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雷欧:二战后的国际商务现代汽车联合国

第一章 国际商务合作的概念

1.4二战后的国际商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政治形势和世界经济形势都发生了多次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总的来说扩大了国际商务合作的范围,使国际商务合作发展成了一种涉及一切国家、遍及各个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经济体系。人们通常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商务合作称为当代国际商务合作。

一、当代国际商务合作产生的原因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商务合作大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国际分工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必然产物。究其原因,战后促进国际商务合作发展的基本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出现是战后国际商务合作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动因。

战后,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年代,开始人类历史上出现了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不断取得新的技术突破。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不断地被运用到生产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新的产业。比如,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生物工程、激光和光导纤维为主的通讯技术、海洋工程、宇宙空间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一系列新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无论从发展规模上,还是在影响深度上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两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特别是经济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各国经济发展速度普遍加快,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由于科学技术成果在生产中的普遍运用,出现了大量“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产品;技术商品化,形成了新的独立的生产要素市场——技术市场;在资本、劳动力、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的组合中,技术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成为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标志。

科学技术革命使生产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科技革命使生产规模扩大化,出现了宇航工业、大型超音速喷气客机生产等大规模的生产部门,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生产规模小型化的趋势,许多企业以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基础,不断利用新的技术,开发新的产品,研究新品种和产品的新功能,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利用产品的差异性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这些企业的规模虽然较小,但市场竞争能力极强,是一种小型的“智能型工厂”。

此外,现代科学技术还使一些传统的规模型产业的生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坊加工和家庭生产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出现了新的发展动态。

科学技术革命还引起了投资项目中生产要素结构的变化。首先,在投资过程中,技术可以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投入,不再依附于其他生产要素。其次,在生产中投入的资本要素不断技术化,高技术、高性能的机器设备使投资效率大为提高,固定资产折旧不断加速。第三,人力资本投入比例不断增加,劳动力教育培训费用提高了许多。最后,新技术的运用使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为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程。

科学技术革命也使得各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产业部门的比重下降,一些落后的生产部门逐步被淘汰,大量采用新技术的新兴产业部门不断兴起,并得到迅速的发展。科学技术革命成果在农业部门的推广与使用,使农业生产出现了新的飞跃,战后一些国家推行的“农业革命”运动,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更为重要的是,科技革命使第三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要,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且由于信息业的兴起,第三产业内部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科学技术革命还使战后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分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将在后面进行专门的论述。总之,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使国家之间在生产领域进行广泛的合作成为可能,为生产要素在国家间直接移动和重新组合配置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实际内容。因此,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是国际商务合作在战后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动因。

(二)战后国际分工的新发展是国际商务合作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国际分工是国际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超越国家界限的结果,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同时,国际分工又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具体体现。最初的国际分工是工业和农业生产部门间的分工,这一分工的结果形成了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对立,在这种国际分工体系下,通过自由贸易政策,殖民地和附属国被迫成为世界市场上农产品和矿产原料的产地,而宗主国则成为世界工业产品的加工地和制造商,通过不等价交换,宗主国剥削殖民地和附属国。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代替了商品输出。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特点是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对立进一步加剧,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从商品流通领域进入资本流通领域。

战后生产国际化的新发展特别表现在生产过程的国际化上。由于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产业和产品,这些现代化产业和产品的结构和生产工艺十分复杂,技术性能和质量要求很高,它们的生产不仅要求国内许多部门和许多企业进行专业化协作,而且要求在国际范围进行协作。因此,各国间不仅实现了部门间的国际分工,而且出现了部门内部的国际分工,即实现了按产品、按规格型号、按零部件、按生产工艺流程的国际分工。各国的直接生产过程成为统一的世界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垂直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纵横交错成为当代国际分工的突出特征。与此相适应,各类生产要素不断在国家间移动与重新组合配置,出现了各国在生产领域中进行国际商务合作的各种方式。

(三)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国家间的相互依赖是促进国际商务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代国际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状态下求得发展,任何国家的经济活动必然会以某种渠道,以某种方式“传递”到其他国家,同时也接受其他国家对自己的“传递”影响。国家间的经济依赖加强和经济生活国际化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战后以来,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技术领域,包括生产、流通、信息传递等方面;二是国际经济协调领域的相互依赖。

(四)各类国际经济组织在国际商务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所谓国际经济组织包括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全球性经济组织两种类型。区域性经济组织指地理区域比较接近的国家间建立的组织或缔结的条约与同盟,如欧洲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安第斯条约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等。

这些区域性经济组织在协调经济发展目标,采取协调经济政策,进行区域内的经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全球性经济组织包括联合国系统的有关经济组织和有关经济水平相似国家间缔结的经济组织。联合国系统的经济组织包括联合国机构中的经济组织(如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及其下属的区域委员会等)、联合国附属机构中的经济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世界粮食计划署和世界粮食理事会等)和联合国专门机构中的经济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联合国的这些经济组织在战后经济协调与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间的组织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77国集团等,这些组织在协调组织内部合作,促进南南合作和推动南北合作等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总之,二次战后,各种类型的国际组织大量涌现,它们在推动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和各种方式的国际商务合作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战后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为国际商务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呈现出多极化和多元化的局面。大战结束以后,美、英、苏三国围绕着战后和平问题及如何维护各自的权益问题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和冲突。美国凭借战后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急于称霸世界,英国出于继续保持在欧洲的地位,力图削弱和遏制苏联的影响;苏联对美英的反苏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这样,战争中的反法西斯联盟在战后实行合作的和平构想破产,冷战随之爆发。由于英国国际地位日渐削弱,苏美争霸成了战后几十年来国际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随着冷战的加剧,西方实行经济封锁。在这个期间,国际经济关系的特点是,两大经济体系之间的经济往来减少,而两大体系内部各自的经济关系迅速发展。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关系才出现了“格局性的转变”。这种转变表现在苏美实力相对下降和东西方关系趋于缓和,相互之间由对抗转而采取“对话”的形式。全球政治、军事对抗呈现出逐渐淡化的趋势。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国实力正在向均衡化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转向经济技术领域。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这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化为国家间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条件。不同社会性质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间相互和平共处,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进行合作,有效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国际谈判实务》

巴黎雷欧(任由之)著

目录

第一章 国际商务的概念

1.1经济国际化趋势

1.2古代的国际商务

1.3二战前的国际商务

1.4二战后的国际商务

1.5国际经济的相互依赖

1.6国际商务研究的发展

第二章 国际商务的“4C”

2.1 “4C”的基本特征

2.1.1,国际经济竞争

2.1.2,国际经济矛盾

2.1.3,国际经济协调

2.1.4,国际商务合作

2.2“4C”的相互关系

2.2关于“4C”的认识

第三章 国际商务中的资本移动

3.1资本要素国际移动的经济动机

3.2资本要素国际移动的经济效应

3.3资本要素国际移动的表现形式

第四章 国际商务中的承包工程

4.1国际承包工程

4.2国际承包工程的的特点

4.3国际承包工程的基本程序

4.4承包工程的形式

第五章 国际商务中的劳务合作

5.1国际劳务合作概念

5.2战后国际劳务合作的发展

5.4国际劳务合作的促进因素

5.5国际劳务合作的制约因素

5.6单纯劳务输出和输入

5.7劳务输出合同的内容

第六章 国际商务中的科技合作

6.1国际科技合作

6.2国际科技合作的作用

6.3国际科技合作的发展

6.4国际科学合作

6.5国际技术合作

6.6国际技术贸易

6.7国际许可贸易

6.8国际许可贸易的类型

第七章 国际商务中的信息合作

7.1国际信息合作

7.2跨国公司的信息合作

7.3现代电子商务

7.3.1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

7.3.2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

7.3.3现代电子商务的成功因素

7.3.4现代电子商务的分类

7.3.5现代电子商务的功能与分析

7.3.6移动电子商务

第八章 国际商务的谈判

81国际商务谈判理解

8.2国际商务谈判准备

8.3谈判力及其影响因素

8.4简单谈判与复杂谈判

8.5国际商务谈判技巧

8.5.1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侦测技巧

8.5.2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拒绝技巧

8.5.3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拖延战术

8.6输-赢模式与赢-赢模式

8.7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利益分配法则

8.8国际商务谈判中的信任法则

8.9谈判人性格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8.10文化背景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第九章 国际商务的法律保护

9.1国际商务的法律保护

9.4国际商务合作保护的内容

9.5国际投资的法律保护

9.6技术转让的法律保护

第十章 国际商务争议的解决

10.1一般解决方法

10.2国际仲裁

10.3国际司法诉讼

著者简介:巴黎雷欧(李由,任由之),国际经济谈判专业(博)毕业,著有《国际谈判哲学》+《国际谈判实务》(法文版华文版)《法国现代书画艺术评论》(英文版3 卷)和《雷欧带你认识法国》《雷欧带你认识巴黎》等书籍,其论著《跨国公司内部谈判效益论析》(法文版,图中咖啡色书籍)被作为法国高商图书馆示范论著和美国通用公司(欧亚总部)特定读物。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我国进行国际劳务合作时采取的主要形式:第二步,国际劳务合作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或法人通过某种形式向另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政府机构提供劳务以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方式,主要包括直接境外形式的劳务合作和间接境内形式的劳务合作,具体形式有国际工程承包、劳动力直接输出和输入、国际旅游、国际咨询以及三来一补业务等。海外承包工程和分包海外工程项目jvzquC41x0nvc}z0eqs0itym14XUUV3jvor
1.2011年考研政治应试精华试题及解析021跨国公司已成为当代国际范围内生产和资本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它又以其全球性生产经营的企业形态,以其相互间的联合与合作的形式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以及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内部联系,形成了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活动中囊括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空前巨大的网络jvzq<84yyy4zwutq0eun1tfq{ct0pn|u136248:496>70|mvon
2.全球数字贸易范文网络安全与国际协调合作主要包括14.15“合作”和14.16“网络安全事项合作”两个条款。“合作”要求各成员国共同帮助中小企业参与电子商务;就个人信息保护、在线消费者保护、非应邀商业电子信息、电子通讯安全、电子认证、电子政务等领域加强法规、政策、执行和遵守等方面分享经验和交流信息;积极参加地区和多边论坛,鼓励行业企jvzquC41yy}/jjtskmgo0lto1jgpyns162=657mvon
3.国际经济合作范文国际经济合作形式随着国家经济合作业务内容的发展而不断多样化,近年来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出现的新形式主要有非股权形式的国际投资,BOT投资方式、联合研究与开发新技术或新产品、劳务支付形式的补偿交易、带资移民、带资承包工程、对外加工装配等形式的境内国际商务合作,跨国性经济特区等。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684ivvq
4.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8篇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促进劳动经济的发展应该全面开展劳务输出,并且改变传统的输出模式,引导鼓励向经济技术发达地区进行输出,学习先进的经营理念、生产技术和营销策略,并积极关注国际劳务市场,拓展国际劳务合作,为劳动经济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有利的发展氛围。 四、结语jvzquC41yy}/kofdkcu/exr1jcuxgw4674710qyon
5.外资工作总结4篇工作总结范文二是发展境外加工贸易。鼓励企业以现有技术、设备投资,在境外以加工装配的形式,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零配件、原材料出口。三是推进有实力的建筑企业对外承包重点工程、加强对外劳务合作等,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做好外派劳务基地县建设,开展定点招收、定点培训、定点管理机制,维护劳务人员合法权益。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mpppwq|uoisng4188::9640nuou
6.差旅费管理办法通用12篇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和其他支出等。 1.设备费的管理要点如下: (1)预算只应考虑增添必要的专用仪器设备,考虑共享或租赁。 jvzquC41vumym7}wgunv0lto1jgpyns1536277mvon
7.计划财务处五、直接费用包括哪些开支科目,如何管理和使用? 直接费用是指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根据资金用途不同,具体分为8个开支科目:图书资料费、数据采集费、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设备费、专家咨询费、劳务费、印刷/宣传费和其他支出。 jvzquC41lei/p€xwch4ff~3ep1ilf}45579937mvo
8.国外绿色金融研究精选(九篇)我国碳金融服务体系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碳金融服务功能逐步显现,银行业金融服务主要是绿色信贷业务,2008年10月31日,兴业银行成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是与国际金融公司开展能效贷款合作的首家银行,光大银行随即成为中国首家碳中和银行,中国银行也紧随其后开展绿色信贷业务。银行以中介商的身份利用其自身在国际业务和投资jvzquC41yy}/4:pu0pku1qfqygt05:9560nuou
9.警察网第十条 研发经费的开支范围包括项目经费和其他专项经费。 第十一条 项目经费是指在课题组织实施过程中与研究开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各项费用。项目经费的开支范围一般包括设备费、材料费、试验外协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资料与知识产权事务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管理费等。 jvzq<84yyy4mc€2nkd4dqv4erf5mc€dfgvgjn7furAoe?<5598;
10.中长期加强学科基地与兄弟院校、科研单位之间的横向联合研究,重视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沟通与协作,深化科研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探索校际联盟机制,开展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联合攻关,形成学科专业的专利集群,促进应用技术研究与创新。改革科研评价制度,促进科研成果质量的提高。 jvzquC41iji/umow0gjv0ls1||w0nrxv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