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名字都是外国人,看起来和咱中国没啥关系,但是仔细翻看履历之后,我们发现菲利普·迪布维格(Philip H. Dybvig)。
在2010至2021年期间曾担任中国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院长、金融学教授、金融学科建设咨询专家。
正当我们羡慕西南财经大学出个诺贝尔经济学家的校友时,有消息证实 ,菲利普教授于2021年离任了。
更有小道消息,菲利普教授不是自动离任而是被解聘,解聘的理由据说是考核不过关。虽说菲利普教授现在和西南财经大学没关系了,但是看到其在校工作十余年。
这种缘分,让我们忍不住想多了解一下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菲利普教授,为什么后来到中国?又为什么受聘于西南财经大学?原来他的太太是一名四川人。
在其太太的影响之下,菲利普教授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有机会来到中国工作,更深刻的了解中国,他觉得非常开心。
有在西南财经大学上学的学生说,菲利普教授不仅喜欢中国文化,而且落在了实处。日常生活中,他不仅喜欢穿唐装,还学习了我们的传统乐器二胡,葫芦丝,甚至还学了太极。
对于菲利普教授的离职,网上有很多说法。比较可靠的说法是,菲利普教授的聘任到期了。离谱的猜测是,菲利普教授如果继续在中国任教。
他将得不到诺贝尔奖,只有离开中国,才有可能。更吸引人的说法是普利普教授,无法通过中国大学的考核机制,未能续约。
很多人为西南财经大学惋惜,有玩笑称西南财大距离诺贝尔奖只差一年。对此,西南财经大学没有官方解释。不管是什么原因,不再继续任职,但是十余年的缘分确是真实存在的。
在他任职期间,曾相继获得相继获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中国政府友谊奖和成都市政府友谊奖等荣誉称号。
他已经不单单是一名教职工作者,更是中国文化的形象大使,也是中美学术合作交流的纽带。能和诺贝尔奖得主有幸一起工作,是我们的荣幸,我们倍感珍惜,同时激励着我们向前进。
对于网上的各种说法,我们也不必理会太多。我很欣赏西南财大的做法,在得知菲利普教授获得诺贝尔奖后,并没有借机蹭热度,戴高帽,搞宣传。
作为高校职工,科研人员,学者,更应该沉下心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为学术做贡献,这样才能有好的科研氛围,为中国人以后有机会获得诺贝尔奖,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