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上万的研学游,坑人又坑钱旅行旅游产品

此次暑假是三年疫情全面解封后第一个暑假,各大高校也开始逐步恢复预约参观,所以研学游的热度高于以往,五花八门的研学线路让家长们眼花缭乱,携程数据显示,研学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30倍,在同程旅行上,7月“研学”旅游搜索热度上涨203%。

研学游的火热也引发了众多乱象,7月初,北大清华对提前预约的游客开放参观,虽然两所高校均在通知中明确表示,校园参观不收取任何费用,提醒游客拒绝以任何名义提供参观服务的有偿预约行为。但不少研学游产品还是打着名校游的招牌来吸引家长,把参观清华北大校园的机会变成了自己的“摇钱树”。

7月24日,北京大学发布《校友预约入校违规情况通报》。通报中称,7月21日,一支名为“北大金秋暑期定制课”的校外研学团队,由部分校友通过预约同行人员的方式,拆分预约139名学员入校,每人收费10800元,合计收费约150万元。据了解,高校开放校园参观以来,已发生了多起校外研学团队违规预约入校的情况。

01

高价研学游

坑钱又坑人

目前由于没有具体的行业规定,研学游领域定价没有统一标准,旅行社定价也相当随意。以西安为例,市面上4天3晚的旅行团定价在3000元左右,部分高端的私家团能达到5000元。当西安被贴上“研学”标签,在普通旅行团包含项目的基础上,加上秦文化体验、兵马俑手作以及《诗词飞花话长安印象》和《国宝书法鉴赏》两节“重磅鉴赏课”后,价格立马翻了一番,直奔9880元。

据某旅游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产品时长上看,以景区和展馆为主题的一日游产品和长线多地5-9日游产品最为热销。从价格上来看,多日游产品人均价格在6000元左右。其中一些针对高校的研学游产品溢价更高,但实际价格和服务并不匹配,甚至还有可能“货不对板”。

为了满足儿子的名校梦,丁女士为其报名了9980元的“北大”参观的研学游项目,行程单上写有“第三天青年力量召唤,全天:北京大学”的加粗文字,当天晚间还会有一场“状元见面会”,学生将和北大校友见面,分享成长经历,开展思想交流。当丁女士孩子报名后却被告知,因北大在该团期内尚未开放社会参观,整日行程替换成参观其他博物馆,最终名校研学变成了校门合影。

有些研学游不仅学不到什么知识,反而让孩子们身心疲惫,有消费者曾向媒体表示,“研学游带队老师缺乏(带团)经验,火车返程没让孩子们提前准备食物,导致孩子在火车上饿了近20小时。”这些案例不在少数。

02

研学游

从小众到大众

研学游热潮的背后,是近10年来国家政策的支持。

2016年被称为研学元年,当时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游健康、快速发展。随后研学旅行成为旅游界和教育界的热点话题,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

在政策导向之下,研学游也随之升温,而“双减”之后,进一步刺激了研学的热度,数据显示,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今年前5个月,我国新增研学旅行相关企业322家,同比增加79.89%。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研学旅行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未来5年,研学旅行市场规模或将达千亿元。

03

研学游乱象

为何如此之多

“天下壤壤,皆为利往”,由于行业没有统一的规定,并且家长们也愿意给孩子花钱,相比其他旅游产品,研学游的利润空间会更大些,据第一财经调研,研学游的价格是普通旅游团的2~3倍,毛利高出20%~50%多,并且研学游需求也压抑许久,这个暑假正是爆发期,为了抢赚研学游“热钱”,许多经营者都盯上了这块肥肉。

大量企业的涌入导致市场上研学机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机构缺乏专业的教学团队,并且部分研学游的服务人员都是兼职工作人员,所以许多产品设计缺乏科学规划,不具备系统思维,虽名为研学游,但实际上与旅游团区别不大,学生无法在研学旅途中真正获得知识。另一方面,为了吸引家长报名,许多研学产品在宣传之时会增加许多噱头,导致“货不对板”,最终让许多学生“败兴而归”。

04

研学机构

如何走得更远

研学游看似简单,但是做好并不容易。

市场上也有一些优质的研学机构,这些机构主要在这三个方面实力雄厚,一是专业资源,二是课程研发,三是研学导师招聘与培训。

其中专业资源的多少也体现研学机构资源整合能力,包括但不限于研学目的地、师资,例如一些博物馆、展览馆等都是预约或者限流的,一些名校浏览的资源和对接、找到具有学术背景的师资、社会实践场所的安排等,这些都需要有专业资源,如果没有就无法进行相应的课程研发,这些专业资源也是研学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一个优质的研学游产品需要经过反复打磨,研学游种类繁多,自然生态、科技创新、国防科工、传统文化等都是研学游的热门主题,选定细分类别之后,优秀的课程研发团队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将旅游和教育深度绑定,既要有“游”,又能根据旅游目的地的特点设计“游中带学”的课程,同时还要避免“小的听不懂,大的不想听”。

总而言之,研学游处于起步阶段,遏制乱象需要相关部门出台具体的管理性规范,但是对于想要在研学游领域深耕的企业而言,其重点在于不断拓展整合专业资源,设计多样特色课程,才能让学生“乘兴而归”。

THE END
0.研学旅行,提升学校素质教育一、研学旅行的政策解读 2013年,国务院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首次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3年也因此被称作研学旅行元年。 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4年4月,教育部王定华司长在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明确了研学旅行的定义:学生集体jvzq<84zwgyiw7vkmct/exr0ep5qtn{kgy521;:514<35A56
1.研学旅行:“热”中“冷”思考《湖南教育》那么,研学旅行为何“爆雷”?研学旅行的价值在哪里?研学旅行未来应该如何努力,才能成为让孩子们得到收获与成长的“行走的课堂”呢?对此,记者进行了相关调研采访,并尝试给出一些答案。 “井喷”的研学需求 时光回到2016年。 这一年被研学圈称为“研学元年”。这年12月,教育部和原旅游部等11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推进中jvzq<84pgyy/jwo{0eun0ls1eqtugwy186<87=4791743>;7254ivvq
2.中国研学旅行的元年是2015年()中国研学旅行的元年是2015年。 () A. 正确 B. 错误 相关题库:研学旅行(导入正确) > 下载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B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下面对汽车内轮差说法正确的是()。 A. 小轿车内轮差比大货车内轮差大 B. 大货车内轮差比小轿车内轮差大 C. 小轿车不存在内轮差大 D. 大货车不jvzquC41yy}/uqzcuj{bvr3eqo5uk8=3d3<1:9;5eg:2hog;:6h869f8c477;o3jvor
3.“研学旅行”会是下一个风口吗?旅游广之旅研学旅行业务总监陈晖介绍,回顾过去3年多的政策变化,研学旅行经历了“发布推行意见”“正式规范出台”再到“全国铺开实践”的演变历程,未来研学旅行或发生三种变化,即由选修课变为必修课、随机性变为计划性、少量参与到广泛参与。2017年是研学旅行正式开启的“元年”,随着市场需求将被大量释放,研学旅行将成为旅jvzq<84vtc|fn7ugqrrf0lto0et0p:4423=02?5:1e:27@5/4;937A7:0jznn
4.3小时400元,谁在靠研学团捞金?因此,严格意义上的研学活动是由学校招标,组织年级学生在上课期间出行,并集中进行的实践活动。但现在很多旅行社推出的研学活动,是在旅游的基础上加入研学元素,并不能算是纯粹的“研学”。 行业普遍将2017年称为“研学元年”,2017年-2019年,行业处于探索期,不少研学机构在这期间成立,与上下游的供应商共同合作;而在此jvzq<84pgyy/eww0ep5oc}nxg1me1;5452=2:8y424919:=a74<45<7540yivvq
5.我国研学旅行的起源以及发展历程常见问题研学旅行引发关注始于2013年,当年2月,国务院出台的《国民休闲旅游纲要》中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 2014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上首次倡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研学旅行,将研学旅行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jvzq<84yyy4eqwlzkcrjpp~kpi4dp8utqdrfo89950nuou
6.怎样分辨研学机构是否靠谱2016年是业内普遍认为的“研学元年”。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首次将研学旅行纳入国家教育政策。同年12月,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对研学旅行的定义、总则、人员配置、研学旅行产品等进行规范。 jvzq<84o0ek/ew4nx1me1;5452>02;4v42842A54a5>77>8390yivvq
7.中国研学旅行的元年是2015年。|研学旅行产品设计与管理中国研学旅行的元年是2015年。 (A)对 (B)错 参考答案 继续答题:下一题jvzquC41yy}/ynnmcq4dqv4|jgtuk8922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