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人人在研学,处处皆课堂,打造研学实践教育新常态长江云

2021年10月,教育部部署在12个省市区建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旨在进一步探索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年多来,首批实验区建设聚焦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通过深化改革破解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在多个方面取得成效并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为总结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先进经验,挖掘推广各实验区在综合改革各方面的典型案例,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指导下,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推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栏目。今天,我们一起来看湖北省宜昌市对研学实践教育的探索和实践——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湖北省教育厅等14个部门拟定实施意见,确定宜昌为全省8个“研学旅行”试点地区之一。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教育局积极响应,成立研学旅行协调小组,研究工作机制和实施办法,全方位推进研学旅行工作。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宜昌研学实践工作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高度肯定,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2018年5月,湖北省研学旅行推进会在宜昌召开;2019年4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举办全国研学旅行发展论坛,宜昌市教育局作经验交流发言;2019年6月,全国研学实践教育营地管理经验研讨会暨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共同体成立大会在宜昌市召开;2020年10月,宜昌研学旅行“1+4”管理模式获全省校外教育年会创新案例一等奖第一名。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创新确立“1+4”管理模式

由政府统筹,教育、文旅、发改、交通等11个部门组成宜昌市研学旅行工作协调小组,全面统筹协调,学校、家长委员会、基地营地和旅行社4个方面共同参与,形成“1+4”研学旅行管理模式。

1.政府统筹,破除研学旅行发展障碍。协调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难点问题,形成规范文件。2017年以来,先后出台20多份研学旅行有关管理文件和规定,形成《宜昌市研学旅行制度汇编》,出版《研学旅行在宜昌》,从政策规定、组织流程、课程实施、线路规划、合同签订、基地营地及旅行社评选、研学导师培训培养、安全保障措施等各方面予以规范和细化,全方位指导研学旅行活动。

2.学校主导,做好研学旅行计划安排。学校将研学旅行纳入每学期教育教学计划,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常态化开展。会同家委会遴选推荐线路和旅行社,由家长代表、学生代表、教师代表票选确定。安排班主任全程参与研学旅行管理,与学生同吃同住,缴纳食宿费用,禁止将教师等工作人员的相关费用转移或变相转移到学生身上。

3.家长参与,营造研学旅行良好生态。家长委员会负责审定研学旅行方案,联合学校与基地、旅行社签订协议,按照合同约定,收支研学旅行费用。家长志愿者全程参与研学旅行,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监督,促进各方职责的落实。在家长群里解读研学政策和方案,分享学生研学过程感悟和成果,形成家长共鸣共识,营造研学旅行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

4.基地实施,提升研学旅行活动效果。基地的重要任务是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开发研学旅行精品课程,突出实践性、趣味性和教育性。按照一个班配备一名研学导师的要求,负责研学课程的实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避免研学旅行走马观花、“游而不学”。

5.旅行社组织,确保研学旅行安全有序。研学旅行涉及学生衣、食、住、行、活动等方方面面,旅行社的组织协调是确保活动有序和学生安全的重要环节。旅行社具备组织协调和安全防控的专业团队,根据研学线路安排做好安全保障和应急预案,为学生购买保险,每班安排一名研学导师负责安全组织管理。

二、建设一批优质基地营地

宜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5A级景区4家,4A级17家,3A级20家,各类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宜昌市教育局联合文旅局研究制定基地营地、旅行社评选办法,分批开展评选认定,通过不定期检查督导、定期考核评估,实施动态管理。目前市级研学基地营地55家,其中,国家级营地1个(全国三大示范营地之一),国家级基地2个,省级基地营地13个,省劳动基地4个,各类基地营地数量均位居全省第一。

1.水电文化独一无二。宜昌是世界水电之都,是世界第一大坝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三峡大坝研学基地是教育部认定的全国首批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近10万人次,覆盖全国各地中小学生。

2.历史文化绚丽灿烂。宜昌是巴楚文化的交融地,孕育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挖掘屈原文化、昭君文化、三国文化等,分别建设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研学旅行基地。

3.地质资源丰富独特。宜昌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喀斯特溶洞星罗分布,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拥有划分地层的“金钉子”2枚(全国仅11枚)。依托丰富地质资源,建设奥陶纪石林、三峡晓峰等地质特色鲜明的研学基地。

4.三峡生态秀美绮丽。宜昌一半山水一半城,正着力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生态小公民”主题实践教育获习总书记点赞,中华鲟研究基地、长江游轮研学基地、三游洞、清江画廊等研学基地特色别具一格,形成了江、城、湖、山融为一体的生态文化。

三、开发系列研学精品课程

研学课程质量决定着研学旅行教育效果。宜昌高度重视课程建设,组建研究团队,加强资源调研和开发,打造具有三峡文化、宜昌特色的系列精品课程。

1.成立“宜昌市三峡研学旅行研究中心”。在三峡旅游职院挂牌成立“宜昌市三峡研学旅行研究中心”,聘请20名研学旅行研究员,从研学旅行体制机制、课程开发、导师培训、基地营地运行管理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形成系列规范文件和可行性报告。

2.深入基地开展资源调研与课程开发。组建课程开发团队,分小组深入基地调研,指导基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分学段开发基地特色课程。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评审严格把关,验收一门,推出一门。

3.出版《宜昌市研学旅行优秀课程汇编》。精心挑选30余门代表宜昌研学旅行特色的优秀课程,多次集中研讨,反复修改优化,汇编出版了《宜昌市研学旅行优秀课程汇编》,为基地提供课程开发的范本。

四、培养优秀研学导师队伍

研学导师是保证活动效果的关键因素,宜昌以“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加强导师培训,着力培养一支相对稳定、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研学导师队伍。

1.培养稳定的研学导师队伍。2019年10月,教育部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列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三峡旅游职院成为湖北唯一成功申报的高等职业院校。三年来,共招生632名学生,深入推进政校行企深度合作,着力培养一支专业稳定的研学导师队伍。

2.定期开展研学旅行导师培训。成立宜昌三峡研学旅行人才培养中心,每年定期举办1-2期研学导师公益培训,提高学员理论基础和实操水平。目前已开展8期公益培训,培训学员2000多人次,涵盖全部研学工作人员,实现了师资培训的全覆盖。

3.营造浓厚的交流研讨氛围。举办宜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暨研学导师才艺展示活动,每年100多名研学导师展开角逐,超过600名研学旅行工作人员参加观摩和学习,打造研讨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研学氛围。

五、常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宜昌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抓牢校外实践活动育人载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常态组织系列研学旅行活动。

1.全面组织七年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宜昌市教育局统筹安排全市七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按照每周一期制定各初中学校时间安排表,在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学校组织学生集中开展防溺水、防震、消防、禁毒、救护、国防等实践教育活动。从城区学校推广到全市,实现全市七年级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全覆盖。

2.全面推动全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我们规定各学段研学旅行时长,小学低年级每学年1-2天,高年级3-4天,以宜昌市内开展为主;初中4-5天,以省内市外开展为主;高中5-7天,以国内省外开展为主,确保全市各中小学校各年级所有学生全覆盖。同时,深入推进“宜荆荆恩”城市群、宜昌与武汉地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互动,与上海、西安、长沙等营地开展常态研讨交流,推动全国、全省研学实践教育发展。

3.大力开展研学旅行公益活动。先后组织新疆、西藏、香港等地区中小学生开展“三峡行”专项活动,组织“宜昌万名学生红色行”“革命老区学生三峡行”等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宜昌学生武汉行”“武汉学生三峡行”研学旅行活动等等。疫情期间,加强线上线下资源开发,推出系列线上研学旅行实景课堂,惠及全国近百万名中小学生。

六、科学实施研学双向评价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以发展性评价促进研学实践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出台评价管理办法。为检验研学旅行活动效果,制定出台《宜昌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评价管理办法》,对学生研学实践活动参与积极性和生活行为表现进行发展性评价。

2.研发线上评价系统。研发上线“三峡宜昌研学旅行网”,开发评价系统APP,基地、旅行社导师通过手机即可实时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系统数据处理,自动生成学生研学评价结果。学生可登录系统查看并下载研学评价结果,留存档案。

3.加强评价结果运用。将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20分的分值计入中考总分。学生、老师、家长对基地课程、营地环境、旅行社导师服务同步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在网上实时公布,作为学校和家长遴选线路和旅行社的参考依据,也将纳入基地营地、旅行社年度复核评审的重要内容。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最真的知识在实践。在宜昌,研学旅行纳入了教育教学计划,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人人要参加。在宜昌,研学旅行是学生喜爱、家长支持、社会认可的校外实践活动,每每是风景,处处是课堂。在宜昌,研学旅行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力“双减”落地见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新常态。

THE END
0.研学旅行促成长最美课堂在路上最好的课堂在路上,阳光很暖,笑容很甜。在孩子们的期盼和喜悦中,照镜中心幼儿园组织小朋友来到获嘉县望景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和毕业典礼,我们一起出发,向美丽的望景研学基地渐渐靠近…… 她们即将在这里与大自然来一场完美邂逅。 00:34 开班仪式 jvzquC41yy}/onnrkct/ew46v8>5|t6
1.【文化育人•动态】“科技农业——生命的培育”动见农场研学本次研学活动由四部分组成:传统农耕实操、搭建简易大棚、漂浮育苗和信息设计小课堂。 紧跟着我们的步伐,出发吧! 传统农耕实操 通过实际参与整地、移栽过程,起陇挖穴的劳作过程的实践要求,把握知识信息视觉化与结构化的能力。这种实际操作能培养同学们的细致与耐心的精神。同时,小组合作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团队合作协作能力jvzquC41yy}/onnrkct/ew45;7s8hus
2.广西崇左: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构建研学大课堂广西崇左:依托特色资源优势构建研学大课堂 每到假期,广西崇左市各研学基地格外热闹,在德天跨国瀑布、红八军历史博物馆等研学基地,统一着装的研学团队随处可见。崇左市教育和文旅部门切实做好研学团队的服务保障工作,吸引全国各地中小学生到崇左开展研学实践教育。今年寒假期间,该市共接待“小冻梨”“小海蛎”“小雾凇”“jvzq<84yyy4k{k3ep1xnvƒhi1z}z1€zy1814=561v814=5623e33:6397=1;7mvon
3.创意作业爱心课堂特色研学——各地多举措助孩子快乐过暑假完成创意作业、参与公益课堂、体验非遗技艺……记者近日走访四川、湖南、云南等地看到,各地创新形式、多措并举,通过开展观察实践活动、开办公益爱心课堂、推广地域特色研学等,助力孩子们拓展能力、增长见识,过“有声有色”的快乐暑假。 创意作业激发好奇心 认识植物、搭帐篷、学做一道菜……这个暑假,不少学校创新作业形jvzquC41pg}t0lhvx0ipo8724651:8731CXUKZSkunG47:u7jKlY:mRqv4:1:;60ujznn
4.浠水:研学受热捧6万学子体验“行走的课堂”登录 导航 搜索首页 头条 黄冈 全部 浠水:研学受热捧 6万学子体验“行走的课堂”2025-11-08 15:38 浠水:研学受热捧 6万学子体验“行走的课堂” 点赞4200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 长江云共建单位jvzq<84o/j{bpplcpi4dl‚zp0qxh1y469:;497mvon
5.研学实践促成长,行走课堂妙趣多深圳中学研学实践促成长,行走课堂妙趣多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的相关政策,根据学校教学安排,2023级高一学生于2024年5月27日至5月31日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研学实践活动。本次活动设计了“井冈山——乡村、历史文化主题实践”“株洲-韶山-长沙——历史文化主题实践”“龙岩-泉州——历史文化主题实践”三条路线。三jvzquC41yy}/uqjp|juoi7sgv1zfz}sgyurju}d461776;90jvsm
6.在“行走的课堂”中探索世界,十堰中小学研学游持续升温“现在很多景区都在做研学游,如何做出彩,得看景区自身的文化底蕴。以我们景区为例,这里不单可以逛景区,还能体验手工课,让学生走出校园和课堂,去实践、体验,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竹山太和梅花谷景区负责人何琦认为,在研学线路和研学方式的选择中,学校更要注重对孩子心智、能力等方面的提升。“jvzq<84crr422‚fp0eun0ls1elvp8ikuvxje}4zus5tjx|a{u4ivvqAkfC94:536
7.“野外求生,超越自我”——遵义市播州区第三小学秋季研学实践教育研学实践是课堂的有机组成和有效延伸。“行走的课堂”是为了将孩子们在课堂上、书本中所学的静态课程转化为动态课程,使其成为孩子们早期“学以致用”的手段和重要的人生体验。 根据《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遵义市教育局9部门关于遵义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开展研学实jvzquC41yy}/onnrkct/ew45;;zd8
8.温州第二期《行走的课堂》——农耕研学,田野趣玩 2023年11月5日,大家又一次相聚在瓯海区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瓯耕熙园),开启第二期《行走的课堂》研学之旅。 人间最美是金秋,最美秋色是丰收。秋天的田野里处处是大自然的回馈,也处处蕴藏着无穷的教育价值。 麦子成熟的农田,给人以视觉的极度震撼和内心的无边欢喜。田园中,秋风吹过,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jvzquC41yy}/onnrkct/ew46zy?39sg
9.研学旅行促成长多彩课堂在路上——徐州开发区英杰学校研学实践活动[摘要]:彭城教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当书本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2023年11月15日,徐州开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当书本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为jvzq<84yyy4qes~gfw4dp8ftvkimg874:2=30qyon
10.研学实践促成长最美课堂在路上——我校成功组织地理研学实践活动为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实践性教学的开展,强化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11月2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副校长吴兆灵的统筹协调、地理教研室的精心组织,我校高一·八班全体同学分两队前往曲阜市儒源小镇和曲阜市气象局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走进儒源小镇 感受现代农业 jvzquC41hu€y0zkpw0kew7hp1ktgq86237532?60jvs
11.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启动在行走的课堂中把00:00/00:00 自动 倍速 “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启动 在行走的课堂中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jvzquC41yy}/opyx0eun1u4322656B<913>:9A:950nuou
12.恩施市金子坝实验小学: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行走的课堂在路上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陈美旭)借一次研学,观天地之大。课堂上,书本是孩子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孩子的书本。11月22日,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伴着孩子们欢乐的歌声,金子坝实验小学开启一场以“追寻恩施传统文化足迹 探索家乡发展历史之路”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 jvzquC41pg}t0qzdgkjbku~0pgz0oxgkng5da:>;2775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