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游收官,如何看待新常态下市场的结构性变革文旅旅游

2025年暑期是国内旅游市场全面复苏后的第三个夏季旅游旺季。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发布的统计结果,市场已步入“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的新常态阶段。长线游、避暑游、文化体验游等多元方式持续走热,夜市、夜间演艺、景区夜游等丰富体验项目不断延伸消费链条。在宏观数据的背后,行业的深层变革正在发生——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之间的博弈,已成为推动市场演进的关键力量。

市场整体“量增价跌”,旅游业迎来理性增长时代?

随着全国大中小学陆续开学,2025年暑期旅游正式落下帷幕。

多项数据表明,今年暑期文旅市场的热度超出预期。全国铁路发送旅客4.2亿人次,民航发送旅客1.35亿人次,分别比2019年同期增长18.3%和15.7%。在出行方式上,避暑游、研学旅游、博物馆游、旅游专列等多元形态表现突出。各地也积极拓展产品供给,高铁旅游套票、景区门票减免、博物馆延时夜游等项目,有效激发了暑期消费潜力。

◎飞猪发布的《2025年暑期出游快报》显示,暑期旅游需求持续走高,机票、酒店、租车、海外当地玩乐等旅游订单量持续增长;品质游趋势明显,订单均价同比去年增长9.9%。

与2023、2024年相比,今年暑期“报复性出行”特征明显减弱,游客决策更趋理性,对产品品质、体验独特性及服务细节提出了更高要求,“体验性消费”成为驱动市场的重要引擎。中国旅游研究院专项调查显示,75.6%的游客将“体验感”列为出行首要考量因素,高于去年的68.2%。

这一变化表明,游客不再满足于传统观光,而是希望通过旅游获得情绪价值与社交满足,“体验”成为新的消费核心。

面对这一趋势,旅游业并未止步不前。

众多景区加大创新力度,推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沉浸式体验旅游产品和活动,吸引不少游客关注;旅行社向定制化服务转型,依据游客的需求和偏好,量身定制旅游线路和行程安排;酒店及民宿则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改善住宿环境、提供特色服务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然而,在整体市场稳健增长的背景下,我们关注到行业营收并未同步提升,出现“量增价跌”的局面。据观察者网披露,15家文旅企业预计合计亏损约40亿元。旅榜文旅研究院调查显示,暑期全国各大旅行社的游客咨询量、组接团量、利润率均比去年有所下滑,尤其是组接团量比去年下跌近50%。

这一现象背后,实则是行业转型与消费升级之间的深度博弈。

新消费势力崛起,三大结构性变化重塑市场?

经历三年复苏期,中国旅游市场正从规模扩张迈向价值重塑。今年暑期,三类结构性变化尤为突出,分别从产品、时空和客群三个维度推动行业从资源导向迈入内容导向新阶段。

·亲子研学市场走向“深度化”与“素养化”

亲子家庭仍是暑期市场的消费主力,但需求显著升级。美团数据显示,“深度研学”搜索量同比激增156%,相关产品均价为普通亲子团的2.3倍。传统的“名校参观”、“博物馆打卡”等观光式研学模式吸引力下降,取而代之的是融合科学探索、农耕文化体验、非遗手作、自然教育等元素的“沉浸式素养研学”。这类产品注重参与感、知识习得与价值观培养,更契合家长对“教育投资”的期待。

·夜间经济成为目的地“关键竞争力”

今夏持续的高温天气进一步推升夜间旅游热度,夜市、实景演艺、灯光秀、街区漫步等业态表现亮眼,且成功案例已从一线城市扩展至更多地区。夜间体验的品质与独特性,显著影响游客的目的地选择。

◎今年暑期,只有河南大小剧场所有演出场次超过6920场。据悉,暑期客人最多时,全天营业13小时,总演出场次高达143场,有近80%的观众是来自河南省外。(图源: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冷门目的地”借社交媒体逆势爆发

年轻人对个性化、避世感的追求,叠加小红书、抖音等内容平台的推荐机制,带动一批小众地区迅速走红,迎来爆发。

尽管2025年暑期游整体市场承压,新消费需求也为行业注入新活力。高端旅游产品供给持续增加,体育旅游等业态表现抢眼。以“苏超”为例,官方数据显示其场均上座人数超2.3万人,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6座主办城市,近期每场比赛能吸引到超6万人。其中,94.1%的观众会进行餐饮消费,79.0%的观众会购买文创产品,21.0%的观众会住酒店,66.1%的观众会游览当地景点。

◎根据9月1日抖音生活服务发布的《2025暑期城市文旅数据报告》显示,赛事游、非遗游火热,“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成新风尚,其中暑期体育赛事热抖音相关话题曝光超300亿次。(图源:抖音集团)

暑期旅游市场呈现需求多元化、消费理性化、体验深度化等特征,预计中秋国庆假期将延续长线游、出境游、品质游趋势,小众目的地与文旅融合业态将更受青睐。这既说明优质、独特、个性化的产品仍能赢得高端市场,也揭示出供需匹配仍面临挑战。

供给侧积极应变,深体验、数字化与可持续并进?

面对消费端的深刻变化,2025年暑期成为观察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窗口,可以窥见行业正通过产品分层、体验升级、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积极适应新趋势的同时,挖掘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

一方面,产品分层与精准定位成战略核心。

为精准匹配细分客群需求,“生活方式酒店”等新业态快速成长,酒店业广泛采用“基础服务+付费体验”模式,在提供基础住宿的同时,销售SPA、烹饪课程、文化体验等增值服务。据同程商旅预测数据,2025年全球Bleisure客群达8.21亿人次,除酒店办公需求外,个性化服务、户外活动、文化探索等亦成为其关注点。

◎从空间提供到生活体验,亚朵酒店十余年间经历过7次产品迭代创新,这也是其适应市场灵活应变的表现。(图源:亚朵集团)

另一方面,数字化转型构建产业新生态。

数字经济时代中,人们具有不受时空限制、自由自在享受多层次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消费需求。数字化不再只是工具,而是以产品、业态的形式进行直接赋能成为重构目的地品牌、运营与服务能力的核心基础设施。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以及XR(扩展现实)等多“R”技术的并用,也将成为创新突破的重要方向。

◎2025年暑期,重庆际华园室内滑雪馆和哈尔滨的“冬资源夏用”模式,让避暑经济与科技深度融合,突破了地域和季节的限制。(图源:央视新闻)

另外,可持续发展从理念迈向实践。环保、社区参与和文化真实性日益受到游客重视,可持续旅游从企业社会责任转变为产品核心卖点和竞争壁垒。

随着游客对环保、社区参与和文化真实性的重视达到新高度,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共识。华住集团数据显示,选择“绿色酒店”(提供碳中和选项、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游客占比升至38%,同比增12个百分点。莫干山部分民宿推出“低碳假期”套餐,包括农耕体验、植物拓染、徒步探溪等深度体验;武夷山生态监测网络覆盖率达95%,AI算法精准调控能源消耗,2025年实现碳中和进度提前完成。智能垃圾桶配备视觉识别系统,垃圾分类准确率提升至98%,运营成本降低30%。

除了主流业态,一些小众细分赛道也在悄然增长,其所代表的新兴需求,很可能成为未来文旅市场的新风口。

中国旅游市场正处于深刻的结构性调整期。未来十年,你认为行业将呈现怎样的新格局?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细分赛道里的大市场“研学经济”风潮劲  暑期研学产品预订火热,一些平台订单增长达七成;2023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已超过1600个;现存研学相关企业2.9万余家,49.4%的相关企业成立于1至5年内……风潮之下,一个大市场正在稳步成长。有数据显示,研学市场已经达到千亿级别规模,预计到2026年有望达到2422亿元。 jvzquC41yy}/zrsjwctfv7hqo1vpnrykeu532;9294<0c?j;g;?den6:6f<2:l7e2di4d>66c8951l3jvor
1.从“游学”到“扎营”世纪明德深耕千亿研学市场从“游学”到“扎营” 世纪明德深耕千亿研学市场 在东方财富看资讯行情,选东方财富证券一站式开户交易>> 在教育领域,相比K12教育,研学算不上刚性需求,但属于体现80后年轻家长消费观、教育观的需求,是新中产阶级追求品质的消费升级。市场估计,该行业市场规模3至5年内将达到千亿元。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sgyu525>5.42792=65:7<66A6;30nuou
2.研学教育的市场分析与拓展思路政策解读研学教育人才孵化是指在研学教育领域中孵化出所需的人才,包括品牌输出管理人才和基地运维一线人才。品牌输出管理人才是指研学教育机构中负责品牌推广、市场营销、业务战略、管理领导等工作的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对研学教育行业的特点有深入的理解,并有足够的管理经验。基地运维一线人才是指负责组织、策划、实施研学活动等基础jvzq<84yyy4dg}uc0et0dnsecpjz0ymrAhoe?=+kf?754<
3.2024年研学旅行市场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中研普华2024年研学旅行市场现状与未来前景分析 一、研学旅行行业背景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和全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研学旅行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旅游为载体和场景,强调通过身体投入感知世界,在旅游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成为学校课堂的延伸。这一方式不仅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还拓展 jvzquC41yy}/eqnpckxo0lto1pkxu872466:4@433562;:<;0unuou
4.你好,暑假丨假期催“热”各类研学游火爆背后要谨防陷阱有媒体报道称,有研学机构口头承诺可以“逛清华校园”“与学霸交流”,实则仅在学校门口拍照“打卡”,或带学生进入附近的科技园区,将园区谎称为“清华新校区”。 需要认识到,研学市场上并非所有项目都能满足家长需求,让孩子真正有所收获。一些费用不菲的研学游,反而无法让孩子学到知识或开拓眼界。 定价随意、项目良莠jvzquC41yy}/j~grf0ipo8mwdrj0t|x1eospdrqg1kteg3jvor@exsvgpzJfF694;994;:8;386:@:57
5.“研学游”热度持续攀升,“教育+旅游”催生消费新业态虽然研学旅游对于学生来说,有很多好处,但近年来学生研学市场不规范、高价收费、“只旅不研”等问题,不仅让研学旅游的目的地大打折扣,也严重扰乱了研学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 为此,今年暑假开启前夕,江苏、云南、山西、青海、河南、福建等地教育部门就陆续发布了“暑期研学旅游特别提醒”,帮助家长在选择研学产品时提高甄jvzquC41pg}t0;:22u€/exr1fqi0497612>03?43326:393ujvsm
6.暑期研学游,入出境两大市场各有哪些特点?“截至目前,今年我们入境研学接待人数已经追平去年总量。”“今年暑期,出境研学市场同比略有增长,目的地安全成为家长关注的重点。”……进入夏季以来,入出境两大研学市场呈现出了不同的状态。入境研学作为正在崛起的潜力市场,逐渐受到关注;出境研学市场,增速放缓,进入调整期。两大市场需求与供给端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jvzquC41hktbplj0uktb0ls14286/98;:7460j/j}rn
7.《研学旅行市场营销》(田志奇)简介书评在线阅读研学旅行市场营销 作者:田志奇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05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42.30 定价 ¥49.80 配送至 北京市东城区 运费6元,满49元包邮 服务 由“当当”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当当自营 商品详情 开本:16开jvzq<84rtqjve}3fcpmecwl0eqs04B:958<:0qyon
8.研学旅行市场营销项目分析方案.docx7.4风险管理预案**研学旅行市场营销项目分析方案**一、项目背景分析1.1行业发展趋势 研学旅行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呈现爆发式增长。根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全国研学旅行参与人数达1200万人次,市场规模突破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行业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 1.1.1政策驱动明显 国家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6:>43<69:0nuou
9.研学游市场趋于理性新闻频道研学游市场趋于理性 研学旅行集合了旅游属性与教育功能,它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让孩子们在课外享受旅行时光的同时,获得学习体验、培养实践能力、激发探索欲望、提升综合素养。 正值暑期,研学旅行迎来高峰。山东曲阜三孔景区挤满了研学团队,烈日阻挡不了孩子们求知的热情,来自北京市石景山区的许崇乐正在体验jvzquC41pg}t0lhvx0ipo8724651987:1CXUKR}Nv:Tbyjq42oqbJrSvy4:19;=0ujznn
10.国台特约“农耕+研学”创新乡村文旅,田园综合体模式走红随着各类“营地+”产品蜂拥而至,一些营地品牌在原本主打轻奢定位、面向都市白领客群的基础上,进一步叠加田园采摘、手工课堂、户外探索、生态观光等业态,切入亲子研学市场,以解决依赖周末、假日经济的“痛点”。 不过,在赵佳看来,鉴于研学教育的定位偏公益普惠性,投入回报期长,非高盈利业态,研学营地运营方更需要拥有较高jvzquC41uvgukl3phcvq0|twvjio0lto1euovnsv14634:512:5d8B;27;
11.研学旅行市场营销《研学旅行市场营销》,作者:研学旅行市场营销 著,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ISBN:9787563741649。jvzq<84rtqjve}3o0fgoimfpi0ipo87;37847;3jvor
12.研学旅行千亿市场即将爆发自2013年以来,国内关于研学旅行的政策发布日渐密集。多个政策出台提供了行业发展利好,而行业也正迎接不断扩充的市场。机构预测,到2019年至2020年,国内参与综合实践、亲子游等中小学生活动市场每年将高达3亿人次。市场潜力巨大,但行业痛点也较为明显,行业标准、课程设计、安全问题等诸多行业痛点和难题已日渐凸显,如何解决将jvzq<84o0ek/ew4ne1me1;53:3703<4v42793:65a5688>7550yivvq
13.2026年中国研学游市场规模或超2400亿元研学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研学指导师成了香饽饽。他们不同于教师和导游,需要既懂得旅游又理解教育。目前,全国有93家高职院校开设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和传统旅游不同,研学的重点是学,既要保证趣味性,又要有实践性。据悉,大多数研学指导师都具有音乐、体育、旅游等专业知识储备,此外,还需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jvzquC41x0nvcwvkw0ipo8ftvkimg89FpY€2Vt>FY
14.艾媒咨询2023年中国研学游经济市场运行监测报告中国新浪财经随着研学游市场越来越成熟,同质化的研学旅行服务将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未来诸如科技、制造、能源、互联网等跨领域的佼佼者也将进入这个庞大的市场,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跨界融合研学产品。一些服务商正以专业技术、渠道合作、投资入股等方式延伸至上游的研学基地/营地的运营业务,加速产业扁平化运营。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531:6691fud/rr|jplxe?::2:?70|mvon
15.数据眼|暑期研学旅行为啥这么火?百亿市场规模过万机构争夺研学旅行有多火?近日有广州市越秀区学生家长向羊城派记者报料称,有商家专门针对该区小学生暑假作业开发研学旅行线路,且报名异常火爆。记者走访了解到,经过近几年的市场培育及相关政策的出台,研学旅行已迎来市场爆发期。有广州旅行社称,该社今年暑期还出现了研学旅行团学校组团规模史上最大的情况。 jvzq<84oqpkz0‚hyd0ipo872433188621euovnsva6=58:80j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