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守正创新——留学人员思想政治引领“新常深实”

欢迎访问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

English

发布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作为党领导的群团组织,党联系广大留学人员的桥梁和纽带,新时代10年,欧美同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遵循,在大团结大联合的统战格局下,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进取有为,不断探索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思想政治引领新方式,思想政治引领呈现新颖化、常态化的新特点,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海内外广大留学人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01  理论为先 领学促学

在凝心聚力中共创伟业

旗帜指引方向。中国共产党是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2022年10月,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向包括留学人员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发出了新征程上再出发的动员令,为新时代留学人员工作和欧美同学会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欧美同学会党组发挥领学、促学作用,全会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10月17日,欧美同学会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10月31日,欧美同学会召开第八届理事会会长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中科院院士丁仲礼强调,要用适应留学人员特点的方式创新学习模式、取得务实效果,使留学人员的学习贯彻“生动起来”;要引导留学人员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更好发挥“留学报国人才库、建言献策智囊团、民间外交生力军”作用。

10月25日至12月1日,欧美同学会留美分会、留苏分会、法比分会、瑞士分会以及欧美同学会组织、会员活动、联络、团体会员、建言献策、宣传、社会服务等7个专门工作委员会分别以线上线下形式召开了11场座谈会,专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学原文、悟原理,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

2022年是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7月29日至30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工作重点、政策举措,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是指导新时代统战工作的纲领性文献。

留学人员是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加强留学人员思想政治引领,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作用正是新时代留学人员统战工作的根本要求。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留学人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留学人员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并给全体在德留学人员回信、给莫斯科大学中国留学生回信、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三封回信跨越近10年,不变的是对留学人员的无限关爱、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殷殷期盼,言谆意重。总书记的回信在欧美同学会各级各类组织和广大留学人员中引发了热烈反响。总会举办了多场分领域、分主题学习交流会,在全会上下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做实回信精神的热潮,用重要回信精神凝聚人心,引导广大留学人员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信心。

在总会的号召下,通过一系列学习座谈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学习深度、理解精度、把握准度,广大留学人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积蓄了前行的动力。

02  创新方式 打造品牌

在“知信行”中坚定理想信念

改革开放45年,中国崛起于世界舞台,“留学热”和“归国潮”交相呼应。如何增强留学人员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近年来,总会有计划、分层次、高质量、创新性地推出了一系列品牌活动,用适应留学人员特点、符合留学人员需要的方式创新学习、突出实效,引领广大留学人员在学思践悟中锚定职责使命,与党同心同向,汲取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答好时代考卷。

对于广大留学人员来说,越知国情,越增责任感;越知世情,越增自信心;越是比较越是自信。自2017年以来,总会依托“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等多种形式,创新性地开展了“知国情、话自信”海归系列恳谈会活动,增进了广大留学人员的情感共鸣、思想共鸣、实践共鸣。

理论课堂以讲、谈、问为主,邀请党史党建专家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主题举办专题座谈,深入解读导读,并与参会留学人员代表交流互动。实践课堂以感知教育为主。在福建,来自不同行业的海归代表参观古田会议会址、感悟“嘉庚精神”、学习“晋江经验”,共话爱国情怀,共谋发展之道;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留学人员实地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发展理念的科学要义;在嘉兴市南湖纪念馆,留学人员代表悉心感悟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涵的“红船精神”;在宁夏西吉将台堡,揭牌欧美同学会首个国情教育基地,留学人员代表瞻仰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接受革命传统和国情教育;在河北,留学人员代表来到雄安新区、正定县塔元庄村、西柏坡纪念馆、中共中央旧址及李家庄中央统战部旧址学习考察,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坚定理想信念。

今年6月27日至29日,“知国情、话自信”海归系列恳谈会组织留学人员走进甘肃张掖、酒泉,并举行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强国建设有我”为主题的座谈会。学长们参观农牧养殖业、蔬菜种植业企业,体验设施农业为乡村振兴带来的丰厚成果;在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追寻红色历史,重温当年西路军英勇奋战、血决高台的悲壮历程;在东风航天城回首茫茫戈壁滩上史诗般的英雄壮举,感受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心中的“国之大者”,领悟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大家认为,百余年来留学人员传承、发扬、践行的“留学报国”精神是几代留学人员的光荣传统,与“两弹一星”精神有着一脉相承的共同内涵,留学人员要坚定“四个自信”,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此外,欧美同学会创新留学人员思想引领新载体,成功举办“欧美同学会大讲堂”,成为留学人员思想政治引领的新品牌活动。

欧美同学会大讲堂均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各国别分会、团体会员在京会长会、秘书长班子成员,专门专业委员会的负责同志和会员骨干代表在主会场参会,31家省级地方组织的负责同志和留学人员代表在线收看。主讲人回答现场听众问题、与听众交流看法,同时通过网络直播,上百万网民同时在线收看,纷纷点赞,好评如潮。

举办座谈会、交流会,开直播、在线交流……欧美同学会以学为先,不断拓展平台、丰富载体、深化内涵,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在欧美同学会的引领下,在一次次具体深入的学习、培训、认知中,广大留学人员对我国的国情、社情加深了理解,形成了广泛共识,增强了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汇聚起了磅礴的海归力量。

03  留学报国 赓续传统

在强国建设中不懈奋斗

百余年的留学史也是一部“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是广大留学人员在百余年艰苦奋斗中形成的,历史证明,留学是为了增强报效祖国的本领,而报国则是留学人员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今年2月,欧美同学会和南京大学共同发布《奋进新征程留学报国倡议》,倡议一经发出,在留学人员中引发热烈反响。

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上海大学分会秘书长,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肖俊杰说,留学人员应结合个人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把个人理想和追求融入党和国家的发展中,把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作为共同追求,弘扬留学报国光荣传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中科院控股公司监事会主席陈晓峰说,留学人员要抓住发挥才干、实现理想的历史机遇,在科技产业发展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南京大学欧美同学会秘书长曹毅说,留学人员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和奋进力量,坚守爱国本色,厚植家国情怀,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中彰显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当好行走的“中国名片”。

在迎庆欧美同学会建会110周年之际,为全面总结、深入阐述留学报国精神的历史传承、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今年7月5日,一场“留学报国精神”研讨会在欧美同学会百年会址成功举办。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体到整体,从历史到现实围绕留学报国精神进行交流研讨。

大家一致认为,新时代留学人员应当继承前辈们为党留学、为国留学的精神力量,以爱国为底色,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民族的事业中,把个人的梦想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和人生华章。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健谈到,“留学报国精神”是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一批批先进知识分子心怀“报国志”,主动吸纳融汇外来技术、制度、思想、文化,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一种自强不息、创新创造精神。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梁晨说,爱国与报国是留学人员群体的首要底色,无论哪个时代,留学人员群体融汇中与西,肩扛国与家的求学使命与精神传承始终不改。“留学报国精神是对我国留学人员百余年来的文化特质的一种反映,其蕴含了留学人员在时代洪流中所体现的海外游子报效桑梓的优良品格和知识分子精忠报国的精神风貌。”欧美同学会研究院留学人员研究中心主任、留英分会副会长,北京华夏国际人才研究院院长陶庆华说到,不同时代留学人员的历程本质上反映的都是留学报国的精神内核——进步和爱国。新时代新征程,广大留学人员应立足进步和爱国的精神内核,在高水平自立自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围绕“现代化强国梦”主题,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积极发挥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独特贡献。

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越是复杂,越需要我们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凝聚力量。广大留学人员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笃定“国之所需,吾志所向”的信念,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向、同频共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留学梦、人生梦与中国梦结合起来,把拥抱“中国机遇”、投身“中国梦”作为人生选择,争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中国梦……欧美同学会百余年的留学报国史见证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以及新时代的恢宏历程,爱国报国的基因始终赓续传承。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秘书长李民表示,总会将以建会110周年为契机,加强顶层谋划,深化“六位一体”留学人员思想引领新模式,把加强留学人员思想引领摆在首位,融入各领域和全过程。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开展有吸引力的活动,特别是以新颖视角和清新语言阐述好中国发展故事,为思想引领工作注入更多活力,让留学人员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画好留学报国最大同心圆,在新征程上书写更加动人的诗篇。

THE END
0.金道律师事务所新政首次允许在国内重点高等学院、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工作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兼职创新创业,无须仅在一家单位工作,放宽了外籍人才创新创业的条件。 9.允许外国留学生毕业后留在境内创新创业 政策九:在国内重点高等院校获得本科以上学历的外国优秀留学生,毕业后在中国从事创新创业活动的,可凭高校毕业证书和创新创业等证明材料,向公安jvzq<84yyy4{lkqh0eun1Hu?4464;
1.这里,孕育了蔚为大观的杰出人才群落……父亲虞学为是刘潭中学的创始人之一,资深教育工作者。虞方还有三个比她大十来岁的哥哥,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父亲对她疼爱有加。父女情深,所以虞方继承了父亲的志向,学医,一路刻苦学习,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学成后,前往美国留学,最终成为美国FDA病毒研究领域的专家。jvzquC41yy}/q~wlkcthu~3eqo5b1;53;2;1886779743:;6776/uqyon
2.南京上榜2019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十强11月8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的2020国际人才交流与项目合作大会开幕式上,2019“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十强城市名单正式发布,南京位列榜单第七位。这是近5年来南京市在该榜单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由科学技术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主办,是国jvzq<84lu0vfqyqg0eun0ls1p4532;5133691l882562/<9623=537mvon
3.王辉耀:放开国际人才政策设立国际人才组织主持人:那这些举措对于企业和普通民众来说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王辉耀:这个影响会很大。对于企业来讲,无论是参与国际竞争,还是经济转型、创新经济,现在特别缺的就是人才。那么企业将吸引到一大批新的国际人才,会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包括优秀的来华留学生我们也可以把他留下来,为中国的企业使用,这是非常英明的一个jvzq<84yyy4dep3qti4dp8ftejowg|44:7=3
4.李四光:大地之子光耀四方—新闻—科学网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决议,成立中国科学院。60岁的李四光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任命之时,李四光正从欧洲秘密回国。 次年5月,李四光抵达北京。与周恩来总理畅谈近3小时后,李四光接下了组织全国地质工作的任务。地质工作要服务好国家经济建设,要紧的任务有哪些?地质人才要交给怎样的单位jvzquC41pg}t0|hkgpifpny0ep5ivvqpgyy0496;13806<8;324tj}r
5.河南省博士后工作政策问答博士后与留学人员工作处 2020年7月 说明 博士后制度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河南省自1991年设立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来,博士后制度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方面的独特作用有目共睹,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推动了河南科技进步,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日常工作中,jvzquC41m{4yerye0gjv0ls1kplp1:5;31767:3jvo
6.国际科技合作的典范——中科院与马普学会携手卅载启示裴钢告诉记者,在国际合作培养人才方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下一步将尝试与国际科研机构共建科研机构。由于青年科学家小组等的成功开拓,今后中外科技人才培养将更具互补性。“把在国外的中国人引进是一种做法,另一种是把已经入外籍的中国人引进来,目前这样的高层次专家上海生科院已经引进了3位,今后会有更多的外籍人才jvzquC41yy}/ejx0ep5{v8o|v1mkluv1|mlz‚~fiovyjq52|t0z€gf146169:1v46169:47a878><980yivvq
7.《中国教育报》电子版中国教育新闻网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和“双高计划”建设院校,近年来,立足重庆,胸怀全域,在推动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积极投身国家战略,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加强国际教育合作,构建新理念、新平台、新标准、新评价,开辟了一条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素质技能型国际化人才jvzq<84rcrks0s~d0et0|po{d1nuou44248.2=4421ipp}jpva<1:<570jzn
8.马克龙对话中大学生:通过科学文化交流,让中法友谊持续下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大校长高松在致辞中表示,中法教育交流根基深厚。一个世纪前,中山大学的创办者孙中山先生就大力支持推动从广东输送人才赴法国留学。有多位赴法留学生回到中山大学工作,比如张云、黎国昌、崔载阳、端木正等,引领了当时的国内天文学、生物学、教育学和法学等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这些先贤都是中法人文交流jvzquC41pg}t0‚hyd0ipo8724531685:1euovnsva77999;840nuo
9.形成鼓励出国留学与建设人才高地的良性循环要用好的人才政策和环境,吸引留学生回国发展,甚至吸引外籍专家来华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为此,中国应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心态对待出国留学,发展国际教育,同时尊重出国留学人员的自由选jvzq<84pgyy/jww0ep5so{yv1cxuklqg13527B;556618=9849<739
10.2014中国留学发展报告:各国奋力争夺“留学红利”在政策方面,我国应顺应世界人才国际化流动的趋势,放开外籍优秀留学生在华就业和创业的限制,可考虑放宽来华留学优秀毕业生的实习工作政策,允许优秀外国留学毕业生留华工作和生活,或设置留学生实习签证、工作签证,允许短缺人才或居留达到一定年限、就业创业成绩出色的外国人才留在中国。 jvzquC41yy}/eqnpcs}/exr1jsns1;537162/9<1556137xjvor
11.新世纪教育的先行者——中加学校开创超前教育模式|北京中加学校|北京中加学校校长王本中认为,这是占三分之一的外籍教师只用外语教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程这几门课程用双语教学,学生们高中三年中必须一直接触英语的必然。王本中校长还发现,由于中加学校开放的环境,全球视野的教育,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及对异域文化的理解更深入,在中加毕业后赴外留学的学生,其语言能力、jvzquC41yy}/elxe0eun0ls1kpjfz7ujr1Oofn}1eqtugwy14;6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