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游市场趋于理性红火同时仍存乱象

研学旅行集合了旅游属性与教育功能,它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让孩子们在课外享受旅行时光的同时,获得学习体验、培养实践能力、激发探索欲望、提升综合素养。

正值暑期,研学旅行迎来高峰。山东曲阜三孔景区挤满了研学团队,烈日阻挡不了孩子们求知的热情,来自北京市石景山区的许崇乐正在体验孔府皮影戏,他说父母第一次给他报名研学团,鼓励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曲阜文化和旅游局市场推广科科长陈曙剑介绍,这两年研学旅行特别受欢迎,今年上半年曲阜共接待青少年研学136.7万人次,同比增长24.3%。

不止曲阜,去年以来,我国旅游市场强劲复苏,研学旅行成为市场热点。不过,研学旅行的蓬勃发展,也伴随着一些市场乱象,引发社会关注。南京传媒学院副教授陈琳琳长期关注研学旅行,她表示,研学旅行的规范、有序和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回归其本来目的与价值,亟需加强行业引导与监管,多方努力、多策并举。

优质产品供不应求

暑期是研学旅行旺季。携程旅行网数据显示,暑期亲子研学类产品相关订单同比增长七成,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北京、上海、四川、内蒙古、宁夏、贵州、云南、新疆等成为国内热门游学目的地,英国、美国等海外长线游学路线,新加坡、泰国等短线游学路线也很受欢迎。途牛旅游网从艺术、历史、文学、自然、探索多角度推出了沉浸式体验类的研学游产品,出境研学游方面则包括以寓教于乐、双语教学、沉浸式感受国际课堂为主的游学团,和以博物馆深度讲解为主的定制研学团。

6人游定制旅行创始人兼CEO贾建强表示,现在的家长越来越希望通过旅行的方式,让孩子们去认识世界、拓宽视野、增长学识。“今年暑假,国内外游学产品占比达80%。这类产品在保留原有景点观光、美食体验、文化探索的同时,还规划了名校访问、博物馆精讲、当地人文体验等活动,让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

研学旅行是各地争抢的市场。今年暑期,北京市文旅局推出“缅怀致敬红色游”“炫酷工业科技游”“长城古迹探寻游”等8大系列主题活动,并推荐20个“暑期必逛特色博物馆”和暑期博物馆10大特展。江苏发出“夏天的邀约”,10条文博场馆研学游精品线路串联起各级各类大中小型博物馆。广西推出14条研学游路线,其中北海路线将带领孩子们游览北海银滩景区、涠洲岛、合浦汉墓博物馆,对海洋文化和当地人文展开深度探索。

陈琳琳表示,随着去年旅游市场整体复苏,研学旅行呈现高速反弹的势头,“去年研学旅行产品的价格偏高,今年市场更加理性,优质研学旅行产品依旧供不应求。研学旅行的目的地更加多元化,主题也更加丰富,文化、科技、环保类的都很受欢迎,个性化定制类的产品也越来越多”。

红火同时仍存乱象

研学旅行集合了旅游属性与教育功能,它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弥补课堂教育的不足,让孩子们在课外享受旅行时光的同时,获得学习体验、培养实践能力、激发探索欲望、提升综合素养。

在陈琳琳看来,研学旅行市场的火热是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多方共同推动的结果。

——从政策层面看,近年来,研学旅行被纳入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和课程体系,学校将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文化和旅游、教育等部门相继发布研学旅行目的地和示范基地名单,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扶持研学旅行。

——从需求层面看,越来越多的家长期待通过研学旅行等新的教育手段培养和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此外,适龄学生人口数量的增长也带动研学旅行需求快速上升。

——从行业层面看,研学旅行作为教育旅游融合的新业态,为相关经营主体开拓了新的增长领域。同时,研学旅行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产品,可带动相关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增长。

统计显示,我国研学旅行的从业机构已经超过3万家,目前市场上的研学旅行产品更是琳琅满目,参团时间从半天到10多天不等;目的地选择上,有的聚焦本地和周边,有的直奔海外;有孩子单独参加的“单飞团”,也有需要家长陪同的“亲子团”;研学主题更是五花八门,热门的包括博物馆精讲、大自然探索等。根据不同配置,研学旅行的价格低则几百元、高则数万元。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王琳正在给孩子选择研学旅行产品。“作为家长,我最关心孩子能不能通过研学有所收获,以及孩子出行的生活、安全问题。在比较产品过程中,我发现各家的课程设计、导师资质、带队水平等真实情况难以甄别,有点像‘开盲盒’,一不小心就可能会‘踩雷’。”王琳的担心并非多余,市场热闹之下确实伴随一些乱象。“研学行程设计不合理,孩子被动成为特种兵”“名校深度游变成校门口合影”……种种问题不禁让家长对“寓教于游”的效果产生怀疑。

提高门槛加强监管

“据预测,我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状况的确是行业质量参差不齐。”陈琳琳分析,背后的原因首先在于研学旅行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旅行社、教育机构、培训机构、互联网企业等相关主体纷纷涉足研学旅行市场,虽然推动了行业发展持续升温,但进入者本身良莠不齐,且监管不到位、主管部门不明确、行业欠缺法律法规约束,也没有统一服务标准等,导致产品和服务质量缺乏规范。

陈曙剑也表示,原国家旅游局出台的《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虽然明确了研学旅行活动的主办方、承办方、供应方等概念,但没有操作层面的市场准入办法。实践中登记注册从事研学旅行的机构并未按主办方、承办方、供应方进行划分。此外,目前国家级、省级、市级文件对研学旅行涉及的部门职责规定较为宏观,并未对具体操作层面上的部门分工进行明确。

陈琳琳建议,要在明确研学旅行行业主管部门的基础上,加强行业监督引导。“首先,研学旅行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要在文化和旅游、教育、交通、司法等部门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协作机制,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综合管理。其次,要完善监管制度,制定全国统一的研学旅行管理办法,明确监管部门职责,加强对研学旅行机构产品和服务等的监管检查。此外,应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不定期对研学机构、研学产品作出相对客观的评价,为消费者决策提供依据。”

陈琳琳认为,从行业长远发展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研学旅行对指导师的专业要求较高,但目前优秀指导师供不应求,指导师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应抓紧建立健全人才机制,在平台建立人才培养和专家评价双机制,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和考核,组建专家团队对机构及人员进行评估,进一步推动人才专业化。”

THE END
0.艾媒咨询2024一、中国研学游市场发展状况全球研学游行业简介中国研学游行业简介中国研学游行业热度中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中国研学游行业企业数量中国研学游行业政策发展 二、中国研学游市场产业链分析中国研学游产品类型中国研学游行业产业链分析中国研学游产业链上游中国研学游产业链中游(一)中国研学游产业链中游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5B<:257487xjvor
1.国内现存研学相关企业3.56万家网红张雪峰进军研学游市场研学横跨“教育+旅游”两大市场,未来市场价值是巨大的。某著名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2018-2026年中国研学游市场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422亿元。业内人士分析,研学营的价格是普通旅游团的2-3倍,毛利高出20%-50%。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研学相关企业3.56万家。从区域来看,湖南以5255家,居全国第jvzq<84jgpgo0lmkpc4dqv3ep1kew872463178681euovnsva688;;59:0nuo
2.研学市场热力十足监管引导仍待加强不囿于书本,不桎于课堂。近期,暑假研学市场持续升温,众多内涵丰富、寓教于乐的研学产品,赢得了家长的青睐,展现出强劲的活力。这种结合旅游参观与教育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有机会游览名胜古迹,还能让他们深入体验科技和文化,拓宽视野。 进入暑期,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松鸣岩研学实践基地丰富多彩的暑期研学活动受到学生jvzquC41yy}/|pxyep4dqv4pgyy/j}rnAcoe?;5834<
3.文旅融合背景下北京研学旅行产品创新开发研究《中国市场》 我是作者,免费下载 |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文旅融合背景下北京研学旅行产品创新开发研究 林月 何艳琳 贾艳琼 郝利群 刘云 开通知网号 【摘要】: 在大旅游背景下,我国旅游业正在向“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衍生出新的业态。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旅游+教育”新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YD\P7245892<60jvs
4.市场观察:研学行业市场格局已变,行业独角兽或将出现企业2020年初的疫情给研学旅行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业务全面停滞,国内业务断断续续,整个行业经历了长达三年的寒冬。疫情之后到现在,行业正迎来强劲复苏,但市场格局已悄然改变。本文基于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年度报告数据,分析疫情前后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轨迹与未来趋势。 jvzquC41yy}/erske0usi7hp1|m{|8v{13<199960jznn
5.研学游升温市场乱象频出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张坤解释,第一种是历史文化类研学旅行,也是目前旅游市场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即让学生通过参观历史遗址、文化古迹、博物馆等场所,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相关历史文化知识和内涵,活动内容和学习方式可以有观察、实践、研究、讨论等多种形式。第二种,红色革命研学旅行主要是在参观红色革命圣地过程中了解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相关jvzq<84vtc|fn7hg0et0imyl146359=1455u49752:84a@88:4?10|mvon
6.关于系统推进我市研学游市场健康发展的提案|提案选登|中国人民案由:关于系统推进我市研学游市场健康发展的提案 提案者:民进嘉峪关市委员会 内容: 随着近年来全国研学游热度上升、深度发展,为我市吸纳省内外不同年龄段学生(包括低龄学生陪护家长在内)研学游消费、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提供了更广阔、更深远的机遇。我市具有长城精神、核城“两弹一星”精神、钢城“铁山精神”“八棵树”jvzq<84yyy4k{pjz0io1qyo14637?446a::993jvo
7.中国研学旅游报告:研学向“数智化服务”转型近日,中国旅行社协会在2025首届旅行服务大会上发布了《中国研学旅游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共274家研学类企业的深入调研,分析研学旅游市场的现状和趋势,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报告》指出,当前研学旅游已从“旅游+教育”的简单叠加,演进为承载文化传播、实践育人、数字体验等多重价值jvzquC41yy}/e}sgyu4dqv3ep1jpppyck1ipp}jpv1814>2321881ltpvgtua:=2489/j}rn
8.暑期旅游市场热度持续上升亲子研学占比最大新闻频道暑期是一年中重要的旅游黄金期,家庭游、亲子游、研学游、避暑游等成为出游主要需求,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规模约占全年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精准化推进,特别是疫情形势的稳定,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热度持续上升。 从出游区域来看,新疆、云南、内蒙古等地成为暑期游的热门区域。受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文化民俗jvzq<84pgyy/{xzvj0io1sxzy1814;5:1v814;5:53e25B;6479/j}r
9.市场升温玩法上新亲子研学游“霸踞”暑期档国内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在查看、走访了解市面上多家旅游企业暑期旅游主打产品时注意到,作为暑期出游的主力军,亲子家庭客群已展示出了旺盛的旅游消费需求,但在国内及出境游市场上,亲子及研学游的火爆存在较大差异。 亲子市场 热度将超2019年国内长线游上升10% jvzq<84yyy4ukkjv0et0ew4Kpuzbp}4fqoktvrh142842?4v42842?7:a9:53998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