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学者王帅,笔名煮酒焚剑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娱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之后,我们身边外来文化的印记似乎是无孔不入的,且不论充斥街头的西式快餐店,就是各个视频网站也在同步直播大洋彼岸的美国的深夜档脱口秀节目,在下并无盲目排外之心,只是将这些域外文化归纳起来,探寻他们背后的东西。
在广大的妇女同志和玛丽苏的各位女婊砸的眼中最近热播的《太阳的后裔》简直就差舔了屏了,宋仲基欧巴的一张帅到爆炸的脸简直是宇宙无敌,无可比拟,这实在是击碎了万千少女的心,《太阳的后裔》在网络播放量上的不俗成绩在一次表明,中国年轻观众对于韩剧的热爱,进而有很多年轻人对于韩流文化的追逐。
对于韩剧和韩流文化,在下并不想做太多评判,而是想把目光着眼在韩国人的身上,来看一看韩国人标榜的爱国主义,来看看这个民族在生活中国民的常态。
吃饭也要爱国
说起韩国人的爱国主义,很多人都有耳闻,尤其是近年来入韩留学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韩国和中国民间和政府交流的日益密切,很多人惊讶于韩国人在关于国家民族话题上的极端自我和自大心态,或者说他们疯狂的爱国主义。
一个朋友从韩国归来时同我讲韩国的风土人情,他说两件事对她的感触最大,一个是韩国人的谦卑礼貌,和外国人谈到关于韩国的一切,韩国人都会由衷的表现出开心和自豪。
另外一件事就是韩国人连吃饭都要爱国的爱国主义,这些现象在韩国社会上到八十老妪下至十几岁的孩童都有表现,例如你在社交场合谈起来韩国人经济建设的成就,谈起首尔的繁华以及釜山港的繁荣,在做的如果有韩国人她一定会展现出由衷的笑容,并且会礼貌而带有明显自豪的语气对你连连称谢,“谢谢您的夸奖,谢谢”然后会讲出一番我们韩国曾经如何如何艰苦奋斗,民族如何伟大之类的话,语气颇有韩国的一切都是他创造的一般。
再有就是韩国人对于本土食材的坚持,这个具体的事情就是我的朋友叙述的了,他有机会跟随一个韩国的中产阶级去一家菜馆吃饭,而这位中产阶级即使是外国菜式精巧而实惠,他还是会顽固的坚持韩国菜式,甚至有些夸张的服务员质询菜品是否使用本国食材,而服务员也一脸欣慰的表情,朋友转述此事时仍然是带着稍许的讶然口气,我听完确是莞尔。
创造者和受害者
韩国人的爱国主义心态,在方方面面都有表现,例如很多时候让中国人困扰的,韩国人经常会将中华文化圈里共有的一些节日或风俗抢先注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历史名人也不能幸免,甚至屈原孔子统统成了韩国人。
这也难怪很多愤青提起韩国就动辄以“高丽棒子”蔑称之,情如郭德纲相声中的段子:没听说吗,李白是韩国人,孔子是韩国人,端午节是韩国人发明的,火药是韩国人发明的,茶叶是韩国人发明的。谦哥捧一句:那中国人发明的什么? 中国人发明的韩国人。
而在两国的史学界,有个争论已久的话题,即高句丽帝国的疆域和归属问题问题,和渤海国的疆域归属问题,在很多年轻人看来,这些关于历史的争论最无意义,而韩国人的普遍心态却是大韩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我们对于这些灿烂悠久的古代文化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而一向把五代宋辽时期的渤海国作为中华帝国旁支的中国人显然不屑一顾。
而韩国人在另一件历史上的缺乏责任感和承担则更能体现出这个民族历史观的虚伪,如侵华日军中有非常多的韩国人存在,这在南京大屠杀的元凶谷寿夫受审的供词中有原文交代,而韩国人在今天装的比谁都无辜,好像这些在日军中服役过的韩国人从来不存在一样,而韩国的前总统,现任总统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就是当年侵华日军中的少佐军官。
吾国自当吾有
而有一点,笔者不予评论,以述事的方式写出来。在日常的生活中,韩国人对于国货的坚持甚至近乎于病态。例如在韩国街头,见得最多的车子都是韩国产的现代,很少见到国外的大牌子,其中最少见的就是日本车。韩国政府并没有限制韩国汽车商不能进口日本车,但是几乎所有的韩国人不买日本车。
韩国人不买日本车打破了我一贯认为正确的市场规则,商品的自由交换是由质量和价格决定的,质量越好,价格越低,商品越有竞争力,但是,韩国人的汽车消费观念颠覆了我自以为一贯正确的看法。
韩国人似乎是每年都在集体抵制日货。在韩国的任何一个停车场,看到的几乎清一色是韩国现代、大宇等牌子,偶尔见到的进口车是德国的“宝马” 和“奔驰”车,其他国家和品牌少之又少。韩国人只买韩国车的全民共识,极大的推动了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时,带动相关行业的繁荣。
韩国人的手机也只有LG和三星两种,不像中国大陆的手机牌子多的让人眼花缭乱。而在韩国的大街上,从机场到酒店,从景区到闹市,韩国人用的所有设施设备都是韩国本地产的。 说到这儿有一个故事,那是在20世纪末亚洲金融风暴时期,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也吹袭了韩国,金融风暴发生之前1美金可以兑换800韩元,金融危机时,1美金兑换2万至2.2万韩元,韩元对美金一夜之间贬值60%,韩国在外国的留学生全部回国。
这时的韩国人民自发的紧急行动起来,纷纷将自己家里的金银首饰无偿捐献给国家,为政府排忧解难,帮助国家度过危机。据导游讲,他家有七个子女,生活并不宽裕,但是,父母将家仅有的值钱物品,悉数取出,排着长队向政府捐赠,令当时的金泳三政府非常感动,事实证明,金融风暴之后,韩国是最快恢复元气的亚洲国家。
去汉化和防备心
韩国人对于爱国主义的坚持显得尤为狭隘的,例如韩国在把首都从汉城改为首尔,这让读了大量八十年代出版的书籍的我十分痛苦,因为汉城今天已经是个历史中的名字了,而在另一个方面韩国人在日常使用语言文字时也彻底排斥了汉字的影响,君不见韩国人直到近代还在坚持使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读书人都以能写一笔漂亮的书法和作一首汉诗为能事,而从今天的韩国文字来看,无论韩国文字是多么伟大的发明,韩国文字所表记的韩国语中,汉字词汇仍占大半,那么不使用汉字,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非常愚蠢的。认为韩国文字是世界第一,这种过热的爱国心、国粹主义,只能阻碍文化的发展。
韩国人似乎是自己惊醒了在前几年开始摆脱过热的爱国热情,再次恢复汉字混用。 而在关联到邻国日本,韩国人的心态就更为习惯,似乎是永远摆脱不了受害者心态,令人遗憾的是,从地缘政治的学说来讲,朝鲜半岛天然是日本列岛强势崛起时的牺牲品,这在历史上的数次战争已有证明,而韩日之间的积怨甚深,韩国人对于日本人的戒心和敌视似乎已经烙在血脉里,在韩国人的基础教育中,教科书上会出现很多“日本鬼子,日本敌人”等词汇,也有诸多的故事讲的是韩国人在日本统治下的抗争,对过去的几十年历史,韩国人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对于中国常说的把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和日本人民区别对待的观点基本没有,而且在学龄期孩子读的绘本里以30%的比例放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民族、国家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沉默的韩国侨民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只要涉及到韩国,国际上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让韩国人觉得不爽,他们就会举国上下游行抗议烧国旗。当然,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针对日本。既是因为国小言微,也是因为国际社会对韩国人的做法已经见怪不怪,韩国人的这种折腾只限于自娱自乐,从没有在其他人那里产生过任何影响。
而中国人似乎是世界上最为温顺的人种,在面对很多国际问题时,民间大都保持缄默,只是在2005年,对日本忍无可忍的中国人,终于爆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反日运动,引发全球关注。而且,仔细观察一下不难发现,韩国人的这种爱国举动不仅是自娱自乐,而且还只限于自己家里。韩日之间积怨甚深,每当韩国全民“反日”的时候,在日本的韩国侨民却是异常的沉默,以至让人们忘了他们的存在——韩国人是日本最大的侨民团体。把目光看远一点,欧美国家也有数量庞大的韩人韩侨,可这些人也从来不敢对欧美人宣传日本人的可恶。与之对照的,中国人冯锦华在靖国神社喷涂反对军国主义的标语,在美华人隆重纪念南京大屠杀……在把目光放回中国国内,中国境内有二百万朝鲜族和百万韩国侨民。近些年,中韩之间因为高句丽历史发生争端,韩国上演了一出疯狂的反华大狂欢,而中国境内的韩国侨民却也是异常的沉默。
吾土吾民,他国旁支?
书不赘述,很多人都会惊诧于韩国人近乎狂热的爱国主义,而韩国人本身也已经把爱国主义情绪当作是必然,韩国政府似乎都要把爱国主义和大韩民族精神塑造成意识形态,但是历史的发展经验证明过热的爱国主义热情和集体主义的狂热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一件好事,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会有爱国主义的情绪,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自然要奋力保卫祖宗之地,建设祖宗之地,但是韩国人的历史根源却是在历史上从来都是强国的藩属国,甚至朝鲜半岛中的朝鲜二字也出于中国皇帝的恩赐,作为一个弱国,在大国之间摇摆不定或者是忠诚归附是一个小国弱国的现实选择,历史上的韩国长期奉行这项政策,但是今天韩国人在爱国的同时却发现,他们民族的灿烂悠久文化中很大一部分是一个强国的文化覆盖之下的产物,本国文化源出于他国,甚至本国历史也从属于他国实力,这必然造成了一个民族内心深处的自卑感,爱国,是爱吾土吾民,冠裳文化,要是这一切都源出他国又让人何以自处?
而在面对日本人的态度人,韩国人总也摆脱不了历史的旧账,他们不愿意承认他们比日本人差,更不愿意承认比中国人差,于是我们看到的韩国人标榜爱国主义,人人心向国家而羞谈论私欲,只是我们应当明了这爱国主义本身的虚伪和脆弱以及狭隘。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