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CNN扒出个事,美国国土安全部正通过海军划100亿,要在全美建一大波移民拘留中心,据说最快下个月就有地方动工了。
这事儿不是国土安全部单独干的,是跟国防部联手推进,具体找承包商、签合同的活儿,交给了海军供应系统司令部。
这次找军方搭伙,估计就是想绕开这些麻烦。
100亿资金+6州帐篷营:拘留中心能装多少人?
确定了钱和推进方,接下来就得看这拘留中心到底长啥样。
本来想这设施是不是临时凑数的,后来发现国土安全部以前就用软质帐篷应对移民涌入,这次还是老办法主要建软质帐篷营,有的可能搭在现有海军基地里,有的则不依托基地。
而且这帐篷营的规模不小,单个目标能容纳1万人,计划在路易斯安那州、佐治亚州、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州、犹他州和堪萨斯州这6个州落地。
为啥要搞这么大的规模?其实跟拘留床位不够有关。
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之前手里的资金,也就够支持约4.1万个临时拘留床位,可白宫边境事务负责人汤姆・霍曼说了,想把床位数翻倍,还得尽快实现。
很显然,移民逮捕人数多了,待审核、要驱逐的人没地方关,这才急着扩床位。
不过话说回来,1万人一个帐篷营,管理起来可不是小事。
之前德克萨斯州布利斯堡陆军基地就建过类似设施,后来被曝违反了几十项联邦拘留标准,卫生差、医疗跟不上,这次再搞这么大的帐篷营,合规性真得打个问号。
除了这次海军划拨的100亿,今年7月ICE还从国会拿了450亿额外资金,专门用来建新拘留设施。
等于说,ICE手里有“短期快速扩能+长期稳定建设”两笔钱,就是为了满足床位翻倍的诉求。
但钱再多,要是建设和运营不合规,最后还是会出问题。
军方改合同、承包商硬要求:移民管控藏着哪些细节?
这次项目能推进这么快,还有个关键操作军方改了合同。
之前美军有个叫“全球远征多项授予合同”(WEXMAC)的招标项目,主要用来支持海外行动。
今年7月,这合同悄悄改了名,叫“WEXMAC2.1,美国领土完整”,适用范围也加了“美国本土及海外领地”,还明确说承包商可能要给国土安全部、ICE关押的外籍人员提供设施和服务。
这操作挺灵活的,但也有点打擦边球的意思。
《地方治安官法案》本来限制军方参与国内执法,这次用“国防支持民事当局”机制调动军方资源,虽说合规,但争议一直没断。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托德・哈里森倒觉得正常,说军方擅长后勤和快速建造,海外基地都搭得快,搞这类项目确实顺手。
再看对承包商的要求,也挺具体。
不光要建拘留用的帐篷,还得搭法庭、行政办公区,以及ICE工作人员的辅助空间,甚至要保障紧急服务和机场转运通道畅通。
最关键的一条是,承包商“无权拒绝接收人员”,ICE让接多少就得接多少。
如此看来,ICE是把“拘留-审理-驱逐”的全流程都考虑到了,连机场转运都想到,就是为了后面大规模驱逐能顺畅。
但“不能拒绝接收”这规定,万一人数超了帐篷营的承载量,咋处理?怕是会埋下拥挤、卫生差的隐患,跟之前布利斯堡的问题重蹈覆辙。
现在还有个疑问,海军和国土安全部至今没回应媒体的置评请求,合同具体分给了哪些承包商、设施运营的详细标准、人员配备方案这些细节,都没公开。
透明度不够,很容易让外界质疑项目的合理性。
另外,人权组织也没闲着,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就批评说,大规模建拘留中心可能加剧移民权益受损,比如亲属分离、过度关押这些问题。
毕竟之前特朗普政府“零容忍”移民政策下,就出过不少这类争议,这次再搞大规模拘留,老问题怕是还会冒出来。
美国这100亿移民拘留中心项目,核心是想解决床位不够、管控提速的问题。
军方的加入确实能破合同延迟的困境,资金也到位了,但之前的违规案例、人权争议、法律边界疑问,一个都没解决。
后面要是不公开更多细节、不回应这些争议,这项目推进下去,怕是还会出不少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