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暮沐教育日记(原创丨)
在学生时代,每个班级中都有很多的学生,大多数情况下,不可避免地被以成绩来划分区别。
成绩好的学生被称为学霸,这类学生无论语数外还是数理化统统都难不倒他们,往往都受老师的喜爱,是各科老师的掌上明珠。而成绩垫底的学生被称为学渣,这类学生往往学习不好,上课喜欢违反课堂纪律,是老师心目中的“老大难”。
在一个班级里,如何区分学霸与学渣呢?
那些平时沉默寡言,总是书本不离身,即使偶尔开口也是与学习相关的问题,如“高岭之花”一般深沉的是学霸、而那些一直喋喋不休,无论下课休息在走廊、教室里嬉戏打闹,还是上课不认真听讲时刻插言,总是“舌灿莲花”的必然是学渣无疑了。
学霸多是“高岭之花”,学渣总是“舌灿莲花”,背后的原因出人意料
虽然所有学生同处于一间教室,由同样的老师教学,为什么学霸总是沉默高冷,而学渣总喜欢“夸夸其谈”?
首先,是学霸与学渣的目标不同。
▲大部分的学霸,都有着与同龄人不符的成熟,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对自己未来发展规划的路线也非常清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怎样做能够使目标达成,甚至每一阶段应该怎样做都设计得清清楚楚。
▲而在班级中学渣,还保持着儿童时期天真烂漫的状态,他们没有目标或者是根本没考虑过目标是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达成目标。既然想也想不出什么,那还不如就放任自由了。
班级中比较成熟的学霸,看周围的同学都觉得他们不够成熟,还是小孩子,与其陪小孩子玩闹,不如多点时间努力学习,为完成目标积蓄力量。所以当学霸寂静无声地沉浸在学习中时,而学渣大多在与周围人“谈笑风生”。
其次,是学霸与学渣的自控力不同。
自控力,出自发展心理学研究中非常经典的“迟延满足”实验。
一个人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控制,主动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进而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能力,这是意志力的充分表现,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而那些自控力薄弱的学渣,则会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面对学习的困难时,他们无法坚持总想选择逃避,当面对游戏或是美食的诱惑时,又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学习。
所以在喧闹的课间,学霸总是能以沉稳的姿态超然物外,而学渣在滔滔不绝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第三,是学霸与学渣的学习习惯不同。
如果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学习策略,可以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正因如此,上课时学霸总是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做笔记,而学渣在开小差,与周围人“窃窃私语”,被老师提问时也是“不知所云”。
虽然如此,成绩优秀的学霸也有缺点,需要引起老师和家长的注意
首先,“沉默寡言”的学霸容易缺乏语言表达能力
在现代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老师、家长都片面地注重学生成绩高低,而忽略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经常沉默不语的学霸,很有可能因长久的沉默而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影响学霸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与情感,这将成为学霸的一大短板,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阻碍学霸的发展。
其次,“高岭之花”的学霸容易给人高傲自负的印象
由于学霸总是以“沉默寡言”的姿态出现,容易给人以 “不食人间烟火”的疏离感,使周围人不敢靠近,不敢与学霸做朋友。
而 “惜字如金”的语态又会令人误会是高傲自负的表现,这不仅会使学霸错失很多与人交往的机会,错过很多朋友,甚至会在无形中造成自己孤立无援的状态。
看起来只会“夸夸其谈”的学渣,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1)“舌灿莲花”也是一种能力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就像学霸善于学习一样,学渣可能更善于语言表达和人际沟通,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当下,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更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
(2)“谈笑风生”也是一种态度
近年来,经常有学霸由于成绩不理想而自伤自缢的新闻见诸报端,与爱钻牛角尖的学霸相比,性格活泼、开朗豁达的学渣们的生活更恣意潇洒一些。
“指点江山”也许是为之奋斗一生的终极梦想,而“谈笑风生”也不失为一种浪漫的生活态度。
写在最后: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学霸也好,学渣也好,都是一个人在某个特定时期被贴上的来自外在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