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又称人才派遣、劳动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并支付报酬,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机构支付一笔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
劳动力给付的事实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之间,要派企业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服务费,劳务派遣机构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劳务派遣业务是近年我国人才市场运用一种新的用人方式,可跨地区、跨行业进行
二、劳务派遣优点
简化管理程序,减少劳动争议,分担风险和责任,降低成本费用,自主灵活用工,规范用工行为
第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是劳务派遣制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中国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人归单位所有,都是单位的人,工作是终身制,端的是铁饭碗,人员能进不能出.工人闲置浪费现象很普遍。
在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经济正在兴起,工人要流动,“单位人”要变成“社会人”已经是大势所趋。
中国著名劳务学家、中国劳动科学院副院长王通讯教授提出“对工人,不养而用是上上之策。”
实行劳务派遣制,使用人单位在工人使用上“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种新的用人理念得以实现。用人单位只需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一份劳务派遣协议,然后由劳务派遣机构把合适人员派到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只负责对工人的使用,不与工人本人发生任何隶属关系。应当说,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特征的劳务派遣制,特别适合于那些非公有制企业、国企改制企业和那些经营发展变化比较快、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才需求又不尽相同的单位。
……
甲方:
乙方(单位):
甲、 乙双方根据《中国劳动法》和《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等有关规定,经双方平等协商一致,自愿签订本协议并共同遵照执行。
本协议期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
在协议期内,甲方与劳务派遣人员的劳动合同期限以乙方的使用期限为准。(乙方与劳务派遣人员终止、解除劳务关系的,派遣人员与甲方的劳动合同关系自行终止、解除。)
第一条 根据乙方要求,乙方所需劳务派遣人员实行自行招聘和委托甲方代招聘两种招聘方式,委托甲方定岗招聘的劳务派遣人员,须严格按乙方招聘的要求给予推荐。
第二条 甲、乙双方间的权利、义务须严格按劳动法规及商定协议执行。
甲方劳务派遣人员应严格遵守乙方的劳动纪律,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非定岗招聘的人员应服从乙方的工作岗位安排。
第三条 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根据乙方的要求,及时提供符合条件的劳务派遣人员。
2、按照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及时为劳务派遣人员办理录用备案、合同签订和鉴证等各项用工手续。
3、为劳务派遣人员代缴纳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医疗等各项社会保险金及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并负责办理劳务派遣人员在乙方工作期间社会保险的缴纳、申报、申领或关系转移等相关手续,乙方予以配合。
4、 对劳务派遣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协助乙方对劳务派遣人员进行厂纪、厂规培训,国家法律、法规的教育。
5、 对乙方依法解除、终止派遣人员劳务关系的,应及时为其办理劳动关系中止和社会保险中止等事宜。
……
我们知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是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购买“五险”,至于“一金”,可以选择性购买。那么,劳务派遣有五险一金吗?今天,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用。
1、《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2、可见,由哪一方为劳务派遣人员缴纳各项社会保险是由劳务派遣公司和实际用工单位协商确定的。但不管如何约定,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都必须为劳务派遣人员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不能互相推脱,侵犯劳务派遣人员的权益。
社保即通常说的“五险”,具体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保险是不包括住房公积金的。
社保是国家强制要求用人单位为员工购买的。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住房公积金”:国家没有强制企业必须为员工购买。如果要购买,具体单位和个人承担的比例是各不相同,那是按照个人上年度平均工资做基数按一定比例计算的。住房公积金不低于工资的8%,效益好的单位可以高些,职工和单位各承担50%。
“五险”:按照职工工资,单位和个人的承担比例一般是:养老保险单位承担20%,个人承担8%;医疗保险单位承担8%,个人2%;失业保险单位承担2%,个人 1%;生育保险0.7%全由单位承担;工伤保险0.5~1.6%也是全由单位承担,职工个人不承担生育和工伤保险。各省市地区承担比例有所不同。
……
可以要求强制加班吗
帮助 1568144 人
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可以强制劳动者加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若用人单位强制加班,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一是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明确表达不同意强制加班的立场,要求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与时间;二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三是可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因强制加班产生的加班费等相关赔偿,并停止强制加班行为。劳动者有拒绝强制加班的权利,同时要注意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确保自身在合理、合法的劳动环境中工作。
可以要求强制加班吗
帮助 112877 人
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可以要求强制加班。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如果用人单位强制要求加班,劳动者有权拒绝。若因此遭受不合理对待,比如被克扣工资、奖金等,劳动者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明确指出其行为违法,要求恢复正常工作安排并给予相应补偿。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查处,责令其改正违法行为。此外,劳动者还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的方式,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赔偿因强制加班造成的损失等,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总之,劳动者在面对强制加班时,要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劳动权益。
所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城星路98号迪凯城星国际A座35F
1115次
所在地址:商丘市神火大道北段天伦C座南四楼
5次
所在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车城东路10号创思汇科技大厦1510-151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