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阶段,通过各高校、学会官网和媒体公开报道等全网渠道,梳理省内高校、名家学者、省级社科普及教育基地以及社科类社会组织涉及人文社科领域重要动态,具体情况如下:
1.第七届“学院空间”青年美术作品展隆重举办 300幅青年艺术家高水平作品亮相武汉
11月5日,省社科联重点项目——第七届“学院空间”青年美术作品展在武汉科技大学沁湖美术馆隆重展出。来自中国及俄罗斯高校的青年艺术家艺术再现的美人、美景、美事,他们用画笔描绘时代,通过优秀美术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俄高等美术教育及艺术创作的命运共同体。省社科联副主席张明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省老领导杨斌庆宣布开幕。
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895—2020)编撰暨古典资源重释重构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
11月4日,由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周新民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现当代小说理论编年史》(1895—2020)编撰暨古典资源重释重构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华中科技大学顺利举行。经过认真审议与研讨,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课题是一项具有奠基性的学术工程,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体系上有一定学术价值和意义。专家组还建议研究过程中加强资料的考证和筛选,更精确的界定各种概念和历史分析等相关问题,注意回应新时代的文学关切。
3.《经济评论》获“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 和“202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等多项殊荣
由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经济评论》,在近期公布的多项学术期刊评估中位居前列,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稳步提高。近年来,《经济评论》率先改革编审机制,拓展学术期刊功能,积极探索学术期刊融入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服务“双一流建设”的路径,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融合发展中展现《经济评论》的学术品位、学术风格和学术情怀,不断扩大《经济评论》的学术影响力。
4.武汉大学举行商科教育130周年发展大会
11月7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举行商科教育130周年发展大会。400余名嘉宾代表和各界人士参加现场大会,超4万人次线上观看。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回顾了武大商科教育的发端与发展。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董志勇表示,武汉大学与北京大学渊源深厚,生动演绎了近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南下北上”的佳话。两校气质相近、精神相通,希望能够进一步增强两院之间的合作交流,推动践行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的时代担当,共同谱写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篇章。
5.第二届长江大保护司法论坛将于11月24日举行
11月9日,第二届长江大保护司法论坛组委会第二次筹备会议召开。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和长江海商法学会、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理论研究(武汉大学)基地共六家主办单位就论坛筹备工作进行集中研究讨论。会上,组委会成员研究审议了《长江大保护司法论坛章程(讨论稿)》《关于第二届长江大保护司法论坛主题征文评选结果的报告(建议稿及说明)》《第二届长江大保护司法论坛实施方案(建议稿)》,并围绕论坛筹备情况提出意见建议。第二届长江大保护司法论坛将于11月24日至25日在武汉东湖宾馆举办。
6.21世纪国际共运基本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华中师范大学第七届国际共运论坛召开
11月4日,由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社会主义研究》编辑部承办的“21世纪国际共运基本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华中师范大学第七届国际共运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国际共运论坛紧扣“21 世纪国际共运基本问题与前沿问题”这一主题,讨论范围广泛、学术氛围热烈、研究内容富有深度,产出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领域的思想盛宴,必将成为学界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7.两个结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
11月4日,“‘两个结合’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华中农业大学举行,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30余位专家学者展开理论研讨。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爱国指出,全省社科理论界要提高站位、开拓视野,进一步强化思想引领,深入学习好、研究好、阐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不断拓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此次研讨会由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分中心联合主办。
8.第七届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暨“新移民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
11月4日,第七届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暨“新移民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研讨会围绕“世界华文文学与新移民文学”“新移民文学史的生成、构建和发展”“新移民文学与中国大陆文学的互动”“新移民华文作家作品研究”等议题展开全方位、多层次讨论,旨在挖掘新移民文学的广度与深度,继续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绽放文化交流新姿态。
9.2023年湖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
11月3日,由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的2023年湖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来自省内十余所高校的实验室工作相关领导、专家、骨干以及有关公司负责人共计100余人参会。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搭建了湖北省各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沟通桥梁,进一步推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0.第七届全国语言学博士论坛在湖北大学举行
11月5日,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湖北大学文学院、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湖北大学)承办的第七届全国语言学博士论坛在湖北大学举行。据悉,“全国语言学博士论坛”自2016年开始,已连续举办六届,旨在“推动语言学研究发展,促进国内青年语言学学者交流、互动与成长”。此次全国语言学博士论坛吸引国内外60多所高校的160余名博士研究生报名,经过论文筛选,最终确定51所高校的95位博士研究生参会交流。
11.第八届全国君子文化论坛在武汉科技大学举行
11月11日,为期两天的第八届全国君子文化论坛在武汉科技大学青山校区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研讨君子文化,共襄文化盛宴。本次论坛由武汉科技大学主办,全国智善公益基金会“君子文化基金”资助,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儒学分会、武汉大学国学院、武汉岳飞文化研究会协办。研讨期间,与会学者围绕“君子文化的知与行”这一主题,就君子文化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内涵与外延等开展交流探讨。
12.首届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武汉学院召开
11月3至4日,由武汉学院主办、法学院承办的首届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建设研讨会在武汉学院校图书馆隆重召开。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治理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13所高校专家学者以及武汉仲裁委员会、武汉海事法院、北京德恒(武汉)律师事务所等实务单位代表60余人出席会议。武汉学院副校长罗航致辞,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与各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共同探索如何进一步加强国际经贸规则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际经贸谈判培养更多优秀的专门法治人才。
13.文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举办传媒人活动周暨“传媒人的社会责任感”主题活动
11月8日,文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举办的传媒人活动周暨“传媒人的社会责任感”主题活动正式开幕。传媒人活动周是文华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举办的实践类活动,旨在激励学生以传媒人的方式进行深层次的学习。文华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程红表示,本次活动是文华学院“个性化教育”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我希望未来进入媒体行业的同学们能够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地进行思考如何承担起这份责任与期望,广泛吸收科学知识,传递大爱精神,努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有为青年。”
14.湖北省2023年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教联体建设启动仪式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举办
近日,主题为“建教联体赋能中职提质培优,创双优校促进职教内涵发展”的湖北省2023年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暨教联体建设启动仪式,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南校区财经学院举办。活动由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湖北导学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湖北职业教育学会中职分会支持。活动现场,与会人员围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双优校建设实战经验、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与技能高考先进校经验、职业教育“共同缔造”与教联体建设等话题展开分享交流。
15.2023湖北大数据与数字经济发展论坛在湖北经济学院举办
近日,2023年湖北大数据与数字经济发展论坛在湖北经济学院举办。论坛紧扣“新财经热点研究问题——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治理创新”主题,深入探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新财经学科学术研究范式的转变。论坛由湖北经济学院与武汉经开区管委会联合主办,湖北经济学院大数据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和武汉经开区工委统战部(工商联)、经信局与科创局承办,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财经高等研究院等单位协办。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和企业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和同行参会。
16.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湖北省妇女人才促进会“智慧·引航”活动启动
11月7日,湖北省妇女人才促进会“智慧·引航”活动启动仪式暨2023襄阳行活动在湖北文理学院举行。此次活动由湖北省妇女联合会、湖北省妇女人才促进会、襄阳市委人才办、湖北文理学院、襄阳市妇女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主题为“凝聚巾帼智慧 助力女性成长”,副主题为“襄阳有我 创新有为”。在成长导航环节,主持人和嘉宾面对面,围绕现场女大学生关注的科研之路、未来规划等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访谈,展望、探讨未来女性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深入推动女性科技人才成长成才。
17.第三届湖北省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现场会圆满举行
11月9日,由省级社科类社会组织湖北省中小学学校文化研究会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协办、十堰高级职业学校和湖北新民教育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三届湖北省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十堰高级职业学校召开,来自全省各市区县的50余所中职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近200人参与了此次活动。本次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以“打造文化特色品牌,推进中职‘双优’建设”为主题,为期两天,通过专家讲学、经验交流、专家点评、文化沙龙、现场参观、论文交流等形式,全方位探讨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全面展示我省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18.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孝昌县图书馆举办第二十八期看“荐”绘本亲子阅读活动
11月5日,孝昌县文旅局关工委联合县图书馆邀请文化志愿者肖珍华老师为小读者及家长带来一堂生动的绘本课《好饿的毛毛虫》,来自20余组家庭共计4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增进了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还增强了家长的科学育儿理念,提升家庭科学育儿能力。下一步,孝昌县图书馆将继续开展丰富的亲子阅读活动,从多方面着手,将优秀的教育资源带给更多的读者,让更多读者家庭受益。
19.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荆门市图书馆举办“象山讲坛”活动
11月8日上午,由荆门市图书馆主办,荆门市诗词学会、东宝区作家协会等单位承办的“象山讲坛”活动在荆门市图书馆五楼多功能厅成功举行。本活动由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叶进主持,市校园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李伟作精彩点评。来自荆门市社科联、市诗词学会、市校园文学研究会、市电化教育馆、东宝区作家协会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会员以及荆门城区的文学爱好者近百人参加活动。
20.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阳新县图书馆联合幼儿园开展书香研学活动
11月8日和10日,阳新县图书馆与实验幼儿园、供销社幼儿园联合开展阅读研学活动,将阅读的种子种在幼儿心中。8日,在图书管理员黄慧琳带领下,小朋友们参观了解了图书馆基本布局。10日,来自供销社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图书管理员带领下参观游览图书馆之余,在绘本阅览室内通过“看、读、演”的模式开启了一场阅读之旅。此次幼儿阅读研学活动,将阅读融入孩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阅读过程中,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21.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鄂州市博物馆开展“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社教活动
11月11日,鄂州市博物馆“吴都古韵”文博小课堂开展了《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社教活动,20名小志愿者穿越千年,探寻冷兵器时代的辉煌记忆。社教老师介绍了剑、戈、矛等几种战国时期常见的兵器,以及各种兵器的成语和故事,让同学们了解兵器的重要性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因为战争对兵器的需求不断增长,刺激和推动了青铜兵器的铸造,也使兵器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用品必怀可缺的器物。
22.《人民日报》刊发彭菊花署名文章《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
《人民日报》11月8日刊登彭菊花署名文章《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提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阐述“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强调“‘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主体性重大论断的重要意义,在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续推进“结合”、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中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努力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作者单位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3.《经济日报》刊发李纲署名文章《深挖长江经济带数智融合潜力》
《经济日报》11月9日刊登李纲署名文章《深挖长江经济带数智融合潜力》提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把长江经济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同时,“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也是一个重要着力点。这些表述,对长江经济带积极以数智化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具有关键指导作用。
(作者系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24.《湖北日报》刊发杜志章署名文章《把握机遇推动湖北高水平开放》
《湖北日报》11月6日刊登杜志章署名文章《把握机遇推动湖北高水平开放》提到,就对外开放而言,湖北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现实条件。一是立体交通时代的区位优势。二是共建“一带一路”赋予湖北以纽带地位。三是在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湖北肩负着重大使命。围绕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目标定位,湖北立足经济大省、科教大省、生态大省、农业大省的省情实际,正积极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湖北实践。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25.《湖北日报》刊发罗静署名文章《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
《湖北日报》11月6日刊登罗静署名文章《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提到,就聚焦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我省明确部署实施《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湖北的流域综合治理以流域为抓手,统筹发展则以四化同步为抓手。流域综合治理与统筹发展相结合,全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本质特征。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
26.《湖北日报》刊发刘国胜署名文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命题》
《湖北日报》11月10日刊登刘国胜署名文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命题》提到,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命题,“第二个结合”坚持文化传承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主张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的有机统一。“第二个结合”拓展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化来源的认识,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的认识,丰富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性问题的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和文化理论的根本遵循,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总结。深入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必须科学把握“第二个结合”这一重大命题的深刻内涵与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