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跌出全球十大最富城市,百万富豪减少,请直面这波移民潮李家超港人

中国香港跌出了全球十大最富城市。

最近,在英国亨氏咨询(Henley & Partners)与新世界财富(New World wealth)联合发布的《全球公民报告》中,列出了全球前20名百万富翁人数最多的城市。

2022年,香港拥有100万美元净资产的人数为12万5100,相比去年减少了14%,排名下滑了4位跌至全球第12名。

香港在整个榜单上的下滑是最大的。

而香港在亚洲的竞争对手新加坡,以24万9800名百万富豪排名第5,较年初增长1%。

在这份榜单上,美国纽约位居榜首,日本东京居次。英国伦敦排名第4,是欧洲排名最高的城市,中国的北京和上海分别排名第9和第10。

香港的百万富豪数量在一年之内减少了这么多,肯定是遇到了大事发生。

分析显示,在今年年初香港疫情最严重期间,有大量的香港人出境。

大概越有钱的人,越无法忍受疫情带来的种种不便。而中国香港护照可以免签的地方非常多,说走就能走。既然又有条件又有钱,那为啥还要被疫情折磨呢?

所以疫情就是今年香港百万富豪们减少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富人的减少,并不是啥大事。

毕竟香港是一个创造财富的地方,旧富豪走了,又会有新的富豪诞生,并且香港到目前还是大中华区的金融中心,对富豪们的吸引力依然强大。

2、

香港移民潮

香港最近几年的移民潮,我们是不能视而不见的。

根据香港教育局的数据统计,2021到2022学年,香港的幼儿园学位空缺达到4.2万人。另外小学的学位空缺达到25376人,中学的学位空缺达到14627人,合计25376人。如果以香港中学平均有约640名学生、小学平均约590名学生来计算,相当于约40间中学或43间小学本年度没有招到学生。

孩子没来上学,那肯定是被父母带着一起出国了。

这也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移民纪录,过去三年一共有24.5万港人净移出。外移者中,“后生仔”居多,20至24岁人口在过去三年减少逾两成。

而根据Google关键字的搜寻热度现实,由2004年至今,“移民”这个词在中国香港区的搜寻数一直平稳,去到2019年4月突然大幅上升,到2019年8月登顶。至今港人对“移民”的兴趣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很多人不愿意去谈论这个,但这种状况就是“房间里的大象”,装作看不见是不行的。

为什么不愿意谈论移民潮呢?是因为觉得这个事情有些敏感。

新任的港府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被问及到移民潮问题的时候就说:不会用“移民潮”字眼讨论目前的现象。

他认为这么多人离开香港的原因各有不同,学业、个人发展、家庭背景都是港人离港的原因。香港长久以来也有人口出入的现象,回归前后也经常有人“出出入入”,这源于“香港开放”,近年的出入数字较以往明显上升,这与全球正在“抢人才”相关,因此数字波幅较大和离港原因也是可以理解。

李家超说对了一部分,那就是香港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国际都市,人来人往都是正常的。但他的另一部分表述我就不敢认同,那就是对移民潮的刻意忽视。

以李家超的身份,我们也可以理解他的“遣词用句”,毕竟他想传达出来的意思,是大家不要对移民潮大惊小怪。

因为很多人会认为,这么多香港人都移民了,是不是对香港失去了信心呢?香港是不是留不住人了,没有吸引力了呢?承认香港有移民潮会不会引发社会的悲观情绪呢?

其实真不一定。我们不要把群众想得太脆弱了,尤其是香港的群众,大城市的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呢?

3、

请直面这波移民潮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香港的移民潮,也没有什么不敢直面的。

香港除了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国际都市,它在历史上还一直承担着华人“中转站”的角色,它本质上就是一个移民城市。

自从香港开埠以来,就是铁打的港岛,流水的华人。

香港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移民潮,每一次都弥漫着悲观的情绪。看着这么多人拖家带口地离开,多少都会有些焦虑和伤感。

但作为一个移民城市,移民的来来往往本来就很正常。很多人觉得有人移民出去了,就是这个地方不好,但其实在欧美很多发达国家,一样存在着移民流出的现象。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都有人移民。

移民是一种国际交流行为,是全球化必然会产生的现象。没有什么可怕的。

有人移民出去,就有人移民进来。香港目前正在修改自己的移民法案,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来港定居。香港有一个“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专门吸引国际上的优秀人才,这两年的名额翻倍到了每年4000个,从申请的数量来看,也大大超过往年。

而且每次移民潮之后,随着高级人员离去,下级抓住机会升职填补空缺,创造了强大的向上社会流动性。

而且历史一次次地证明,香港“恢复元气”的速度要比大家想象中得快。

97年之前的那波移民潮,比现在的还要凶猛。

中英谈判后,确定了香港主权的回归,离开祖国大半个世纪的香港民众,不了解大陆的国情,有一些对于香港的前途缺乏信心,开始形成了又一波的移民潮。

在移民潮最高峰的时候,各种听都没听过的小国都争抢着香港人移民过去,连佛得角这样的国家,都把移民广告打到了香港的杂志上。仿佛只要能移民,港人都不在乎是去什么地方。

但后来的结果怎样呢?

香港在“一国两制”的体制下,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很多曾经移民到加拿大、英国等地的香港人大多数人还是都回来了。

作为中国的特区,香港今天依然承担着独特的重要角色。

香港依然是亚洲金融中心,尽管有新加坡这个强劲的对手,但香港的背后,有着强大的中国大陆的支持。

今年9月14日,加拿大智库弗雷泽研究所发表《世界经济自由度2022年度报告》,香港在165个经济体中再度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2022年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香港排名第三,冠绝亚洲。

可见虽然有着移民潮的影响,但香港的元气没有受到大的伤害。

疫情和混乱都是暂时的,“一国两制”的政策没有变,内地对于香港的支持没有变,保持香港稳定繁荣的决心没有变。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直面这次的香港移民潮。

我相信,当香港渡过了这次难关,离开的人或许会再回来,还有更多优秀的人才会聚集在港岛,它依然是那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教育资源不平衡,但有些孩子并不适合大城市,高考省内移民有妙用由于你的孩子在大城市接受过比较好的教育,这时回到小县城,移民优势就会体现出来了,甚至成绩上都会比原来在排名上面拉高一个档次。我们知道中考每个县城是在自己的区域范围内单独招生的,只要能够确保你的孩子能够考上高中,获得参加高考的资格,那么你的孩子又多出了三年的机会。 jvzquC41yy}/lrfpuj{/exr1r1h8c=93f2g7dl
1.《城市白领新移民研究》小说在线阅读张文宏 雷开春创作的社会科学小说《城市白领新移民研究》,已更新章,最新章节:undefined。本书运用600份新移民的问卷调查数据,重点对城市白领新移民的社会流动、社会融合、社会信任、社会交往及主观生活质量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不仅与西方的“同化论”“族jvzquC41yy}/smro0eun1lmcrvks1:5346<97>91/35
2.【南报网】融合&响应:南京城市新移民的聚落与演化不同的变迁主线此起彼伏、相互叠应,既催生了一批特殊的城市“新移民”群体,还通过主动或是被动择居方式形成了或分散或聚集的居住格局,并陆续生长出一批特殊的城市“新聚落”,如北京五道口的留学生聚居区和唐家岭村的“蚁族”毕业生聚居区、广州萝岗区的失地农民安置区、深圳城中村的外来工聚居区等。如今,城市“新jvzquC41yy}/unz0gf{/ew4424902;721e736j956:?41yfig0nuo
3.直击当代“城市新移民”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No.1【摘要】: <正>本刊讯(记者邸荣芬)6月8日,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No.1——城市新移民的崛起》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No.1》是中国社科院"皮书"系列的首部青年蓝皮书,由廉思课题组经过大量社会调查撰写而成。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ICET7235792=<0jvs
4.涪陵:城市文化新地标“移民映象”建成开放智慧屏等现代化的设施与这里的自然景致融为一体,这条长约160米的巷道以百年追梦,盛世梦圆;爱国奉献,众志成城;心系三峡,情满涪州;老城新生,凤凰涅槃;三峡工程大事件等五个篇章呈现了涪陵三峡移民这一主题以及移民精神的内涵,在今年这个恰逢全国对口支援三峡重庆库区30周年的特殊年份,成为展现涪陵城市文化的又一新地标jvzq<84es0vfqyqg0eun0ls1p4532;7127851l887672/<:4:59187mvon
5.丰富新移民精神生活既要重“量”更要重“质”理论推进城市新移民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城市新移民自身,要发挥主体能动性,正确认识精神生活,主动参与学习,转变客居心理,拓展社交网络,为其精神生活提供素质基础。 正确认识精神生活。城市新移民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认识到精神生活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无关紧要的,对人的全面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应给予高度的重jvzquC41yy}/yxwmgtio0ls1e1814<22:/8:1@>847830|mvon
6.城市移民多样性的溢出效应香樟经济学术圈的财新博客自1960年以来,全球国际移民的数量已经翻倍,新增长的移民大多流向富裕国家中的城市地区。美国作为具有吸纳移民传统的发达国家之一,接收了全世界近20%的移民,而纽约和旧金山更有近40%的人口由外来移民构成。在现有理论中,“移民带来的多样性是否会导致工人生产率的提高”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来自于不同背景的移民通过jvzquC41egi/duti0egjzrs0eqs0c{hjkxkt1:<985>
7.地方“曲线救市”放宽落户条件争抢移民房产原标题:地方“曲线救市” 放宽落户条件争抢移民 以放宽户口准入为主要内容的户籍制度改革,其本质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城市新移民,从而抢占人口红利,缓解当地卖不动房的局面。不论是广东,还是无锡、南宁等地,都是通过与户口挂钩的购房政策调整来争夺人口,表面上是救楼市,客观上是争夺人口资源。 jvzq<84jqwyf0yjqrnk/exr0ep5o1;5361682A4e38:3492474;18=50jvsm
8.中世纪晚期法国的城市移民与社会融合内容提要:移民在城市人口中的比例大幅增长是中世纪晚期法国城市人口结构的重要特征。移民的流入及其对城市社会的良好融入构成了法国城市社会克服中世纪晚期危机的重要条件。移民融入城市社会的路径有两种:第一,市政权力机构筛选出部分移民,授予他们市民身份,将他们纳入市民共同体;第二,移民自发、自主地构建多元的社会关系,并jvzquC41euyo0ls1nu~0n|}auly04974325u49743285a>:743;70|mvon
9.洛杉矶教师见证十年华裔学生变化:更大胆更易融入新移民学生们和Mr.G合照。(美国《侨报》/李青蔚 摄) 中国侨网2月8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位于美国洛杉矶圣盖博谷腹地阿罕布拉高中(Alhambra High)处在华人聚居区,该校的任教教师,教导华裔新移民学生十多年,见证了新移民学生的变化。 新移民学生多为城市人口 易接受美国文化 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qw1427:197/2:599=>4834tj}rn
10.图片故事:求职招聘方式变迁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时代变化二、民工潮,从农民工到城市新移民,权益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 90年代初期,随着粮票等票证制度被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入各级城镇居住和就业不再有实质性的障碍。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大规模的跨省区、跨县市的地域性转移,形成一股无法抗拒的潮流,这股潮流被称为"民工潮"。曾经轰动全国的《外来妹》是早期反映打工者生活的电视剧。 现在jvzq<84yyy4djrscvqjb{7hqo0io1ƒ|423>0lsd6;9>0496:255u496:2582aA5234:3;93jvor
11.成都,经典与流行的发明家成都:新移民城市 自古蜀时期,五代蜀王中有来自岷江上游、湖北等地的部族,融合并缔造出辉煌的古蜀文化。秦代“移秦民万家入蜀”。三国至东晋,随刘备入蜀的移民达数万家。西晋甘肃陕西大旱,流民十万人入川“就食西蜀”。元末明初、明末清初陆续发生了“湖广填四川”移民高潮。抗战爆发,华东华北大量人口和各种机构、jvzquC41yy}/eww0ep5teo|1ueve1|uf1814:64395u49733478a>778;67:>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