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女团长王泉媛赞歌(叙事诗)
作者:庞湍
见过许多人,
此人最刚强;
读过许多书,
此文最见长。
出身贫家女,
从小经风霜。
为要求解放,
参军打胜仗。
红军女团长,
长征往前闯。
拥抱毛主席,
紧跟党中央。
翻过夹金山,
涉过金沙江。
相识康克清,
姐妹结同行。
不幸向西走,
西路遭挫伤。
藏进祁连山,
马匪搜索狂。
忍饥吃草根,
耐渴把雪尝。
因寡不敌众,
被捕锁牢房。
被逼嫁匪兵,
反抗不投降。
几次欲逃脱,
兰州找我党。
八办不收她,
只得返故乡。
千山与万水,
不能把她挡。
虽然回老家,
仍是遭灾殃。
恶霸倒算她,
又碰见虎狼。
不怕受迫害,
能把艰难扛。
发动乡亲们,
斗争得发扬。
只要青山在,
红日出东方。
盼到解放后,
终于见阳光。
找到康克清,
澄清了迷茫。
云烟尽散去,
金身显辉煌。
英雄王泉媛,
百炼变金刚。
水流归大海,
寻党见太阳。
青丝变白发,
赤心放光芒。
跟党干革命,
梅花最芬芳。
英雄受敬仰,
热泪滴胸膛!
注:(1)此文系指王霞著《西路军女红军团长王泉媛》。
(2)康克清系朱德元帅的夫人,著名女革命家。
(3)“八办”系指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
抗战胜利
莫忘抗战胜利日
作者:庞湍
如果不去看日历,
我几乎忘记今日是何日。
这真是不应该啊,
要打自己的嘴巴子!
今天是抗日战争胜利日,
我们要热烈地欢喜!
欢喜不忘昨天的血泪,
保持应有的警惕!
和天山老师《不能忘》
作者:劳仁
不忘抗战,
胜利之日:
这日到来,
多大付出。
多少生命,
流血丧命:
多少房屋,
化为灰尽。
有多少家,
失去亲人:
多少被杀,
不能忘记。
警钟长鸣,
奇耻大辱:
勿忘南京,
流血成河。
三十万人,
被杀丧命:
尸首成堆,
鬼子取笑。
奷汚妇女,
丧失人性:
强奸以后,
刺刀挑肚。
秋雨绵绵
作者:张春新
绵绵秋雨,秋雨绵绵,
织成了朦胧的雨帘,
模糊了城市高楼,
模糊了田野视线。
绵绵秋雨,秋雨绵绵,
像慈毋纺织的丝丝棉线,
是喚起了往日辛酸的回忆,
还是对出生入死勇士的怀念?
绵绵秋雨,秋雨绵绵,
灰濛濛的天空遮住了双眼,
是为中秋赏月洗净蓝空,
还是为嫦娥返乡予热鋪垫?
绵绵秋雨,秋雨绵绵,
国庆盛典即将來到眼前,
是为了展示七十年成果掲幕,
还是让大地鲜花开放更鲜艳?
绵绵秋雨,秋雨绵绵,
浇息了盛夏炽热的烈焰,
动乱、霸凌露出了丒恶咀脸,
看我神州巨龙腾飞泱泱蓝天!
张春新
和春新老师《秋雨绵绵》
作者:劳仁
分享点赞,
春新老师;
秋雨绵绵,
绵绵秋雨。
模糊了高楼,
迷视了田野;
似是窗帘,
像似纺线。
想起沙场,
滚滚硝烟;
诗意浓浓,
凉爽润心。
瓜果成熟,
迎丰收节;
喜庆周庆,
七十周年。
阅兵纪念,
强军展现;
领导群众,
共赏晚会。
广场联欢,
欢天喜地;
共祝辉煌,
神州巨变。
统帅讲话,
检阅军队;
亲手授勋,
崇尚英模。
颁发荣誉,
国庆宴会;
庆祝辉煌,
磨砺向前。
聚心凝力,
奋发攻坚;
挑战风险,
征程胜利。
作者:徐慧敏
秋云秋雨秋风凉
秋霞秋霜秋雾茫
秋虫声声诉秋美
秋扇搁置丢一旁
寂寞广寒迎秋叹
嫦娥悔偷灵药尝
月兔难把芳心慰
吴刚斧断桂花香
若逢圆月中秋現
举国欢庆中华强
和徐慧敏老师《秋》
作者:劳仁
秋雨驱老虎,
秋风阵阵凉:
空调不用开,
电扇开低档。
秋风扫落叶,
枫叶变金黄:
石榴红半边,
肚皮张开嘴。
辣椒青变红,
冬瓜上白霜:
柿子软绵绵,
红透口感甜。
秋夜昆虫叫,
叽叽纺织郎:
知了再不叫,
啯啯声话跃。
月亮当空照,
星星闪烁耀:
晴空如白昼,
夜勿灯光照。
劳仁和
吟秋
作者:徐慧敏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
终于赶走了炎炎酷暑
雨润了树叶
风吹来凉爽
丹桂飘香谷穗金黄
让双眼欣赏秋的妩媚
听窗外秋虫的温情演唱
硕果累枝垂
枫叶染红霜
又恰逢中秋国庆好时光
中国梦圆百姓欢畅
盛世荣光
砥砺奋进初心不忘
看我中华巨龙腾飞翱翔
《秋光谣》(古风)
作者:郑振国
金风送爽玉露凉,
明月千里秋水长。
塞北江南喜丰收,
赤县神州庆寿堂。
立党百年开新宇,
建国七十铸辉煌。
骚人墨客相唱和,
黄钟大吕奏华章!
七绝*《秋雨夜读》
作者:古原草壮
绵绵秋雨滴空廊,
窗外芭蕉月隐光。
独坐攻书更漏晚,
凉风浸体夜悠长。
七律·《深秋》
(阳韵)
作者:古原草壮
深秋气候日渐凉,
云淡风轻遍地光。
天外夕阳青草绿,
雨中流水色微黄。
千山稻谷垂金穗,
万亩农田收获忙。
不负庄家蒙汗液。
丰收喜悦满粮仓。
19,9,5日
七绝:·中秋邀月
作者:郑振国
碧海青天抱玉盘,
常教众眼骋怀看。
举杯邀月相酬酢,
化作诗词主客欢。
沪语童谣
邀嫦娥
作者:郑振国
云母屏风烛影深,
姐在天上忒冷清。
快回人间娘家来,
我伲一道吃月饼。
鲜肉月饼鲜笃笃,
豆沙月饼甜津津。
蛋黄月饼圆溜溜,
天涯比邻远亦近。
火箭交通很便捷,
常来常往姐妹亲。
照镜子(情歌)
作者:庞湍
红红荷花满池塘,
阿哥阿妹欲成双。
好比浦江哗哗响,
我俩日夜想对方。
阿哥住勒东厢屋,
阿妹住勒西厢房。
当中隔座小天井,
拉不着手心发慌。
两人想出一法子,
各拿镜子照照相。
我照阿哥大眼睛,
侬照阿妹圆脸庞。
浓眉大眼哥英俊,
更见一颗心善良;
俏脸丽庞妹漂亮,
更见一朵花芬芳。
光对光来两面镜,
照出新娘与新郎。
阿哥生来爱劳动,
开起货车串城乡。
阿妹生来爱勤奋,
纺织厂里工作忙。
携手同行向前走,
道路越走越平康。
柔情蜜意多恩爱,
幸福生活日月长!
说诗
也说“古风”(诗论)
作者:庞湍
古风是唐朝及其以前的一种诗体,相对于近体诗而言。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要求很严格,质量也就很高。
而古风则相对在格律上宽泛一些,有点像现在说的“自由体”诗,受的限制也少一些,可长可短,自由发挥。但绝对不是不要格律,就是放开一些,不要那么精雕细刻。
试拿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的一首《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
良人罢远征”。
来说,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六句,但押韵是有讲究的,不能混乱,平仄仄也是要的,但不像律诗那么严格要求。
譬如“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你看长安与万户,名词对名词,平平对仄仄。一片月对捣衣声,基本上是词性和平仄相对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也是很工整的对仗。出句结尾是仄声字,对句结尾是平声字。这是必须的,如果出句结尾是平声字,对句结尾也是平声字,那就麻烦了。
所以即使在“古风”里,平仄也不能根本不要,只是可以宽泛一点,不要那么严重,丁是丁,卯是卯。
说封神
——诗赠熊鹏举兄
作者:陈敬标
世有藏头诗,我作缀尾词:熊鹏举鸿运龙升穹!
文王求贤梦飞熊,
歧山风起展鲲鹏。
太公有智行善举,
帝辛无德遁飞鸿。
渭水垂钓相国运,
神坛封印锁金龙。
斗转星移红日升,
天翻地覆开新穹!
熊鹏举,原新疆兵团七师副总经济师、发改委主任、统计局长;退休后来上海定居。
现为出海口文学社会员。出版了个人文学专集《春华秋实四十年》、《满庭芳》(上)、(下)两集。为本人文学好友。
古风*《藏头诗》
作者:古原草壮。
锦 簇花团七色光,
秋 冬尽出好文章。
文 人雅士皆鸿学,
学 士交流韵自芳。
大 料风情九鼎论,
咖 喱有味饭初香,
云 开润笔诗文展,
集 体耕耘放彩光。
话时事
《话香港》
作者:劳仁
是个好消息,
图搞乱香港;
港独必惩罚,
头头必关押。
经费己中断,
脸面已识破;
逃路己封堵,
只有一条路。
快去警察署,
别去聚集中;
游行兴暴乱,
自动去自首。
中央不出手,
早察此险谋;
出兵去镇压,
给您抓借口。
主子小啰啰,
制载有理由;
深圳代表会,
五千各路头。
中央给出路,
一条自已管;
一条中央管,
中央一接管。
改变其制度,
收一国两制;
吓坏派头头,
暴乱趋缓和。
中央站的高,
高明出计谋;
止暴又制乱,
混乱拨迷雾。
致黔之驴之n代 (讽刺诗)
作者:陈敬标
好事者将你祖宗带域外,
你基因里天生缺爱缺钙。
你脑袋已经被大树撞坏,
神经分裂总是不在状态。
你患上妄想症怕被迫害,
暗地里找碴把私货抛卖。
你有最强大的自恋心态,
演讲自己是上帝的最爱。
把你疯言丑行晒上一晒,
还真能懵瞎了这个世界!
你一年里撒了三千次谎,
厚厚驴唇比混混更无赖!
你怕死曾五次逃避兵役,
长驴脸却成了三军统帅。
你驱逐移民禁止穆斯林,
却忘了自己是移民后代。
你胡乱吹公民持枪有理,
看不见校园中血腥祸害。
你整天撅着个丑陋驴蹄,
动不动恶狠狠就把人踹。
你标榜自己是地产之王,
却偷税赖帐靠破产敛财,
你吹嘘身家超百亿美元,
却从不把税单公布对外。
在联大夸自己胜过历任,
直把各国首脑大牙笑坏。
你滥用职权赚不义之财,
纳税人血汗进家族口袋。
你被评为历任最差驴头,
说谎话不要脸是你招牌。
和陈老师《讽刺诗画》
作者:劳仁
分享点赞陈老师,
讽刺图片很形象;
刻画郎普真漂亮,
淋离尽致齐叫好。
嘴含喇叭吹牛皮,
明眼都看经下滑;
自吹政绩胜历任,
威信降低落了地。
硬吹美国要优先,
违背试验爆导弹;
擅自退约搞试验,
又建航天司令部。
当面一套背一套,
贼喊捉贼鬼一套;
出尔反尔老腔调,
奸商嘴脸肥腰包。
讽刺配诗写得妙,
幽默叽笑水平高;
撕开画皮真面貌,
丑恶嘴脸长不了。
讽刺诗文艺术高,
层层剝皮显真貌;
诗画揭露艺术高,
更能看请真面貌。
《話斗争》
作者:劳仁
党中央领导,
对年轻干部:
近日讲话时,
强調要斗争。
斗争有目的,
重视讲道理:
要讲原则性,
斗争则前进。
斗争则胜利,
斗不是残酷:
斗是为团结,
一提讲斗争。
心忌还在心,
特别老干部:
心里很忌恨,
如今提斗争。
含意完全新,
不搞残酷斗:
和风细雨斗,
不会缺理性。
古人有言先,
流水不会腐:
户枢永不蠹,
道理己很清。
政治有斗争,
党纪违不得:
党规要运行,
腐败要斗争。
经济有斗争,
经商要守法:
违法必斗争,
营商好环境。
军事要斗争,
侵犯我领土:
违害我主权,
坚决给斗争。
和平斗争来,
安宁定有争:
年轻记斗争,
水远记在心。
斗争长期性,
伴随圆梦行:
蓝图要实现,
复兴全过程。
阳光
阳光(外一首)
作者:张春新
秋雨绵绵的日子,
穿衣、晾衣都不爽,
正常的秩序被打乱,
埋怨烏云遮阳光。
阳光像空气一样,
围绕身边平平常常,
炎热的夏天挨咒骂,
严寒的冬天被期盼。
失去的才知珍贵,
拥有时毫不希罕,
温室里成长的年轻一代,
要牢牢守住心灵的阳光。
(二)写书
“写书比看书的多”,
犀利的話语刺人心窝,
老年人退休爱忆旧,
沉醉著书与写作。
年轻人已成手机迷,
玩游戏,听音乐,
随身携带真方便,
微信往來好快活。
写书質量需把关,
沉溺手机视力弱,
如何改变此现状?
老少都要深思索!
和春新老师《写书》
作者:劳仁
我不会写书,
因为水有限:
小学没毕业,
怎能写啥书。
但喜欢看书,
乡村没图书:
当兵参军后,
连有图书室。
我看首本书,
钢铁咋练成:
中国式保尔,
军人吳运鐸。
给我树路标,
为造枪榴弹:
安危全不顾,
多次负重伤。
终于获成功,
党员优秀兵:
助推我奋斗,
终成党里人。
《阳光》
雨露和阳光,
万物靠生长:
若是没阳光,
无能再生长。
鲜花设阳光,
再美难绽放:
有阳光雨露,
竞艺齐开放。
庄稼也一样,
干旱枯死亡:
有水有阳光,
生长才兴旺。
我想你,你却听不到
作者:雅儒
我想你,你却听不到
但我的心是美丽的
因为有爱
以前,总觉得爱
需要回音,需要结果
错过了多少的美丽
我爱你,
但与你无关
虚拟一个你
与心幽欢
从此
我们再不需要彼此认同
散文及其他
一片孝心感父母(散文)
作者:庞湍
昨天下午四点多钟,我接到一条微信,女儿咏梅说她今天上班了,学校给教师们发了两大箱水果,她趁下班后给我送到家来。
过了一个小时,女儿果然回家来了,拎着两大箱水果,从楼下直奔上五楼来,到了家门口气喘吁吁的,脸都胀红了。老妻和我迎上去接过水果箱,放在小厅上。我自责没下楼去接接女儿,让她一个女孩儿家费了这么大力气。
女儿没进家门,说要马上赶回她家去,助动车寄存在地铁三号线金沙江路站,她得及时取回。
我和老妻不便留她,就说你把学校发的两箱水果都带来了,自己也不留点儿。这样吧,我打开箱子,你拿一部分带回自家吃吧。女儿说自家有水果吃,就不要再分了。她转身就下楼去了,我忙说给你带瓶纯净水喝吧,她也不要。我感到太对不起女儿了。
女儿在普陀区某学校当教师,已有25年教龄了,工作蛮好的。她对父母亲很孝敬,学校发什么福利品,她都及时送过来。学校离我们淞南镇至少有16公里路,乘地铁来也不近,而她家比学校还远5公里,三伏天跑来跑去蛮劳累的,但她愿意承受,为的是让父母亲吃到新鲜水果,尽一份孝心。
许多年来,逢年过节,女儿都会送来学校发的福利品,有时还团购网上的食物果品,快递过来。有时还请父母亲到饭店去聚餐。
这样的事多了,弄得我很不好意思。一则让女儿破费,一则耽误她休息。劝说过多次也无效,我也只好“无功受禄”了,感到惭愧!
女儿对父母亲真是孝心一片,说她孝心感天地也不过分。我希望天下的儿女都能这样孝敬父母亲,该有多好啊!
鲈鱼与茭白(散文)
作者:庞湍
我家居上海市,滨江临海,有鱼盐之利,一年四季日常生活可以吃到海鲜和江南蔬菜。譬如说鲈鱼和茭白。
说起鲈鱼,世界上产地不少,我国就有多处,但最好的是上海市松江区的四鳃鲈鱼了,它比外地的鲈鱼多了两个鳃。物以稀为贵嘛,它当然就好吃而价高了。
一般市民能吃到普通鲈鱼就不错了。它比一般鱼要贵一些,但容易买到。今天老妻买了一条半斤重的鲈鱼,花了15元。鲈鱼一般作法是清蒸,放些生姜,黄酒和一点儿盐末儿就可以上笼蒸了。蒸好了揭开锅盖,一股清香沁入肺腑,非常有味儿。鲈鱼肉嫩色白,少有细刺,无腥味,可以大胆食用,不像吃鲫鱼那样小心翼翼,生怕扎了喉咙。
说起鲈鱼,不免想起与它有关的一些诗词典故。最著名的要数辛弃疾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道“休说鲈鱼堪脍,借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用了《世说新语》中有关晋人张翰的典故。
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因见西风吹起,想起家乡苏州的菰菜、鲈鱼脍,就说人生中贵得适意耳,何能数千里一要名爵?说完就驾车回家吃鲈鱼去了。在他看来,可见吃鲈鱼比当官还要重要。其他诗人也说过一些赞美鲈鱼的诗,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在上海市能吃到鲈鱼也算不错了。下面再说茭白。茭白又名“菰”,古代就有这种称呼。在江南吃茭白不难,菜市可以买到。它本来是种水草生物,现在也值钱了,好的大约一斤卖到8元,比一般蔬菜贵一点儿。
茭白很嫩,色白,切成细丝,炒香干丝很好吃。老妻今天也炒了一盘给我享用,我感到很惬意。
鲁迅是绍兴人,在上海市住过十多年,他爱吃茭白,有诗写道“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又写道“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看来鲁迅先生是很爱吃茭白的了。古代诗人写茭白的诗可能不少,恕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你,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作者:兰花花
八月里,宅后的一片金瓜地在午后的阳光下散发着宁静闲适的光芒。微风下,枯藤伏地,黄叶摇曳,一个又一个大金瓜,仰躺在藤叶间,迎接着我们惊喜欣赏的目光。
“多漂亮啊,长得又多又大,丰收了,丰收了!”父亲数了一下,是十八个,高兴得有点手舞足蹈,掂掂分量,说每个足有五斤以上呢。
现在,它们的柄一律向上,身体直竖在地,像十八盏橘黄色灯笼排列在屋檐下。看哦,家的走廊,门楣,还有庭院,因为它们显得格外宽敞高轩了,我们的眼睛也被它们点亮了。
明明是蔬菜,为什么叫它“金瓜”呢?父亲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呢?它的颜色是金色的,形状是长长圆圆的,分明像“瓜”,不叫金瓜叫什么?我一时语塞。它外表光溜溜的,要不叫“金和尚”?“不行,不行,和尚有鼻子有眼,金瓜有吗?不像哦!”想来想去,我竟然想不出一个好名字来。看来还是我的乡人们聪明,他们以色以形取名,凭的就是直观和眼缘。其实,我也没有权利改它名字。据有关资料证明,我国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已经引进栽培,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以上海崇明的瀛洲金瓜最负盛名。金瓜在崇明岛生长的历史竟然有四百多年了,“金瓜”的名字早已深入人心,岂是哪个人能改得了的?
大家“金瓜”“金瓜”的叫着,就像叫“番茄黄瓜辣椒”一样顺溜。可是外乡人不明就里,有时还闹出笑话呢。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天,在候船室里,漫长无聊的等待中,一个外乡人想吃这个“瓜”了,身边没有刀,他用拳头敲,那么硬的东西,当然敲不碎啊。“勿是瓜,敲勿开格,是菜,冷拌菜。”外乡人听不懂周围的崇明话,“咣”的一下,他向铁栏杆上砸去,砸开了,黄糊糊的金瓜籽和碎裂的金瓜肉掉了一地,他咬了一口,“呸”的一声吐了出来,哦,一定是股生涩的怪味吓到他了……
吃上金瓜这道菜,得有四五道操作顺序。先把瓜一切为二,掏籽,刮净瓤,然后水煮或蒸。“不要看了手机忘了金瓜,大火烧五分钟后,用筷头戳戳,顶得穿,马上捞起来!”父亲生怕我误事,每一次都要关照。其实我也怕误了起锅的时间,因为这是对金瓜菜保驾护航的关键一步。早了,一坨坨硬的,刮不出瓜肉,迟了,瓜肉松软,口感不如意。终于到了恰当的时候,我连忙捞出放到冷开水里。这时得用一双筷子刮,奇妙的一幕出现了,落在手里的水盆里的全是金丝金线,你一边欣喜着,一边用力地刮,恨不得把瓜壁都刮破,因为谁也舍不得浪费一丝一缕呢!完了用一个纱布袋或徒手挤掉水分就成了。
瓷盘里的金瓜堆成了一座小小的金山,葱花,细盐,胡椒粉等调料撒在了山尖上,只待热烈的油花轻轻地一吻,就是一盆看起来自有颜值担当,吃起来咯吱脆响的绝色美味了。乡人们还把萝卜丝或海蜇丝与它相伴,色相和口味就更加丰盈饱满了。
“开饭啦!”父亲一边端菜,一边招呼。桌上,黄灿灿的金瓜丝被土豆炒辣椒,红烧茄子,排骨冬瓜汤围在中央,格外耀眼。其实,它的诱惑早让我们口水连连了,大家一坐下,就不约而同地先把筷子指向了它。“今年大丰收,你们尽管吃,这瓜的营养好着呢,有蛋白质和维生素什么的,还有18种氨基酸,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还有一种抗癌元素,叫什么忘了。”父亲转过脸看我,“哦,是葫芦巴硷,其他瓜菜里没有的。”听到这里,大家的筷头就更勤了……
崇明金瓜如崇明人一样,本分,忠厚,踏实。你随便在宅前屋后、灰堆旁、羊棚边、猪圈附近,信手撒上几颗金瓜籽,它们四处攀援,源源蔓延,甚至地上堆几根烂木头,架一层竹帘子,或者干脆给它一块空地,它都会兴高采烈地开花结果。
我对所有的果蔬都怀有敬意,它们从出芽到结果,一路风雨兼程,如同我们曲折不平凡的人生。对金瓜,我更是佩服和欣赏。春风里,它昂然攀爬,一结果,就拼命地锻打自己,用阳光,用月色,用雨露,越打越大,越打越黄,直到打出金灿灿的一团火焰为止。夏日里,纵然藤蔓在暴风雨的蹂躏下凋谢,也把生命的汁液输送到最后的一刻……
明年的四月份,崇明岛的各家各户又要忙着种金瓜了,谁能说他们埋下去的不是一颗颗金子般的心呢?
螳螂战歌(小叙事诗)
作者:庞湍
我是一个螳螂汉,
常在树林搞生产。
忽然一日遇危险,
一只壁虎把径剪。
发动攻击欲吃我,
张牙舞爪太凶悍。
被逼无路可逃避,
只得大胆去迎战。
壁虎表面虽凶恶,
其实内心却卑贱。
与其大战三回合,
看出它是丧家犬。
但它还想吃下我,
不肯撤离仍凶蛮。
我下决心战胜它,
一鼓作气显勇敢。
利爪抓住壁虎头,
张开锯齿把它斩。
壁虎无力来招架,
被我张口吃得惨。
以弱胜强增信心,
保卫森林不遭犯。
从此和平有希望,
迎来胜利除祸患。
读《你是一颗平凡的星》有感
作者:兰花花
花了几个星期的空隙时间,认真地读完了刘桂荃老师的新书《你是一颗平凡的星》我的阅读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崇敬文学,崇敬文学创作的作家
可以看出刘老师从年青时开始关注作家,阅读和学习名家作品,为自己的创作打下了坚实良好的基础。
她读巴金的作品《灭亡》,她说,这是一生中开始接触新文学的第一本小说,因为痴迷,音乐课上别人唱歌,她看小说,害得老师生气。
她读巴金的《团圆》《随想录》,因为读,就能体会和感悟巴金的生活和思想起伏,从中吸取精神财富。
她读《红楼梦》,她说,《红楼梦》是她如痴如醉的读物,并且对有关评论的文章也爱不释手。潜心学习和研究使刘老师感悟到:“作者曹雪芹将自己完全浸润在他所处的生存环境里,生命状态里,率性而又婉约,笔锋所到之处见智慧,见血肉,见人性,从而使《红楼梦》成为中国小说史上不可逾越的颠峰之作,位列古代四大名著之首。”作者还感悟到:经典是华夏文化的脊梁,一个人一生有经典的陪伴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幸福。
刘老师还读台湾作家三毛的书。《我的宝贝》是三毛生前86篇短文,因为喜欢这本书就成了刘老师的宝贝。在书中刘老师体会三毛的情感,体会三毛的经历,体会三毛的人生所感悟。而且刘老师,不单是看书,还写下阅读的体会。读到最后,三毛笔下的宝贝也成了刘老师的宝贝。
刘老师还阅读萧红的作品,读郁达夫的作品。
这些优秀作品和优秀作家,好像春天的花朵,让她赏心悦目;好像粮食,让饥饿的感觉得到了满足;好像宝藏,让内心充满了欣喜若狂……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因为刘老师大量学习阅读名著,才使她有了丰厚的写作基础和较高的思想境界。阅读可以让她站的高,看得远。阅读让她积累借鉴了优秀的文学素养,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到今天为止,刘老师一共出版了五本书,这五本书的成功问世,应该是跟她的大量阅读和积累是分不开的。
二、永远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我是2017年在金秋文学社认识刘桂筌老师的,在我的印象中,她性格爽朗直率,敢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特别是,她善于与年轻人交朋友,敢于挑战自己的年龄,从不放弃写作的机会。她经常参加金秋文学社、长衫诗社等民间诗社的同题诗写作。在很多写作活动中,刘老师从来不马虎,以一个老诗人老文学爱好者的身份一马当先,积极参与。在这本书中,《一个幸存者》《秋菊》《秋日之门》《报以泉涌》《我有一个梦》《新年碰头彩》等等都是她积极参与同题诗文写作的作品。这些作品思想纯粹,情趣高雅,意蕴丰富。刘老师多次在各种征文中获奖,与她关注社会,勤于写作,丰富的学识和独特的视角是分不开的。如果我们要祝贺她的获奖,我们应该首先祝贺她有一颗年轻的心,一颗不服老,不服输的心。
三,珍惜亲情友情,真心对待家人同事和文朋诗友
刘桂荃老师出生书香门第。母亲是一个大家闺秀。丈夫是一个军官,但是她从来没有高人一等,独自为尊的心态。总是平易近人地对待朋友。在我跟她的交往中,她总是关心我的身体,我的学习和我的写作,经常问候我。给予我一个长辈一个老师的温暖和真诚。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交友的真诚。在《高政委,向你致敬》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高鸿光政委的帮助和关怀特别感恩,她把他比作慈父和师长,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刘老师特别重情重谊。
在跟文友于雁的交往中,刘老师把他们俩的感情称为“忘年情谊”她把她们的交往点点滴滴的小故事,写成文章,把美丽的友情记在心头,并默默地关注对方。在《友情贵似金》一文中,他描写了朋友之间的心贴心的交流,无话不谈的真诚,正如她所写的:“不是吗?人世间除了事业外,还有什么比亲比爱更重要的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刘老师对朋友的金子般的心。
刘老师有一个可敬可爱的丈夫,17岁从军,50年代抗美援朝一生戎马生涯,转战东西南北,在刘老师的心目中,他的丈夫是一个一直坚强乐观面对生活,有情趣的人。他们相识相恋30多年,他们却聚少离多,到了白发才相依相靠在一起。但是,在漫长的光阴里,他们彼此珍惜,彼此思念。刘老师很多的文章,很多的诗歌都写她的丈夫,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和爱情。《一个幸存者》《秋菊》就是回忆和纪念丈夫的肺腑之作,夫妻之情让人动容。
刘老师是极其谦逊的,把自己比作为一颗平凡的星。在我看来,星没有非凡和平凡之分。正因为有了亿万颗星的闪耀,才显得夜空的广袤,正因为有了亿万颗星的闪耀,才有了夜空的深邃。守住内心的火苗,守住内心的热情,就是一颗永远明亮的星星!祝福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