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阅读时长16分钟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拆”新闻》,我是《三联生活周刊》记者袁越。我的一个重点关注的方向是气候变化,我已经在这个领域关注了差不多20年的时间了。所以当我最近看到一个新闻说图瓦卢这个国家要整体搬迁时,我就立刻意识到这与气候变化有关。
我参加过4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每次大会上都有很多国家举牌抗议,图瓦卢是所有抗议国家里面最积极的一个,原因很简单,因为气候变化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可能导致一些问题,比如气象灾害、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等等,但是对于图瓦卢这个国家就是“灭顶”之灾:这个国家可能就不存在了。
图瓦卢是一个岛国,全是珊瑚礁岛,平均海拔只有不到2米。大家知道海水还有高潮和低潮的分别,如果一个国家海拔只有两米的话,意味着涨潮的时候,很多土地是会被淹没的,所以这个国家对海平面上涨非常敏感。
我看到的数字是自1993年以来,图瓦卢周边海平面的平均上升速度是每年上升4毫米,这样算下来是不得了的一个数字。事实上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的估计,到2050年,图瓦卢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都将低于高潮水位,也就是说,这个国家到2050年几乎没法住人了,这就是为什么每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图瓦卢都要抗议的原因。
出于人道主义等原因,澳大利亚推出了一个政策,每年允许280名图瓦卢人以永久居民的身份定居澳大利亚,相当于给他们一个气候移民签证,而这280人是要抽签的。刚刚开放申请时,就有8000多人报名了,几乎占图瓦卢全国人口的90%,也就说这个国家大部分人立刻就去报名,要抽签要离开这个国家,因为他们都知道再过二三十年这个国家很可能就不存在了。
气候变化有这么严重吗?我觉得肯定是有的,因为我关心这个事已经很久了。那么我现在就来简单的给大家讲一讲这个事儿到底有多么可靠,以及气候变化会给人类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当然这个事情如果详细写的话,会写很长的文章,可以出很多本书,而且我相信如果我讲了很多细节的话,很多人会有不同的意见,所以我不打算讲这些细节,只讲三个我认为是没有争议的点,这三个点就决定了气候变化必须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一点,1863年的时候有个叫约翰·丁达尔(John Tyndall)的英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他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具备吸收红外辐射的能力,于是当这个地球以红外辐射的形式往外散热时,这些散出的热量会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吸收,从而使大气温度提高。换句话说,丁达尔早在1863年就意识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会给地球大气增温的,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而且这个发现也是没有争议的。
第二点,1896年也就是30多年之后,有一个瑞典科学家叫斯万特·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他通过一个很巧妙的方法首次计算出来,当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每升高一倍,会使得大气的平均温度增加5~6℃。这个计算结果显然是让很多人非常震惊的,也让当时的很多科学家意识到,这个事情是一个很严重的事情,必须重视,于是各个国家的科学家就开始研究气候变化,从而引出我要说的第三点。
第三点,一位美国科学家叫查尔斯·基林(Charles Keeling),在1950年左右的时候,在夏威夷大岛的一个火山口附近建设了一个气象观测站,安置了一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监测仪。为什么选择夏威夷?因为大家知道夏威夷位于太平洋中部,周围没有工厂,也没有植被,不受工业或者是居民生活,甚至植被变化的影响,相当于是一个比较恒定、比较中立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观测点。
经过长年累月地观测,在几十年之后,大家从观测结果中看到非常明显的上升曲线,事实上正是“基林曲线”公布后,世界各国才终于意识到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这个事儿是肯定存在的。至于二氧化碳上升这个原因是什么,当然是目前有争论,但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这个事情本身没有任何疑问,是一定存在的。然后再结合前面说的两点我们可以看出,地球大气中所聚集的能量会越来越多,这些能量会以温度上升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说气温上升这件事是肯定会发生的,只是说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争论。
前面提到,瑞典科学家阿累尼乌斯提出,二氧化碳浓度每升高一倍,气温将增加5~6℃。现在我们根据最新的测量结果可以知道,目前地球大气平均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工业革命的1.5倍,也就是说现在已经上升了50%了,距离一倍还要再增加50%。而经过计算,现在大气平均温度比工业革命前只增加了大约1.5℃,之所以没有到5~6℃的计算值,是因为海洋的滞后效应在发挥作用。
大家知道,水的热容比空气大很多,而地球大部分都是水,海洋会把多余的热量吸收进来,这些热量通过海水表面的高温海水慢慢往下移,移到底层的低温海水,这个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也就是说,地球大气中积累了很多热量,会被海洋慢慢从表层移到底层,这个过程非常长,从而导致气候变化的很多计算结果会比实际效应要快,海洋起到了一个缓冲的作用。
这个事情有好有坏。它的好处就是使现在气候变化并没有达到一个很危险的程度,原因就是海洋替我们挡了子弹;但是坏处就是大量的热量被存在海里了,海洋变成一个放热装置。
换句话说,即使我们现在一点二氧化碳都不排放,把所有工厂都关掉,把所有的汽油、煤都弃用,大气温度还是会继续上升一段时间的,这就是因为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缓冲剂,它会把以前吸收的热量慢慢释放出来。所以不论我们做什么,大气温度增加这件事情,在未来的几十年里都是肯定会发生的。
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现在什么都不能做。如果我们现在什么都不做的话,未来就会上升更多,未来的气候灾难就会越来越严重。我们不希望看到这个结果,所以现在要赶紧做一些事情,来遏制气候变化的趋势。
那么气候变化究竟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经过这么多年的报道,我简单给大家列十个后果,这样比较好记。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气候变化的十大后果。
第一,气候变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就是图瓦卢举国迁徙这个新闻的由头。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很多人一提到海平面上升,首先想到的是陆地上的冰川融化,当然这肯定是占大头的。比如说原来冰是以冰川的形式被保存在陆地上,那么当气温升高的时候,冰川融化变成河流,流到海里去,这就会使海平面上升,这很好理解,也确实是主要原因。
那么还有一个次要原因,就是当地球大气的温度上升之后,海水也被加热,海洋的温度也上升,而水会有热胀冷缩效应,所以当温度上升之后,海水也会发生体积的膨胀,这同样会导致海平面的上升。也就是说,海平面上升是由这两大因素:冰川融化和水的热胀冷缩所导致的。
根据计算,目前的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大约是3.7毫米/年,而这个速度还在不断的增加,也就是说今年可能3.7毫米/年,明年可能就是3.71毫米/年或者3.72毫米/年了,这个趋势现在是越来越严重的。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预测,到2100年的时候,全球海平面最多上升幅度可达1.5米。也就是说75年之后,那时候的海平面的高度比现在高1.5米,大家想象一下,这相当于一个人那么高,如果真这个事情真的发生,且不论图瓦卢这样的国家肯定早就消失了,还有很多太平洋上的珊瑚礁岛国也会面临着图瓦卢一样的命运,很多现在的沿海城市也都会发生严重的内涝,这个事件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事实上,海平面上升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里最没有争议的、一说大家就会明白的后果,而且这个海平面上升速度是非常快的,我相信现在出生的人,他们一定会看到比如说上升1.5米这样后果,所以我相信海平面上升会是气候变化所导致的最急迫的危险,这是第一点。
第二,气候变化会导致海水酸度的增加。这个原因很简单,大家学过化学都知道,二氧化碳溶于水就是碳酸,如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很多,这些二氧化碳溶于水就会使水的pH值减小,也就是变得越来越酸。根据测量的结果,现在海水的平均pH值已经从从工业革命前的8.2下降到了8.1,也就是说减了0.1。
如果你不熟悉化学,可能会觉得降了0.1没什么,但实际上pH值是一个对数值,换句话说0.1单位的下降,相当于现在的海水比工业革命前的海水酸了26%,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根据IPCC的估计,如果全球变暖的速度不变,到2100年也就是到本世纪末,海水的pH值将比现在再下降0.3~0.4个单位。前面提到,0.1个单位相当于26%,那么0.3~0.4个单位就更不得了了。
海水变酸的后果是什么呢?大家知道海洋里有很多贝壳类动物,这些动物的贝壳实际上就是海水中的碳酸形成的碳酸钙,凝结出来形成它们的贝壳,但这个过程需要在一个弱碱性环境中才能发生。如果海水越来越酸,碳酸钙就无法解析,从而导致所有的贝壳类生物都没法长出贝壳,那这些动物就都会死亡。
换句话说,如果海水再继续酸化,到本世纪末,海洋中所有贝壳类动物都将灭绝,而且灭绝与生物进化没有关系,它是一个物理过程,是一个不以生物的能动性与进化所改变的事,这个事情也很严重。也就是说,如当海水酸度继续增加,我们不但吃不到贝类的海鲜,而且连珊瑚礁都会消失,因为珊瑚礁的形成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所以海水酸度增加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与人类排放二氧化碳是有直接的关系的,这是第二个很严重的后果。
第三是珊瑚礁的白化。大家知道所谓的气候变化,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全球变暖的代名词,当我们讲气候变化的时候,它的核心就是大气温度。大气的平均温度增加,首先就是作用在海洋,会导致海水温度升高,而海水的温度一升高,海洋中的生物就会受不了,会被热死。而除了鱼以外,对温度最敏感的就是珊瑚礁。
珊瑚礁是海洋生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珊瑚礁为很多幼年期的鱼类提供了保护,而且还是很多小鱼的食物。如果珊瑚礁不存在的话,那么整个热带地区的很多鱼类就没地方繁殖、长大,它们就会灭绝。而现在的情况是,当海水温度升高之后,大批的珊瑚礁已经死亡了。珊瑚礁死亡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我们叫“白化”(coral bleaching)。
潜过水的人都知道,健康的珊瑚礁是有颜色的,因为珊瑚礁里面的珊瑚虫主体颜色是黄的,但是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珊瑚虫,会产生紫、蓝、粉红等等各种各样的颜色,这就是为什么珊瑚礁非常好看的原因。但是如果珊瑚虫都死掉的话,那剩下的全是碳酸钙的骨头,那就是一片白,因此我们叫它白化,所以我们可以用肉眼看到它的健康状况。如果这个珊瑚礁是有颜色的,那么基本可以肯定它是健康的;如果一片珊瑚礁全是白色的,那就说明珊瑚虫都死了。
最近的海水温度升高,已经导致了好几轮的珊瑚礁白化。我要提醒大家,珊瑚礁白一次,比如说很短暂地白了一两个星期,并不意味着它全死。如果此时候把温度降下来,它会恢复的。珊瑚虫最怕的就是长时间不间断的高温,这样珊瑚虫就会彻底死掉。现在面临的情况是,珊瑚礁白化发生得越来越频繁,而且时间越来越长,所以珊瑚礁死亡速度是越来越快的。换句话说,如果照这个趋势如果不改变的话,大批珊瑚礁将会因为海水温度的升高而死亡,进而导致很多热带鱼种灭绝,整个的海洋生态会遭到巨大破坏,这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这是第三点。
第四,大气平均温度的增加,如果发生在陆地上,那么它的结果就是热浪。我相信所有听众应该对热浪已经不陌生了,现在每年夏天都会一年比一年热,我甚至都不用举例子,大家就应该明白我在说什么。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热跟冷不一样。气温过冷和过热,人都不舒服,但如果气温过冷的话,假如说你是一个穷人,你可以多穿点衣服或者随便烧点什么,就可以暂时缓解这个冷。所以过冷肯定是不好的,但是对于一个穷人来讲,是有一定办法来熬过过冷的天气的。
但热不一样,热是除了空调以外没有办法解决的一个气候灾难。
你想想看,如果你是一个穷人,家里没有空调,你只有一把扇子,周围的气温很高、湿度也很大的时候,你怎么办?没有任何办法能解决,因为你扇出来的都是热风,很可能更糟糕,所以热浪对穷人来说是非常不友好的。
我查了很多信息,只告诉大家一个数字,就是2022年的时候,欧洲爆发过一次热浪,这次热浪导致了61672人死亡。换句话说,像欧洲这么一个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当遭遇一次热浪的时候,也会有6万多人被热死。如果这个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只是像非洲的很多国家,他们不把老年人死亡统计在热浪导致的死亡之中,所以这个数字很可能被低估了;而欧洲的统计比较严格或者比较科学,会考虑到这期间老人因为突发心脏病死亡等等,很有可能是热浪导致的,所以会把这些老人的死亡全部统计在其中,得出了6万多人的结果,这是更科学的一种统计方法。
也就是说,如果将来的热浪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频繁的话,会使很多家里买不起空调的穷人,尤其是老人被热死,实际上这样的事情也是越来越多地在发生。
第五,陆地上的高温还会导致传染病向高纬度地区移动。这个原因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比如很多传染病是虫媒传染病,是靠蚊虫来传播的。大家知道蚊子是喜欢热的气候的,因为如果太冷它是飞不起来的,而且它需要水来繁殖,所以它喜欢热带地区。为什么热带地区有这么多热带病?就是因为热带地区的蚊子比较多。
当大气平均温度越来越高的时候,热的气候越来越向高纬度移动,在我们北半球就是向北移动,导致中国的北方气候上越来越像南方,原来只生活在南方的蚊虫就会向北移。比如今年出现的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这是一种由病毒传染的疾病,这个病毒就是靠蚊子来传播的,这就与气候越来越暖、蚊子的生活带随之北移有关。甚至现在东北都出现了疟疾病例,大家知道疟疾也是靠蚊子传播的,如果东北这样一个本来没有那么多蚊子的地方,但是传播疟疾的蚊子已经开始扩散到东北,可见这个事情会越来越严重。也就是说,陆地气温越来越高不但会热死人,还会因为蚊虫传播的传染病增加而使人得病,这也现在越来越明显的问题。
第六,大气温度的升高还会导致暴雨强度的增加。当气温每上升1℃,根据计算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蒸气浓度就会上升7%。也就是说,温度越高,大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浓度就越大,这么多水蒸气一旦遇冷凝结变成雨,相应的雨量也就会越大,这就是为什么温度越高,暴雨强度越大的原因。
最近一个很大的新闻,就是中国北方遭遇了一轮暴雨的袭击,最新消息是北京的这轮强降雨已经导致至少30人死亡,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气象灾难。气象灾难显然是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也就是说气候变化使得本来可能的一场中雨,现在变成了暴雨。尤其像中国北方地区,可能原来不经常下这么大的雨,很多基础设施是跟不上的,这就是为什么像北方会出现越来越多洪水的原因,而这样的洪水就会造成更多灾害。而像暴雨导致的灾害不只是在今年了,从前两年开始这样的新闻就越来越多了,我相信凡是关注一些气候新闻的人应该都有所感知。
第七,当空气温度越来越高,除了会增加暴雨的强度以外,还会导致另外一部分地区的干旱越来越严重。这是为什么呢?刚才讲到,气温越高,空气中所容纳的水量就越多,你想象一下,当一个本来很干的、高温的空气,从一个地方刮过去的时候,它会带走地表的水分;空气的温度越高,它能从地表带走的水分也就越多。如果这里下雨的话,那雨量会很大,但如果不下雨只是刮过去,比如一阵干热的风刮过来,风就会带走更多的地表水,使这个地方变得比过去更干旱。
最近我看到了一个新闻,也与此有关。伊朗的首都德黑兰目前宣布了紧急状态,因为德黑兰周围的湖水已经干得见底了,这个城市的自来水供应只能维持几个小时,如果再不下雨可能就支持不住了,所以整个德黑兰就宣布了紧急状态。这个新闻实际上也与气候变化有关,也就是说气候变化不但会导致暴雨越来越强,还会导致干旱越来越干,产生两极化的效应。换句话说就叫极端气候,气候会变得越来越极端。
第八条我要解释一下,这是我新学的一个词,叫“水文气候暴击”。这是一个气象学的词汇,指的是一个地方突然会出现暴雨和干旱,两种极端气候交替出现的现象。
于是那几年的涝季,使得加州很多地方的植被长得非常茂盛。而到去年,加州又遇到了将近一年的干旱期,这一年就几乎不怎么下雨。这两个极端气候的交替出现,使得加州很多地方长满了茂密的植被,而这些植被又被长达一年的干旱烤得干干的,这是什么?这就是火的燃料。
所以像洛杉矶这次遭遇了这么大的火灾,就是因为洛杉矶周围很多山,原来这些山上的植被都是很稀疏的,但是这两年频繁的降雨使得山上长满了各种植物,然后又被烤得干干的,一个火星过来就全烧着了。因此,水文气候暴击会导致很多地方会出现火灾,这也是与气候变化直接相关的,这是第八条。
第九,大气温度越来越高还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农作物减产。很多农作物是不适应高温的,而升温的速度太快,超过了他们自然进化的适应期,于是很多农作物会因为高温致减产。
我看到的报道是,根据IPCC的估计,到本世纪末也就是2100年的时候,因为气候变化所导致的主要粮食作物减产幅度将在10%~40%之间,这是一个很大的幅度。大家知道世界的粮食一直是不够的,目前全世界每年都有7亿左右的人是经常吃不饱饭的。如果到本世纪末,粮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还有大豆,都要减产10%~40%,那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说气候变化还有一个很糟糕的结果,就是它会使粮食减产,直接影响到人们的饭碗,这也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这是第九条。
第十,就是当空气中的温度越来越高时,还会增加台风和龙卷风的强度。你想象一下,如果在大气中注入很多能量,这个能量总要有地方去释放,而台风和龙卷风都是能量释放的方式。当大气温度变得越来越高,大气中蕴藏的能量越来越大的时候,这些能量就会以一种更暴烈的方式释放出去,这就是台风和龙卷风强度为什么会增大的原因。这件事情也是有很多研究做支持,而且大家我相信看关注新闻的话,也会看到最近两年的无论是台风、飓风还是龙卷风,强度都在增加,而且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越来越大的。
我现在已经说了十条了,甚至都还没有提北极熊。我相信很多人一提到气候变化的灾害,首先想到的事就是北极熊,因为北极熊确实是一个气候灾难的标志性物种。原因很简单,就是当全球气温越来越高的时候,北极地区的海冰会大量融化,而北极熊是靠海冰来捕猎的,如果没有海冰的话,北极熊就不知道怎么捕猎,从而导致它们会被饿死。
这个事情也被报道了很多回了,我相信大家应该对这个事不陌生,而我提了十大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危险,甚至都没有提北极熊。换句话说,实际上还有很多气候变化造成的灾难我没有提到。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断在通过各种形式,不论是录播客还是在《三联生活周刊》上写文章,都想和大家强调,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大家千万不要轻视它。这个事情确实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会影响到我们很多人的生活。
所以我还是想借这个机会呼吁大家做出自己的努力,比如说节能减排也好,或者其他力所能及的方式,希望每个人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来减缓气候变化的趋势,这对人类生存是有巨大影响的。
欢迎转发与分享每周五与我们一起「拆」新闻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
给大家的全年资讯内参
8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11-12 09:31
也就是说,海平面上升是由这两大因素:冰川融化和水的热胀冷缩所导致的。
11-12 09:23
也就是说,地球大气中积累了很多热量,会被海洋慢慢从表层移到底层,这个过程非常长,从而导致气候变化的很多计算结果会比实际效应要快,海洋起到了一个缓冲的作用。
11-12 09:22
第二点,1896年也就是30多年之后,有一个瑞典科学家叫斯万特·阿累尼乌斯(Svante August Arrhenius),他通过一个很巧妙的方法首次计算出来,当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每升高一倍,会使得大气的平均温度增加5~6℃。
11-12 09:22
第一点,1863年的时候有个叫约翰·丁达尔(John Tyndall)的英国科学家首先提出一个观点,他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具备吸收红外辐射的能力,于是当这个地球以红外辐射的形式往外散热时,这些散出的热量会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吸收,从而使大气温度提高。换句话说,丁达尔早在1863年就意识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会给地球大气增温的,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而且这个发现也是没有争议的
11-10 22:49
这个事情也被报道了很多回了,我相信大家应该对这个事不陌生,而我提了十大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危险,甚至都没有提北极熊。换句话说,实际上还有很多气候变化造成的灾难我没有提到。
11-10 22:49
我现在已经说了十条了,甚至都还没有提北极熊。我相信很多人一提到气候变化的灾害,首先想到的事就是北极熊,因为北极熊确实是一个气候灾难的标志性物种。原因很简单,就是当全球气温越来越高的时候,北极地区的海冰会大量融化,而北极熊是靠海冰来捕猎的,如果没有海冰的话,北极熊就不知道怎么捕猎,从而导致它们会被饿死。
11-10 22:49
第十,就是当空气中的温度越来越高时,还会增加台风和龙卷风的强度。你想象一下,如果在大气中注入很多能量,这个能量总要有地方去释放,而台风和龙卷风都是能量释放的方式。当大气温度变得越来越高,大气中蕴藏的能量越来越大的时候,这些能量就会以一种更暴烈的方式释放出去,这就是台风和龙卷风强度为什么会增大的原因。
11-10 22:48
我看到的报道是,根据IPCC的估计,到本世纪末也就是2100年的时候,因为气候变化所导致的主要粮食作物减产幅度将在10%~40%之间,这是一个很大的幅度。大家知道世界的粮食一直是不够的,目前全世界每年都有7亿左右的人是经常吃不饱饭的。如果到本世纪末,粮食主要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还有大豆,都要减产10%~40%,那后果可想而知。
11-10 22:48
第九,大气温度越来越高还会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农作物减产。很多农作物是不适应高温的,而升温的速度太快,超过了他们自然进化的适应期,于是很多农作物会因为高温致减产。
11-10 22:48
于是那几年的涝季,使得加州很多地方的植被长得非常茂盛。而到去年,加州又遇到了将近一年的干旱期,这一年就几乎不怎么下雨。这两个极端气候的交替出现,使得加州很多地方长满了茂密的植被,而这些植被又被长达一年的干旱烤得干干的,这是什么?这就是火的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