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家长花12万元托人“择校” 事没办成钱难退
为了孩子“小升初”能进更好的学校,武汉的吴女士花了12万托人帮娃“择校”,结果事未办成钱也难退,中间人甚至玩起“失踪”。11月初,这位家长向长江云新闻记者反映了此事,“希望通过媒体曝光这个事,已经有几位家长上当受骗了。”
培训班介绍的“靠谱人” 12万择校不靠谱
去年年底,吴女士的女儿小涵在武汉市江岸区某小学上六年级,面临“小升初”的关键时刻,吴女士将孩子送到武汉新航道培训学校进行培优。培优期间,新航道培训学校的惠老师得知吴女士想帮孩子择校到光谷未来学校,主动给她介绍了一位中间人严某。
吴女士说:“当时,惠老师说这位中间人很靠谱,保证帮孩子弄到光谷未来学校上学,不过,要给他12万元作为择校的费用。”
吴女士与家人商量后,决定花12万元委托严某来办理女儿择校的事。今年1月7日,吴女士与严某的武汉云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签订了教育咨询服务合同。合同中约定,确保吴女士的小孩进入光谷未来学校“次火箭班”就读,没有办成则全额退款。其间,严某以给领导送礼等理由,从吴女士手上拿走了12万元。严某在微信中表示,已经给光谷未来学校递了条子,意味着孩子报名没有问题。
吴女士信以为真,甚至为此放弃了武汉六中的签约。可到了八月份,女儿还未收到光谷未来学校的报名通知。这下,吴女士着急了,严某却一再让吴女士安心等一等。结果这一等,吴女士等到开学了都没有音讯。“光谷未来学校都报名军训了,他还让我在家里等消息。一直说他可以搞定,但就这样一直忽悠我!”
事情没办成却玩起失踪 中间人迟迟不肯退钱
事情没办成,严某干脆玩起了失踪,始终不肯露面。近日,长江云新闻记者和吴女士来到武汉新航道培训学校光谷院区找到了当时的介绍人惠老师。惠老师却表示,当时只是帮吴女士与严某牵线搭桥,至于后来严某到底怎么操作的,她完全不知情。
严某的公司大门紧锁,里面没人办公
通过惠老师提供的线索,长江云新闻记者和求助人吴女士赶到严某的公司,可公司却大门紧闭,不见人影。
天眼查信息显示,由严某担任法人代表的武汉云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金3万元,经营范围为“教育咨询(不含出国留学咨询及中介服务)、非医疗性心理咨询服务”。
武汉云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工商注册信息
武汉市教育局:“特殊渠道”“内部指标”都是假的
11月7日,长江云新闻记者将吴女士的遭遇反映给武汉市教育局,该局基础教育科工作人员回应称,交钱择校的行为明显属于违规操作。“只能说这位家长遇到了骗子,现在按照规定,小孩上学只能到对口的公立学校。如果是要上私立学校,就要通过公开摇号的程序,摇号上了就可以去读,不可能还存在其他操作空间。”
这位工作人员还表示,根据武汉市义务教育入学招生工作原则,公办学校严格实行“划片对口、免试就近”入学,按照政策规定不允许择校,更不允许跨区择校。“民办学校通过学生在《武汉市中小学入学招生管理平台》实行网上报名后,按全市统一方案,使用统一软件进行摇号,根本没有暗箱操作的空间,学托口中所谓的‘特殊渠道’‘内部指标’都是假的。”
吴女士与严某签订的合同,承诺“确保择校成功,否则负全责”
好在吴女士的小孩正常上学未受到影响,目前已在对口的武汉市江岸区某中学就读。
剩下7.5万至今未退 严某涉及多起择校纠纷
发现严某不靠谱之后,吴女士多次要求他按照合同里承诺的内容全额退款,可对方一拖再拖。“他一会说5号退,一会说10号退,断断续续退了我4.5万,之前承诺我10月31号全部退完,结果到了11月8号,剩下的7.5万还没有退我。”吴女士气愤地说道。
经过记者沟通后,严某转给吴女士10000元
严某的行为是否涉嫌诈骗呢?对此,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律师朱琦表示,“根据吴女士的遭遇,我们就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如果钱是被对方挥霍或者用在其它地方,那就构成了诈骗。如果是对方将钱送给了学校领导或特定关系人,那就构成了行贿。而且当事人如果到法院去起诉,根据我们的从业经验来看,因为当事人花钱择校的行为,并不属于合法权益,法院有可能会不予立案,建议到公安机关报案。”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家长心理被“学托”拿捏了
近年来,“学托”诈骗案件屡见不鲜,为何能屡屡得逞?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咨询专家张才生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的优质教育资源还是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充分;另一方面是因为广大家长对优质教育有强烈的需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想给孩子更好的环境,望子女成才,严某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
吴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花12万“铤而走险”,也是出于一种从众心理。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上的学校比自己的好,她就焦虑。“看着别的家长开始四处打听找门路,我和家里人也就动了心,没想到上当受骗了。”
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咨询专家张才生认为,家长重视孩子教育无可厚非,但应该明白的是,只有家庭才是最好的“学区房”“起跑线”,经营好家庭教育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择校。“这些年来,政府和学校都在努力改善学校的条件和教育教学的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为老百姓办家门口的优质学校。我们建议家长不要盲目地去择校,无端加重自己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