,夫妻两人初出茅庐什么都不怕,直接砸进去上亿的资金,去国外建立经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