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学游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企业正跑马圈地市场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

研学旅行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通过研学旅行,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社会、了解国情、认识自我;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研学游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产业链结构清晰、分工明确

1、研学游走俏成旅游市场快速「起飞」风口之一,到2028年规模将破 3000 亿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参观文博场馆、走进名校访学、探索天文地理、打卡名胜古迹……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近年来逐渐走俏,并成为旅游市场快速「起飞」的风口之一。

自 2016 年,教育部等 11 部门正式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其后,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为市场化的研学机构发展打开切口,让研学游进入了发展「快车道」。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达 1469 亿元。

研学游作为一种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增长见识的有效教育形式越来越深入人心,人们对于付费提升自我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预计随着研学游观念的进一步普及以及现代化教育环境的优质建设,中国研学游市场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预计到2028 年,我国研学游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 3000 亿元。

2、目前我国研学旅行行业的产业链结构清晰、分工明确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研学旅行行业的产业链结构清晰、分工明确。上游环节为产业提供资源和基础设施支持;中游环节负责将资源和需求有效对接并提供专业服务,通过专业的组织和接待服务,确保研学旅行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安全;下游环节是研学旅行产业链的终点,也是研学旅行产品的直接消费者,其需求变化对研学旅行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产生重要影响。

具体来看,我国研学旅行产业链上游环节为资源供应商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基地、营地设计、建设和相关设备、装备生产,教育资源供应商,旅行资源供应商。其中基地、营地设计、建设和相关设备、装备生产是研学旅行产业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而教育资源供应商包括高校、研究机构、博物馆等,它们为研学旅行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历史文化、科技创新、自然探索等领域的知识点和体验项目。旅行资源供应商包括如旅行社、旅游平台等,为研学旅行提供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资源。

产业链中游为研学旅行企业与服务机构。参与者包括旅行社、教育培训机构、留学机构和销售平台。其中旅行社负责研学旅行的线路规划、行程安排、交通、住宿等具体事务的组织和实施。教育培训机构提供专业的研学课程设计、教学指导和评估服务,确保研学活动的教育性和科学性。此外部分留学机构和在线教育平台也涉足研学旅行领域,提供国际研学、线上研学等多元化服务。

产业链下游则为需求主体与消费者,包括许学校、学生及家长、其他需求群体。上述需求主体与消费者研学旅行产业链的终点,也是研学旅行产品的直接消费者,其需求变化对研学旅行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产生重要影响。

1、行业供给方面

(1)各地积极探索新业态丰富研学游市场

近几年研学旅游火热也激发了各研学热门目的地的热情。例如北京作为传统亲子游热门目的地之一,已陆续推出众多亲子产品、游览线路,吸引游客前来游玩体验。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通过统筹全市暑期重点活动,推出缅怀致敬红色游、炫酷工业科技游、长城古迹探寻游、月光北京欢聚游、访古探幽文博游、绿荫戏水避暑游、演艺之都沉浸游、双奥文化体验游八大系列主题活动。

除北京外,其他城市也纷纷整合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新业态,丰富研学旅游市场供给。例如,四川推出特色玩法,探秘文化遗产、领略巴蜀山水,邀请游客畅游一“夏”;海南暑期“海岛夏令营,研学游天涯”主题活动在12条精品研学线路中,专门策划推出了“活力海南”体育赛事之旅,包括冲浪、帆船等时下大热的时尚运动项目;江苏发出“夏天的邀约”,10条江苏省文博场馆研学游精品线路串联起各级各类大中小型博物馆,让游客在行走中感受江苏地域文明的魅力……

截止到目前部分地区布局研学游“新赛道”情况

(2)研学项目日益多样化、精细化

随着研学市场的不断扩大,研学项目也日益多样化和精细化。从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探访、自然风光游览,到新兴的科技探索、工业研学、农业体验等,各种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研学项目层出不穷。这些项目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目前我国研学游类型主要包括文化历史研学、自然景观探索、动物探险研学、科学探索研学、农场研学、体验当地风俗习俗活动以及其他定制类型。其中体验当地风俗习俗、自然景观探索、文化历史研学、科学探索研学是消费者较为偏爱的项目类型,占比均超过四成。

研学游火爆背后,折射了近年来人们对于孩子“学与游”结合的需求,同时也衍生了不少“生财之道”,各式各样的旅行社、旅游景区、素质培训机构、学科培训机构对研学游项目进行承接或成立相关企业。

近几年国内研学机构大量出现。从注册趋势来看,2018年研学热度初现,注册量猛增100.95%达6360家。2019年依然保持高热度增长,首次破万,注册量达1.27万家,同比增长99.59%。而后受环境等相关因素影响,其注册量有所回落。2023年注册量回温,达2961家,同比增长76.25%。2024年1-7月已注册 1722 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市场需求方面

(1)假期研学游热度高涨,超6成家长愿意孩子参加

2024年暑假延续了2023年暑期研学「一位难求」的火爆,越来越多父母通过研学旅行让孩子在「行走的课堂」里探索世界。根据飞猪统计亦显示,2024年7 月以来,平台上「研学游」相关搜索热度环比增长超 60%。北京、上海、四川、内蒙古、宁夏、贵州、云南、新疆等成为国内热门游学目的地,英国、美国等海外长线游学路线,新加坡、泰国等短线游学路线也很受欢迎。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有66.4%的受访用户表示非常愿意自己的孩子参加研学游。其中28.7%的家长让孩子参加研学游项目是为了开阔视野,体验多元文化;16.6%的家长则是为了孩子能够享受自然,体验生活。

(2)市场需求逐渐理性化、精细化

理性化:伴随着市场乱象及口碑效应发酵,越来越多消费者在选择研学游时慢慢趋于理性。更多机构开始探索教学部分和垂直细分赛道,一些小而专的、主题性更强的研学项目逐渐受到追捧。根据相关调研资料显示,目前受访用户选择研学游目的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三点:安全性、孩子自身收获、导师素质与能力。

精细化:现在家长和孩子在选择研学项目时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越来越偏向于体验性、互动性强的项目。比如动物保育类项目,孩子们可以更多地参与到项目中;再比如西安以文化之旅为关键词的研学项目,会配备比较资深的研学导师专家,沿途带孩子深入体验古都的文化和历史底蕴。

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等各方面都在加大支持和布局力度。日前,五部门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提出培育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从积极打造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业态方面部署,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主题旅游精品线路。

地方上也在积极挖掘特色,打造研学线路。四川提出,将认证一批品牌研学旅游基地营地、承办机构和产品线路;浙江提出推动工业旅游与研学教育、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等融合发展;福建推出“夏一站,趣福州”福州研学旅游季活动……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王金伟对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研学市场整体持续增长,同时,市场的繁荣也吸引了更多从业者加入,市场竞争更趋激烈。未来,需求与供给共同增加也将进一步推动市场繁荣。其中,红色研学、自然科普、乡土文化体验等是重点关注领域。

三、缺「研」少「学」乱象丛生,“研学热”何时走向真研学

1、缺「研」少「学」乱象丛生

研学游需求暴涨、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乱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学市场的口碑。随着“8999元6日研学游到底是不是天价”“月入1万元不够孩子研学7天”、「花了 1100 块钱去隔壁县市拔萝卜」「研学游变‘到此一游’」等话题持续引发热议,“研学热”伴生的价格虚高、货不对板、走马观花等乱象再次浮出水面,屡遭诟病。

根据江苏省消保委此前发布的《研学旅行消费调查报告》也显示,目前国内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包括,「游而不学」风气重,研学效果不达预期;质价不符,部分商家涉嫌虚假宣传;安全保障不够,出行食宿存在隐忧;师资存疑,导师行为有待规范等。不少消费者吐槽,研学活动就像「开盲盒」,难以放心消费。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有36.9%的消费者认为研学游项目内容形式单一,孩子参加后没学到东西,35.2%的家长认为市场上的研学游资源匮乏,有30.3%的家长认为只游不学,时间分配不合理。

2、“研学热”何时走向真研学?

有分析分为,造成我国缺「研」少「学」乱象丛生的原因,是研学游行业准入门槛低,近年来涌进了许多只想赚快钱的新玩家,市场鱼龙混杂。而这也就导致了当前研学游企业开发的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内容深度不够,抄袭问题突出;缺少专业的研学指导老师,研学旅行的理念构想、项目运营、产品设计、课程研发、营销推广、基(营)地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也体现出专业人才的匮乏。

而让研学游从野蛮生长到健康成长,“研学热”走向真研学,除了消费者理性辨别低质产品外,也离不开监管。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研学市场日趋火热,公众对研学游的期待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亟需完善监管体系,减少行业乱象,推动研学市场健康发展,让研学游回归有「研」有「学」。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要加强多部门间的协同,让监管通过服务标准规范实行全链条全环节全覆盖,规范研学旅游市场秩序;还要 加强文化和旅游部门对相关企业的资质进行规范,以避免出现“游而不学”“质价不符”的问题。

事实上,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等各方面都在加大支持和布局力度,探索研学游行业规范化发展。例如 2024年5 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对拟发布生物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信息进行公示的公告》,将「研学旅行指导师」职业名称变更为「研学旅游指导师」。

地方方面:2023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北京市旅行社组织和承办未成年人研学团队旅游服务规范》;2024年山东出台《山东省促进研学旅游规范健康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研学游行业正处在跑马圈地式的发展阶段,行业企业主体类型丰富、数量多,各种教学机构跨界进入行业的现象十分常见,但提供的研学游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相关监督与项目开发仍然存在提升空间。(WW)

曾经带有“街边野球”标签的台球,在明星效应、社交需求和资本助推的三重驱动下,已蜕变为千亿级的时尚休闲产业。872亿市场规模、20.5%的年增速、腾讯等资本纷纷入局——中国台球厅行业展现出巨大的吸引力。然而,繁华背后,成本高企与收入不稳定性构成了普遍的盈利困境。唯有通过模式创新,才能在激烈的两极分化中找到生存与发展之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行业先后经历了快速增长阶段、规范调整阶段、平稳增长阶段、深度调整阶段以及深化变革阶段。当前,我国出版行业正处于深化变革阶段,表现为‌由“政策加持”向“数智赋能”跃迁,由“单一出版”向“生态运营”拓展,由“国内市场”向“全球布局”迈进。

在政策强力支持与居民消费升级的共同推动下,中国体育产业正迈向五万亿规模的新阶段。体育赛事运营作为体育产业价值链的核心,不仅是激发消费、拉动经济的强大引擎,更在科技赋能与模式创新中,展现出从传统观赛向沉浸式、互动型体验迁移的广阔前景。小众赛事崛起、“赛事+”跨界融合、ESG理念普及以及下沉市场的开拓,共同勾勒出行业高质量

得益于规范化发展,到2025年中国独立学院市场规模将达到约5000亿元, 2030年中国独立学院市场规模有望达8000亿元左右。

随着互联网造出声量巨浪叠加王一博、黄子弘凡等带来的明星效应,我国线下岩馆也迎来了高增长。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现有攀岩场馆(包含自然岩壁攀岩场)共811家,相比2023年新增了175家,增长率高达27.5%,共有159座城市(以普通地级市为基准)拥有岩馆,占地级市比例为54.2%,渗透率

目前,我国音乐节行业进入洗牌,国内主要音乐节IP数量约同比下降40.5%,票价有所回落,品牌冠名数量下降,主办方盈利难且阵容雷同,内卷加速。不过,近几年,我国音乐节演出内容持续迭代,国外艺人、头部明星不断进场,再加上各地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助力音乐节市场规范繁荣发展,音乐节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成为地方探索“音乐+文旅”等

THE END
0.《2024年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发布,研学游市场期待更多高品质产品本报电(记者朱金宜)近日,中国旅行社协会发布《2024年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下称《报告》),通过对全国多个省(区、市)的239家研学类企业进行调研,从发展阶段、主营业务、市场消费群体等多个方面剖析研学旅游市场的关键问题、重点领域及未来发展方向。 《报告》发现,中国研学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且更加趋于理性,市场需求jvzquC41yy}/eww0ep5mx‚tw1fyzyƒq142862:671v814>5337e64@5639830|mvon
1.中国旅行社协会发布《2024年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近日,由中国旅行社协会联合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编写的《2024年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通过对全国32个省级行政单位的239家研学类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全面剖析了研学旅游市场的关键问题、重点领域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涵盖企业性质、发展阶段、主营业务、市场消费群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6/96/265eql2kpgivwv289926B3ujvsm
2.2025年研学旅行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中研普华政策红利:教育部明确要求2025年将研学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覆盖全国1.8亿学生群体,中央财政每年配套200亿元专项补贴,地方叠加补贴后最高可达项目成本的50%。 消费升级: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5-2030年研学旅行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分析,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家长对子女综合素质教育的需求激增,研学旅行jvzquC41yy}/eqnpckxo0lto1j{z87247672?4384736;50ujznn
3.“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绍兴发布”活动成功举办2024年10月25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承办的“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绍兴发布”活动在浙江省绍兴市成功举办。会议以主题演讲、报告、优秀案例发布、目的地建设共识发布、研学对话等形式展开,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的jvzquC41yy}/e}fygd4ptp3ep1mpppwqfuoi}fk1;>947mvon
4.《2024年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发布高品质产品供给成行业痛点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近日,中国旅行社协会发布《2024年中国研学旅游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研学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且更加趋于理性,市场区域品牌特征显著增强,高品质产品供给成为痛点。 据悉,《报告》由中国旅行社协会联合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通过对全国32个jvzq<84pgyy/39osmc4dqv3ep1814>53355d8?:639>877xjvor
5.中国研学旅行行业报告: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预测(智研智研咨询组织编撰的《2024-2030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发展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国研学旅行领域的专业市场研究报告,是研学旅行行业发展忠实的记录者和见证者。旨在为中国研学旅行行业生产厂家、政府机构、业界专家了解和掌握中国研学旅行发展脉络提供全面参考。 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5A5668?4: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