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渑池刘新安:彩陶创作路上的崤函大工匠彩绘仰韶

艰苦创业,饱受挫折,历经20余年,仍奋力前行,个人持有发明、使用新型、外观设计等专利87项;曾被人民日报社民生论坛组委会评为“最美全面小康建设者”,获得三门峡市崤函大工匠、第五届最美仰韶人的荣誉;其澄泥砚系列作品获得2013年中国砚文化典藏展特别奖,原始彩陶作品《舞蹈盆》2009年被中华文化促进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评为一等奖,作品《彩陶钵复制》在2010年第四届三门峡知名文化产品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中获得金奖。

刘新安复制出的舞蹈纹彩陶盆 河南仰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供图

这些成绩,对于普通农民刘新安来讲,来之不易。

刘新安,共产党员,1965年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1996年随家人迁居焦作市沁阳柏香镇小潘村,1999年带领兄弟四人创办沁阳市黄河澄泥砚厂。其黄河澄泥砚制作被认定为焦作市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该澄泥砚厂被评为河南省第一批旅游商品生产企业。

2004年,怀着对家乡的眷恋、对仰韶文化的崇敬,刘新安携带在焦作赚取的第一桶金780万元回到渑池发展,同年注册成立了仰韶黄河澄泥砚厂,2006年申请成立了仰韶彩陶仿古研究所,开始仰韶文化彩陶的研究与开发,2009年注册成立河南仰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创业之初,困难重重。无厂房,他就租厂房;无技术工人,就自己找资料、学技术,多次到仰韶文化遗址查看,向彩陶爱好者以及当地研究仰韶文化的专家、学者取经,先掌握理论,后大胆实践,反复揣摩先民的制陶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无数次失败之后,他的第一批彩陶作品烧制成功。之后又耗时3年零7个月,他研制出用天然有机颜料彩绘,制作出色彩更加匀称、更有古韵的彩陶。

刘新安历经无数次失败后,制作出了色彩更加匀称、更有古韵的彩陶。 陈旭 摄

刘新安在向参观者讲解“孔子问欹器”的典故 陈旭 摄

刘新安个人先后获得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传统工艺师(彩陶)、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华传统工艺大师等荣誉称号,被聘为(中韩)仰韶文化暨国学教育交流中心主任、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外聘教授、三门峡文旅集团文化顾问、渑池县政府文化顾问。近年来,为更深层次地开发挖掘仰韶文化的艺术精髓,更好地宣传仰韶彩陶文化,刘新安注册了“原始部落彩陶坊”“韶韵轩”“仰韶陶艺”三个商标,将现代元素与家居实用、城市公共艺术相融合,成功开发出城市景观系列雕塑、艺术墙体彩绘浮雕以及家用豆芽罐、盐灯等产品,让仰韶彩陶进入城市建设、进入百姓家庭生活。

2021年是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刘新安将带领公司团队,结合自身优势,打造1921仰韶彩陶艺术博物馆及仰韶文化国际大研学工程,助力仰韶文化百年活动。(河南日报农村版记者 郭明瑞 通讯员 李丹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探寻仰韶遗址品味千年文化——渑池县会盟小学探秘仰韶研学之旅纪实生命的能量在脚下,最好的课堂在路上,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让孩子们回归自由、自信、创意和快乐。10月26日下午,渑池县会盟小学组织六年级全体师生走进仰韶文化博物馆,开展了以“探寻仰韶遗址 品味千年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去感受仰韶文化、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政教 jvzquC41yy}/onnrkct/ew45x2tg|l:
1.三门峡市渑池县第四小学:探寻仰韶文明培育时代新人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地生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乡仰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近日,三门峡市渑池县第四小学组织了以“探寻仰韶文明,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为了顺利开展本次研学活动,学校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要求参加的老师在研学前做到充分准备、详尽规划jvzquC41pg}t0qfgfw4dp8}kcqvcw}kpyko1ƒmqpi~vgnpygt0ujsogp~jc87245517:6134689;:0jvsm
2.河南三门峡:“继承+创新”让仰韶文化“活”起来该公司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制作的仰韶彩陶仿制品,成为给北大学生讲课的教材;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教育厅制作的仰韶文化教学课件成为该省关心下一代工程的历史课本;利用自己的仰韶彩陶研学项目,为韩国安东科学大学和釜山东亚大学提供实验场地,为中韩文化交流培养人才,2015年至今,已经举行了3次研学旅行。jvzq<84yyy4ip}f0ep5{kzp1PkxuVtdknk/c|uAKFC35;<56
3.感悟追梦历程——济源轵城镇第二初级中学开展徒步30公里研学5月12日至13日,济源市轵城镇第二初级中学七年级的师生们先后参与了一场徒步30公里的研学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行美丽乡村品仰韶文化,走红色热土悟追梦历程”为主题,通过实地探访、亲身体验等方式,让同学们在行走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清晨七点,伴随着初升的朝阳,三百余名师生整装待发。首日的徒步行程从学校jvzquC41o0nbgmz0ep5b1wjyu1jjuqnlwlobq8ok{wgo1;5471663>434;>6;?3jvor
4.喜讯:我校在非凡智旅杯2021年河南省研学旅行创意策划大赛中取得本次比赛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和河南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指导,河南省研学旅行教育协会、河南大学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河南大学研学旅行研究中心和江苏非凡智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主办。经过作品提交,初赛阶段网络投票的严格选拔,来自各河南省各高校共27支参赛队伍进入决赛。其中,我校管理学院仰韶研学小分队以优异成绩闯入jvzquC41yy}/|ƒzv0gjv0ls1kplp1:6781;129;6884ivv
5.期待相遇,携手向未来——渑池县仰韶学校中学部欢迎你建校以来,学校先后组织师生赴洛阳、红旗渠、西安、杭州、北京等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参与师生2千余人次。学生通过“行中看”“看中思”“思中研”“研中得”,拓视野,增见识,强德智。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作为仰韶学校行走的名片,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jvzquC41yy}/onnrkct/ew46wgiylnu
6.河南三门峡仰绍大峡谷研学一日游【仰韶大峡谷】仰韶大峡谷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属石英砂岩构成的峡谷型自然风景区,以险、奇、清、幽、神、灵、野、秀的山水而著称,同时兼有多处人文景观。整条峡谷分为养生谷、卧羊峡、禅趣谷、龙虎峡、金灯峡、悬棺谷6条峡谷,景点约有500多处,其中悬棺谷内的仰韶原始部落堪称中国之最。仰韶大峡谷内共有泉潭150余处、瀑布跌水60余处,水质清纯,高低错落,使整个峡谷充满了灵气和动感,奇石林立,jvzquC41yy}/onnrkct/ew477dw{jt}
7.三门峡“一节一会”启幕:探索将仰韶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其间,“圣地仰韶·花开中国”文艺演出、仰韶文化研学、仰韶彩陶元素时装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把仰韶文化等融入文旅发展,谋划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三门峡“一节一会”以“相约黄河畔,畅游三门峡”为主题,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主线,以创新讲好仰韶文化故事为重点,突出落实战略的使命担当、文旅融合的发展方向、以jvzq<84yyy4ic7hjkpgog€x0eqs/ew4pgyy0jwom1463585742559:680unuou
8.溯源仰韶文明溯源仰韶文明 7月27日,三门峡日报小记者走进湖滨区仰韶文化研学基地,近距离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图①为工作人员教小记者制作彩陶拉坯。图②为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小记者制作彩陶手工。 蔡淑梅 摄jvzq<84u|d4xg|ymkpm/exr1uo~sd8mvon532;:/2953:8hqpvkovh=673770qyo
9.渑池县第七届“魅力仰韶行”活动启动人民网郑州5月28日电(记者王玉兴)夏雨初歇,云雾缭绕仙门山。5月27日,河南省渑池县第七届“魅力仰韶行”活动启动,这也是第二十八届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的主要活动之一。 酿酒工业游项目。人民网记者 王玉兴摄 活动安排了仰韶文化考古研学活动周、中国白酒黄淮流域高质量发展论坛、渑池风土物产集中展销等活动以及游览仰韶jvzq<84jgpgo0yjqrnk/exr0ep5o487245517;=1e5;28<=/62:469520jznn
10.蔓阅谭博物馆系列研学之半坡遗址研学孩子们带着对远古的好奇,沐浴阳光之下,一起去探索远古的秘密。人们在1953年春发现半坡遗址,于是便揭示了6000多年前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目前发现仰韶文化的有几千个部落,而我们西安且是有系统,有规范,最有代表性的一处,并且也被称为“十大文化基地”。 jvzquC41yy}/onnrkct/ew45zxt{i
11.2023年度张治军楹联辑录(七)联贺仰韶文化陶然谷研学基地开园揭牌 北依韶脉,南揽熊峰,享千年陶韵欣居圣地; 上现农耕,下研文创,借元夕良辰喜揭丹牌。 注:该联为2023年2月2日仰韶文化陶然谷研学基地揭牌即兴创作。同时,收录于2023年2月6日河洛楹联【洛阳楹联20期】元宵节诗联专辑。 jvzquC41yy}/onnrkct/ew46|m|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