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最美研学基地展播

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地处长江南岸的南山风景区内,海拔540米—580.1米,占地面积280亩,绿地面积90%以上,建筑面积4053平方米,是整个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抗战文物遗址中保护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一处,是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时代小先生计划”重庆市示范基地、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作为纪念中国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二战遗址和重要教育基地,也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现有15处文物建筑遗址,呈东西两段马蹄形分布,是迄今为止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抗战遗址群中保护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一处。

研学课程

结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本基地课程设计以“弘扬抗战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为核心主题,把“抗战史”(十四年抗战)、“大轰炸”(重庆大轰炸)、“英烈魂”(抗战英烈)、“统战线”(抗战时期宋庆龄)、“复兴情”(台湾光复纪念)等五大版块链接成一个核心主题链,形成基地特色的主题课程。通过研学课程向中小学生更生动地展现十四年抗战的全景,让同学们在博物馆里、在遗址中、在文物面前和历史对话,全面了解这段曾发生在他们祖辈身上不能忘却的历史。我们结合学校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它们有机融入到博物馆的研学课程教学中。

(一)小学段

我们的文博知识课程融入了美术及艺术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及文物鉴赏能力;我们运用数学课程方法帮助孩子们导入历史年代基础知识,加强同学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抗战名人宋庆龄课程中通过生动的故事活动,培养孩子们自信向上、诚信勇敢的良好品质,重温少先队队歌,为宋奶奶献礼,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初中段

我们结合部编版历史教材,将历史及地理常识与文物实史相结合,帮助同学加深学科知识的理解,同时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三)高中段

加强了各门类学科的综合应用,以半自助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求真求知欲望来进行探索学习,特别是高中课程中阐述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巨大贡献,培养同学们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的家国情怀。

所有课程都加入了互动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系列课程中,最受欢迎的要属“大轰炸”系列课程,主要展现了发生在80多年前的“重庆大轰炸”,它同“南京大屠杀”和“东北细菌战”一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华民族遭受外来侵略的一个缩影,重庆的百姓们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展开了反空袭的斗争,是全民族抗战精神的体现。

基地保存有抗战时期西南地区最大的地下指挥中枢——防空洞,同时还有完整的“重庆大轰炸”系列展陈。

基地现配备结构合理的专职研学导师15人,主要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博物馆学、播音主持、英语、日语、旅游管理等,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并符合相关专业资格要求。

在课程中,通过讲述历史故事、让文物“说话”、沉浸式体验、知识抢答、体验拉响手摇防空警报器的方式,引导学生们了解家乡重庆的文化、历史和发展成就,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更增强了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和国防教育知识,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基地成果

2017年成为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至今,共接待了省内外近百所中小学,数万名中小学生来馆进行研学(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期间导师们的知识技能、专业素养得到极大提高,讲解员逐步蜕变为较专业的研学导师,研学团队初具规模;同时继续优化课程,逐步提高课程质量,基本实现“三级跳”,积极推广基地社会实践活动:1.顺利完成重庆市人民融侨小学、人和街小学、第三十九中学、重庆市育才职教中心、重庆市六十六中学、和济小学、湖北宜昌第一中学、成都师大一中、成都天府七中等市内外近十万人次中小学生研学(社会)实践课程;2.启动专题公益研学进校园巡讲活动,为南岸区金竹小学、迎龙小学和东港学校等10余所偏远学校和九龙坡、沙坪坝、江北等区部分学校的同学们送去公益研学课程,受益学生近万人;3.将研学课程送到重庆市聋哑学校、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和石柱等地。活动惠及重庆主城及江津、荣昌、云阳、武隆、忠县等市内各区县和山东、湖北、贵州、四川、上海等地。

基地介绍

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地处长江南岸的南山风景区内,海拔540米—580.1米,占地面积280亩,绿地面积90%以上,建筑面积4053平方米,是整个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抗战文物遗址中保护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一处,是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时代小先生计划”重庆市示范基地、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作为纪念中国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二战遗址和重要教育基地,也是激发爱国热情、凝聚人民力量、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现有15处文物建筑遗址,呈东西两段马蹄形分布,是迄今为止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抗战遗址群中保护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一处。

研学课程

结合《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本基地课程设计以“弘扬抗战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为核心主题,把“抗战史”(十四年抗战)、“大轰炸”(重庆大轰炸)、“英烈魂”(抗战英烈)、“统战线”(抗战时期宋庆龄)、“复兴情”(台湾光复纪念)等五大版块链接成一个核心主题链,形成基地特色的主题课程。通过研学课程向中小学生更生动地展现十四年抗战的全景,让同学们在博物馆里、在遗址中、在文物面前和历史对话,全面了解这段曾发生在他们祖辈身上不能忘却的历史。我们结合学校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它们有机融入到博物馆的研学课程教学中。

(一)小学段

我们的文博知识课程融入了美术及艺术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及文物鉴赏能力;我们运用数学课程方法帮助孩子们导入历史年代基础知识,加强同学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抗战名人宋庆龄课程中通过生动的故事活动,培养孩子们自信向上、诚信勇敢的良好品质,重温少先队队歌,为宋奶奶献礼,做共产主义接班人。

初中段

我们结合部编版历史教材,将历史及地理常识与文物实史相结合,帮助同学加深学科知识的理解,同时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三)高中段

加强了各门类学科的综合应用,以半自助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求真求知欲望来进行探索学习,特别是高中课程中阐述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巨大贡献,培养同学们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的家国情怀。

所有课程都加入了互动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系列课程中,最受欢迎的要属“大轰炸”系列课程,主要展现了发生在80多年前的“重庆大轰炸”,它同“南京大屠杀”和“东北细菌战”一样,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华民族遭受外来侵略的一个缩影,重庆的百姓们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展开了反空袭的斗争,是全民族抗战精神的体现。

基地保存有抗战时期西南地区最大的地下指挥中枢——防空洞,同时还有完整的“重庆大轰炸”系列展陈。

基地现配备结构合理的专职研学导师15人,主要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博物馆学、播音主持、英语、日语、旅游管理等,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并符合相关专业资格要求。

在课程中,通过讲述历史故事、让文物“说话”、沉浸式体验、知识抢答、体验拉响手摇防空警报器的方式,引导学生们了解家乡重庆的文化、历史和发展成就,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更增强了维护祖国统一的意识和国防教育知识,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基地成果

2017年成为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至今,共接待了省内外近百所中小学,数万名中小学生来馆进行研学(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期间导师们的知识技能、专业素养得到极大提高,讲解员逐步蜕变为较专业的研学导师,研学团队初具规模;同时继续优化课程,逐步提高课程质量,基本实现“三级跳”,积极推广基地社会实践活动:1.顺利完成重庆市人民融侨小学、人和街小学、第三十九中学、重庆市育才职教中心、重庆市六十六中学、和济小学、湖北宜昌第一中学、成都师大一中、成都天府七中等市内外近十万人次中小学生研学(社会)实践课程;2.启动专题公益研学进校园巡讲活动,为南岸区金竹小学、迎龙小学和东港学校等10余所偏远学校和九龙坡、沙坪坝、江北等区部分学校的同学们送去公益研学课程,受益学生近万人;3.将研学课程送到重庆市聋哑学校、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和石柱等地。活动惠及重庆主城及江津、荣昌、云阳、武隆、忠县等市内各区县和山东、湖北、贵州、四川、上海等地。

THE END
0.【大江网】江西发布中小学研学旅行系列标准学校每学年可安排1至2本报讯 郑周贇、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左阳天、实习生 陈语馨报道:7月28日,江西省教育厅联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江西省中小学研学旅行系列标准,该地方标准涵盖了基地认定规范、课程设置规范、组织实施规范、评价规范等4个规范文件,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 江西省围绕一系列研学旅行教 jvzquC41yy}/lsw0gjv0ls1428219=241i32j7423951yfig0nuo
1.运城市2023年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暨省级中小学研学(劳动)实践教育黄河新闻网运城讯4月7日,运城市2023年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暨省级中小学研学(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现场观摩会在永济市鹳雀楼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召开。运城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运城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李红霞出席会议并讲话。永济市副市长潘邑峰参加鹳雀楼“省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并致辞。永济市教育局党组书记、jvzquC41{e4tzptx0et0exsvgpz04975/2:0394eqpzfp}d34;<78>60jvs
2.“行走阅读”课程为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提供底层支持1.中小学阅读课程渗透立德树人各环节 青少年阅读,可以打通立德树人各环节伴随青少年成长,正是促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最便利最有效的途径。阅读不仅与青少年道德养成和文化知识学习有密切关系,也可以渗透到社会实践中,与研学旅行、劳动教育等社会实践结合,形成行走阅读课程,更好地达成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jvzq<84yyy4k{k3ep1xnvƒhi1z}z1€zy18149561v81495652e44;:440nuou
3.中学工作案例:“三行三有”行走德育体系的实践探索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段的特征,基于学情组织和安排研学旅行的内容。初一侧重于乐趣,组织学生走进野生动物园,了解“金钉子”、扬子鳄等,在亲近大自然中进行探索求知。初二侧重兴趣,组织学生走进小城海宁、走进水厂,在感受人文历史、自然科学中,激发求学兴趣。初三侧重志趣,组织学生走进朱家祠堂、红旗仪表、德玛克与长兴中学,在jvzq<84yyy4{ziz0eun0ls1pg}t1pcn1814<225/741:;94:4ivvq
4.7月1日江苏中小学迎来暑假各地学校设计多彩“假期大餐”沿着运河 开展运河研学 随着“双减”落地,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以作业单、研究单代替重复抄写。 无锡市东林古运河小学大队辅导员李炜玟说,今年的暑假作业增加了和运河有关的“研学项目”。“比如运河上哪边的塔和北京的塔和我们无锡的塔有什么样的区别?而且还能运用到比如说一些数学知识,历史性知识,来更深入地研究jvzq<84lu0vfqyqg0eun0ls1p4532;8128911l882564/=56986787mvon
5.以史明志砥砺前行——哈尔滨理工大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共建的重要批示,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2024年3月26日下午,哈尔滨理工大学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王晨教授、孙宇博老师及优秀研究生代表,在水利社区蒋雪艳书记的引jvzquC41yy}/j{gwuv4ff~3ep1oohx4328?04=>53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