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被称为“黑金”的新材料之王,
究竟有什么神奇?!
来,先和小编一起做个实验!
准备一根10B铅笔(越黑越好),
再拿出透明胶带和小刀一把,
先用小刀将铅芯粉末削一些下来,
再把粉末倒在胶带上,
对折胶带后撕开,
再用一段新胶带继续粘贴撕开,
重复N次后有奇迹出现——
你有可能获得了“石墨烯”!
What?Are you kidding me?
这个脑洞大开的思路
让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
在世界上首次制备出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石墨烯
并由此开启了“二维材料”研究和应用的大门
他们也因此在2010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者之一Kostya Novoselov还是1973年以来
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前方高能!!
Kostya Novoselov教授正在参加西工大的这个国际学术会议——
2019年自然学术会议 · 二维材料:基础研究与应用展望
他还对西工大的学子们留下寄语(结尾彩蛋见)
他们将在11月6日-8日共同研讨二维材料精彩无限的发展空间。
小编要为大家科普一下,“二维材料”具有十分优异的机械、热学、光学和电学特性,其厚度仅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是指电子仅能在两个维度上自由运动的平面材料。
我们还是拿第一种二维材料“石墨烯”来说,它不仅导电导热,透光率高,还硬度极高,非常柔韧。一层保鲜膜厚的石墨烯,需要一头5吨重的大象,站在铅笔上形成的压力才能被刺穿。
更有趣的是,石墨烯可以通过千变万化的方式,展现更多奇特的性质!
把石墨烯沿某一方向卷曲就形成了碳纳米管;
将具有五元环和七元环的石墨烯结构弯曲成球型结构就变成富勒烯;
像玩乐高积木一样把石墨烯用不同方式堆叠在一起,可以发掘出单个材料所不具备的新性质;
像折纸一样把石墨烯弯曲折叠,可以构筑出具有三维形貌与新型功能的纳米结构。
目前,二维材料的应用已经涵盖了印刷电子、柔性电子、超级电容、太阳能电池、量子点、传感器、半导体制造、NFC、医疗等众多领域。碳与光正取代硅和电,二维材料也正从远离人类自身,发展到了与人类本体息息相关。
比如,二维材料应用到手机屏幕上,你根本不用再担心碎屏;再比如,据说5G手机冬天可当暖宝宝,夏天可以煎蛋,二维材料也有望解决这一问题!
正因为这一材料拥有各种让人叹为观止的性能,二维材料已经被部分国家提升至战略高度,我国在该领域虽启动稍晚,但许多方向却已在全球范围内做出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的工作。
黄维院士领衔的柔性电子创新团队在基于石墨烯、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维钙钛矿等二维材料的能源转化、能源储能,信息存储,传感器件等领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自然》杂志及其子刊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发表系列论文。
学校通过承办2019年自然学术会议
再次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科技发展的成果与力量
下面赶紧随小编来看看这场顶级学术会议的盛况吧!
随后,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Kostya Novoselov教授,围绕“二维材料”研究领域的前沿进展与应用展望做了精彩报告。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Xiangfeng Duan 教授向大会做了题为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beyond 2D meterials的报告。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Kostya Novoselov教授在参会期间讲述了他最初怎样步入“二维材料”研究领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