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西兰居民签证的华人恭喜了!你的身份价值达20万人民币……”
没想到,如今“ 肉卡”的案例又开始出现了。
或许也因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吧,时过境迁,肉卡现在也贬值了。
这位移民顾问曝光称,客户提出的“肉卡”的价格大概为3万纽币。
01
隐瞒结婚事实
准备收钱担保假伴侣
不少海外移民都会通过非法交易手段,与本地人假结婚来骗取永居身份。
找一个有绿卡或者国籍的人假结婚,付给对方一定数额的金钱,然后达到移民的目的……
这种“最便宜、最快捷、最简易”的移民方式虽然是非法的,却吸引着不少人前赴后继。
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移民顾问担心,这两个与他接触的案例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他说,一名在南岛工作的厨师在圣诞节前联系了他。
这名男子当时不仅隐瞒了自己结婚的事实,而且也没有把自己的妻子包含在2021新居民签证的申请中。
这位移民顾问说:“客户当时告诉我,他从海外家乡人那里得到了一个报价,给3.5万纽币~4万纽币,把人带过来办配偶移民。”
那之后不久,另一位女子也找上门来,说自己得到了3万纽币的报价,可以担保一个海外的“假丈夫”入境新西兰。
02
“大赦移民签
可能加剧商婚问题”
这些案例让这位移民顾问十分震惊。
他觉得,2021年新居民签证的简单标准和快速处理可能加剧这一问题。
“这次大批量申请将在很大程度上被自动化处理。此外新居民签证没有英语水平测试,这些人可能不了解他们行为的法律后果,很容易受到错误因素的诱惑。”
今年年底,预计将有16.5万人获得新西兰居民身份。
这位移民顾问拒绝了这些人的代理请求后,也对这些申请人发出了警告。
移民局边境和签证业务总经理Nicola Hogg强调,任何为移民目的而存在的欺诈关系的指控将被认真对待。
“我们会非常谨慎地考虑包括伴侣在内的居留申请,仅有婚姻并不是充分的证据,申请人需要提供一系列文件来证明他们的关系符合要求。
“在评估伴侣关系申请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决定与申请人和伴侣面谈,甚至对夫妇突击进行访问,以确定这种关系真实、可信并稳定的。”
03
曾有华人商婚被发现
遣返驱逐出境
事实上,多年来移民局出手严打肉卡,配偶移民拒签率一度高达35%。
稳定同居要求超过12个月、共同财产、共同账户、互相转账证明、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信、相识恋爱的过程、不同时期的亲密合影……这些都是必备条件。
此外,对于担保人而言,如果你曾成功提供过配偶类别的担保,需要在上一任配偶获得新西兰永久居留权至少5年后,才能再次提供配偶类别的担保
直至今天,这种方式依然被一些人认为是移民路上可以钻的空子。
在Google上搜索“商婚新西兰”有大约400万条结果。
在新西兰本地的中文论坛里,商婚的帖子曾经也是毫无隐晦地广而告之。
商婚并不是“游走在法律边缘”,而是非法的移民欺诈。
“商婚”更不是捷径,一旦过了违法的红线,就很难再得到守法公民应有的权利。
2016年6月,中国女子Yunjuan Li被新西兰媒体爆出使用假身份来到新西兰,又与当地人假结婚获得身份。
尽管在2011年她获得了居留权,但是面临6项指控的她,在服刑26个月后就被遣返回国。
所以即便是拿到了身份,如果被移民局认定涉嫌移民欺诈,那么不仅会被遣返,此生可能都无法再来新西兰。
严重的案例还会被判刑入狱,人生留下抹不去的污点。如果再去申请其它国家的签证,因为有过遣返记录,都会难上加难。
纸包不住火,这种违法行为被曝光后,最终要承担责任的是自己。
04
“肉卡肉偿”
更要警惕生命和财产安全
曝光商婚案例的这名新西兰顾问称,他最担心的还有很多人因为不了解,被“骗财甚至存在人身伤害”。
商婚的风险在于,不仅可能无法移民成功,还会人财两空。
一位曾经陷入“商婚”的新西兰华人女生在论坛上匿名表示,因为要和“商婚对象”同居,自己险些被性侵。
对方威胁,如果她报警,她的身份就会被取消,所以她只能忍气吞声。
还有一位华人男子曾爆料,因为“商婚”,自己赔上了一半身家。
因为新西兰法律规定,同居超过三年的伴侣分手时,可以平分财产。他并不知道这个规定,但是在办完PR准备离婚时,被自己的“商婚对象”合法分走了一半财产。为了保住身份,他完全没办法报警或申诉。
所以,“商婚”者之间却往往没有正规协议,所以就算出事了,基本上也只能自己认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