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
全球创新指数(GII)是WIPO创立的年度排名,衡量全球130多个经济体的创新能力表现。WIPO发布全球前100名的科技集群排名,旨在确定全球科技活动最活跃、最集中的城市或地区。
2024年8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先期报告。
中文名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
发布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先期报告显示中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一。全球百强科技集群相较2023年排名变化显著。其中,长沙在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中排名第32,较去年上升5个位次;在全球科技密度百强榜中排名第33,较去年上升4个位次。
参考资料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2024年新加坡知识产权周上发布。该报告详细评估了全球各经济体及科技创新集群的创新能力和表现。以下是对《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关键内容的总结:
一、全球科技集群排名
全球最大科技集群:东京-横滨(日本)蝉联全球最大科技集群,显示出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
中国表现突出:中国在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上连续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拥有26个集群(未计入台湾地区),其中深圳-香港-广州集群位居第二,北京集群位居第三。上海-苏州集群蝉联全球第五位。
亚洲与美国的对比:在排名前十的科技集群中,七个位于亚洲,三个位于美国。这表明亚洲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崛起和强劲竞争力。
二、中等收入经济体创新增长
科技增长势头强劲: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创新活动增长尤为迅速,尤其是中国的科技集群产出增长最为迅猛,合肥和郑州的增幅分别达到23%和19%。
其他中等收入经济体:除中国外,还有巴西、埃及、印度、伊朗、马来西亚、俄罗斯和土耳其等七个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集群跻身全球百强。其中,巴西的圣保罗、埃及的开罗、印度的班加罗尔等集群表现突出。
三、高收入经济体表现
增长速度放缓:与中等收入经济体相比,高收入经济体的集群增长速度普遍较慢。2023年,63个高收入集群中有37个集群的科技产出出现负增长。
排名下降:大多数北美和欧洲集群的排名都有所下降,表明这些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竞争压力增大。
四、科技创新集群的定义与评估标准
定义:科技创新集群是指城市或城市群,其科技创新能力和活动较为集中。
评估标准:《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通过两个主要指标来评估科技创新集群:一是《专利合作条约》公开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人所在地,二是已发表科技论文的作者所在地。
五、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规划
战略地位: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将继续推动创新发展。
未来规划:中国计划到2030年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到2035年基本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未来产业集群。
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观点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科技创新集群是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这些集群不仅在发达国家蓬勃发展,也在新兴经济体中逐步崛起。产权组织将继续帮助这些集群利用知识产权,将有前途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有形的切实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展示了全球科技创新的最新趋势和竞争格局,为各国制定科技创新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4年全球创新产业的新竞争格局 5分 7阅读
全球科技创新的竞争格局 4.6分 93阅读
全球创新的竞争形势及未来趋势 4.06分 110阅读
中美科技创新集群差距如何缩小?
未来科技创新的关键领域有哪些?
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在科技集群中发展?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发布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领跑全国
广东打造智能制造产业 羊城晚报资料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许张超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2024年新加坡知识产权周上发布了《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先期报告。《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入选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连续第二年位居世界第一,在排名前十的科技集群中,七个位于亚洲,三个位于美国,其中,东京-横滨是全球最大的科技集群,深圳-香港-广州、北京分别位居第二、第三。
中国上榜26个科技创新集群
记者了解到,每年的全球创新指数都会根据创新生态系统对132个经济体进行排名,并确定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科技创新集群是城市或城市群,其排名根据两个指标:
一是《专利合作条约》公开的专利申请中发明人所在地,
二是已发表科技论文的作者所在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这些指标进行统计和排名,确定全球最活跃的科技活动集聚地区。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指出,排名前十的科技创新集群变化不大,但百强科技创新集群相较去年排名变化显著,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创新增长势头强劲,尤其是在中国。中国集群的科技产出增长最为迅猛,跻身百强的集群数量连续两年居首,拥有26个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台湾地区未计入),超过去年的24个,其中合肥(23%)和郑州(19%)增幅最大。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表示,科技创新集群是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这些集群不仅在发达国家蓬勃发展,也在新兴经济体中逐步崛起。除中国外,另有七个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集群跻身前100名,其中,印度4个,马来西亚、土耳其各2个,俄罗斯、巴西、埃及、伊朗各1个。
其他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入选集群有何特点?巴西的圣保罗(第73位)是拉丁美洲唯一一个进入前100名的科技集群,埃及的开罗(第95位)是非洲唯一的百强科技集群,马来西亚的吉隆坡(第93位)与新加坡(第33位)共享跨境集群;开罗(11%)是其他中等收入经济体集群中增长率最高的,其次是金奈(8%)和伊斯坦布尔(8%)。
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集群相比,高收入经济体的集群增长速度普遍较慢,2023年63个高收入集群中有37个集群的科技产出出现负增长,大多数北美和欧洲集群的排名都有所下降。从上榜数量来看,美国有20个集群跻身前100名,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旧金山排名第六,是美国最大的科技集群;其次是德国(8个)和韩国(4个)。
中国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二
中国上榜集群具体有哪些城市?排名如何?
按排名依次为深圳-香港-广州(2)、北京(3)、上海-苏州(5)、南京(9)、武汉(13)、杭州(14)、西安(18)、青岛(20)、成都(23)、台北-新竹(25)、长沙(32)、天津(34)、合肥(36)、重庆(39)、哈尔滨(47)、济南(49)、长春(58)、沈阳(61)、大连(65)、郑州(68)、厦门(72)、镇江(77)、兰州(80)、福州(85)、南昌(94)、昆明(98)、澳门-珠海(100)。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为何连续五年位居第二?
根据全球创新指数对入选集群的介绍,在过去五年,该集群专利申请的密度为每百万人2303个,刊载在科研期刊文章的密度则为每百万人3469篇。
其中,专利申请排名前三的单位分别是华为(26949个)、OPPO(9001个)、中兴(6606个),科研发表位居前三的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
记者注意到,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研发经费投入、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首位。据测算,如果保持现在的增速,到2026年,大湾区的GDP将超越东京湾区,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最大的湾区。
在这背后,也离不开产业发展的雄厚底气。今年上半年,广东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1054.21亿元,增长8.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6.3%,先进制造业生产加快发展。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6.3%,拉动全省先进制造业增长6.0个百分点;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增长13.5%,新能源汽车增长25.7%。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广东有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而且都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些产业集群实力如何?以佛山为例,其泛家居产业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电冰箱、微波炉、电饭煲、铝型材等众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最大的泛家居产业基地之一。
今年,广东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还谋划了未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未来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未来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未来材料产业集群、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五大未来产业集群。按照规划,到2030年,将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到2035年,基本形成若干领跑全球的未来产业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的排名,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香港将继续积极推动创科发展,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完善本地创科生态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商品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WIPO中国: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东京-横滨和深圳-香港-广州名列榜首;新兴经济体排名上升
WIPOChina:GI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usters 2024: Tokyo-Yokohama andShenzhen-Hong Kong-Guangzhou Top the Ranking; Emerging Economies Make theirMove
图:WIPO|Photo:WIPO
根据预先发布的2024年产权组织全球创新指数(GII),中国和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科技集群,同时,全球百强科技集群的动态变化表明,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创新活动增长尤为迅速。
Chinaand the United States (US) are home to the world’s largest science andtechnology (S&T) clusters, with shifts among the top 100 showing especiallyfast growth of innovative activity in certain emerging economies, according toan early release from the 2024 edition of WIPO’s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GII).
Eachyear, the GII ranks countries and economies around the world. In a pre-releaseahead of a September 26, 2024 GII launch, the GII top-100 S&T Clusterranking PDF, GII 2024 S&T Clusters Chapter looks closer to the ground -using patent filing and scientific publishing data to identify localconcentrations of world-lea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ity.
在新加坡知识产权局主办的以知识产权为主题的年度盛事——2024年新加坡知识产权周(IP Week @ SG 2024)——期间发布的GII科技集群排名显示,在十大科技集群中,有七个位于亚洲,三个位于美国。
Launchedduring IP Week @ SG 2024, a premier annual intellectual property-focused eventhosted by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 of Singapore, the GII S&TCluster ranking shows that among the top 10 clusters, seven are found in Asiaand three in the US.
东京-横滨(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科技集群,
其次是深圳-香港-广州(中国和中国香港)。
北京(中国)的排名比去年上升一位,位居第三。
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旧金山排名第六,是美国的领先科技集群。
中国连续第二年以最多数量的集群(26个)跻身百强。
美国紧随其后,拥有20个集群。
Tokyo-Yokohama(Japan) leads as the largest global S&T cluster, followed by Shenzhen-HongKong-Guangzhou (China and Hong Kong, China). Beijing (China) moved up one rankfrom last year to take the third position. In sixth place, San Jose–SanFrancisco, California is the leading US cluster. China, for the secondconsecutive year, leads with the most clusters (26) in the top 100. The USfollows closely behind with 20 clusters.
虽然十大科技集群变化不大,但对于百强科技集群来说,情况却有所不同。位于中等收入经济体的集群经历了最强劲的科技增长,其中,中国集群的科技产出增长最为迅猛,以合肥(+23%)和郑州(19%)遥遥领先。在其他中等收入经济体集群中,开罗(埃及,科技产出增长11%)的增长率最高,其次为钦奈(印度,+8%)和伊斯坦布尔(土耳其,+8%)。
Whilethere is little change among the top 10 S&T clusters, a different pictureemerges when looking at the top 100. Clusters located in middle-incomeeconomies experienced the strongest S&T growth, with Chinese clustersseeing the steepest increases in S&T output, led by Hefei (+23%) andZhengzhou (19%). Cairo (Egypt, with 11% S&T output growth) experienced thehighest growth rate amongst other middle-income economy clusters, followed byChennai (India, +8%) and Istanbul (Turkey, +8%).
与之相对,高收入经济体集群的增长速度普遍低于中等收入经济体集群,63个高收入经济体集群中有37个在2023年出现科技产出负增长。大多数北美和欧洲科技集群的排名都有所下降。
Conversely,clusters in high-income economies generally grew at a slower pace than thoselocated in middle-income economies, with 37 out of the 63 high-income clusterswitnessing negative S&T output growth in 2023. Most North American andEuropean clusters fell in the ranking.
“科技集群是强有力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基础。令人鼓舞的是,这些集群不仅在工业化国家的成熟中心蓬勃发展,而且也在一些发展中经济体的新兴创新热点地区蓬勃发展。产权组织将继续帮助这些集群利用知识产权,将有前途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有形的切实解决方案。”
——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
“Science and technologyclusters serve as the foundation of robust national innovation ecosystems. Itis encouraging to see these clusters thriving not just in the mature hubs ofindustrialized nations, but also in the emerging innovation hotspots ofselected developing economies. WIPO will continue to help these clusters to useIP to translate promising research into tangible, real-world solutions.”
——WIPO Director General DarenTang
视频:一览十大GII科技集群
Video:View the 10 biggest GI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usters
视频:WIPO|Video:WIPO
视频:什么是全球创新指数(GII)?
Video:What is the Global Innovation Index (GII)?
视频:WIPO|Video:WIPO
除中国外,还有7个中等收入经济体的科技集群跻身百强:
Inaddition to China, seven other middle-income economies have clusters among thetop 100:
巴西(1个集群):其中圣保罗(在百强中排名第73位)是拉丁美洲唯一进入百强的科技集群;
Brazil(1 cluster), with São Paulo (ranked 73rd among the top 100), the sole top 100S&T cluster within Latin America;
埃及(1个):开罗(排名第95位)是非洲唯一进入百强的科技集群;
Egypt(1), with Cairo (95th), the sole top 100 S&T cluster within Africa;
印度(4个):包括班加罗尔(第56位)、德里(第63位)、钦奈(第82位)和孟买(第84位);
India(4), with Bengaluru (56th), Delhi (63rd), Chennai (82nd) and Mumbai (84th);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1个):德黑兰(第38位);
IslamicRepublic of Iran (1), with Tehran (38th);
马来西亚(2个):吉隆坡(第93位)及其与新加坡跨境集群(第33位);
Malaysia(2), with Kuala Lumpur (93rd) and its cross-border cluster shared withSingapore (33rd);
俄罗斯联邦(1个):莫斯科(第31位);以及
RussianFederation (1), with Moscow (31st); and
土耳其(2个):伊斯坦布尔(第59位)和安卡拉(第86位)。
Türkiye(2), with Istanbul (59th) and Ankara (86th).
其他发现In other findings
“中国继续以最多的集群数量(26个)跻身百强,比去年的24个集群有所增加。以深圳-香港-广州(全球排名第二位)为首,其次是北京(第三位)、上海-苏州(第五位)和南京(第九位)。
Chinacontinues to lead with the most clusters (26) in the top 100, up from 24clusters last year. Shenzhen–Hong Kong–Guangzhou (ranked 2nd globally) leads,followed by Beijing (3rd), Shanghai–Suzhou (5th) and Nanjing (9th).
在百强科技集群中,美国占20个,德国占8个,印度和大韩民国各占4个。圣何塞-旧金山、慕尼黑、班加罗尔和首尔分别为美国、德国、印度和大韩民国的领先集群。
TheUS has 20 clusters among the top 100, followed by Germany with eight, and Indiaand the Republic of Korea with four each. San Jose–San Francisco is the leadingcluster for the US, Munich for Germany, Bengaluru for India, and Seoul for theRepublic of Korea.
按人口比例计算,英国剑桥集群和美国圣何塞-旧金山集群的科技活动最为密集,其次是荷兰埃因霍温、英国牛津和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剑桥集群。
TheCambridge cluster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San Jose–San Francisco in the USare the clusters with the most intensive S&T activity in proportion topopulation size, followed by Eindhoven (Netherlands), Oxford (UK), andBoston–Cambridge, MA (US).
除了百强之外,2024年GII还将目光投向了前50个非洲科技集群。埃及拥有最多的集群(11个,以开罗和亚历山大为首),其次是南非(8个,以约翰内斯堡为首)和摩洛哥(5个,以拉巴特为首)。
TheGII 2024 also looks beyond the top 100 at the top 50 African S&T clusters.Egypt has the most clusters (11, with Cairo and Alexandria leading), followedby South Africa (8, with Johannesburg leading), and Morocco (5, with Rabatleading).
“按规模分列的全球15大GII科技集群
Top15 Global S&T Clusters by Size, 2024
图:WIPO|Photo:WIPO
点击正文下方“阅读原文“,浏览各个全球顶级GII科技集群的详细简报,包括关于主要科学和专利贡献者或企业的信息。
Clickon "Read More" below to browse detailed briefs on each GII S&Ttop global clusters including information on the main scientific and patentingcontributors or enterprises.
关于GII科技集群
AboutGI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usters
“全球创新指数(GII)为全球创新的最新趋势把脉,科技集群是更广泛的GII要素之一。GII科技集群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确定全球范围内世界领先科技活动的集聚地。科技集群是通过分析专利申请活动和所发表的科技论文来确定的,对全世界发明人和科学论文作者最集中的地理区域进行梳理。在编制GII科技集群百强时,采用了两个创新指标 [1]。第一个指标侧重于根据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PCT)[2] 已公开专利申请中所列发明人的所在地。第二个指标考虑的是已发表科技论文中列出的作者。
TheGI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usters are one element in the larger GlobalInnovation Index (GII), which takes the pulse of the most recent trends inglobal innovation. The GI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usters identifies localconcentrations of world-lea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 activity aroundthe globe, using a bottom-up approach. S&T clusters are established throughthe analysis of patent-filing activity and scientific article publication,documenting the geographical areas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highest density ofinventors and scientific authors. Two innovation metrics are employed in thecompilation of the top 100 GII S&T clusters worldwide [1]. The first metricfocuses on the location of inventors listed in published patent applicationsunder the WIPO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 (PCT) [2]. The second metric considersthe authors listed on published scientific articles.
产权组织利用地理编码法对科技集群进行定位和排名,对从文件中提取的地址和名称进行映射,准确率达96%。
WIPOlocates and rank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lusters through a geocoding method,mapping addresses and names pulled from documents to a 96% accuracy.
说明:Notes
[1]更多详情请参见集群方法:
[1]See the cluster methodology for further details:
[2] 专利合作条约(PCT)方便申请人在国际上寻求对其发明的国际专利保护,帮助专利局作出专利授予决定,便利公众查阅这些发明中涉及的丰富技术信息。根据PCT提交一件国际专利申请,申请人可以同时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寻求对其发明的保护。
[2]The WIPO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PCT) assists applicants in seeking patentprotection internationally for inventions, helps patent offices with patentgranting decisions, and facilitates public access to a wealth of technicalinformation relating to those inventions. By filing one international patentapplication under the PCT System, applicants can simultaneously seek protectionfor an invention in a large number of countries.
“关于产权组织About WIPO“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产权组织)是一个联合国机构,旨在为全世界创新者和创作者服务,确保他/她们的创意安全进入市场并改善世界各地的生活。
The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 is the United Nations agencythat serves the world’s innovators and creators, ensuring that their ideastravel safely to the market and improve lives everywhere.
为此,我们提供各种使创作者、创新者和企业家能够跨国界保护和促进其知识产权的服务,并充当解决前沿知识产权问题的论坛。我们的知识产权数据和信息为全世界的决策者提供指导。我们以影响为导向的项目和技术援助确保知识产权惠及世界各地的每个人。
We doso by providing services that enable creators, innovators and entrepreneurs toprotect and promote thei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across borders and actingas a forum for addressing cutting-edge IP issues. Our IP data and informationguide decisionmakers the world over. And our impact-driven projects andtechnical assistance ensure IP benefits everyone, everywhere.“
相关搜索
目前全球国家创新指数排名,中国名列趋势,科技市值,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目前全球国家创新指数排名,中国排名,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20强,全球创新指数
莫神星
全球前十大科技集群,日本东京—横滨城市群位居榜首,中国则拥有四席——深圳—香港—广州排名第二,北京排名第三,上海—苏州排名第五,南京排名第九。
科技集群的排名不只是看规模,还要看创新生态、技术转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东京-横滨能在这么多方面脱颖而出,确实有两把刷子。
08-2723:31
《2023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发布,美国和中国稳居第一梯队22
《2023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发布后,显示美国和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领域稳居第一梯队。以下是关于该报告内容的详细解析:
一、总体格局
美国全面领先:报告指出,美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中保持全面领先的地位,2023年以74.71的总分大幅领先其他国家。
美中两强引领:中国紧随其后,以52.69的总分排名第二,与美国的差距虽然存在,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稳定进步和强大竞争力不容忽视。
二、排名与梯队划分
第一梯队:美国和中国总得分明显高于其他国家,构成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一梯队。
第二梯队: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与第一梯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但英国在整体教育资源和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方面较为突出。
第三、四梯队:部分国家如印度和沙特阿拉伯在排名上有所进步,而第四梯队中的国家虽然整体表现较弱,但个别国家在特定领域如科技研发和产业应用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三、技术与发展趋势
新技术新赛道: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掀起人工智能科研和产业领域的新一轮发展热潮。
企业数量增长:2018—2022年全球新增人工智能企业数逐年递减,但2023年迎来扭转,新增企业数同比上涨21.5%。
开源项目激增:GitHub上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开源项目从2022年的约1.7万个激增到2023年的约6万个,数量约为前一年的3.5倍。
四、中国表现与不足
中国表现:
在全球人工智能发展中,中国的综合水平保持全球第二。
在人才培养、科研产出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高层次人才数量与美国的差距逐渐缩小。
高质量科研成果数量明显上升,如顶会顶刊论文和高影响力人工智能开源项目等。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和风险投资额保持全球第二。
不足之处:
在数据开发利用和原始创新方面仍存在不足。
高质量数据资源缺乏,如在HuggingFace上的开源训练数据集中,中文数据集仅占5.1%。
重大引领性创新产出不及美国,如2019-2023年全球发布的387个重要机器学习模型中,美国机构主导开发的达262个,中国占68个。
五、展望与建议
加快高水平规模化应用:这是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大优势,应进一步发挥和扩大。
加强数据资源建设:提高数据质量和数量,为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推动原创性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2023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显示,美国和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领域继续领跑,同时也指出了中国在数据开发利用和原始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