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又贵又慢!选择离开回国的人混的怎么样

还有人提出,应该着重批一下新西兰“贵且慢”的问题。

确实,很多人从中国搬到新西兰,生活中感受到了种种的不习惯,最不能克服的还是“由俭入奢”、“从快到慢”的过渡问题。

1、新西兰生活有多贵?

有些东西确实贵,是由商品的稀缺性决定的。比如说经常有新西兰华人抱怨辣椒🌶️生姜有时要卖到人民币100多块钱1斤,却忘了洋人不会像中国人一样每逢荤菜必放姜,也不会用生姜红糖汤治感冒,自然不用大批量生产。而且说实话,没有人会把生姜当饭吃,1斤生姜可以吃个把月,也不会吃到破产。

同样的,新西兰1刀(人民币5块钱)1升牛奶可能在中国要卖到二十块钱,究其原因,也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西方人那样嗜奶如命的传统,没有形成新西兰那样庞大而成熟的牛奶产业。

说句公道话,新西兰的普通生活消费品的价格都在可以令人接受的范围内。

令人最不能适应的,是“天价”人工。

我目前在新西兰接触到的主要人工服务是理发。在亚洲人开的理发店,剪一次普通男士发型10刀起,白人理发店基本20刀起,女士发型更贵。请注意,这个价格是纯剪发,不包括洗和吹。

上次回国,我去机场打了一次的,8公里的路程花了我30刀。回程时坐的是Uber,道路比较通畅,花了20刀。

有一次,我们公司的净水器需要换滤芯,到官网一查价格,滤芯120刀,请人上门安装也是120刀。

电工、水管工、汽修工、开锁工各种几十上百的人工,更不必提了。这么说吧,我有勇气进奥克兰的高档商场逛街,却没有勇气听水管工报价。

当然,最饱受华人诟病的还是新西兰的快递。快递包裹动辄是10刀起,郊区还要加运费。而且既然说到了快递,那就要说说新西兰的另一个特点——慢。

2、新西兰到底有多慢?

这里需要划重点的新西兰快递计算的是工作日,双休日、法定假日是不送货的。而且据我估计,新西兰网店的快递基本都是同城运输。

在新西兰,更慢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奥克兰地铁挖了2年了,至今还没看到地铁站的影子。

可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我一点都不想抱怨,反而觉得很庆幸,因为我明白:贵和慢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3、贵和慢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在新西兰,凡是贵和慢的东西都有涉及到人的参与。

新西兰的超市商品为何能保持价格低位?因为大半的收银工作都是通过自助收银机完成的。

新西兰的油价为何能做到跟国内相差无几?因为每个加油站都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加油都是司机持枪自助进行的。

当所有可以用机器取代的工作都可以做到省而快,人工的贵和慢才因此形成了鲜明对比。

所以在新西兰买家电家具,基本都不会有免费送货、免费上门安装这样的好事。买商品送人工,这不是明摆着说人比物贱么?

而人的劳动不应该比机器更值得尊重、更具有价值吗?

再来说说快递的事情。中国的快递之所以迅捷高效,主要是因为快递员加班加点,基本上全年无休。我在国内的小区旁边就有一家顺丰,每天早上8点开门,晚上一直要到9、10点才关门。

而在新西兰,大部分快递双休日是不送货的。少数商家会周六送货,邮局周日也不开门。

当然现在国内的快递员工资也不低,一般月薪都有七八千,发货量大的上万都有。但貌似不菲的收入背后,是他们起早贪黑的工作时长和风雨无阻的工作条件。如果同样的月薪,自然是更多人愿意朝九晚五坐办公室。

而新西兰的劳动力市场公正透明之处在于,薪水都是以小时计算的。新西兰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6.5刀每小时,相当于74元人民币每小时,也就是8小时工作的话每天的工资最低600人民币,而且普通蓝领、白领的工资相差无几,甚至建筑工人的工资往往会在白领2倍以上,付出和所得基本是成正比的。

试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快递员月薪保持不变,但工作时长缩减到每周6天、每天8小时,顺丰还能保证次日送达么?京东还能满99包邮么?

前段时间有个知乎热帖——如何评价刘强东“如果京东少缴五险一金,一年至少多赚50亿!”的言论?很多人都站起来力挺刘强东,认为给海量底层劳动者交足五险一金,绝大部分企业都做不到,包括各种民营巨头、跨国公司、世界500强。

以前常年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我,听到这样的真相是相当震惊的——这难道就是一部分中国人能够先富起来的真实原因吗?人工已经如此低贱了,还不完成法定义务,难怪很多人说在中国创业要比在新西兰容易许多。

但是,这种靠违反劳动法、剥削廉价劳动力换来的省而快,又有什么值得沾沾自喜的呢?

我宁愿生活在一个职业不分贵贱、每个人的劳动都得到充分尊重的社会,快递员不用因为我要换新手机就冲风冒雪地送货,却连过年都不能回家团圆;接线员不用因为我网银打不开就深更半夜地解答,却永远只能是“编外员工”;建筑工人不用因为我要早点开通地铁线就披星戴月地修路,却连发工资都要靠上访解决。

因为在工作和休息的权利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新西兰是一个人来人往的国家,

即使你曾经再爱它,

说不定也有因为不适应而离开的那一天。

每年,从新西兰回流中国的人不在少数。

回国的他们或许是因为思念故乡的亲人;

或许是因为无法适应文化差异;

或许是在职场受到了挫折;

有或许只是想落叶归根……

那么,这些离开新西兰,回到国内的华人们,如今又是过得如何呢?

1、回流华人:祖国的空气和饮食没那么糟糕

在提到自己为何回流时,杜先生(化名)直言不讳: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机会。

杜先生曾经在新西兰生活六年,如今回国已经满五个月,在首都北京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

在他的很多朋友看来,杜先生是牺牲了新西兰干净的空气、投身于祖国的“雾霾”,放弃了新西兰放心优质的食物、选择吃国内不放心的食物,

但在杜先生看来,饮食和空气并不是阻碍他回国的理由:

如果你让各种患癌比例、各种极端案例吓住了,那么超市没有哪种食品可以放心入口,市场上的纯净水也没有哪种可以包你满意;

当你吃着色香味美的家乡菜还在心里质疑有没有地沟油,那在中国生活只为多挣些钱基本就失去了回流的意义。

杜先生认为,如果真的在意食物和空气质量,大可以继续待在新西兰过不需要担心这些的惬意生活,也比每天回家紧张地打开空气净化器、担心在餐馆吃到地沟油好很多。

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杜先生之前也曾听说过有新西兰华人的孩子回国被歧视的案例,但他欣慰的发现自己的孩子还是适应了国内。

杜先生认为,孩子的教育选择,其实也是跟自己选择留在新西兰和回国发展一样,主张的是顺其自然,不需要太在意选择一种方式后的得失,因为选择另外一种,也不会见的开心。

2、毕业大学生亲述:我又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小E(化名)曾是一名新西兰留学生,有过八年的留学经历。回国几年之后,他选择回到新西兰。

在谈到自己当初为何回国时,小E爽快承认,自己当时回国是因为感觉在新西兰“怀才不遇”,又看到在国内的同学通过创业活得风生水起,心念一动,便选择回国大干一场。

可真的回到了国内,才发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新西兰生活了八年的小E感觉无法适应国内高强度的生活,许久都感到不适应。

更让小E深受打击的是,一次与人合作,合伙人居然在没有跟小E建立足够沟通的情况下敲定计划,让小E深受打击。

最后,小E还是选择回到澳洲,回到自己梦开始的地方,虽然浪费了几年的青春光阴,但用小E自己的话说:是用青春为自己买单。

3、移民回流后感慨:饭桌都是吹嘘不可

同样的,一位当初听信了国内朋友“国内机会多”而选择回国发展,如今却回到新西兰的老移民David,也有和小E一样的感触。

David对国内社会的感想是:很热闹,很亲情,很虚伪,很浮躁。饭桌上人人都在吹嘘自己挣了多少钱,又在哪里发现了黄金,可深入了解之后才知道并非如此。

更让David感觉到空虚的是精神层面。他觉得身为男人,不仅应该追求物质上的成功,精神更应该有一种无形的追求。

然而当David回国以“归国人才”的身份开始创业,却发现一切都差强人意:他找到的一个地方性的归国人才创业园虽然说看好他的项目,却只愿意给他极有限的资助,一直没有落实到点上。

在这段焦急的等待期间,David又去了上海等一线大城市,亲自跟一些回国的朋友进行了交流,了解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与焦虑。

这个时候,David终于开始怀念在新西兰清闲的日子。

David后来终于醒悟:国内的富豪都是凤毛麟角,很多看似成功的人,骨子里仍然是“屌丝”。在认清了这个事实之后,David决定回到新西兰。

4、选择“海归”还是“归海”,归根到底是自己的选择

都说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看了这三位回流移民的故事,我们也可以看到回流的一些好处与坏处。

首先从杜先生的经历来看,回国确实有很多积极的东西,尤其是在国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回国一般还是会得到重用,升迁速度也会比国内快很多,

而从家庭方面来说,回国也不代表会忙碌到牺牲与家人共处的时光,相反在国内与家人一同生活,比通过冷冰冰的视频和语音交流要亲近得多。

但回国也有不少的弊端,最重要的就是在海外生活惯了的华人,都已经对国内高强度的生活和复杂的人情世故应付不暇,不少回国做生意的华人都感慨:“国内现在的人们都太精明,玩不过”。

造假越来越多,假的“洋品牌”遍地都是,整个社会都散发着浮躁的气息,而小城市又太过拘泥于世故而非人情,让许多华人最终决定返回海外过简单的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回流的华人选择回到新西兰,而许多在新西兰的华人也放弃“海归”的原因。

最后,

当然,以上的内容也都是一些海外华人的亲身经历,不能代表所有选择回流的海归群体。

归根究底,选择怎样的生活还是应该以自己的自身条件为出发,也有不少选择回流的海归一样可以在国内混得风生水起。

但一旦选择了一条路,就需要对自己负责,选择回流还是留在新西兰,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THE END
0.国际资讯AI速递:昨夜今晨国际热点一览丨2025年3月25日AI文章早报委美重启遣返航班 首批近200名委内瑞拉籍移民归国 委内瑞拉与美国重启遣返航班合作,首批199名委籍被驱逐移民于3月24日抵达首都加拉加斯。根据22日委政府公告,双方在"返回祖国计划"框架下达成协议,自23日起恢复遣返安排,承诺保障移民人权与尊严。公告还表示将推动被关押在萨尔瓦多的委公民回国。这标志着两国在移民问题上jvzquC41pg}t0|npc0ipo7hp1|~0f|4424;.2<2471jpe6npgs|lxj53446897xjvor
1.移民后社保怎么办,可以领“两份退休金”吗?移民百科2、我们假设,社保已缴纳超过十年,但是准备办理移民,是否要退保? 按照相关规定,参保人退休前出境定居,个人账户储存额退还给被保险人,同时终结养老保险关系。但是,也可以不退保继续保留账户。 只差两三年,选择退保,如果日后因各种原因考虑归国,缴费年限又要重新累计,所以说选择保留账户,可能也是给自己一种养老备选方案。jvzquC41yy}/{~kgpi|juj3eqo5ccrpg19;60qyon
2.日本绿卡持有者归国发展,跨越国界的人生新篇章永住权的门槛:通常需要在日本连续居住10年以上、有稳定收入和纳税记录,关于永住权是否会因回国而失效,答案是不一定,只要办理好“再入国许可”,您的永住权可以保留,否则,长期离境可能被视为放弃资格。 回国前必备手续:细节决定成败 回国前,手续至关重要!许多人误以为只需买张机票,结果在机场遭遇麻烦,以下列出两个jvzq<84468>c0‚fdq::99kt0eqs04;=68:4ivvq
3.移民菲律宾回国上学吗,菲律宾移民回国深造,双重身份下的教育规划🌍 跨境教育之路:菲律宾归国学子面临的教育挑战与机遇 在跨国家庭中,当面临子女教育抉择时,“菲律宾归国后是否继续在国内求学”成为许多家庭的核心疑问,文化差异、学籍衔接、升学路径等问题,背后反映出家长对教育质量和孩子成长的深思熟虑。 跨越行政壁垒:学籍与政策衔接 jvzq<84j{;4zckt:6:=cq7hqo1847B5;0jznn
4.(香港移民)2023拿到香港身份证之后需要注销内地户口吗?(香港移民)拿到香港身份证之后需要注销内地户口吗? 获得香港永居后,国内身份需要注意什么? 有很多早期办理移居中国香港的申请人都已经开始逐渐转永居了。 临近转永居之际,尤其是内地申请人比较担心:如果拿了香港的永居身份后,内地户口该怎么办?是否必须注销掉?可不可以保留下来?还有内地的房产、公司资产、社保这些又要jvzquC41ujko|qjp03758@3eqo5jpot142:7:<720jzn
5.成功案例资讯中心移路通集团公司,总部位于爱尔兰,其子公司分布于北京、英国、香港、上海。成功为600多组家庭申请获得了爱尔兰和英国的移民身份。移路通集团可提供英国、美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等留学业务。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与移民!jvzquC41yy}/g6qw/vuoi7hqo1tfy|4ecuk/j}rn
6.前海南妇女的曲折出洋之路:以英属马来亚为例》近代中国人出洋,其移民规模、模式和流向,除了“推力”和“拉力”因素外,还与性别、阶级、方言群息息相关。海外迁移以男性为主,女性鲜少;以劳工为多,士商较少;以闽南、广府、客家、潮汕人居多,海南人较少。在女性移民中,又以广府妇女最多,海南妇女最少。为什么海南妇女较少出洋?除了与海南出洋人数较少相关外jvzq<84yyy4djrscsn4ptp4p31814:4333=0e=724:;.5;7:6;>1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