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是近十年的热点话题,由我国古代游学、近代修学旅行,逐步演变发展而来。研学旅行延续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和“读万卷书,行路万里路”的教育理念与人文精神,成为当代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上升到国家战略
part/ 01
巨大的市场需要
part/ 02
就像传统的消费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一样,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需求。体验式教育理念和旅游业的跨界融合,使研学旅行成为市场热点。目前研学旅行的客群里,超过百分之八十属于3-16岁人群。未来几年,不断增长的适龄青少年人口将为研学旅行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2019年之后,我国3-16岁人群规模持续增长,整体规模将保持在2.3亿人以上。
近年来,全国各行各业加大了与学校、研学机构、培训机构、旅行社的合作力度,取得明显成效。以山东为例,为了吸引更多“小游客”的目光,多家景区和企业合力研发课程,提高研学旅行的教育水准,增强趣味性与参与性。研学接待规模得到大幅增长,最多的三孔景区同比增长达到135.23%。
文旅产业的“流量”明星
part/ 03
作为文旅产业的“百搭”热投项目,文旅产业的“流量”明星。 研学旅行基地(营地)的落地形式需要高效地与旅游景区、文旅项目、农旅项目、特色小镇、商业综合体、田园综合体、产业园区等项目进行定制化结合。
比如说夏县这个案例,一开始由于景区景点偏远、路况不好、宣传不够、认识有误区等种种原因游人稀少,颇为萧条。自从2019年针对红色文化、国学文化、酒文化、户外拓展基地等打造研学主题课程及路线,开展了运城夏县研学一日游的活动。导致各景点客流量激增,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开展研学旅行20多天,就带动客流量增加了20%,最多一天达到1000多人。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各景区和企业,同时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蝶变”。跟旅游相关的交通、餐饮等消费也从不温不火到忙到脚不沾地。
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part/ 04
引入研学旅行项目,对提高各行各业的人气、丰富新业态、延长产业链等都具有积极作用。研学旅行要成为有影响力的品牌,就必须适应市场需要,不断整合景区、高校、科研机构和研学基地等资源,并根据研学团队的不同要求, “量身定制”不同的研学线路和产品。加强区域资源整合,多景区、企业和工业等联动发展。实现景区的客源和旅游资源共享体系,积极开展区域合作,促进全域旅游的发展。
研学旅行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居民教育、旅游休闲、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消费⽀出快速增长。 其中,教育文化消费支出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比已超过11%。以往传统消费模式逐渐向⾼端化与个性化等方向不断升级变迁, 以研学旅行为代表的体验式教育作为服务型消费模式的代表之⼀,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