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移民父母真实生活:拖着断腿上飞机,住冰冷地下室,捡垃圾美国法国

这些年,移民已经成为很多人讨论的热点。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或者仅仅是因为向往国外的生活选择移民。

到异国他乡生活,年轻人无论从学历还是身体状况来看,都有良好的适应性,学习语言也比老年人快。

可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到了国外生活,完全是两眼一摸黑,语言不通,孩子又都去上班了。

想出去走走,又不认识路,只能闷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这样的生活他们会喜欢吗?

已经移民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东北部的麦克默里堡(Fort McMurray)的高先生,讲述了他在加拿大的亲身经历。

让我们看看高先生身边一些到加拿大生活的年迈父母的生活状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一、退休后,因为孩子移民加拿大

高先生是苏州一位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妻子是一名教师。

高先生的儿子高中就读于当地一所重点高中,可以说这所中学聚集了苏州很多尖子生,高先生儿子所在的班级还是学校里的重点班。

2005年时,儿子面临高考,可班里有9名学生已经准备前往国外读书,有去往法国、澳大利亚、美国等不同的国家。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出国留学的孩子应该大多都是富二代,家里条件要非常好才行,毕竟去国外读书是需要花费各种费用的。

然而准备出国读书的9个同学中,有一个同学的爸爸只是一名普通的宾馆厨师。

高先生的儿子看到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同学要出国读书,他心中也升起了这个念头。

回到家,儿子和高先生说了想出国留学的事情,高先生一听,很支持儿子的想法。

于是儿子开始申请国外大学,最终被加拿大阿尔伯塔石油化工系录取。

在学校读了2年书之后,儿子的学校发布了一个COOP项目,所谓的COOP项目简单理解就是“带薪实习课程”,在校的优秀学生通过面试后,可以进入加拿大公司工作,积累实习经验,还能有一定的工资收入。

高先生的儿子立刻申请了该项目,通过面试后,来到了麦克默里堡一个公司实习。

实习工资大概在24-28加元(120-140人民币左右)一个小时,就这样,儿子在加拿大的学费,生活费基本上完全可以靠自己挣出来,也减轻了高先生夫妻俩的经济压力。

儿子毕业后就留在了加拿大工作,之后也正式移民加拿大。

家里只有这么一个独儿子,妻子舍不得离开儿子,待夫妻两人退休后,决定跟随儿子移民去加拿大生活。

于是2014年高先生以家人团聚提出移民申请,但因为有名额限制,一直没抢到名额。

直到2017年,高先生夫妇才靠一个朋友的帮忙抢到了名额。

2019年3月,高先生夫妇从北京飞卡尔加里,再到麦克默里堡,正式移民加拿大。

可以说高先生夫妇是高级知识分子,英语多少有一点基础,在加拿大生活适应性也比很多老人强。

包括移民体检,夫妇两人也完全靠自己的摸索,坐着当地的公交车到不同医院完成了体检项目,仅这一点就已经比很多低文化,英语0基础的移民老人强上许多。

虽然来到加拿大,住了上大别墅,可是高先生并不是和儿子住在一起。

夫妇俩现在住在一个朋友家里,帮朋友带小孩。

为了帮朋友带孩子,高先生已经和儿子分开一年多了 。

到底出于好意帮朋友带孩子,还是帮别人带孩子赚点钱,高先生没说,我们也不得而知。

按常理来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父母会义务帮自己儿子、女儿带孩子,而不会免费帮朋友带孩子,连亲戚都不大可能免费帮带。

所以有可能高先生一方面是为了赚取一些点费用,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个工作来缓解到异国他乡的孤独感,发挥一些自己的价值。

毕竟在加拿大那个地方,帮人带孩子的收入并不低。

二、住地下室的可怜父母

高先生眼中加拿大有许多美好的地方,比如新鲜的空气、地广人稀,所以很多人都能住上大房子。

可是当高先生看到身边一些在加拿大居住的中国老人真实生活现状,他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高先生在卡尔加里有个老朋友,也是苏州人,老朋友有80多岁了,算是高先生的忘年交,高先生偶尔会去这个朋友家里吃饭。

这个朋友在国内是个高级工程师,妻子是小学老师。

儿子儿媳移民加拿大之后,也让老人跟着过来了。

朋友的儿子儿媳在加拿大是住着大别墅的,可是没想到,刚到加拿大,儿子儿媳就把朋友老两口安排住到了地下室,这一住就是4个月。

要知道在加拿大,地下室温度要比地面冷得多,大概只有十多度,加拿大本地人可能对这个气温还觉得挺舒服。

平时孙子叫老人出来吃饭,两老口就出来吃个饭,吃完饭又回到地下室待着,根本不外出。

其实以朋友的退休工资来说,在加拿大重新租个好的公寓住也是不成问题的,可是到了国外,朋友啥也不知道,只能是听儿子的安排。

后来,小两口在外面给父母租了套高层公寓居住。这套高层公寓是当地的学区旁,旁边有学校,租房的人特别多。

两老口好不容易住习惯了,儿媳为了利用这套高层公寓多赚一点租金,就把这套公寓转租了,每个月租金1500加元。

把公公婆婆安排到另一个公寓去,租金1200加元,每个月能赚300元差价。

新公寓只有一张床,和基础的厨房用具,一台电视放在一个木板箱子上,此外其它什么家具都没有。

要知道这个朋友自己已经80岁了,妻子也70多岁了,儿媳妇为了每个月300的租金差价,把他们安排到环境这样差的公寓居住,真是让人心寒。

儿子儿媳为什么不把老人借回自己的别墅一起居住呢?

高先生怀疑儿子儿媳把别墅也出租出去了,所以才做出这样的安排。

可是在陌生的国度,老人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高先生觉得像这样情况,老人还不如不来加拿大,他们在苏州黄金地段有着一套大房子,可以住得很舒服。

三、捡垃圾的中国老人

高先生在加拿大看到一些中国老人不论什么恶劣的天气,都会拿着袋子到教会的救济处领面包,天天都去,领一大袋面包回来吃,这样就不用做饭了。

高先生一次在大街上,看到一对中国老年夫妇,步履蹒跚走在路上。老夫妻边走,边从垃圾箱里捡一些矿泉水瓶和易拉罐放入手上拎的袋子里。

老人捡累了就在路边长椅坐下,高先生走过去和他们聊了两句,老夫妻是来自山东的。

老人也许已经习惯了国内捡些瓶子去买钱的生活方式,想为子女节省一些钱,实现一些自己的价值。

可是在加拿大,即使捡到一些能换钱的瓶子,但也需要专门开车送到卖的地方,估计油钱都要超过这些废品本身的价值。

老人自己肯定无法开车,就得让子女送过去,反而给子女增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其实特别理解这些老人,一辈子节俭惯了,来到陌生国度,看子女工作辛苦,自己又帮不上他们什么忙,就只能用自己在国内熟悉的方式为这个家尽一份力。

可是他们也没想到国内外的区别,有些事情换一个国家可能就没用了。

如果他们不出国,留在国内,熟悉的语言、生活环境、亲朋好友,也许他们过得会更加自在一些。

为了孩子,晚年还要去异国他乡努力生活,不知道是幸运还是痛苦,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吧。

四、脚踝断了不敢医治,坚持回国治疗的中国父母

高先生还有两个老年朋友,来到加拿大是短期的访问签证,没有买保险。

没想到来到加拿大后,两人都不小心摔倒了,要知道老年人摔倒和年轻人摔倒可不是一回事,严重的可能会因为摔一跤就离世的。

这两个朋友,一个摔得不是太重,倒地里手腕撑了一下,起来后觉得非常疼痛,猜测可能是骨裂了。

可是因为没买保险,医疗费用没有报销的地方,全部得自费,为了替子女省钱,这个老人硬是忍了将近2个星期的疼痛回到国内进行处理。

而子女却也能忍心看着老人就这样痛了近2个多星期。

如果说这个老人还算幸运,至少没有骨折,那高先生另一个老年朋友就没这么幸运了。

这个朋友比高先生大6、7岁,冬天外出时,因为雪地湿滑,摔了一跤,脚踝摔断了,必须拄着拐杖才能移动。

老人是来自农村的,家里没多少钱,来到加拿大同样没买保险。

面对加拿大高昂的治疗费用,老人同样一直忍着骨折的疼痛,直到坐上回国的飞机,到了国内才到医院进行治疗。

要知道这是骨折的疼痛啊,老人硬生生忍了下来,就为了替在国外生活的子女省上治疗费用。

真可谓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是父母这样坚持,子女又怎么能做到眼睁睁看着父母这样一直疼着呢?

难道到了国外,他们的心就能变得这么硬了吗?

不是说加拿大收入高吗,一个月能拿7、8千,甚至上万加币。

既然拿着高收入,为何连给自己父亲治疗骨折的钱都拿不出来。

又或者是不想拿?

把高先生说就算到医院自费治疗,大概花费在3000元加币左右(约合15000人民币左右)。

为了15000人民币,忍心让自己父亲这样痛着,这些子女也真够狠心的。

可能是老人心疼孩子,所以宁愿忍着疼也不去医院花钱,但如果子女强硬一些,在国外,老人还会不听话吗?

偶尔在商场见到来自国内的老人,大家都会相谈甚欢,相约着聚会,来缓解心中的独孤感。

听上去有点辛酸,我们小时候随时需要父母陪伴,如果父母不陪伴,就会哭闹。可是当我们长大,父母老去,他们需要我们陪伴的时候,我们却为了生活而奋斗着,他们不会哭闹,只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替我们分担生活的压力。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其它理由移民到国外,把年迈的父母也带过去,可有曾想过父母年纪大了能否适应国外的生活,子女认为对他们的好,是不是真的好。

如果父母都像高先生夫妇一样有知识,适应能力强,在国外也能生活得很好,那带着父母一起移民,也没什么问题。

可是如果父母年纪大,文化不高,带过去对他们来说是不是一种痛苦的折磨呢?

就像我一个朋友坚决不移民,他说自己的母亲只想住在乡下,连他所在的城市都不愿意来,怎么可能去国外。

为了母亲,他也绝对不会移民。

如果你有机会移民,但父母年纪又大了,你会如何选择?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我的大姨移民加拿大40岁以上没有小孩我已经成年可不可不可以过继我的大姨移民加拿大40岁以上没有小孩我已经成年可不可不可以过继给她jvzquC41o0ljpmqcy0io1jxm1s{fu}nqpa79;9<7774ivvq
1.第八届中国口述历史国际周·国际口述历史项目展(2022)1996年8月15日是小浪底水库海拔180米以下村子移民搬迁的日子,移民搬迁之后,他继续跟踪村子的每一个细节变化,连村民们的婚姻、外出打工、创业,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老人节的每一个活动都不放过。 2019年接受下冶镇志的编撰工作之后,他又把关注面扩展到下冶镇所有的移民村,从2021年12月8日开始,到12月22日,他jvzquC41qtgm0lze0gjv0ls142831:6361i49?>c42716A4rcikn0qyo
2.加拿大退休福利知多少?【#加拿大移民# #加拿大退休福利知多少?#】移民加拿大前,可能很多朋友都听说“加拿大是老人和孩子的天堂”。不过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担忧自己的退休生活。那么我们退休后,加拿大到底能给我们多少退休福利呢?以下是由®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1.加拿大退休福利知多少? 加拿大的退休生活来源可以比作三驾马车,主要由三类收入组成。第一 jvzquC41yy}/7:yguv4og}4ujq}039>:;8;:0qyon
3.OldAgeSecurity:DoyouqualifyYou can receive the Old Age Security (OAS) pension at age 65 even if you have never worked or are still working.jvzquC41yy}/ejscfc4dc8jp1uksxrhgu1hfpnkkvu5qwkqkerkourtpu1iqr8tnf/ghg6xgewxjv‚4gnkmjdrqkv{4ivvq
4.全家移民加拿大,息影后跟丈夫卖薯片,70岁演员李秀明现状如何?|在决定卖掉公司后,李秀明做了一个更大的转变:全家移民加拿大。 她曾在2003年考察加拿大的教育环境时发现,这里对孩子的培养方式更灵活,特别看重实践和多元文化,所以毅然决然举家迁徙。 彼时她已48岁,很多人感到惊讶:这不正是享受商业成功的好时候吗? 可在她心里,孩子的教育优先于金钱和名气。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7;777299=a3d8e:jh;e2812::76k4ivvq
5.移民加拿大后的退休福利配偶津贴和遗属津贴是给60到64岁之间,低收入人士的一种免税补贴。 配偶津贴(Allowance)申请者配偶必须要正在领取老人金(OAS)及低收入补贴(GIS)。每人可领取配偶津贴$1153/月,但当夫妻收入高于$34080时,或申领人离开加拿大六个月后则会停发。 遗属津贴是给丧偶人士的补贴,2019年数据显示,每人$1375/月。当申领者jvzquC41yy}/7:yguv4og}4ujq}0398:37?60qyon
6.我,5娃妈妈,90年代月薪9000,外企高管,却移民加拿大成护工我叫耿焱,70后,在北京出⽣。 18岁职高毕业后,我进入一家大企业,然后一路升级,从⽂员到独当一面。后遇贵⼈,被挖到德国外企,做到了IT⾼管。 可我遇人不淑,和前夫定居加拿大,生了5个孩子后,他却因脾⽓暴躁,动不动就被辞退,后来直接不工作了,吃住全靠我,竟还玩起了精神出轨。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278>2:Bd335825>846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