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留,中国企业不用,被视为“间谍”的中国留学生,出路在哪花几年群体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如今的中国留学生,坐飞机去了美国,落地就是“间谍嫌疑人”,回国找工作,一开口就被贴上“海归等于不安全”的标签。

往前是雷,后退是火,仿佛哪儿都容不下他们。

一边是美国政府高调吊销签证、推行驱逐计划,另一边,是国内部分企业公开宣称拒收海归。

不夸张地说,留学生群体正陷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他们花着百万学费深造,拿着名校文凭回国,却成了各方的眼中钉。

他们被误解、被怀疑,甚至被集体否定,这不是夸张,而是现实。

01

今年5月,白宫方面突然发布一则狠话,美国将取消部分中国学生的学习资格,重点瞄准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关键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不仅如此,新签证审核标准更为严苛,连带着香港地区学生也一并被划入高风险群体。

而这些留学生,被美国一口咬定是潜在的间谍,哪怕你只是哈佛的一个普通理科生,也逃不过“身份审查”的那道阴影。

有些留学生,在国外名流大学拿奖拿得手软,论文发在顶刊,回头面试一家科技公司时,却因为国籍被层层盘问。

本来是求职现场,结果被当作审讯场。他的回答再诚恳,也比不过“出生地”这三个字来的致命。

这种情况不是个例,而是越来越多高科技留学生正在面对的共同困境。

他们不再是美国科研系统欢迎的人才,而是成了被系统性排除的风险源。

从学术殿堂被驱逐出去,靠自己一人是难以改变政策的。

于是许多人开始转身回国,以为这是一条更稳妥的出路。可没想到,回国之后迎接他们的,不是期望,而是更大的落差。

02

就在不久前,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的一句话引发轩然大波,她直言:“不会再招海归”,原因是:“分不清谁是不是间谍”。

这话传出来,让许多正准备回国求职的留学生顿时心凉半截。

董明珠不是一个普通人,她代表的是一类企业家思维的风向标。

当她开口质疑整个留学生群体时,也在无形中向市场释放了一个信号,海归身份,不再是优势,甚至可能是劣势。

更有甚者,有些公司在招聘信息里直接写明:“不考虑留学生背景”,这如同一道无声的门槛,把这些曾为国家投入巨额教育成本、家庭倾尽所有的孩子拒之门外。

诚然,近些年确实有个别海归触犯国家安全的案例,譬如在国外被策反,回国后利用职位便利窃取机密。

但我们必须看清,这些人只是极少数,他们的行为当然该严惩,但不能以此否定一整个群体。

否则,就是拿放大镜看瑕疵,却闭眼忽视整体价值。

03

不可否认,有一部分留学生的确存在“镀金式”留学,只图一个文凭回国混个高薪。

但也有更多人,他们是顶着语言、文化、思乡的压力,在异国他乡埋头钻研,真正想带着技术和经验回国为国家所用。

不是因为国外更舒服,而是希望开阔视野、接触先进理念,然后再回来建设祖国。

这其中的动机,不该被一句“可能是间谍”轻易抹杀。

更何况,中国想要在科技、金融、制造业等领域快速赶超世界一流,仅靠“闭门造车”远远不够。

国际化视野、前沿技术、跨国资源,是推动国内产业升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海归,恰恰就是连接这一切的桥梁。

当我们因为害怕出错就干脆不信任、不使用这些桥梁时,损失的绝不仅仅是他们,而是整个国家的人才储备与技术未来。

04

如果说美国是出于竞争焦虑,对中国留学生筑起高墙,那么国内某些企业的封闭与保守,则更多是出于风险回避的本能。

但不管是外部打压还是内部防范,最终的受害者,都是那群本该被珍视的年轻人。

这些孩子,是在全球化浪潮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懂技术、会语言、了解规则,愿意回国,是因为心里还有认同。

可当这份认同反复被质疑、被排斥,他们又还能坚持多久?

说到底,真正让人寒心的,不是政策的调整,而是那种一棒子打死的态度。

不管是企业还是公众,都需要一个更加理性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留学生不是天然安全隐患,更不是应被防范的对象。

他们是中国教育培养的产物,是中国崛起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我们该做的,不是把他们推开,而是建立更科学的评估和保障机制,让真正有才华、愿意报国的人能被用、敢被用。

05

留学生这条路,从来不是一条轻松的捷径,而是一条孤独的修行之路。

他们在异国他乡用双脚走出一条通往未来的路径,回头时,却发现原本熟悉的土地,已变得陌生。

如果我们因为怕风险就把门关死,那么最终,我们将失去的,不仅是这批人,更是一个走向全球的机会。

中国要走向科技强国,就必须学会在风雨中识人、用人,而不是在风平浪静中守旧。

THE END
0.我国捕获的间谍里,海归间谍就占了海归的68%。这个比例也够大的评论 海归中的间谍比例较其它人群占比大。 ABC7 赞 海归间谍有反水的吗?出来答疑解惑 倔强的小草 赞 你说2023海归多少人?百分之六十七都是间谍?jvzquC41ygh/vxzvkcu/exr1y17959=243?83=<87;5
1.中国网评丨中国留学生是“间谍”?英美政府不应无事生非近日,有英国媒体报道,英国政府将在包括剑桥、牛津等知名大学内审查中国“间谍”,一经查实,将对嫌疑人实施逮捕。但报道也指出“目前并没有任何迹象说明,这些大学了解或参与了任何不当活动”。既然没有不当活动,那么英国政府又何来审查一说呢?据称,英国知名学府的收入中有相当部分来自中国留学生,因此调查人员怀疑这些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686;;89:7adeg68l6224613v>sg0nuou
2.专家:特朗普对待留学生方式很恐怖审查似抓间谍专家:特朗普对待留学生方式很恐怖 审查似抓间谍。特朗普政府计划暂停接受国际学生签证面谈预约,并准备扩大审查申请者的社交媒体账号。这可能意味着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留学生,以及申请特定大学如哈佛、哥伦比亚大学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进行更严格的审查,甚至直接拒绝签证。已经获得入学资格的学生可能会加快签证申请和面试,争取在政jvzquC415i4djrsc0eun1jhv1pkxu86222628B4424;17<516::13==50jznn
3.间谍假借恋爱勾连留学生策反揭秘间谍“伪装者”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境外间谍可能隐藏在我们身边,利用各种伪装和话术陷阱,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这些间谍情报机关人员有时会以“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异性好友身份接近赴外留学生或通过网络建立联系。一旦发展成恋人关系,他们便开始实施策反活动。了解这些间谍的多种伪装手段,有助于提高警惕,防止被其欺骗。jvzquC415i4djrsc0eun1jhv1pkxu86222628B4424;17;:16:98;:;80jznn
4.中国留学生是间谍吗?美国驻华大使这样回答摘要:根据美国法律,美国确实拒签了一些中国学生,但比例很小。 在今天举行的第十届世界和平论坛“联合国与国际秩序”分论坛上,有中国学生直言不讳地询问参会的美国驻华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美国拒绝中国部分留学生的签证是为了防止间谍吗?” 尼古拉斯·伯恩斯表示,他真诚地欢迎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我自己在美国也教jvzquC41yy}/loickn/exr0ep5og€x1fgzbkuDkf?;16?;7
5.留学生被策反潜伏核心要害部位最终因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据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重大间谍案件,犯罪嫌疑人郝某是一名长期潜伏在我核心要害部位的外国间谍。 国家安全机关查明,郝某在国外留学时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策反后,按外方要求打入我中央某部门,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的情报涉及中央某部敏感项目及内部人员情况,最终因间谍罪被判处无期徒jvzq<847i0not7hp1pkxu8513;718;536:684?>9:7>
6.转发!警惕!境外间谍主动贴靠我留学人员留学人员留学生#留学生回国当间谍被判无期#【转发!警惕!#境外间谍主动贴靠我留学人员#】近期,国际安全机关破获一起重大间谍案件,犯罪嫌疑人郝某是一名长期潜伏的外国间谍。郝某在国外留学期间,被境外间谍机关策反,按外方要求打入我中央某部门。经鉴定,郝某向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的情报涉及机密级国家秘密五项、秘密级国家秘密两项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66;:94<5ao881dng282942:=7s{4ivvq
7.说个笑话,英国和美国又双叒要抓捕中国留学生间谍!?“他们认为过去40年中美交往里面让中国获益太多,要有意识的逐步的双边脱钩,具体到怎么脱钩都写出了报告。比如说教育,报告里面说中国大概有60万留学生在美国留学,全部赶回来不可承受,但是让他们继续在美国得到好处太多。所以智库报告里面写到,低年级的宽容,高学位的不欢迎,学商学法的欢迎,学科技的不欢迎” jvzq<84ncpjdc{jgt0io1mnurngz0ymrAkj>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