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带动作用各地多举措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旅游产业红色文化文旅产业

瞻仰革命圣地、探访红色旧址……近年来,红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今年以来,各地红色旅游持续升温。为了迎接暑期旅游旺季,各地坚持以文旅互动、业态融合为抓手,积极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发挥带动作用。专家表示,各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多举措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努力探索创新“红色+”旅游新业态,比如,让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让红色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取得了积极成效,融合效应正持续释放。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今年的暑期会是一个出游高峰。”北京某研学旅行机构负责人李先生说,“目前,我们红色研学类的产品已经接到了不少预订。”

此外,来自途牛旅游网的数据显示,预计今年6月中旬红色旅游进入预订高峰。

今年暑期红色旅游被普遍看好,业界一致给出积极的判断:无论是家庭出游客群,还是研学类团体客群的需求都会在暑期得到全面释放。

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发展持续向好,产品供给质量持续提升,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去年12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红色旅游蓝皮书《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2)》显示,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从2004年的1.4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4.1亿人次,实现了10倍增长。2020年,红色旅游表现出较强韧性,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2021年一季度全国红色旅游总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1028%,2021年上半年全国红色旅游总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268.8%。

今年五一期间,各地红色旅游迎来热潮,打卡红色地标、瞻仰革命圣地、探访红色旧址、缅怀革命先烈……人们通过各种形式体验红色之旅。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延安革命纪念馆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瑞金共和国摇篮旅游区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同比增长428%,攀上历史最高峰值。

为了迎接暑期旅游旺季,多地近期相继发布了多条红色旅游线路。比如,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20条红色旅游线路,涉及该省11个市;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了15条红色研学线路,涵盖了皖南、皖北、皖中、皖东、皖西各个片区。

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说,红色研学将是今年暑期发力的重点。在产品开发上,春秋旅游以红色资源为核心,融入了更多新的体验和元素,以丰富产品的层次。

业态融合形成合力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业态融合,推出一批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持续优化建设3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积极发挥红色旅游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用,紧密结合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依托当地红色文化等重要资源,培育壮大特色旅游产业,增进革命老区人民福祉。

今年2月22日,山东临沂市召开了红色研学线路沿线重点景区座谈会。会议强调,红色景区品质提升要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新形势,增加沉浸体验项目,丰富红色景区业态;要做好融合发展文章,研究好“红色+”“+红色”,形成发展合力。

今年2月16日,在河南林州市举办的太行山乡村旅游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战营表示,要打造红色游、研学游等沉浸式文旅项目,共同推动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规模做大、产品做精、特色做足、品牌做强。

当前,“红色旅游+乡村文化”的发展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多地深入挖掘当地特色的红色文化,合理规划并建设红色乡村旅游景区,成功走上致富之路。例如,贵州省近年来围绕“长征路”,重点打造研培体验一体化基地,通过整合区域内红色旅游资源禀赋,深化红色旅游与民俗、生态、乡村等融合发展,带动了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山东沂南县充分发挥红色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了以“红色影视文化基地+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就业扶贫”为特色的“沂蒙革命老区模式”,为全国革命老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探索出了新的发展路径。

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如今,数字化旅游场景正在加速落地,消费市场将迎来一场更加深刻的变革,以线上升级消费和创新体验为代表的需求,将加速旅游产业融合驶向云端升级的快车道。未来,红色旅游融合虚拟现实等先进的科技手段会让红色文化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沉浸式的视听效果会让红色文化教育直达人心。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表示,各地应该加强红色旅游的规划和建设,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创新旅游业态和模式,不断丰富旅游内容和形式,让红色旅游成为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立法保障政策加码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强调,坚决反对庸俗、低俗、媚俗,防止过度商业化、娱乐化,防止打着红色旅游的旗号搞项目开发、偏离发展方向。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一些地方的红色旅游确实面临一些制约因素,比如,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产品和业态形式单一等,导致红色资源难以实现高效联动。

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积极立法推进相配套的法规制度建设,通过完善立法保护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

比如,去年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省级地方性法规《江西省革命文物保护条例》。该条例在革命文物界定、多元产权处理、红色资源传承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无独有偶,去年山东临沂市出台了山东省第一部促进红色旅游的政府规章——《临沂市红色旅游促进办法》。该办法自今年5月1日起实施,强化了对红色旅游的政策保障支持力度。比如,该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红色旅游人才引进、培养的激励措施,对促进红色旅游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带头人、高层次人才、返乡创业人员等给予奖励;第二十四条规定,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运用宣传文化旅游发展资金和各类相关资金支持红色旅游发展。

此外,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甘肃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切实履行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的主体责任,将红色资源的保护传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业内人士建议,加快出台红色旅游全国性法律规范,彻底解决地方立法碎片化、不统一等问题,为我国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贡献法治力量。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研学旅游期待更多专业指导师加入新闻频道根据官方定义,研学旅游指导师是指策划、制定、实施研学旅行方案,组织、指导开展研学体验活动的人员。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做研学游的一是传统的旅行社,二是一些户外机构,三是教培行业转型研学机构,这就导致研学旅游指导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导游或者素质拓展教练转型过来的,并非专业人才。 jvzq<84pgyy/{xzvj0io1|m142852@4v42852@77a3;52;6340nuo
1.太火爆!暑假还有俩月,名额就被抢光!吴丽云指出,虽然看上去很热,但实际上现阶段研学产品的开发远远不能匹配研学需求,更多的是一种变相旅游,内容体系的设置上“研学”和“旅行”的结合度还非常欠缺。 “比如农耕类项目,现在很多有块地的都想做研学基地,但又不想在课程上投入成本,不想花经费请专业团队设计课程体系,于是在网上抄,挖红薯、画草帽、学习jvzq<84yyy4ip7hjkpgog€x0eqs/ew4pgyy0es}z146368572955;:7930nuou
2.火爆研学游如何走出乱象?新闻频道“一些所谓研学旅行就是到景区提几个问题、布置一点作业,比如这个石刻是什么年代的?是谁题写的?这其实就是传统的旅行讲解,并不是研学。”吴丽云说。 吴丽云认为,研学之所以称为研学,是因为其具有主题性,应该是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展开,并且有非常专业的课程设计,以期实现事先设定的研学目标,其在知识体系构建、能力体jvzquC41pg}t0lhvx0ipo872465198731CXUKmlHLNYoGch9UN~cU€8f54:19;60ujznn
3.张雪峰能做好研学旅行吗?根据“同程旅行”所给出的数据,去年暑期出游的学生占比已经达到了33%,是过去五年的最高值。 暑期到来还有3个月,张雪峰似乎已经箭在弦上,他的研学产品与当下市面上那些鱼龙混杂的“研学产品”具体能有何差异,自然颇受关注。 03 目前来看,张雪峰的产品主打一个专业与理性。大家喜欢或不喜欢张雪峰的个人形象,都不妨jvzquC4158qs0lto1r538B954:985A>:859
4.学院组织开展UGS服务地方协同育人九月的阴山秋高气爽、风景宜人,为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提升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综合能力和研学活动设计能力,9月16日—17日资源与环境学院与包头市地理教研室共同组织开展了“UGS”服务地方协同育人——阴山南北好风光研学旅行活动。本次研学活动由包头师范学院服务地方发展项目重点项目(包头市研jvzquC41yy}/d}ye0gjv0ls1kplp1:5681754?6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