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要么读书,要么旅行。
研学旅行,也叫游学。我国历史上游学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期的孔子、明代的顾炎武、现代的陶行知等。可以说游学思想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珍贵组成部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将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它将指引着我们走出校门,走向自然,走进社会,感悟生活……
今天,我们将启程前往首都北京,开展为期四天的研学活动。
期望大家端正态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研学活动中去。记住:不论何种形式的学习,越努力,越幸运!正所谓,行走的课堂一直在路上!
期望大家遵纪守法,团结互助;尊敬师长,听从指挥;讲究卫生,注意安全;牢记自己沂河源学子的身份,展现我沂河源人的精神风貌!
期望大家在这几天中,开阔视野,自理自立,互勉互助,学有所得,游有所获,每个人都能有属于自己的精彩!
预祝同学们此行顺顺利利、开开心心、平平安安、收获满满!
远航的我们一直在路上
day 1
从沂河源到颐和园
北京西北郊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颐和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对百姓开放了,其中似乎确凿有一些古老;但那时却是慈禧的乐园。
day 2
学子拳拳之心
尝记长安日出,
观旗晨起徒步。
年少气力衰,
未尽故宫深处。
呼噜,呼噜,
躺比坐着舒服!
——送给三点起床坚持到最后的孩子们!
——小插曲——
北京研学收获多,
集体生日已不错。
怎奈同学情谊深,
自制蛋糕齐献歌!
day 3
不到长城非好汉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day 4
邂逅清华灵璧石
“能安放在整个校园中轴线上的只有国旗、清华主教学楼和这块灵璧石”,清华大学安徽校友会秘书长邢刚在空中画出一道“南北中轴线”解释说,这块总高12米的灵璧石被给予清华历史上极高的待遇,并被安放在清华园的心脏处。“不光是灵璧石的瘦、皱、透、漏吸引人,更重要的是它嶙峋高耸的外形,更像一根擎天柱直插云霄。”
站在三层楼高的灵璧石下,石头上密布的不规则褶皱就像是一块揉碎的丝绸,延绵周身却没有一处死角。经过上亿年的地质构造运动,大自然用它的鬼斧神工将这块巨石的边缘“雕琢”出无数细碎圆通的棱角。一条裂纹将巨石从中间自然分来,远远看去仿佛双龙擎天,欲直飞云霄。青黑色的肌肤巉岩嶙峋、沟壑交错,粗犷雄浑、气韵苍古、韵味十足。而在巨石左侧的“题字石”上,由清华安徽校友吴邦国委员长亲笔书就的三个大字“擎天柱”,更是为这块钟灵神秀的奇石郑重定名。
——出自新浪教育
归来
写在后面的话
行走的课堂在路上
四天北京研学
从我们指尖
悄悄划过
来不及感慨
亦来不及追泣
仿佛一切
还是从前记忆
你我都不清楚
那一滴汗水
流进了颐和园的湖水
还是溅上了
圆明园的瓦砾
那一串串脚印
留在了居庸关的石阶
还是停在了
故宫的砖砌
心潮难以平复
博物馆里上下五千年
泱泱中华
文明博大
思绪依然起伏
科技馆中建筑科技天文地理
鬼斧神工
日新月异
步入人大
才子佳人翩翩
顿觉实事求是
方有志竟成
小驻清华
邂逅灵璧石
犹感学无止境
当自强不息
结束是为了更好的开始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远航的我们正春青
远航的我们一直在路上
感悟
学员心得展播
1.且行且珍惜
文|孟陈祥旭
当太阳跑出地平线,我们踏上了新征程,天空中冒着密密的小雨,丝毫不影响我们激动的心情,列车窗外,看着从眼前飞驰而过的高楼大厦,殊不知,这才是刚刚开始…… 踏上北京的土地,深吸一口空气,满满都是大都市的味道,路上的汽车,一辆接着一辆,尽管这些早已预料,但还是出乎意料,美好的心情被这槽糕的路况还是搅得有些混乱。传头看向窗外的建筑,不禁令人叹为观止,比起北京的大楼,我们的沂源县城的楼简直是渺小不堪,听说了北京多高楼,但真正见识后,还是没有按耐住心里的激动与惊奇。千奇百怪的形状显得高楼别有一番风味,连道路旁的居民楼都如翻开的书页,而车上的我们,就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般的露出了可笑幼稚的表情。在第一天的行程中观赏了名扬古今中外的风景区 :颐和园,圆明园。颐和园的雄伟壮观仿佛看到千百年前慈禧太后的威武神色,蜿蜒的长廊看不到尽头,精致的壁画贴在长廊的墙壁上,露出古代特有的艺术风格。然而最让我震撼的还是那尽管只有几根的残垣断壁的圆明园,高大的柱子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只有一小部分还能看出他原先的框架,此时的我们,饥肠辘辘,但是被这断壁震撼,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声响彻圆明园的洪亮口号: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披星戴月的一天终于来到,凌晨三点等的车程,直奔天安门。令无数中国人,乃至外国人期盼的升国旗仪式,五点准时在天安门进行。当国歌响起,笔直的士兵将国旗缓缓升入空中,耀眼的红色在昏暗的天空下依然那么夺目,他代表着新中国,一点一点升起,一点一点强大。半晌,火红火红的太阳从东方的地平线缓缓升起,天边都镀上了一层金光,硕大无比的火球在五万人的注视下,开始了新的一天。今天的征程,最刻骨铭心的,还是是毛泽东纪念馆,大厅里那庞大的雕像,庄严的矗立在台子上,四周摆满了鲜花,前去献花的人缓缓走上前去,轻轻放下花,默默祈祷,里厅则是毛泽东主席的遗体,整个大厅布满了黄色的微弱灯光好像是特意为了让游客更好的看清,但更多的还是想让毛主席睡的更安详一点,中国能辉煌的走到今天,毛主席就是其中的主心骨,没有毛主席,中国就无法走到这一天,毛泽东是中国的伟大英雄,我们要时刻铭记这个伟人,不忘初心。 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城蜿蜒起伏,令人望而生畏,参差不齐的石阶,一层一层崛起,火辣辣的太阳照射下来,挥汗如雨,但是看着前面还在一直坚持的人群,打消了要继续坐下休息的念头,当真正爬上山峰,俯瞰大地的时候,你就可以体会杜甫“一览众山小”的雄伟景象。爬长城虽然累,但是不后湖,因为那一刻,我站到了最顶峰。
让我尤为难忘的,还是那天的生日宴,突如其来的进惊喜有点使我措手不及,看着那个多姿多彩的小蛋糕,尽管让人忍俊不禁,但心里,还是说不出的温暖。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团队精神了吧,在研学的日子里,团队精神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就比如爬长城的路上,其实每个人都很累,但是这个想法,应该排在心里,不应该说出来,这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人内心的埋藏已久的疲惫,进而整个队伍死气沉沉,便很难“登高峰”了.
虽然这四天很累,但是快乐胜于疲惫,这四天终生难忘。在路上,懂得珍惜。
(作者为石碑右一:孟陈祥旭)
2.北京印象
文|陈奕凝
北京,奇特的城市,因为他即是一个古色古香充满了中国文明的古城,又是一个现代化技术极高的高能城市。即是中国的首都,又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她像一个珍藏品。
这次研学旅行,对我来说已经是一场人生中难以忘记的旅行,虽然,旅行很辛苦,但这场旅行告诉我们道理,让我们受益匪浅,这研学旅程的四天,相信在我的生命中都会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这次研学我们参观了北京的故宫见到了历史上大清王国的美丽,颐和园看长廊领略了中华艺术的博大精深,在圆明园懂得了勿忘国耻兴中华的精神,还爬了长城看到了世界第一长墙的风采,在。北京科技博物馆看到了一系列的伟大发明,懂得了懂得了中国近现代发展的迅速。
我们去观看了博物馆,我们看到了中国近代科技正在迅速的发展,这让我为我们的祖国骄傲,做为华夏儿女,我深感自豪。看着天安门广场上。红旗徐徐上升,在风的吹动下摇曳。这是中华儿女的自豪,而这个红旗每天风雨无阻的升起,来观看的游客络绎不绝。天安门广场上毛主席的画像,那想说下,熠熠生辉,我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这次去了北京之后,我明白了应该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不能拘泥于自己生活的那片小天地,原来有人,天外有天,不可以有一点小成就就骄傲自满。
本次研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清华和人大那一中午的经历,见到了一些人大的,清华的一些小哥哥和小姐姐,他们除了学习之外,还会勤工俭学,但想一想我,反思一下自己学习不好,也不怎么懂事,不会替父母分担,成天在家里除了吃就是喝就是睡。父母让我去学习的时候还要偷工减料,别人都是边学习边赚钱,为父母分担,而想想自己就感到愧疚。 这次研学旅行,对我来说已经是一场人生中难以忘记的旅行,虽然,旅行很辛苦,但这场旅行告诉我们道理,让我们受益匪浅,这研学旅程的四天,相信在我的生命中都会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不论是长城,人大清华,北京的天安门,都是我们国的象征。这次旅程让我对北京感到十分的崇敬。
总而言之,这次连续旅程告诉了我很多东西。这次研学在北京这个蕴含了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城市。我相信这一次的经历在我的青春乃至生命,都将是不可磨灭的美好印记。
(作者为左一:陈奕凝)
3.累并快乐着
文|史川禾
时间如似流水,转眼间,四天的研学时光已离我而去,虽想停留,但时间并不等人,也并不留人,说实在的,这几天的研学旅行,真的很辛苦,很快乐。
七月十日的早上,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加入了研学大家庭,本以为来到较晚,却一点也不晚,但使我犯愁的,还是那两个小时的大巴车旅行,因为在这“旅途”的末尾,发生了一段小小的插曲。
这次研学,也让我坐上了我人生中的第一趟高铁(因为以前旅游都是坐大巴车)在“复兴号”动车上,也让我领悟到了我国高铁的那一个字:稳!这次高铁旅程的终点站:北京南站,这只世界上最大的“大闸蟹”。
到北京的第一站便来到了清朝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它“辉煌”的内部,虽未在我的心中产生任何敬佩这巧夺天工的技艺,而在我的心中产生的是清王朝的由兴盛到衰败的一个缩影,也从侧面看出了慈禧老佛爷那时的挥金无度,也告诫我们,没有清廉的、关心人民的领导人,就定会没有一个强盛的国家这个道理;接着我们去看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万园之园,变成了现在的残檐乱壁,进入圆明园的纪念馆,当我看到昔日的圆明园时,不禁的叹了一口气,曾经的圆明园,与现在的圆明园,好似一辆全新的兰博基尼与一辆坏掉的电动车一样,不堪入目,这也让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到了,也告诉我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本以为会回旅馆大睡一通,没想到迎来的却是:晚睡早起!
第二天为了看升国旗,我们半夜摸黑的起床集合,虽然早起,但升国旗的画面的确挺震撼的它让我看到我们国家正在崛起,正在走上引领世界的路上前行,就像国旗由低逐渐升高一样,接着我们又去瞻仰了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后参观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看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这一天的压轴戏:北京故宫,我们也参观了,听侯导说故宫现存房间数为8700余间,虽说故宫,是真的大。
我们终于来到了居庸关长城的脚下 ,那雄伟的长城,凝聚的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次我左右边都爬了,但因时间不足,被迫返航,这次爬长城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苦吃,怎有成就?下午的科技馆之旅的行程也十分丰富,这次的旅程让我领悟到了古今中外科技的发展与创新,也让我领悟到了科技的魅力。
最后一站是去清华大学和人民大学,面对这两所中国最高级别的学府,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校内环境非常好,十分适合创造学校氛围,虽然在从中发生了一起小小的插曲,但对于从未进入这两所学府的我们来说,已足够了!
四天的时光如同转瞬即逝,出发前的那个晚上,我还在庆幸旅途还未开始,但结束后,这种庆幸却已转为不舍,也许,这就是所说的时逝脸变吧,虽然四天的研学早离我而去,但对于我来说,收获是巨大的!
(图为作者:史川禾)
4.不一样的体验
文|赵英琪
为期4日的北京研学之旅结束了,蓦然回首,仿佛这四天还在眼前,对于这次研学之旅,我们去了不同的地方,看了不同的风景,知道了不同的事,感悟了不同的人生。
在研学的第一天,我们的午饭推迟了,我们虽然都很饿,但也知道了生活中总有诸多事情会有变数,会有许多困难等着我们,我们总该面对。在颐和园中,我们领略到了清代的繁华,慈禧太后的强势也令我震惊。在圆明园中,在一片废墟中,我们仿佛看到了160多年前的刀光血影,在一场大火中,圆明园的无数珍宝毁于一旦。这告诉了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避免历史悲剧再次重演。
晚上很晚了,我们才洗漱完毕,第二天又要早点起床去看升旗仪式,所以说,第一天晚上的睡眠严重不足,导致第二天哈欠连天的。凌晨就要起床,我们也深刻的体会到了升旗的军人们有多么辛苦。在天安门广场上,望着这人山人海,我们深深的被人们的爱国情怀感动了。
在毛主席纪念堂,我们看见了这个领导中国革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伟大英雄。毛主席作为世界的大政治家在历史上留下了巨大的业绩。毛主席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巨人,他对历史的影响将远远超出中国的国界。历史已经证明毛泽东是个伟人,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毛主席都能把自己的理想付诸行动,并明白中国人民需要鼓舞需要领导,这就是伟人的特征。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去瞻仰毛主席遗体,整个大厅中十分安静,原来每一位中国人都是怀着敬佩的心去瞻仰毛主席的。
在历史博物馆和故宫中,我们领略到了古代世界的繁华和古人们的智慧,也了解知道了一些小知识。长城上的风景很美,古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在科技馆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高科技,许多有趣的东西。而鸟巢和水立方也是十分雄伟的建筑。清华大学的老城区我们也领略了一番,我最喜欢的就是人民大学里边的食物奶茶,希望我们中能够有人考入其中一所大学。
就这样,时间转瞬即逝,我们的北京研学之旅结束了,回味这四天,我们有无限的收获,用心去感受这次旅程,我们会有不一样的体验。
(图为作者:赵英琪)
5.走进首都
文|马瑞遥
七月十日的北京研学旅行把我从暑假浑浑噩噩的日子里拯救出来,从此踏上了又累又热但是却十分又有意义的征程。
去逛故宫那天是我这次四天三晚的旅程最难忘的一天,为了看一次升旗仪式,早两点多就起来,乘大巴车到了天安门广场,虽然说天还没有亮,天安门广场早已人山人海,我们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升国旗的那一刻,国歌响起,五星红旗缓缓升空,与五星红旗上升同时,东方的一片天空泛起了鱼肚白,一轮金黄的太阳缓缓生起,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接着我们去了毛主席纪念堂,排了好久队,一进纪念堂大厅正对面就是汉白玉雕塑,的雄伟高大的毛主席塑像,我们走过猩红的地毯,将花献到主席塑像前面。在千千万万束鲜花的映衬下,敬爱的毛主席愈发显得高大挺拔,使我不禁想到了主席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飒爽英姿。默默地,我们深深的向主席鞠躬。当走到陈列主席遗体的大厅,殷虹的地毯中央停放着主席遗体的水晶棺,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着水晶棺里的主席,他是那么的安详,又是那么的消瘦。可以想象出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内是怎样的呕心沥血为人民谋福祉。
下午我们去了故宫博物院,红墙黄砖,庄严肃穆,风景如画,一座座宫殿里里外外富丽堂皇,皇家的神圣由此可见。一座座的宫殿见证了千秋万代的兴起与灭亡,这座紫禁城,曾经拥有盛世王朝,也拥有衰败落寞,还有后宫的殿堂,曾记录多少少女的青春年华,也是多少女子的梦开始,破灭的地方。
那天上午我们乘车去了长城的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爬长城好累,虽然长城的道路很宽,但还是依然很挤,台阶高低不一,终于到了好汉坡,我们合影留念。
最后我们在落日余晖中踏上了归程,好辛苦,也好难忘。
(作者为右一:马瑞遥)
6.北京研学记
文|苗津萍
我于2019年七月十日至十三日到北京研学四日。
初来北京,我对于北京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就这样怀揣着一颗好奇又兴奋的心,踏上了去往首都北京的征程。
四个多小时的征程让我疲惫不堪,可一下高铁站眼前诸多的外国人又让我兴奋,北京真是名不虚传的国际城市。
下午的颐和园之旅令我惊讶——慈禧太后的强势与腐败真是让人气愤至极。园内的树、建筑、石头、亭子都有讲究,什么凤在中间,龙在四周的寓意是慈禧压过皇帝,什么树被砍了就是要留住凤尾,可见慈禧有多强势,多封建迷信,多么腐败。侯老师还给我们讲为什么颐和园没被烧,原因是慈禧调借大量的兵来保护这个地方,以至于他保存的很完整,可甲午中日战争却败了,慈禧你是有多自私啊!
十一日清晨四点末,天安门广场已经人山人海了,他们都是来看升国旗的,短短的48秒钟,让多少中国人振奋!不,更让我振奋的是毛主席。毛主席纪念馆里的肃静让人好怕到窒息。毛主席雕像后面的宏伟河山图禁不住让人致敬!
国家博物馆、科技馆着的是让我领略到了古人的智慧和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实力,整个民族的文化与精华全部凝结在了其中。孔子与孟子的雕像似乎散发着几百年前他们真人真神的魅力,让人不敢靠近。
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从小就要着去爬长城,妈妈老说长大了这带你去。闻说长城难爬,不体验怎知难爬。虽说我只爬了一段,但是真的是让我知道了爬长城的辛苦。
故宫是真的大呀!不进去走一走,看再多的电视剧也没用,果然,电视里的钟粹宫,永和宫都有,我可真是佩服古代的妃子们呀,在这偌大的皇宫之中不怕迷路吗?历代皇帝上朝的宫殿富丽堂皇,殿外有偌大的广场,广场上每隔相同的一段距离都有一块白砖,从前往后,官职越大越靠前,左是武右是文。
重头戏总在最后——清华大学,只不过戏份有点少,为了进去侯导可是费了不少心思——进清华,难啊!由此可见清华哪是说进就能进得呀。
四天的时光过得很快,转眼就要说再见,四日期间,同学们之间互帮互助,与导游老师们亲切来往,有机会,北京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