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免签来华的外国人,已经吃不下白人饭了财经头条

“发明出144小时免签的人真是个人才!”

因为144小时免签政策的施行,今年夏天China travel是彻底火了。

从数据上看,今年的入境旅游人数实现了量的飞跃。光是上半年各口岸的入境外国人总数就高达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

随着暑期过去,外国人来华旅游的热潮逐渐回落,但另一种情绪又在互联网上弥漫,我概括为四个字:

难 舍 中 国 。

从中国返回本国的人们,纷纷陷入了戒断反应。

有人怀念起这里独有的风景,云海翻涌,群山林立,古老又神秘。

有人怀念起这里生活的便利,半夜依然能大剌剌地到处逛,想买饭买菜可以随时订外卖。

也有人则更直接,到日韩等周边国家中转一下直接开始下一个144小时,标的tag都是“中国,我回来了”。

不过,这其中最让人流连忘返的,当属在中国吃到的美食。

已经品尝过各式各样的正宗中餐,又怎么让人能心平气和地吃下炸鱼薯条、干巴面包。

如果说用眼睛来认识中国尚且浅薄,那么当胃也成为中餐的俘虏,才是彻底回不去了。

没有一个来中国的旅游博主,能逃脱成为美食博主的宿命。

@TwoMadExplorers是一对来自德国的夫妻,因为是第一次来中国,他们一开始还比较谨慎,但自从尝试了成都美食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就是最普通的在街边摆桌子板凳的小店,最常见的夫妻肺片和干锅土豆片,一口肺片配米饭下去,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图源:@TwoMadExplorers

其中丈夫卢克还有个特征,吃到特别好吃的东西时他会微微上翻白眼,一副要被香迷糊的架势,在中国逛吃的这几天,没少看到他一边咀嚼一边白眼沉醉状。

图源:@TwoMadExplorers

这对夫妻两度游览中国,挑选的都是有口皆碑的美食之都——成都、重庆、广州、云南,一路走一路吃,从川渝的火锅、江湖菜,到广州的早茶,云南的菌菇锅......

每换一个城市都是不同的美食图谱,几天下来夫妻俩都圆润不少,妻子娜奥米跟观众说:“你们以后来中国的话,肯定会胖很多。”

图源:@TwoMadExplorers

@lam小方 是在中国生活过的韩国人,他带着自称“美食家”的韩国朋友来中国游玩,也全程离不开吃吃吃。

虽然现在中餐在韩国很火,但仅限于火锅、麻辣烫、麻辣香锅这类大杂烩美食,至于更地道的单品,在韩国很难吃到。

他们挑选了更加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比如葱油拌面、生煎包、广式肠粉、云南米线、北京烤鸭......每一顿都是惊喜,完全刷新了韩国朋友对中餐的印象。

图源:@lam小方

北京烤鸭更是压轴,一口正宗烤鸭入口,香得他朋友每一口都在惊呼:“感觉我像从来没吃过鸭肉一样。”

图源:@lam小方

俩人从重庆吃一圈回到韩国,还时不时川渝瘾犯了,去找最正宗的火锅吃。

尤其从饮食文化不繁华的国度来到中国的人,就像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之前就有网友爆料学校的外教,自从第一天来食堂吃到第一口西红柿炒鸡蛋后就惊为天人,然后吃了整整一个学期的西红柿炒鸡蛋。

也难怪那些China travel结束后的外国人陷入中餐戒断,中餐可选范围广,美食种类丰富,而且兼顾各种口味喜好,即便是最普通家常的一餐,也凝聚了千百年来的生活智慧。

有定居美国的亚裔小朋友回中国过了一个暑假,回国后说什么也接受不了美国的生活了,看见妈妈就立马嘴角耷拉下来开始痛哭:“我想回中国!”

图源:@掌管符号和闪电的牛角包

还有小朋友在中国度过了佳肴盛宴的几天之后回到英国,每天饭都吃不香,“一分钟都不想在英国待了”。

图源:@中英家庭(英国基思大叔和东北大姨)

也不怪他们,毕竟欧美国家已经被极简主义白人饭统治,谁会在水煮肉片和全麦面包之间选择后者呢。

有戒断反应的又何止外国人,最可怜的还当属留子。

从美食大国去白人饭大本营生活,这对中餐毒唯来说约等于被流放了,一学期下来专业未必精进多少,但厨艺一定突飞猛进。

也难怪在国内备受诟病的预制菜,却得到留子的大力支持。

“预制菜的风什么时候吹到英国,我不想再吃英国料理了!”

如果说大菜硬菜能征服外国舌头还属意料之中,那么,让人意料之外的就是那些对我们来说唾手可得的小吃,竟然也成了外国人的香饽饽。

图源:@karissaeats

许多旅游博主为了控制成本选择穷游,那些随处可见的早餐摊儿、大排档,便成了他们的打卡点。

有一对情侣博主在北京游玩,一个吃早点的功夫就先后品尝了小笼包、煎饼果子、烤冷面、馄饨、炸鸡柳、油条。

在我们看来只是上班路上填饱肚子的一餐,他们却连连称赞,说炸鸡柳是“完美的酥脆、滑嫩”,说烤冷面是“截至目前最棒的东西”。

甚至路边摊随便买的一个烤饼,一根肉肠,都要被夸上天。

看得我国观众纷纷傻眼,belike这些东西有这么好吃吗?我怎么从来没发现……

确实,单论街头美食,欧美国家跟中国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中餐的智慧不止体现在精美摆盘的高档菜肴、锅气四溢的家常美食,更在其貌不扬的街头小吃。

我们从不吝啬在小吃这件事上开动脑筋,每个地区都风格各异,就像是盲盒里的隐藏款,总能开出这个城市最本真的样貌。街头小吃汇集早市、夜市,就像那个城市暗自跳动的脉搏。

图源:视觉中国

几块钱一份,买来边走边吃,葱花、酱料搭配眼前的街景,就是感受一座城市最local的方式。

除了街头小吃,外国人还把目标瞄准到了下酒菜。

怎么做呢?

就是将黄瓜切片,然后依次添加盐、酱油、米酒醋、芝麻油、辣椒油、味精、蒜末,搅拌均匀,然后就获得了一道美味的凉拌黄瓜。

图源:@internet-garcon-pdf

因为清脆爽口还减脂,这道凉拌黄瓜一下在互联网上爆火了,外国超市甚至直接买起了一次性包装的黄瓜切片,而货架旁边就是更便宜的整根黄瓜。

图源:@internet-garcon-pdf

最搞笑的是因为黄瓜需求量激增,冰岛还出现了黄瓜短缺现象,农民要忙得脚不点地才能在一周后恢复供应。

直接把一个国家的黄瓜吃空,这背后竟然是我们从小吃到大的最普通的凉拌黄瓜。

我只能说,外国人对中餐的开发不足十分之一。

再往前追溯,还有老牌网红老干妈。

这个在国内家喻户晓的品牌,一开始只是外国中超的抢手货,随着在华人社区的口碑外溢,老干妈的名气菜在全球范围内响亮起来。

虽然老干妈在国外卖的比国内贵得多,国内8~10元一瓶,亚马逊上则是8~15美元不等,在价格定位上完全是调料界奢侈品。

但这都没有阻碍外国人的爱老干妈狂潮,有传言说在美国各大监狱里,老干妈就是制霸以物易物的硬通货。还有外国品牌把老干妈印在衣服上,登上纽约时装周。

他们对中餐普遍存在刻板印象,比如中国人爱吃内脏、中餐滥用味精不健康、中餐只能算作快餐不高级。

在《丑陋的美食》第一季中还有这样一组社会实验,邀请一群对中餐有偏见的老外表达对味精的憎恶,有人声称自己只要路过中餐馆都会身体不适。

图源:《丑陋的美食》

但节目组给他们分发的美国膨化食品里也不少味精,他们却吃得津津有味。

所以,问题从来不在于食物本身,而在于人们心中的偏见。

至于快餐的刻板印象也实属冤枉,因为中餐馆是国外为数不多外送便宜且少休假的饭店,所以点外卖首选中餐,我们也总能在美剧里看到人们不熟练地用着筷子吃炒面。

《生活大爆炸》里主角们经常在家吃中餐外卖

而且欧美国家虽不缺中餐馆、唐人街,但大多是在粤菜基础上混合了越南菜、泰国菜等再根据本地口味进行改编的版本。

美国的Panda Express里卖的左宗棠鸡、李鸿章炒杂碎,在日本很火的天津饭,都是我们闻所未闻的外国本土限定。

Panda Express里卖的美式中餐

那不能代表真正的中餐。

中餐之广博,唯有来这里亲自品尝,方能感受到其魅力。

从北国到南疆,从东海之滨到西部高原,每一方水土都孕育着独特的饮食风格,汇集成一幅饕餮盛宴。

川菜的麻、湘菜的辣、粤菜的鲜、闵菜的醇、苏菜的甜、浙菜的雅、徽菜的珍、鲁菜的咸香,八大菜系各具特色。

做法更是复杂多样,煎、炸、炒、焖、烧、烤、煮、炖、蒸,一样食材百种风采。

中国人云游四方,吃永远是大头。

在北京深秋吃铜锅涮肉,在柳州小镇来一碗正宗螺蛳粉,去泰山脚下吃炒腰花,到岳阳楼品地道剁椒鱼头、去阳澄湖吃大闸蟹、到云南煮菌子锅……

图源:视觉中国

这还没有算面点和糕点,月饼、汤圆、粽子这些节日食品,每年都更新迭代出若干新口味。

更具地方特色的河南锅盔、山西花馍、河北杠打馍、内蒙古奶炒米、江苏汤包、湖南米粉、天津麻花、海南竹筒饭、广西大年粽、港澳马拉糕......更是应接不暇。

这不仅因为我们有着广袤的土地和丰饶的物产,更因为有一代代劳动人民将生活智慧融入其中,才孕育出如此璀璨的饮食文化。

我相信,只要亲眼见证过中餐的丰富,无人不会为其赞叹。

就像日本漫画家小川悦司,因为被《朝日百科世界料理》里的中国美食深深震撼,遂完全以中国为背景创造了初代美食竞技番《中华小当家》;

还有扶霞·邓洛普,一位地道英国人,因为热爱四川美食,她专门跑到成都的厨师学校进修,尝遍街头小馆,将所见所闻写成了《鱼翅与花椒》《寻味东西》等书,堪称中餐传播大使;

现在在中国做美食博主的@主厨戴广坦经历也如出一辙,本是商科精英,来中国做交换生却被中国菜深深吸引,回到法国后便转去了厨师专业,如今在致力于研究中餐和法餐的融合创新。

也许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人对中餐报以不友善的态度,但改变也正在发生。

越来越多对中国一无所知的人愿意抛下成见,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用眼睛看,用舌头品尝。

也有越来越多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把门店开向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一马当先是茶饮品牌,喜茶、蜜雪、奈雪、瑞幸、库迪等品牌都纷纷向外扩张。

2023年底,喜茶美国首店在纽约百老汇正式投入运营,开业首日销量超2500杯;同年,蜜雪冰城宣布进军日本和澳大利亚,悉尼首店开业第一天就实现了2.4万元的营业额。

与此同时,正餐、快餐、小吃等细分业态也在积极向外布局,许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

正新鸡排开去了日本东京;外婆家今年成功在纽约开出首店;新荣记也在东京开出第一家海外分店;更不用说海底捞,去年的海外业务收入达6.86亿美元,净利润2530万美元,同比增长161.2%,位列2024年全球餐饮品牌价值25强排行榜第14位。

海底捞在美国达拉斯的门店

海底捞在美国达拉斯的门店

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到2026年,海外中餐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3万亿元人民币。

而这,只是世界认识中餐的开始。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好吃从来不分国界。

这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饮食文化,还将经由我们一代代人,继续讲述下去。

THE END
0.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走向世界!这对“神仙情侣”共同讲述中国故事|作为唯一的本科交换生 3个月的时间从零搭建了 一套AI+无人机的仿真平台 同时,他作为柏林工程大赛的 唯一亚洲参赛学生 和队友们利用3D打印技术赢得了一等奖 陈诺选择在烈日炎炎的暑假驻留南京 创立《Mr.China—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团队 用英文短视频讲中国故事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396618=
1.2年深圳+2年纽约或硅谷,深圳爱文为高中生打造定向升学计划深圳爱文学校宣布推出“2+2”定向升学计划,该项目专为定向前往美国的高中生打造,以2年国内(深圳爱文)+2年国外(爱文纽约或硅谷)的中美两地学习周期及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专属支持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并顺畅地适应国外教育。 爱文纽约入选100所美国最好私立高中榜单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4/9;/285eql2ko{}jurr36388:>3ujvsm
2.布林肯先后见到秦刚王毅,可总结的这几组数字……中美外长会比原定超过一小时! 《环球时报》转引BBC的报道时称,中美外长的会谈持续了5个半小时,比原定时间超出一个小时。显然,这证明了中美外长、双方团队之间沟通了很长时间。 《环球时报》18日还转引法新社的报道称,“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预计将会见布林肯,后者还将与美国交换生和商界领袖jvzquC41pg}t0|npc0ipo7hp1e532;8/2832;8iqe/on{zypo862>7:80yivvq
3.职场自杀式谈话后,35岁的他失业了戏局钱方许辉李想许辉的婚姻比起他的事业来说失败多了,虽然在旁人眼里看来,他的事业也不算成功。许辉的妻子李芯是在美国当交换生时认识许辉的。 她从小学习就不行,大学上了一所一年学费十几万的二本院校。她读大三时学校和美国几个不入流的社区大学推出一个联合办学。李芯第一个报了名,她心里清楚说是去美国做交换生,不如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756<76A8a388eck59527:2:f7r84ivvq
4.北方网2014年03月06日新闻汇总[433][新闻中心] 四年级娃娃出国去当交换生 14万,3个月,学到啥? 2014-03-06 16:45 [434][新闻中心] 部分单位选人越来越"现实" 漂亮女生不要 2014-03-06 16:45 [435][新闻中心] 北京门头沟开建百万平米安置房 约1.4万套 2014-03-06 16:45 [436][新闻中心] 北京72小时过境免签游客剧增 2014-03-jvzquC41yy}/gwttvj4dqv3ep1yzu}jo1462685512<02h7236642?3ujvsm
5.世界那么大,现在就去看从光华走向世界,走进全球一流商学院课堂的小伙伴们用亲身经历告诉你,交换生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惊喜、收获和期待。 2017-2018学年,还将有近300位光华学子从北大出发,去这些院校学习一学期,去感知这个广阔美好的世界。 活力与开放 北美 燃烧吧,全情投入! 赫萌(15级MSEM) jvzquC41yy}/i|r0rm{/gmz0ep5fokf1kplp1:67:1?8;?3jvo
6.美国学者:1978年我建议,美中可否先交换10个留学生……▲莱文教授认为,21世纪耶鲁的本科生应该增加海外交流的经历 杨卫嘴里的“取经学习”,在耶鲁大学前校长理查德·查尔斯·莱文看来,后来就变成了“相互交流和学习”。莱文回忆,2004年至2013年期间,除了2008年外,他每年都在耶鲁大学做领导力培养项目,一部分是针对中国的高校校长和党委书记,后来就扩展到政府领导力领域。他清晰地记得jvzquC41yy}/yqg0ep5{j~jcp5kv|142832;7716;28<90jvsm
7.新闻中心——驱动之家:您身边的电脑专家2014年毕业生平均月薪3945元 你达标了么? 1.2014年毕业生平均月薪3945元 你达标了么? 我很光荣的达标了 对不起人民,我拖后腿了 毕业n年仍未达标的人伤心飘过 查看结果 中兴:三星能做到的我们也可以做到 朝晖 21:05:50 一场远赴韩国的发布会为中兴四月份的“4G酷跑”战略画下句号,在短短一个月内,中兴连续发布jvzquC41pg}t0v~ftk|ft|3eqo5cnxl142752=6;0jzn
8.帮留美毕业生找工作26岁小伙写出40万字求职攻略书这个来自四川成都的年轻人,今年26岁,2013年从哥伦比亚毕业大学毕业。目前在纽约的一家咨询公司做大数据分析的他,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写了一本39.6万字的书,帮助留美毕业生们找工作。 “留学生美国找工作困难 我要写‘求职攻略’” “你知道美国有多少中国留学生吗?”国字脸,戴黑框眼镜,穿衬衫和西装,杨国轲沉稳得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m1427719:/2958:?72394tj}rn
9.以讹传讹的力量——从Grunge说开去(Nevermind)乐评关于Nirvana 还有些有趣的事情——郝舫的《灿烂涅槃》基本都被写为《灿烂涅磐》,“槃”是个罕用字,只能到字库里去找。这个错误更让我厌恶,我实在不能想象一块石头和这个梵语词之间居然能建立联系。更恐怖的是,很多输入法里已经有了“涅磐”的联想。同宿舍的同学去美国Aberdeen 大学作为交换生留学半年。当时我jvzquC41owyje7iqwdgo0lto1tkwkn|135=65A>1
10.中国文艺网“那些前辈花了大半辈子致力于中美友好。那一次与他们的会面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更多地去思考我应该去做些什么。我感觉放在我面前的正是一个可以为中美两国建立桥梁的机会。”雷蒙说。 2008年起,雷蒙担任位于深圳的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的创始校长。四年后,他接到纽约大学与中国政府的邀请,出任仍在建设阶段的上海纽约jvzq<84yyy4dhufe0qxh0ls1|ill1sizy1814;591v814;5935e24>685;4ivvq
11.国家公派米理读博"跨越三大洲的设计探险:从工业设计到可持续材料我克服的方法就是自己去阅读相关的文章和分析优秀研究计划的写作格式,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最终获得了一版还说的过去的研究计划。给未来申请者的建议就是,提早进行规划,例如在研2的时候就要大量阅读关于设计研究方法论的文献,培养阅读习惯,并且如果有条件的话找一名有经验的博士生帮你进行思路的梳理和研究计划的润色会有更好jvzquC41yy}/fxzdcp4dqv4pqvk0:=<564=:78
12.13部不容错过的美国校园青春电影高中毕业生巴特比(贾斯汀·朗Justin Long饰)被无数大学拒之门外,面对父母的压力,巴特比找了一群和他有同样经历的哥们,租了一栋废弃的两层楼的楼房,自己办起了一所叫“南哈蒙理工学院”的学校。这间学校的`宗旨就是“谁都能来上大学”。 原本打算只是为了蒙混父母,没想到一下子就有全美就有几百名遭遇一样的jvzquC41yy}/{~|gpoo/exr1nk€ik8vkpiiiww46527327mvon
13.Unit5Goingonanexchangetrip人与社会:教育交流与文化体验(话题通读全文可知,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中国做交换生的经历,由此推测,我们可能在博客上看到这篇文章,故选D。Passage E 以下是一则短文,请阅读全文,并从下文后的六个选项中选择五个还原到原文中,使原文的意思完整、连贯。 From unfamiliar food to the foreign language, adjusting (调整) to life at an American jvzquC41yy}/|}m0eun1|thv1;48=6;674ivvq
14.美国高中选校你不得不知的干货——私立vs公立丨USAEDUEducation一、学习时间限制不同 美国中学分为私立和公立两种,且美国法律规定,公立中学只允许接受短期的外国交换生,法定的最长时限为一年;公立学校不得接受外国申请者作为独立的学生身份在公立学校长期学习。留学美国初中国际学生如果到美国高中就读,可申请以交换生的身份在公立高中学习,时长最多一年,美国政府支持你年龄在15至18周jvzq<84yyy4vujjfwuzvf‚3eqo5i/wi/86=/j}rn
15.同步出发!上纽大2021级新生以这些方式开启大学生活|上海纽约8月23日,上海纽约大学在世纪大道校园举办了第九届开学典礼,欢迎2021级(即2025届)新生入学。jvzquC41yy}/uqs{w0kew7hp1et0pn|u1pv/|mcpinbk6|gneung|2encyt/;547/vft|tp/cte/xsnk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