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妈妈吐槽儿子是“学渣”引热议,父母如何才能接受孩子成绩平庸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7日电(记者 李华锡)近日,北京一位妈妈分享了自己的育儿心得,引起网友热议,视频中妈妈表示:自己和老公都是985大学的硕士,然而在北京这么好的教育条件下,教出的儿子却是一名“学渣”,对此尽管孩子多么厌学,妈妈也只希望孩子健康成长。

去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丁延庆吐槽女儿学习成绩倒数的新闻走红网络,引起网友对“高知”父母孩子成绩不理想现象的讨论。那么,父母公开吐槽孩子成绩差是否合适?广大父母尤其是高学历者,如何才能接受孩子成绩平庸?为此,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了高校教师、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专家。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副教授李榴柏。受访者供图

高校教师:学习成绩不能全面反映孩子是否优秀,更不能预测未来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副教授李榴柏认为,一些高学历的父母,以自己毕业的名校作为孩子努力的目标,给自己和孩子都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该做法不利于孩子潜能发挥。

她分析说,首先,判断一个孩子是否优秀,是否能够行以致远,一般取决于下列几个方面构成的综合素质: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认知能力。

“而成绩仅反映部分认知能力的高低,一两次的成绩,只是对孩子当前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的检查,不能全面反映孩子是否优秀,更不能预测未来。”她认为,学校教育,除了学习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优秀品格的培养。优秀的品格能够极大地促进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是预测未来成功的重要素质。因此,一叶障目不可取。

孩子成绩不理想时,父母应该怎么做?李榴柏建议,首先,及时发现原因,解决问题。学业成绩好不好,与教和学两方面有关。考试成绩不理想,父母应帮助孩子发现知识点欠缺,及时补短板。父母应重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学校尤其是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的课堂表现,尤其是注意力情况和行为问题。

李榴柏说,近年来,学生学习困难问题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这部分学生有的本身存在神经发育问题,有的则是因为营养不良或精神压力大导致的焦虑或抑郁造成。上学前,一般父母很难发现这些患病情况。

此外,营养不均衡、贫血、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不好、生活不规律、缺乏户外活动与锻炼、压力过大、焦虑和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原因。美国一项研究显示:课间活动20分钟后上课,问题行为变少,数学和语文成绩能提高15%左右。因此,保证规律作息和睡眠、均衡营养、多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少静坐、少看视频,能够促进身心健康,有利于学业成绩提高和课堂行为问题的管理。

其次,激发孩子学习热情。过早把孩子定义为 “学渣”,对孩子和父母有百害而无一利。孩子不懂父母是在调侃和开玩笑,绰号对孩子来说就是侮辱性语言,会让孩子心理不适,从而打压信心和积极性。父母如果凭几次成绩不理想就说孩子没有前途,孩子会因此放弃努力和投入,这会极大地影响孩子未来发展。

“父母当年能够考上名校,是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当下考名校的情形已今非昔比,有些因素和情形也远远超出个人的把控度。当下名校招生,更注重个体的创造性和综合素质,学习成绩仅仅作为评判标准之一。”李榴柏说。

山东大学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范蕊。受访者供图

心理咨询师:父母公开吐槽孩子不可取,会伤害孩子的感情

“一位母亲不能接受孩子,实际上是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就是目前依然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孩子不优秀意味着自己不优秀。”

看到“硕士妈妈吐槽儿子是学渣”这条新闻时,山东大学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范蕊非常受触动,但也为这位母亲的行为捏了把汗。

她认为母亲吐槽孩子学习成绩是一种很正常的行为,因为现代社会都很焦虑,这位母亲认为自己很优秀,不能接受作为自己一部分的孩子的不优秀,可以理解。但是公开吐槽孩子不可取,会伤害孩子的感情。

“无论一个孩子到多大年龄,最渴望的都是来自父母最无条件的接纳,哪怕是自己再差,在母亲眼里都是最值得爱的孩子。”范蕊说,这一点上,母亲的这条视频如果被公开传播,甚至被自己的同学看到,对于一个高三的孩子而言,是莫大的伤害,因为来自父母的否定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爱,没有价值。

她的孩子今年11岁,她曾多次和孩子交流,并多次经过思想斗争,希望孩子成绩好,但是如果不好,自己也能接受。“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父母也要认识自己,这个才是最难的事情。”

如何接受孩子成绩平庸?范蕊认为,首先是改变父母的认知。因为所有的不快乐其实都源于父母的认知。评价一个孩子,不能只看成绩,要看各个方面,这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对于一个孩子的评价也要多元。其次是降低自己的期望。焦虑来源于过高的期待和现实不符。新闻中的母亲一定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如果父母可以对孩子的期待变成希望孩子健康平安,可能就不会那么焦虑。第三是要和孩子有一个好的沟通机制。吐槽孩子是“学渣”,肯定是沟通出了问题,父母要去反思自己的沟通方法。

最后,范蕊提醒广大父母,父母要降低对孩子的期待,看到孩子一点点地成长,并且给予肯定。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李文道。受访者供图

家庭教育专家:健全人格的培养才是家庭教育更重要的任务

高智商高学历的父母的孩子学习成绩差,原因是什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李文道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很多影响因素,智力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心理学有关智力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力大概50%受父母遗传影响,50%受后天环境影响。

“父母是高智商不一定能够保证孩子是高智商。父母如果都是高智商,只能说孩子的高智商的可能性大一些。”

高智商高学历的父母的孩子学习成绩差,父母该怎么办?面对这一问题,李文道认为,首先,父母要学会接受现实。父母的学历和智商可能很高,但是孩子的智商往往要比父母的智商要低一点,这是一种回归的趋势。“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智商属于高的水平的话,他的后代智商往往会趋于回归。”

其次,孩子的学习成绩受智商的影响,也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比如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因为孩子的智力的遗传部分,后天几乎是无法影响,父母要做的是,关注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比如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专注力等。

遇到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父母是用所谓的“学渣”来形容。关于孩子的成绩,父母容易走两个极端,不是“学霸”就是“学渣”。“大多数孩子都是学习中等的孩子,父母也要接受这一点。”

李文道建议,父母遇到孩子成绩不理想,一定不要抓狂,不要瞎着急,要具体分析。孩子成绩不好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孩子个人原因还是学校原因?即使是孩子的原因,再细分一下是孩子的智力因素的原因?还是孩子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的原因?要想方设法跟孩子一起去寻找。

“一定要跟孩子一起找到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才有可能对症下药,找到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举措,光着急一点也没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最后,李文道认为,从根本上讲,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不能够只看学习成绩,实际上要培养孩子的成功与幸福,跟孩子学习成绩的关联度并不是唯一的,并不是全部的。父母要站在培养一个健康的人、培养一个有幸福能力的人的角度上培养孩子。“不能够过分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才是家庭教育更重要的任务。”

THE END
0.从倒数第二到考上一本,一个学渣是怎么逆袭成学霸的?(逆袭一个一个在高中从学渣到学霸学习的真实体验,给高中生总结出自己的学习技巧、培训好学习心态及具体学科答疑。是学霸还是学渣?好的学习环境必不可少《逆袭,一个高中差生的三年奋斗史》的作者邓祥,升入高中时,是倒数第二的成绩。那个时候,他是坐在教室的最后几排的。在学校里,大约有个心照不宣的规则:成绩好的,都会坐jvzquC41dqul0mtwdct/exr1tg|jg€435292;=91
1.毕业生故事|宋一泓:从“学渣”到学霸的跨学科逆袭之旅大学四年,对宋一泓而言,堪称一段从学渣到学霸的跨学科逆袭之旅。 浑浑噩噩的轻松比不上激情四射的辛苦 大一期间,宋一泓的成绩并不理想,还遭遇了转专业失败的挫折。他坦言:“农大的无门槛转专业政策已经非常宽松了,但我的成绩在热门专业面前的竞争力太低了,所以转专业失败了。” jvzquC41pg}t0lfw0gjv0ls1tymt1<84;4h4eog876k1;j99d773;Bfh4:h997mvo
2.两个世界:高材生与学渣,到底看到的世界有什么不一样?(小学分析到我想详细的解剖一下学霸和学渣的世界。分为幼年和成年时期来论述。 但在论述之前,还是要先了解一下学渣和学霸如何成为好友的,以及未来的走向。 命运 与天天的相遇 我刚入学的时候,我不会讲话,听不懂指令。所以老师为了照顾我,就安排了在幼稚园的时候表现较好的学生每天为我记录作业内容。我交到了第一个优等生朋友。我就先叫她天天吧。 天天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98:6<738
3.知道“学霸”,那你还知道“学酥”吗?组图2教育刘晨感觉,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这些单一的名词标签背后其实掩藏了整个学习教育系统的固有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人在高考结束以后都还在用这个标准考虑问题?“很可能,大学生本身由于专业设置的问题,自身应有的技能没法训练好,但他们又做不到真的逃课去做好真正自己感兴趣的事。”在她看来,自称“学渣”,这种自嘲的姿态是在jvzq<84gfw4qgxung0ipo7hp1p532:9124681l6275336;=9:39.47mvon
4.当“学渣”还是“学霸”,其实都不是好选择其实,无论是“学渣”还是“学霸”,都不是什么好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 “学霸”选择依从,“学渣”选择逃避 所谓“学霸”是一直能考高分的人,但要考高分,势必就会严格遵从学校的培养计划,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标准课程的学习上,这就造成了自己没有多少可以自由施展的空间。 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8A964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