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物主题研学创新建设“十佳案例(课程)”遴选作品展示:“探岳麓文物瑰宝寻千年学府风华”

岳麓书院党性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修中心由湖南大学批准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面向全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开展党性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以及面向企业家,传统文化爱好者,中小学生开展传统文化研修的专门机构。

案例(课程)内容:

一、课程背景与意义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 年),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麓书院延续了千年的教育办学和学术研究传统,成为了全国书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书院古建筑群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纪念五大建筑格局,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好的书院建筑群。

岳麓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根中国大地深入发展“岳麓书院模式”,努力推动书院全面现代复兴,早日建成为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文化地标。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使岳麓书院肩负起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使命。 岳麓书院研学课程应运而生,旨在通过创新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岳麓书院的历史文化价值,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目标

(一)设计理念

1.沉浸式体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沉浸式剧本体验为核心,让学生穿越 时空,身临其境地感受岳麓书院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2.跨学科融合:整合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等多学科知识,打破学科界限,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跨学科思维能力。

3.实践探究: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与探究能力培养,通过实地考察、文物修 复、创意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中成长。

4.个性化定制: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兴趣需求,设计模块化 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因材施教。

(二) 课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深入了解岳麓书院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建筑特色及学术传统。

· 掌握古籍修复、碑刻墨拓、秦简解读等传统文化技艺的基本方法与操作 流程。

· 学习中国古建筑学、古典诗词、传统礼乐等相关知识, 提高文化素养与艺 术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 素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与热爱之情,增强文化自信。

· 引导学生传承岳麓书院的治学精神与尊师重道传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与人生观。

· 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提高学 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与特色

(一)课程内容

1.藏书千年——御书楼墨香的历史追溯与古籍遗珍守护

学生深入岳麓书院的御书楼,在导师的引导下,探寻御书楼千年来的发展 历程,了解其在古代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聆听讲解, 追 溯珍藏典籍的流转轨迹,感受岁月长河中知识的传承与延续。同时, 学生将有机 会接触到真实的古籍,学习古籍保护与修复的基本知识,亲自动手修复破损古籍,体验古籍修复师的匠心与技艺。

2.传世碑刻——岳麓书院石韵中的历史镌刻与墨拓传承

解读岳麓书院碑刻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了解碑刻艺术在古代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作用。学生将在书院内外寻找遗落的碑石残片, 观察碑刻的文字、图案与书法艺术,学习碑刻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在掌握碑刻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将亲身体验墨拓技艺,将碑刻文字与图案转化为墨韵印记,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石刻文化的不朽精神。

3.岳麓秦简——简牍背后的秦朝风云与千年文韵修复

钻研岳麓书院所藏秦简所反映的秦朝历史风貌,通过解读秦简文字,了解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方面的情况, 拓宽历史视野。学生将深入学习秦简的制作工艺、书写特点与保存方法,在导师指导下,对受损秦简进行修复与保护,让这些承载千年历史的文物重焕光彩,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传承。

4.拜谒圣贤——岳麓文庙的尊师崇礼与圣学传承

走进岳麓书院文庙,感受儒家思想的深厚底蕴与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学生将了解文庙的建筑布局、祭祀仪式与文化内涵, 学习儒家经典文化,领悟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在庄重的氛围中,学生将参与拜师礼仪,向圣贤表达敬仰之情,传承千年学府的圣学风范与道德教化,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5.书院神兽——岳麓古建脊上瑞兽的文化寓意与创意重塑

探究岳麓书院古建筑中神兽装饰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了解神兽在古代建筑中的象征意义与风水文化。学生将在古建各处寻找神兽形象,观察其形态、特征与分布位置,深入研究神兽背后的文化寓意。在掌握神兽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将发挥创意,运用各种材料进行神兽模型制作,重现书院古建的精美风貌,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元素。

(二) 课程特色

1.多元课程体系,个性定制学习

课程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差异,设计了模块化课程体系,涵盖历史文化、传统技艺、思想道德等多个维度, 每个模块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形成完整知识网络。

引入沉浸式RPG角色扮演互动学习模式,学生扮演古代书院生徒,在精心构建的历史场景中完成任务、探索知识。

3.任务驱动探索,锻造核心素养

设计定向寻宝式任务,将知识技能融入其中,学生以团队合作方式完成任 务,在此过程中锻炼多种能力。

4.稀缺资源加持,深度感知文化

岳麓书院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如古建筑、碑刻、古籍等, 学生在研学中可近距离接触欣赏,深入了解其背后故事和文化意义。

5.跨学科知识融合,拓宽文化视野

课程内容融合中国古建筑学、古典诗词、传统礼乐等多学科知识, 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实施

1.前置课程准备

·组织学生观看岳麓书院官方推荐的介绍视频,涵盖书院历史、文化、建筑等方面,让学生对书院有初步整体认知。

· 引导学生学习岳麓书院的治学精神,如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等, 理解其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介绍定向活动玩法,使学生熟悉研学过程中寻找打卡点的规则和方法, 为后续课程体验做好准备。

2.课程体验过程

· 为学生提供详细地图和必要设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地图提示寻找岳麓书院内的NPC打卡点。

· 在打卡点,学生合力解读活动任务,任务设计紧密围绕书院历史和湖湘文化,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完成任务,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书院。

· 鼓励学生积极与 NPC、导师、工作人员及其他小组互动交流,分享发现和见解,丰富学习体验。

3.课程后续延伸

· 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成果汇报会,学生以小组或个人形式展示研学收获, 包括知识掌握、技能提升、情感体验等方面。

· 引导学生将在研学课程中培养的兴趣和能力延伸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鼓励他们继续深入研究岳麓书院文化或相关传统文化领域。

·建立研学课程交流平台,方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继续交流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促进学生持续学习和成长。

(二) 课程评价

1.知识掌握方面,考查学生对岳麓书院历史文化知识、传统文化技艺理论等的理解和记忆程度,通过书面测试、口头问答、任务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估。

2.技能提升方面,关注学生在古籍修复、碑刻墨拓、秦简解读、模型制作等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和运用水平,依据操作规范、作品质量等进行评价。

3.情感态度方面,观察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兴趣表现、团队合作态度、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程度等,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表现记录、小组讨论参与度等进行综合判断。

4.创新能力方面,评价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提出的新思路、新方法、创意作品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

THE END
0.阜阳市文旅体局公布2025年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2025/11/9 21:52 研学界Study Travel World 2025年阜阳市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经过专家初审、现场评审等环节,拟获奖作品14件,现对获奖作品予以公示。 公示时间为2025年11月4日至11月6日。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向阜阳市文旅体局广电科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核实查证。提出异议者须提供本人真实姓名、jvzquC41o0mbp|z{cp~vg7hqo1gsvrhng1727?
1.赞!达川区逸夫小学参赛的三项红色研学实践课程设计均获市级一等奖2023年3月6日,达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公布了“首届川陕革命老区达州市中小学红色研学实践课程设计大赛”评选结果。学校推送《弘扬传统文化 探索别样美育》《探寻将军故里 传承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劳动“树”你最美》三个作品参赛,喜获三个一等奖。 学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使命,开展了一系列“聚焦‘红色jvzq<84o0f€yy7sgv1inu8hqpvkov862848::>9
2.2025年安徽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出炉安徽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讯(记者 杨光)近日,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教育厅联合主办,安徽出版集团承办的2025年安徽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正式公布获奖名单。 经严格评审,20项课程设计作品获一等奖、40项获二等奖、60项获三等奖,标志着这场以“研学 jvzquC41yy}/cqhcklooi7hqo1nuou4424;0cwmwka692?479763;7mvon
3.我院在2023年全国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大赛中喜获佳绩近日,由《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三大地理教育类期刊联合主办的“2023年全国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大赛”评奖结果揭晓。我院10部参赛作品全部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我院获优秀组织奖。 本次大赛共收到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jvzquC41ynmh0oopw0kew7hp1;>0en4e38<74j8889?91yfig0nuo
4.喜讯:文法学院师生团队获2024年“九州杯”全国研学设计大赛特等奖在2024年“九州杯”全国研学课程设计大赛中,文法学院刘梦华副教授与吴飞老师携手引领师生团队,凭借优秀作品《如意行径探秘:岭南红色印记之旅》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成果组的特等奖,彰显了文法学院在研学课程设计领域的深厚底蕴与卓越实力。“九州杯”全jvzquC41yy}/imzrv0kew7hp1yly{8nphq522?717;>50qyo
5.我院在2022年全国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大赛中喜获佳绩近日,由《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三大地理教育类期刊联合主办的“2022年全国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大赛”评奖结果揭晓。我院15部参赛作品全部获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我院获优秀组织奖。 本次大赛共收到包括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jvzquC41ynmh0oopw0kew7hp13708>4e38;83j8543941yfig0nuo
6.《清晏皖公山,投迹归此地》荣获安徽研学课程设计大赛“一等奖山水之间见课堂,文化根脉育新人。在近日落幕的2025安徽研学旅游大会上,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教育厅等联合主办的“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揭晓获奖名单。其中,安徽职业技术大学陆艺璇团队设计的《清晏皖公山,投迹归此地——天柱山研学课题实施方案》从千余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一等奖。 jvzquC41vtgwgu3cpj{jpn|u0eun1€qcpj{j1;5472>0v;5472>33h=946;537mvon
7.理学部学生在2023年“九州杯”全国研学课程设计大赛中喜获佳绩7月27日,由《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地理教育》杂志社联合举办的2023年“九州杯”全国研学课程设计大赛公布获奖名单,理学部地理科学专业报送的三组作品均获得佳绩:《桑干河流域探秘之旅》(作者:杨雨欣、樊嘉欣、高思雯、李英杰、孙月、宋春蔚、王佳宁、项芳柳、徐菁菁、左梦璐)和《西安》(作者:侯孟玲jvzquC41jwoiwj3jgdzv0niw0et0ng1kpjfz7ujrAspf|Bepg}t(ri?48:2
8.设计大赛作品展播⑦《兵学养智,助力国防——大马峪研学课程这些脱颖而出的优质研学方案,兼具创新性、实践性与教育价值,将成为今后开展传统文化与国防教育研学活动的生动范例,引领广大青少年在研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增强国防意识、厚植爱国情怀,助力国防教育事业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现对获奖作品进行展播。今日展播作品《兵学养智,助力国防——大马峪研学课程》。 责编:陈国栋 审jvzq<84y0f€xy€3eqo5q1y7ZrooWC`L4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