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个“移民城市”,四次移民助推重庆走向国际舞台!

重庆作为中国仅有的几座超大城市之一,人口众多。可是重庆这么多的人口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根据重庆3.48%的自然生育率,肯定是达不到超大城市规模的。

那么重庆的人口主要增长方式肯定就是机械人口增长——迁徙。

重庆近几百年来的主要移民潮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明末湖广填四川、抗日战争时期、三线建设时期、重庆入选国家中心城市后。

01 献忠无情屠川人,湖广人民填四川

当代四川人几乎都听说过“湖广填四川”的这个说法,甚至还有很多川内人家的族谱上记录着湖广填四川的历史。

包括我们家也是其中之一。

我的籍贯在四川南充,小时候老家的太爷爷就总是拿着家中的族谱念叨:“我们家是来自湖北孝感麻城墨子街,是在明末张献忠屠川后,由湖广填四川来到这个地方的。”

小时候听长辈讲,四川老一辈人都有喜欢将双手交叉背在背后的习惯,这些就是当初湖广填四川时的先辈们将手绑在背后,用绳子拴着排着队从湖北走到四川留下的后遗症。

有时长辈们吹龙门阵也会说,为什么四川出的开国元帅是最多的?那是因为四川人“调皮”。当年湖广填四川的那一批人就是由当地村民投票投出来比较调皮、不受人待见的年轻人,然后将这些“千翻娃儿”发配到了四川。

当时觉得长辈们说的很有道理,也是信以为真了。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四川在明朝末期时有600多万人,到满清彻底占领四川时,只剩下不足六十万人!四川人口锐减了90%!

据乾隆修撰的四库全书中记载说:张献忠屠川屠得整个四川就剩下几十户人了。(夸张的说法)

而实际上大西政权也就存在了那么几年的时间,也没能够占领四川全境,他的领地也就是四川的一小块地方而已,所以说张献忠屠川屠得四川只剩几十户是夸张说法,只能说他杀了不少人。

(图源网络)

重庆为川东政治、军事、经济重镇。清军也于顺治四年(1647)春开始,到康熙二年(1663)止,与抗清武装对重庆进行反复争夺,付出了巨大代价。康熙二年,清政府才在重庆补筑通远门,开始恢复城市建设。

至于为什么将这件事情夸大,也有史学家提出,当时川内的人民为了“逃税”。当时清政府有一条湖广填川的人民可以免征几年的“人头税”,而川内的原住民为了逃税,纷纷扬言自己是湖广地区填过来的新四川人。

这一说法今天看来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当时四川地区从湖北孝感迁过来的人也未免太多了吧,大多数四川人一问,都是从湖北孝感迁徙过来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重庆作为当时的军事要塞,在战争过后有大量人口死亡,无数的湖广地区人民进入到了重庆,重铸了重庆城,这一点是说得通的。

(图源网络)

02 十四年抗战成陪都,百万英豪入雾都

进入到近代,14年抗日战争期间重庆作为陪都的事情是家喻户晓的了。在1938年“宜昌大撤退”后,长江中下游地区无数的物资和人员都进入到了重庆。

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及所属中央机关西迁重庆,东部沿海地区大批工厂、学校、团体等纷纷迁到重庆。

大量人员涌向重庆,从而使得重庆的人口急剧增加,到1945年3月时,重庆人口多达126万,较原有人口增加了近3倍。

由此一来,重庆市区的房屋不仅价格高昂,一日一价,而且更多的时候是有价无市,一房难得。

(图源网络)

不仅普通人的居住有困难,就连当时有社会地位的高官也是流离失所。

据历史记载,当时抗战时期历任国民党重庆市党部主任委员、国民党中央社会部次长等要职的洪兰友,虽然在重庆住了多年,但仍是居无定所。

(图源网络)

抗战期间的这几年,也是重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几年。无数商人、政客、外国人都汇聚到了重庆,人口数量激增。

这是重庆历史上第二次移民潮,也是移民潮中人口素质最高的一批人。

时至今日还有不少的民间传言:为什么重庆的美女如此之多?那是因为当初民国时期很多高官和商人的姨太太们都到了重庆,但是战争结束后国军窜逃到了台湾,这些高质量的美女资源也就永远留在了重庆。

03 三线建设大发展,好人好马上山城

新中国成立后,重庆再一次迎来了人口激增的契机:三线建设。

1964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被称为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

而这次三线建设也了位于西部地区的重庆一个巨大的发展机会。

(图源网络)

三线建设时期,重庆工厂遍地开花,也因此吸纳了大量当时东部沿海的工人进入到重庆,投入到三线建设中去。

也正是三线建设时期,重庆打下了十分雄厚的工业基础,同时吸纳了大量的“城市居民”(工人),让重庆一跃成为了当时中国的内陆明星城市,经济产值一度在全国排名前3(直辖前的老重庆)。

(图源网络)

时至今日,重庆街头上很多讲着普通话的“老重庆人”,他们就是三线建设时期的功臣!

04 入选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前面三次移民潮奠定了重庆“大城市”的底子,但是想要更上一层楼,进入到超大城市、国际化大都市之列就需要做更多的功课。

1997年重庆的直辖算是一次契机,但是重庆并没有把握得很好。毕竟当时90年代市场经济刚刚开放,那时“广东四小虎”的风头盖过了重庆直辖的风头。

我们可以从一部经典电视剧《山城棒棒军》中略窥一二:

(图源网络)

当时重庆还有很多南下打工的人,只要有从广东回来的,大家就会认为是有钱人,争着抢着帮他们扛东西。

只要是广东口音的人,就默认为有钱的老板。重庆市的很多市民也是很向往广东深圳这种地方的。

但是这一切在重庆2010年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一同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后有了改观。

国家中心城市是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层级之上出现的新的“塔尖”,集中了中国和中国城市在空间、人口、资源和政策上的主要优势。

重庆作为直辖市之一,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围绕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重庆大都市区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载体功能,充分发挥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航运中心的作用,加快两江新区建设,全面增强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

有了国家的定位,相继许多企业将西部总部或是西南总部定在了重庆。

(图源网络)

例如腾讯将西南总部搬到了重庆,阿里巴巴将西部总部定在了重庆,科大讯飞也在重庆设立了研发机构……

城市职能的增多也带动了重庆的就业市场,人口也就越来越多了。这就是重庆当下正在发生的第四次移民潮。

05 结语:

重庆成为今天的超大城市绝不是一天就建成的,四次移民潮助推重庆走向国际舞台!

献忠无情屠四川,湖广乡党汇山城;

抗日战争成陪都,百万英豪聚雾都;

三线建设排头兵,好人好马上重庆;

首批成为国中城,直辖过后发展快!

E·N·D

原创:南城旧事

主编:浮云

图片:网络、实拍

商务合作:340325996

原创不易,谢谢鼓励,感谢您为我们团队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按钮,并为我们转发一下!

这里集合了重庆楼市专业的问答嘉宾,二手房笋盘推荐,贷款服务/咨询,法律咨询,重庆最新政策解读,笋盘挖掘,新房团购等等。

THE END
0.教育资源不平衡,但有些孩子并不适合大城市,高考省内移民有妙用由于你的孩子在大城市接受过比较好的教育,这时回到小县城,移民优势就会体现出来了,甚至成绩上都会比原来在排名上面拉高一个档次。我们知道中考每个县城是在自己的区域范围内单独招生的,只要能够确保你的孩子能够考上高中,获得参加高考的资格,那么你的孩子又多出了三年的机会。 jvzquC41yy}/lrfpuj{/exr1r1h8c=93f2g7dl
1.《城市白领新移民研究》小说在线阅读张文宏 雷开春创作的社会科学小说《城市白领新移民研究》,已更新章,最新章节:undefined。本书运用600份新移民的问卷调查数据,重点对城市白领新移民的社会流动、社会融合、社会信任、社会交往及主观生活质量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不仅与西方的“同化论”“族jvzquC41yy}/smro0eun1lmcrvks1:5346<97>91/35
2.【南报网】融合&响应:南京城市新移民的聚落与演化不同的变迁主线此起彼伏、相互叠应,既催生了一批特殊的城市“新移民”群体,还通过主动或是被动择居方式形成了或分散或聚集的居住格局,并陆续生长出一批特殊的城市“新聚落”,如北京五道口的留学生聚居区和唐家岭村的“蚁族”毕业生聚居区、广州萝岗区的失地农民安置区、深圳城中村的外来工聚居区等。如今,城市“新jvzquC41yy}/unz0gf{/ew4424902;721e736j956:?41yfig0nuo
3.直击当代“城市新移民”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No.1【摘要】: <正>本刊讯(记者邸荣芬)6月8日,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No.1——城市新移民的崛起》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No.1》是中国社科院"皮书"系列的首部青年蓝皮书,由廉思课题组经过大量社会调查撰写而成。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ICET7235792=<0jvs
4.涪陵:城市文化新地标“移民映象”建成开放智慧屏等现代化的设施与这里的自然景致融为一体,这条长约160米的巷道以百年追梦,盛世梦圆;爱国奉献,众志成城;心系三峡,情满涪州;老城新生,凤凰涅槃;三峡工程大事件等五个篇章呈现了涪陵三峡移民这一主题以及移民精神的内涵,在今年这个恰逢全国对口支援三峡重庆库区30周年的特殊年份,成为展现涪陵城市文化的又一新地标jvzq<84es0vfqyqg0eun0ls1p4532;7127851l887672/<:4:59187mvon
5.丰富新移民精神生活既要重“量”更要重“质”理论推进城市新移民精神生活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城市新移民自身,要发挥主体能动性,正确认识精神生活,主动参与学习,转变客居心理,拓展社交网络,为其精神生活提供素质基础。 正确认识精神生活。城市新移民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认识到精神生活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无关紧要的,对人的全面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应给予高度的重jvzquC41yy}/yxwmgtio0ls1e1814<22:/8:1@>847830|mvon
6.城市移民多样性的溢出效应香樟经济学术圈的财新博客自1960年以来,全球国际移民的数量已经翻倍,新增长的移民大多流向富裕国家中的城市地区。美国作为具有吸纳移民传统的发达国家之一,接收了全世界近20%的移民,而纽约和旧金山更有近40%的人口由外来移民构成。在现有理论中,“移民带来的多样性是否会导致工人生产率的提高”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来自于不同背景的移民通过jvzquC41egi/duti0egjzrs0eqs0c{hjkxkt1:<985>
7.地方“曲线救市”放宽落户条件争抢移民房产原标题:地方“曲线救市” 放宽落户条件争抢移民 以放宽户口准入为主要内容的户籍制度改革,其本质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城市新移民,从而抢占人口红利,缓解当地卖不动房的局面。不论是广东,还是无锡、南宁等地,都是通过与户口挂钩的购房政策调整来争夺人口,表面上是救楼市,客观上是争夺人口资源。 jvzq<84jqwyf0yjqrnk/exr0ep5o1;5361682A4e38:3492474;18=50jvsm
8.中世纪晚期法国的城市移民与社会融合内容提要:移民在城市人口中的比例大幅增长是中世纪晚期法国城市人口结构的重要特征。移民的流入及其对城市社会的良好融入构成了法国城市社会克服中世纪晚期危机的重要条件。移民融入城市社会的路径有两种:第一,市政权力机构筛选出部分移民,授予他们市民身份,将他们纳入市民共同体;第二,移民自发、自主地构建多元的社会关系,并jvzquC41euyo0ls1nu~0n|}auly04974325u49743285a>:743;70|mvon
9.洛杉矶教师见证十年华裔学生变化:更大胆更易融入新移民学生们和Mr.G合照。(美国《侨报》/李青蔚 摄) 中国侨网2月8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位于美国洛杉矶圣盖博谷腹地阿罕布拉高中(Alhambra High)处在华人聚居区,该校的任教教师,教导华裔新移民学生十多年,见证了新移民学生的变化。 新移民学生多为城市人口 易接受美国文化 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qw1427:197/2:599=>4834tj}rn
10.图片故事:求职招聘方式变迁见证改革开放40周年时代变化二、民工潮,从农民工到城市新移民,权益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 90年代初期,随着粮票等票证制度被取消,农村劳动力进入各级城镇居住和就业不再有实质性的障碍。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大规模的跨省区、跨县市的地域性转移,形成一股无法抗拒的潮流,这股潮流被称为"民工潮"。曾经轰动全国的《外来妹》是早期反映打工者生活的电视剧。 现在jvzq<84yyy4djrscvqjb{7hqo0io1ƒ|423>0lsd6;9>0496:255u496:2582aA5234:3;93jvor
11.成都,经典与流行的发明家成都:新移民城市 自古蜀时期,五代蜀王中有来自岷江上游、湖北等地的部族,融合并缔造出辉煌的古蜀文化。秦代“移秦民万家入蜀”。三国至东晋,随刘备入蜀的移民达数万家。西晋甘肃陕西大旱,流民十万人入川“就食西蜀”。元末明初、明末清初陆续发生了“湖广填四川”移民高潮。抗战爆发,华东华北大量人口和各种机构、jvzquC41yy}/eww0ep5teo|1ueve1|uf1814:64395u49733478a>778;67:>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