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统筹考虑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管理要素解读大连市地方标准《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规范》教育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研学旅行基地是研学旅行课程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随着研学旅行服务市场的不断发展升级,对研学旅行基地供应商的选择也越来越趋向专业化、规范化,越来越重视基地的建设及服务质量。

沐航起草的于去年11月正式发布实施的《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规范》大连市地方标准,对研学旅行基地的建设与主办方、承办方选择合适的基地提供了相关参考要求。

图:《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规范》大连市地方标准

研学旅行基地的定义与原则

研学旅行基地要坚持安全性、教育性、公益性、实践性、普及性的原则,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特色与研学参与者的特征及需要,提供适合研究性学习和旅游体验的环境,科学趣味的研学实践教育课程,为研学旅行者广泛参与研学旅行活动提供条件。

研学旅行基地的类型

《研学旅行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规范》中提出了研学旅行基地的五种类型,基本涵盖了基地类型的主要方向,但实际基地仍可细分为更多类型,或集多类型于一身,不局限于以下五种。

● 自然文化遗产教育基地

发掘、展示与传播自然文化遗产科研、文化、审美价值的自然景区、动物保护区、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古迹、 古建筑等。

● 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展示与传播传统文化,发扬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等。

● 科普教育基地

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与思维,激发科学兴趣,开展科普活动的科技场馆、科技创新基地等。

● 工农业教育基地

普及农业生产、民间传统工艺、工业历史以及现代工业文明的农业示范园区、民俗文化村、特色小镇、工业园区、知名企业以及重大工程基地等, 设置工农业知识课程和劳动教育课程。

● 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

展示科研成果、学术成就、创新创业经验等,增强内在学习动力,具有教育教学特色、 学科背景或一定科研成果,将产学研成果转化教育解说的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等。

研学旅行基地建设基本要素

基地的建设主要围绕场所条件、基础设施、研学课程、人员配置、服务质量等要素进行。我们将其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个方面进行阐述:

1.硬件

● 选址:基地的选址首要考虑安全性,远离潜在危险区域,实现紧急救援或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可行性;同时需关注所在地周边的社会人文环境,宜远离周边成人娱乐场所密集地区。

● 基础设施:基地需配备与研学实践相适应的基本硬件条件,如必要的围界,能源、动力的供给设施等。

● 教育设施:基地应建设或划定专门的研学场地,配备适宜的教学辅助设备、教材教具设施、智能化展示方式与导览系统等。

● 游览设施:基地应设置必要的游览步道和公共休闲设施,安全适宜的交通工具,以及必要的导览、提示标识等,合理规划设计停车场布局。

● 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接待、区间交通、通讯、餐饮、住宿、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设施以及安全应急设施,配备适宜的消防器材、监控系统、疏散通道等。

2.软件

● 人员配置:基地应明确为满足研学实践教育要求所需的岗位及其能力要求,确保配备数量充足、能力胜任的从业人员,例如研学指导师、讲解员、服务人员、安保人员、医疗救护人员、活动策划人员等。基地可与专业团队合作进行人员培训。

● 课程开发:与外部机构合作,结合基地资源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发设计适应相应学段及游览时长的研学课程。运用多种形式及方法对研学参与者进行任务引导,提供教育评价。

● 配套服务:公益性服务,针对不同性质的研学群体,给予门票减免或价格优惠政策;气象服务,提供实时气象信息,加强智能气象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建立传染性疾病应急预案与应急响应等。

研学旅行基地的运营管理

● 管理运营体系:

基地应设有研学旅行管理机构,对研学旅行活动实施统筹管理,应设置实现管理目标所需的职能部门、规章制度、服务流程等,建立完整的服务质量标准和岗位责任制度,编制基地发展规划。

● 质量监督体系:

从内部,基地应建立完善的服务质量监督保障体系以及投诉处理制度,确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满意度监测工作,并定期进行管理体系检查与服务质量考核;

从外部,基地需定期向主管部门提交研学接待、课程研发、活动成果等材料,定期参加研学旅行基地品质检测以及相应等级达标评定活动,并根据要求及时修订管理细则,接受第三方评定机构的动态管理。

● 安全管理体系

基地应建立完备的研学旅行安全管理工作方案、研学旅行活动安全评估制度、研学旅行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设置安全管理专职人员,进行常态化的安全管理、安全巡查、安全教育等工作。制定和完善研学活动安全操作流程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培训演练;具备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医疗救助条件,建立安全工作档案,明确落实安全责任。

研学旅行不同于学校教育,它要求参与者走进大自然、走向社会,与自然万物进行直接的接触与观察,是在校外环境中进行的情景式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行走中的教育。研学旅行中,教育是目的、旅行是方式、基地是载体,因此厘清基地的内涵,把握其本质属性,精准统筹考虑基地的建设与管理要素,提升研学旅行基地建设高度,有利于满足研学多重功能的需要,也有利于推动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关于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思考在这一官方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就国家而言,对研学旅行的定义是非常清晰明确的,谁可以做,谁不可以做也界定的非常清楚,只是有些机构为了谋取利益而断章取义,搞的市场一片混乱,所以,我们看待一件事情,还是要从根源上挖起。定义中,明确指出了几个关键点—— jvzquC41yy}/lrfpuj{/exr1r18de@58;7?fg;
1.研学旅行的六大教育意义超出你的想象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jvzquC41yy}/onnrkct/ew46pou|s~
2.媒体聚焦近期,在各大旅游景区、博物馆和研学基地,统一着装、成规模、有组织的研学旅行团队随处可见。随着旅游市场全面复苏,研学旅行市场呈现火爆态势。研学旅行市场火爆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产品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一些传统旅游产品被冠以研学标签;一些研学课程设计敷衍了事,同质化严重,缺乏教育性、专业性和实践性;jvzq<84egvvb0ls1nkyu0ymrAhoe?=8
3.政策解读学生群体研学旅行的安全风险综合评估和系统防范 学生群体研学旅行(一般也称为“研学游学”“研学旅游”“研学实践”等),在官方相关文件中的定义为“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 (2025-02-07) jvzq<84egvvb0ls1nkyu0ymrAh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