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传统文化十二问

第一问:我为什么要了解华夏传统文化

因为我们都是华夏子孙,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是天经地义的事,既是我们生来具有的权利,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华夏文明延续数千年,都是我们一代代先人不断传承的结果,现在华夏文化遭受了危机,我们更应该努力地继承,这样才能无愧于祖先,对得起后人,要是华夏文化在我们这一代中断了,那我们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了吗?

第二问:华夏文化那么优秀,为何我们还落后了?

文明的发展进程都是曲线型的,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永远保持巅峰。一个民族不是不能衰落,关键是看衰落后还能不能重新崛起。不是不能失败,关键是失败后还能不能卧薪尝胆奋发图强。不是不能被征服,关键是看被征服后还能不能光复民族,还我河山。不是不能暂时落后,关键是落后之后还能不能自强不息,奋起直追。我们的民族经历了那么多坎坷磨难,依旧能创造出那么多璀璨的文化,多次领跑在世界前例,这样的民族,能说其不优秀、不伟大吗?因为暂时的落后就要抛弃自己的民族之根,岂不是一种短视、愚蠢的行为?

第三问:继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是否矛盾?

现代文明的发达,主要表现在物质生产和科技的进步。但科技终究只是一个工具,科技只有真伪,没有是非,一个科学发明可以帮助人类,也能危害甚至毁灭人类,所以,科技生产再发达,我们也还是需要道德,需要文化。西方文化不等于现代,他们也有传统。东方文化也不等于古代,我们也能创新。而没有传统文化的继承,何来创新?所以现代科技越是进步,就越需要我们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第四问:为何西方文化不能取代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

一个文明好比是一棵树,有自己的根茎叶,外来文化可以作为肥料,为我所用,使我们的花开得更香,果实结得更多,但是,为了迎合外来文化,将自己民族的根挖出,树干砍断,强行植入外国苗子,结果却水土不服,这和自宫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一个果农这么做,我们一定会嘲笑他愚蠢,岂不知我们这几十年一直在进行这样愚蠢的行为?

第五问:华夏文化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这么大的民族,这么悠久的历史,岂能一句话说清?如果非要求一个解释的话,我认为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一个字:礼。礼是我们文化的出发点,又是最后的终结点。自己如何做人,如何对待他人,人性是什么,人如何得到幸福。我们也重视器物,但器物终究是为人服务的,是人控制物而非物控制人。西方文化过于执着于器物,甚至将人器物质化,以至于物质生产发达了,危害人类违反人性的东西也多了起来。

第六问:华夏民族的信仰是什么?

而我们重视这个现实的世界,那么我们对天地自然万物也有一种敬畏和感恩的情感,相信天地之间有一种正气的存在,希望能和天地自然永远和谐地相处,所以,我们华夏民族的信仰就是:敬天法祖。

第七问:华夏民族的最高智慧是什么?

虽然我们有着坚定的信仰,但是我们民族从没有像西方人那样,为了信仰大打出手,冲突不断。因为我们有信仰,还有智慧。有智慧的信仰是开放和包容的,所以华夏民族从不会干涉别人信什么不信什么。而缺少了智慧的信仰则是偏激的、狭隘的,极容易失控诱发攻击性的,西方人近代提出了宗教自由,正是对这一缺陷的反思,但依然暗藏隐患面和心不合,和我们差了一个境界。

西方文明强调真理,但世界上并没有最正确的,只有最合适的,一味地强调正确,就会走向偏执,缺乏宽容,就像按照公式计算出一个炒菜需用食盐量,强行推广一样,殊不知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

中庸不是平庸,更不是和稀泥,相反,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使自己逐渐接近那个合适的点。

第八问:华夏民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吗?

止戈为武,武力不是暴力,尚武精神更不是好勇斗狠崇尚暴力。武是有纪律的,暴力是无法无天肆无忌惮的,武是团结的,暴力是混乱无序的,武是智慧的,暴力是粗野无知的,武是在创造,暴力是在掠夺破坏,武是不畏强暴的,暴力是欺软怕硬的,武的目的是为了和平,

可见,尚武精神不止是看强弱成败,还要看是非对错,不义之师是不配称勇武的。

中国文化传统对投降是排斥的,我是对的,他是错的,对的为何要向错的投降?我可以打不过你,但我绝不会向敌人的大义认输!可以为了自己心中的大义牺牲,死得其所,没有什么遗憾的。所以,我们民族对那些失败的英雄给予了极高的敬仰,因为他们在绝境中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岳飞、文天祥、诸葛亮、张巡、祖逖、史可法、李定国、阎应元。。。。。。。。。

好勇斗狠只是匹夫之勇,真正的勇是大丈夫之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勇者无惧,真正拥有尚武精神的人,他的内心是没有什么可惧怕的。

第九问: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该如何了解华夏传统文化?

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学习,就是一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从小开始耳闻目染的过程,华夏文化就在你身边,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多走走,你就能无时不刻收到华夏文化的熏陶,实际上,虽然我们民族的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但华夏精神的种子,却早已根植于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的灵魂深处,永远无法磨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把这个种子保存好,它一定会重新生根发芽的!

所以,只要你想,你就一定能学好我们的民族文化。具体的来源,一个是书本,一个是生活。每天抽一个小时读一些中华传世经典,不要求一次读太多,但是每一句话都要细细品味,仔细理解,领悟其中蕴含的智慧和道理。而在生活中,只要多留意,你就会发现华夏民族传统文化从没有消失泯灭,而是无处不在,不断地认识、熟习,最终成为习惯,民族文化,也就被你掌握了,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正是这个道理。

总之,很简单的一句话,只要你想。

第十问:华夏文化如何创新和与时俱进?

世间万物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变化的只是具体的时间空间和形式。同样道理,华夏民族的根本精神是不变,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新的环境下改变具体的形式,在新的时代里将华夏精神以某种新的面貌展现出来,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继承和创新并不矛盾,反而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

比如孝道,传统礼数要求守孝三年,父母在不远游等等,这在新的时代中有些已经不适用了,当然应该改良了,但孝的精神却要继承,尽孝的形式不同时代会有不同,但这份心意,这份亲情却是古今相通的。又如,不同朝代的华夏衣冠有微妙的不同,但基本定制都是一样的,华夏衣冠再创新,也不会创新成西装的,无论各个朝代的衣冠有多大不同,大家都可以一眼认出,这是我们的民族服装华夏衣冠啊!

我们民族从来就是一个创造力极强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就是在继承民族根本精神和开创新的形式制度的道路上一步步走来的,现在接力棒,传到我们这一代手里了。

第十一问:华夏民族的艺术和审美有何特点?

我们是一个非常会生活的民族,我们的艺术,已经和生活合二为一了,生活已经艺术化,艺术也已经生活化。比如,烹饪讲究色、刀工,很多菜做得像工艺品,在床单上绣花,在枕头上绣鸳鸯,精致的餐具茶杯,家具和窗户上的木工精益求精,在田地坊间劳动的时候唱着各种调子。。。。。。。总之,我们的生活无不体现着艺术,法兰西人讲究浪漫情调,但他们却似乎是为了浪漫而浪漫,为艺术而艺术,远不像我们这样生活和艺术不分彼此。

而其他艺术形式,也和国画是异曲同工的,不要求逼真,神似即可,书法的线条被形容笔走龙蛇,不是线条外观像龙,而是线条的流动有龙行于天的神韵。再比如,戏曲里很多动作不用道具,我们也能知道演员在表演什么,骑马不用真的牵一匹马来,喂鸡不用放一窝鸡出来,只要表演出骑马和喂鸡的神韵即可。

而西方的审美要么追求描述外景的客观逼真,要么反映心理的复杂变化,总是在心与物中体现出一种矛盾,似乎不搞点对抗就不舒服,这正是西方人思维方式和我们不同所在。

第十二问:我能为华夏复兴做些什么?

我们每一个人能力有大小,环境有好坏,但这些并不妨碍我们能否为华夏复兴尽一份力。能力大的环境好的自然可以贡献多些,有条件而不出力,则是一种失职。能力小的环境差的也可以做自己能够做的,这反而是以中国伟大。总之,这不是你能不能的问题,而是你想不想的问题,只要你想,就一定会有途径,有办法。

我们也许改变不了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你做一个好人,中国就少了一个坏人,你做一个热心了解民族文化的人,中国就少了一个漠视民族文化的人。你继承了一份华夏精神,我们的民族就多了一份希望,你发扬这种精神,你周围的人就多了一个榜样。你孝敬父母,中国就多了一个孝子。你不畏强暴,中国就多了一个勇士,你教育好你的子女,那么中国就多了一个汉家好女子,好儿郎!

THE END
0.中国人为什么称呼自己为龙的子孙?这要从华祖与夏祖开始的中国人为什么称呼自己为龙的子孙?这要从华祖与夏祖开始的 在国外,龙一直是邪恶和强大的代名词。 而中国却称呼自己为龙的传人,视龙为我们民族的图腾。 那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认为自己是龙的子孙? 其实是从炎黄时代就开始有的,而原因就是这两位华夏始祖——华祖与夏祖。jvzquC41m0yjpj3ep1gsvrhnga<56@674788a:=269he:o52326lo~=0jvsm
1.中国为啥叫上下五千年原因是什么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因此统称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个只是传统的说法,事实中华文明应该不止五千年。 1中国叫上下五千年的原因 中华文明为什么是5000年,而不是4000年或3000年?这是我们最想知道的。“中华文明五千年”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文化认同与族jvzq<84o0igpujs0eqs0ijtmcq576?:6;0nuou
2.中国为什么叫“华夏”?中国为什么叫“华夏”? 自古以来,中国有过许多名称,比如中华、中原、华夏等等。为什么要把中国叫做“华夏”呢? 相传在大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中上游河、湟地区分布着许多部落,“华”部落和“夏”部落,“夏”是古代羌语“特别强大”、“非常”的意思,其中比较重要有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5000年来,不断东进南下,炎、黄jvzquC41yy}/eww0ep5zwujiwcthdx4n|{k0496734761}7237733>d742>159>70unuou
3.1768年叫魂案再审视与解读一、乾隆发动叫魂案的原因 在孔飞力绘声绘色的笔下,叫魂案中的乾隆充满了戾气,因对官员的控驭手段感到不满,于是要借案件来整肃。这是一个带有诛心式的臆断。 (一)考绩、引见制度的好坏与案件发动无必然关联 孔飞力描述了考绩、引见制度的失败,并强调它所导致的控制失败与乾隆发动叫魂案清查的关联。这首先就夸大了jvzquC41yy}/e|xp0et0ftizr5{iua|iyim44249of?v142842A4v42842A5:a7<89A760unuou
4.最早的中华洪水之神为什么叫“混沌”最早的中华洪水之神为什么叫“混沌” 摘要:中华洪水神话中的文化与精神力量,曾支撑着华夏民族战胜一次又一次的洪水灾难。 这个夏天,河南多地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成为热点话题。其实,抗洪抢险并不是新鲜话题,它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尤其在中华洪水神话中得到了集中体现。洪水神话是普遍存在于人类jvzquC41yy}/loickn/exr1pg}t1mjvckr@kmB5;7:27
5.为什么叫京杭大运河在说为什么用“河”标识大运河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江”这个字一统南方的原因。原因说简单也简单,因为“江”,本来就是上古时期南方人对自然河流的统称。“江”并不是古汉语所固有的词,而是一个“外来词”。 在甲骨文中是没有“江”这个字的,上古时期华夏民族的祖先从中原黄河地区不断南扩的同时,在长江中游jvzquC41yy}/l|yx0eun1|4{wpnf1j4424617:9137>:6;82897937xjvor
6.中国为什么叫“中华”中国为什么叫“中华” 在中国历史上,“中华”这个词由来已久。远古时代,华夏先民因建都在黄河流域的中部,“四夷环绕”,也就是周围有不同的民族环绕着,所以当时华夏先民自称“中华”,意思是我是居于中原的华夏族。“中华”两个字,“中”是指处在四方之中,我们在中间,别人在四周。“华”是指有文化的族群。 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77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