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学科是如何区分学霸和学渣的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天  下

当然要学,创新拔尖人才项目是小众游戏,而只要中高考体系还在,语文学科的地位就在,不重视肯定不行。

首先让我们来复习三个经典论断:

①学霸和学渣之间,差的是数学。

②学霸和学霸之间,差的是语文。

③学渣和学渣之间,差的是英语。

这三句话内涵深奥,首先可以明确扎心的一点是:基本上数学一科,就可以决定这个娃在上大学前是学霸范畴还是学渣范畴。

当然了小学初中还不明显,如果语文英语足够好的话,数学差点无伤大碍。可上了高中,或者某次小学初中考试数学上点难度,那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就是说如果能学会数学,那么马虎也好,压轴搞不定也好,起码尚在一个还可以的区间里;可如果怎么也学不懂,那数学甩开的就会是特别大的分儿,如同断龙石,直接切断一切幻想。

更何况,数学还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直接关联,通常情况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语文英语再好也拉不回来,事实就是这么残酷。

论断第①条,严格成立。

而如果说数学差不多还可以,即使达不到top程度,也算具备了学霸的基础。到底名次能排哪里,那就得看英语和语文给不给面子了。

英语理论上说是最好鸡的学科,只要是家长有意识,牙牙学语搞起,没有不成的。即使说后续力度减了,别的学科冲了,达不到太高,初中阶段PET水平总是有的,够用了。

但英语无法区分孩子的数理思维,所以到了中学后,各科成绩逐渐分野的情况下,有的孩子因为数学物理不断往下掉,退出学霸竞争行列,但起码可以凭借英语水平,比英语差数理也差的同学略占优势。

论断③基本成立。

听起来英语已经变成菜鸟互啄的武器了,那有没有数理好英语差的呢?

而绝大部分牛娃,因为对自己要求严,好胜心强,即使不喜欢英语,也会尽力应试,多少搞得不太离谱,不拉大分。

在这种情况下,学霸们数学好,英语棒,势均力敌,偶尔因考试具体情况上下波动,最终谁排名在前,就是看语文了。

语文这东西,就真的很难提高。某种意义上说,我觉得语文比数学更吃天赋。

说起来语文牛娃,应该是多看书,多思考,多背古诗文,字词扎实,阅读理解到位,作文水平高,那成绩不会差。

可上面的每一点,对做不到位的孩子来说,都如同天堑。

英语背一本单词,数学刷一本题,好歹有进度有盼头,语文你天天薅着听写、做题、背诵,还是怎么搞怎么错,就跟无期徒刑一样,让人绝望。

而语文玄学本质决定了,即使是对自己非常自律,非常要强,智商也非常高的学霸们,把数理化搞到极致,英语搞到巅峰,语文到底啥分也不敢保证。

所以最终学霸们,各种都搞无可搞了,可不就是拼语文,兵家之争在中原也。

“得语文者得天下”诚不我欺!

前提是别的科目已经统统搞定。假如说英语大纲里单词都没背利索,数学中低档题分数都不能保证必得,各种稀烂,你就不要想什么得语文者得天下了。

其实有时候想想,摊上那种天生文盲倾向,不读书不看报,人事儿不懂不同情不共理,深受电子产品毒害的娃,下大力气搞语文都是无用功。

不如先把数学英语拿下。

基本盘有了,说不定会燃起好胜心,认真审视语文,从此开始争天下之旅。

THE END
0.从倒数第二到考上一本,一个学渣是怎么逆袭成学霸的?(逆袭一个一个在高中从学渣到学霸学习的真实体验,给高中生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技巧、培训好学习心态及具体学科答疑。是学霸还是学渣?好的学习环境必不可少《逆袭,一个高中差生的三年奋斗史》的作者邓祥,升入高中时,是倒数第二的成绩。那个时候,他是坐在教室的最后几排的。在学校里,大约有个心照不宣的规则:成绩好的,都会坐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5292;=91
1.毕业生故事|宋一泓:从“学渣”到学霸的跨学科逆袭之旅大学四年,对宋一泓而言,堪称一段从学渣到学霸的跨学科逆袭之旅。 浑浑噩噩的轻松比不上激情四射的辛苦 大一期间,宋一泓的成绩并不理想,还遭遇了转专业失败的挫折。他坦言:“农大的无门槛转专业政策已经非常宽松了,但我的成绩在热门专业面前的竞争力太低了,所以转专业失败了。” jvzquC41pg}t0lfw0gjv0ls1tymt1<84;4h4eog876k1;j99d773;Bfh4:h997mvo
2.两个世界:高材生与学渣,到底看到的世界有什么不一样?(小学分析到我想详细的解剖一下学霸和学渣的世界。分为幼年和成年时期来论述。 但在论述之前,还是要先了解一下学渣和学霸如何成为好友的,以及未来的走向。 命运 与天天的相遇 我刚入学的时候,我不会讲话,听不懂指令。所以老师为了照顾我,就安排了在幼稚园的时候表现较好的学生每天为我记录作业内容。我交到了第一个优等生朋友。我就先叫她天天吧。 天天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98:6<738
3.知道“学霸”,那你还知道“学酥”吗?组图2教育刘晨感觉,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这些单一的名词标签背后其实掩藏了整个学习教育系统的固有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人在高考结束以后都还在用这个标准考虑问题?“很可能,大学生本身由于专业设置的问题,自身应有的技能没法训练好,但他们又做不到真的逃课去做好真正自己感兴趣的事。”在她看来,自称“学渣”,这种自嘲的姿态是在jvzq<84gfw4qgxung0ipo7hp1p532:9124681l6275336;=9:39.47mvon
4.当“学渣”还是“学霸”,其实都不是好选择其实,无论是“学渣”还是“学霸”,都不是什么好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 “学霸”选择依从,“学渣”选择逃避 所谓“学霸”是一直能考高分的人,但要考高分,势必就会严格遵从学校的培养计划,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标准课程的学习上,这就造成了自己没有多少可以自由施展的空间。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8A964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