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战火纷飞而弦歌不辍,跨越时代变迁而文脉绵延。”从教育救国到世界一流的百年征程里,复旦大学永恒追求的是“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这里培养的,不仅是拥有精湛技艺的专家,更是心怀天下、具有独立人格与批判精神的栋梁之才。今天深圳真北咨询便为同学们分享复旦大学2026年博士申请指南。
复旦大学在2021年,学校20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比首轮增加3个入选学科。拥有世界一流的办学声誉,国际声誉进入世界前30,居内地高校第3位。
复旦大学2026年博士学位研究生于11月1日开始报名,包括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新增不少专业开始招生,并且包含非全日制博士的名额。当下正是读博红利期,复旦大学一定是申请焦点院校,竞争非常大!所以一定要赶在第一轮申请斩获offer,走上明年秋季读博的康庄大道!
学校简介
复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喻示大学是社会之光,与日月同辉。 始创于 1905 年,原名复旦公学, 1917 年定名为复旦大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2000 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目前,学校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 12 个学科门类; 2021 年,学校 20 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比首轮增加 3 个入选学科。
复旦大学拥有世界一流的办学声誉,国际声誉进入世界前30,居内地高校第3位。
截至2023年10月,学校有邯郸、枫林、张江、江湾四个校区;设有直属院(系)35个,附属医院18家(其中2家筹建),开设本科专业80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1个。
学校秉持“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 弘扬“团结、服务、牺牲”的精神,敦行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校风。学校倡导“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强调坚持理想、探究真理、正义明道、守护文明。
师资力量
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队伍,包括两院院士59名(含双聘),文科杰出、资深教授14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163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47名、中组部“万人计划”60名、“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60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9名,上海市领军人才95名。
截至2022年9月底,在编教职工中教学科研人员3586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859人,获博士学位人员3307人,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工作经历人员1943人。
优势专业vs科研成果
优势专业:
“双一流”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数学、物理学、化学、临床医学等20个。
学科评估A+学科:理论经济学、哲学、政治学、数学、中国史。
ESI前1‰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化学等10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61个。
科研成果:
自然科学与工程&医学研究:
复旦大学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和第一个ALGOL-60编译器,第一台X.25分组交换机,第一套因特网监控装备、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在人类基因组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进展。医学科研的经费和项目数,已从两校合并初期的25%左右,增长到全校总量的50%。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
从2003年到2007年,该校文科研究和发展费用累计达到2.6亿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46项、教育部课题194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236项。出版各类著作2200部,发表论文1.5万篇,研究报告2300篇,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2项。复旦大学获第五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各类奖32项、获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各类奖79项、获上海市第十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各类奖17项、获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各类奖80项。
发现新型高温超导体:
2024年,复旦大学物理学系赵俊教授团队利用高压光学浮区技术成功生长了三层镍氧化物,证实了镍氧化物中具有压力诱导的体超导电性,其超导体积分数达到86%,这意味着又一新型高温超导体被发现。7月17日该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招生专业
复旦大学2026年博士招生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其中非全日制在职博士招生专业含法律、会计、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领域。
2026年新增“智能科学与技术”“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和“社会工作”“药学”“会计”专业学位类别招收博士生。
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学院、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学院、未来信息创新学院2026年起招收非全日制工程博士,2026年上半年组织报名、考核,考生可留意。
其他非全在职博士可申请专业有经济学、管理学、企业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数字经济、金融学、文学、哲学、法学、新闻学、传播学、人工智能等。
001马克思主义学院
-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中共党史党建学
010古籍整理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中国语言文学
011中国语言文学系
-中国语言文学
012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
013新闻学院
-新闻传播学
014历史学系
-中国史
-世界史
-人类学
016哲学学院
-哲学
人类学
017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政治学
-公共管理学
-国家安全学
-区域国别学
018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
019物理学系
-物理学
020现代物理研究所
-物理学
-电子学信息
022化学系
-化学
-材料与化工
-生物与医药
027法学院
-法学
-法律
044高分子科学系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材料与化工
-纳米科学与工程
046高等教育研究所
-公共管理学
050旅游学系
-工商管理学
054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考古学
-人类学
068经济学院
-理论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069管理学院
-应用经济学
-统计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学
-会计
070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学
-生态学
-人类学
-生物与医药
-纳米科学与工程
073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理论经济学
-社会学
-社会工作
-人类学
-公共管理学
074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
-材料与化工
-生物与医药
-环境管理
076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中国史
-人类学
082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
-考古学
-化学
084上海数学中心
-数学
-电子信息
085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生物医学工程
-电子信息
-生物与医学
-智能科学与技术
087全球公共政策研究院
-公共管理学
-全球事务与全球治理
088代谢与整合生物学研究院
-生物学
089智能复杂体系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实验室
-复杂系统科学与工程
-电子信息
098大数据学院
-统计学
-电子信息
-智能科学与技术
203人类表型组研究院
-生物学
-生物与医药
302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大气科学
304集成电路与微纳电子创新字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纳米科学与工程
305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
-计算科学与技术
-网络空间安全
-电子信息
-国家安全学
-智能科学与技术
306生物医学工程与技术创新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电子信息
307智能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字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
-智能科学与技术
308智能材料与末来能源创新学院
-物理学
-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
-材料与化工
309 未来信息创新学院
-光学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电子信息
-纳米科学与工程
401西湖大学
-数学
402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
-数学
学制与学费
学制视具体专业情况而定,全日制博士学制大约在3-4年,非全日制博士学制大约为3.5-4年;基本学习年限结束尚未达到毕业要求者,可申请延长但累计不得超过2学年。
学费视具体专业情况而定。如需了解更多情况,请联系深圳真北咨询仇老师:18926006112。
学费由复旦大学收取,收费标准仅供参考。
申请信息
报名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3.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考生最迟须在录取当年博士生入学前取得硕士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其中硕士阶段在国(境)外就读的考生还须在录取当年博士生入学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此类考生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工作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②已修完至少5门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的成绩证明);③已在所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完成人)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至少发表过1篇学术论文,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排名前五名)。
(3)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定向就业的工程类专业学位博士生,工作时间原则上应在8年以上,并且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主持或者作为核心成员实质参与过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在相应领域发表过科研论文或获得过发明专利。说明:我校部分院系不接受国(境)外应届硕士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具体见各院系“申请-考核”制选拔办法和招生专业目录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