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潜艇学院组织外军学员研学 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海军潜艇学院外军学员研学活动纪事

■吴双  解放军报记者  宫其芳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了解中国文化、理解中华文明,才能真正懂得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

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组织外军学员赴浙江、上海等地开展研学活动,触摸历史脉动,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脉。

此次研学之旅的第一站是杭州。这座拥有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杭州段)、良渚古城遗址等三大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外军学员通过三维建模、虚拟现实等技术,了解大运河历史沿革,体验景区虚拟漫游。学员们还乘船畅游京杭大运河,近距离感受千年大运河承载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来自柬埔寨的陆军少尉林文赛说,运河沿线的名胜古迹都被保护得非常好,中国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做得非常出色。

钱塘江畔,G20杭州峰会主场馆国际博览中心气势恢弘。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印度尼西亚海军中尉艾尔凡表示,G20杭州峰会彰显了“天下一家”的中国胸怀,开幕式上中国古典音乐与世界古典音乐同台演绎,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开放包容。

千年古镇乌镇细雨霏霏,外军学员在一座座老屋、一块块牌匾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乌镇的竹编、木雕、手工扎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受外军学员的喜爱。亲手制作了一块兰草扎染印花布后,缅甸海军上尉昂凯湃表示:“中国非常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同时依靠创新手段,让其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延续,这种做法非常值得学习。”

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

嘉兴南湖、碧波荡漾,燃起民族希望之光的红船从这里起航;上海兴业路76号,石库门小楼,中共一大会址见证历史变迁。从新文化运动到改革开放,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外军学员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百年奋斗历程,感受着中国注重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胸怀与气度。

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体现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里。600多年前,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到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上海参观中国航海博物馆时,来自坦桑尼亚的海军中尉卡米斯在郑和下西洋的巨幅图画前驻足良久,他说:“在历史上,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却从未殖民过他国。以和为贵,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

去年11月,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赴雅加达,进行友好访问并提供医疗服务,在当地传为佳话。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海军中尉刚特尔说:“‘和平方舟’是一张展示中国和平理念的名片。68年前,周恩来总理率团出席了在印尼举行的万隆会议,会议提出的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十项原则,是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蕴含了中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智慧与理念。”

研学活动中,外军学员既亲身体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果,又近距离感受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收获颇丰。坦桑尼亚海军中尉达迪表示:“这是一段独特的体验,通过这次研学活动,我更加相信,新时代的中国,正不断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汲取智慧力量,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THE END
0.行走江南,书韵茗香探古今——记育英中学初二年级杭绍文化科技研学    优秀学生代表走上台前,用真挚的语言分享了研学旅途中的点滴感动、深刻收获与成长感悟。从西湖的诗情画意到岳庙的浩然正气,从点茶的指尖雅韵到浙大实验室的科技火花,从乌镇的古朴水乡到阿里的智慧未来……她的发言道出了全体同学的心声,展现了育英学子的思考深度与青春风采。 jvzquC41{{€y0kojfgjv0ls1z{ld1sfv1814>581v814>582:e93A=90unuou
1.探寻江南胜景感悟古今风华——杭州研学既可以在西湖感受雷峰夕照、曲院风荷般的独特风情,又能在岸边酒楼回念唐宋时文人墨客作下的绝佳诗篇……杭州是一座既宜漫步赏景,又能探寻文化根源的魅力之城。这次研学,同学们将深入探访杭州的古迹名胜,聆听岁月的低语,追寻历史的足迹,感悟伟人的精神……让我们一同跟随他们的脚步,领略江南古韵与现代新辉。jvzquC41|ii{z7gljfkew7hp1zge8}{hee3:;>1zuld1;546380v;5463822h<842?/uqyon
2.杭州西湖:党员研学探寻非遗匠心于花海中品味文化力量文化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文化的力量就像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一直以来,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街道文天社区将“地域文化的活态继承”作为社区文化工作的重点。为发掘社区文化潜力,增强社区文化氛围,用文化力量助推社区发展,文天社区于近期组织辖区党员参观了jvzquC41vq}o0ƒoqn0ipo7hp1e€kuk4424:168y424:16:
3.暑假社会实践专题访西湖胜景,行实践真知为让广大实践队员深入了解西湖承载的丰富历史文化同时增强实践队员对美的认识,7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实践队队员齐聚杭州西湖,开启了一场令人难忘的社会实践之旅。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实践队员们亲身感受西湖的魅力,深入了解其蕴含的深厚文化价值。 jvzquC41nu~z0zkpw0kew7hp1ktgq86326585<90jvs
4.足迹探寻宋韵文化——记金鹤小学四、五年级学生杭州三日研学活动再来一场西湖诗词大比拼,争做江南小才子。泛舟于苏东坡笔下的西湖,用飞花令,诗词接龙等方式唤起对西湖的文学记忆,感受《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经典篇章,在研学导师的引导下完成诗词创作素材的收集。 同学们漫步西湖,沉醉于美景,聆听名人故事,踊跃参与诗词大比拼,化身文人墨客尽显才情,让西湖畔满是文化韵味与欢声笑语。jvzquC41lj~y0sil{0yi0ls1f{€d1ƒyjf1783>950jzn
5.杭州市上城区科普助力“双减”系列研学活动来到西湖为进一步增强杭州市上城区青少年科学素养,丰富暑期生活,7月12日,“尚科无界 摘星少年”——科普助力“双减”系列研学活动,来到了西湖,穿越千年筑塘智慧,解码西湖生态密码。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西湖的水为什么能一直这么清澈吗?它会不会‘变老’呢?”在钱王祠码头,科普老师抛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瞬间激发了孩子们的jvzquC41yy}/|jxv0qxh0ls1ctz04977195278ftva779=878a;9;@<;5;4ivvq
6.“西湖寻宋”文化遗产研学游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策划推出了“‘云’游西湖”线上研学系统,包含“乐游南宋官窑”AR 陶瓷文化研学系统、《寻宋》系列微电影、“云”游博物馆直播课等研学形式,突破了博物馆实地研学时间、空间的限制,让不同人群能够通过手机等随时随地“云”研学,让研学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也解决了jvzq<84ucpbo~xgwo4dqv4c1enfpungzwgolrfq146368532:563:6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