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县委书记杨跃民带领县委办、县文旅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到高铁渑池南站、渑博路、仰韶文化博物馆、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仰韶仙门山景区等地,实地调研仰韶文化“双百周年”纪念活动配套设施建设和“五一”期间旅游工作。并向所有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建华,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主任、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侯建星随同调研。
S313省道果园段是通往高铁渑池南站的主要干道,为方便群众出行,提升渑池对外形象,此条道路目前正在进行改造提升。在施工现场,杨跃民亲切慰问了坚守在岗位上的工作人员,并强调,要高标准、高质量进行道路的改造提升,同时要注重道路绿化整体效果,本着整齐美观实用的原则,细化完善设计方案,美化道路环境。
渑博路作为仰韶文化“双百周年”纪念活动重要的配套设施之一,它的改造升级对弘扬、发展仰韶文化,促进我县文旅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杨跃民沿着渑博路边走边看,同时听取相关负责人对道路提升工程进度的介绍。他要求,相关单位要提高思想认识,主动协调,积极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优化施工方案,倒排工期,加快施工进度,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抓好安全、环保工作,加快推进道路改造升级。
仰韶文创产业园(仰韶文化国际大研学)青少年研学基地位于仰韶博物馆东侧,是一个通过“仰韶文化+”的方式,融入“文化学习、情景体验、趣味休闲、传统非遗、教育培训、文创研发、展销交流”等内容的仰韶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在产业园,杨跃民察看了项目建设进度,详细了解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现场协调解决。杨跃民指出,仰韶文创产业园的建设要着眼长远,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整体设计要和仰韶文化内涵相契合,要完善功能,充分提高游客的参与度,让游客想玩、有的玩,又能玩的好。针对仰韶文化博物馆和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的发展,杨跃民说,在专注于展现文化内涵的同时,要不断完善旅游要素,让游客能吃、能住、能游玩、能参与,打造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特色景区,真正让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仰韶仙门山景区,杨跃民到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大数据平台、监控画面等,察看景区各区域游客入园情况,详细检查景区安全措施落实、设施设备运行、旅游安全秩序管理等情况。并以一名普通游客的身份进行了一次沉浸式的体验旅游,通过亲身体验来发现景区的特色亮点与缺陷不足,同时就体验情况与景区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在提升游客文娱项目体验度、满意度,扩大景区在旅游文化方面的影响力提出意见建议。杨跃民指出,要凝聚各方合力,精心打磨,将仙门山景区打造成旅游项目多、吸纳能力强、功能配套完善、管理体制顺畅、带动辐射能力强、文化内涵丰富、吸引游客消费的知名景区,使其成为渑池全域旅游发展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撑。
杨跃民还就高铁渑池南站功能完善、渑礼路周边集民宿餐饮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规划建设情况进行察看。
(融媒体记者:吕莹 邵春涛)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