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退役大校、曾任驻疆独立单位副师职军事主官,从军二十余年、国家部委工作数年,长期从事军事战略研究、宏观政策研究。笔耕不辍是爱好、逻辑思维是习惯,希望爱好与习惯的结合,能够为你送上最专业的解读。
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入坑警告:这是“扒皮美国”系列的最后一篇,也是最长、最重要的一篇。为了保证文章的可读性,没有再做分割。万字长文,慎读!
从历史考证的角度来说,《圣经》就是神话,并没有太大的历史价值,但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圣经》之中,也颇有闪光之语。
比如广为流传的:“已有之事必再有,已行之事必再行,日光之下无新事。”与我们老祖宗所说的“以史为鉴”,其实是同一个意思。不过人家说得比较啰嗦或者说诗意,我们说得比较简明。
殷鉴不远,人类历史早有明证,“西方伪民主的尽头是民粹、美帝国主义的尽头也是民粹”,在民粹中走向衰亡,既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体制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也是美帝国主义的必然结局。
(一)何谓民粹
在中文语言环境中,民粹主义是一个贬义词,蕴含着强烈的非理性、极端意味。但细究其词义来源,民粹主义(Populism)应该翻译为平民主义更准确。
民粹主义兴起于19世纪的俄国,后逐渐蔓延到东欧和北美。(别意外,19世纪是俄国思想文化大爆发的黄金时期,堪比我们的百家争鸣、西方的文艺复兴)
普希金,俄罗斯文化黄金年代的代表人物
在人类历史上,举世公认的民粹主义事件,莫过于德国的纳粹主义和日本的军国主义。
从这两个典型事件可以看出,所谓民粹主义,就是民众的群体性、盲从性狂热行为;民粹主义者,则是挑动民众进入民粹状态、进而操控民众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政客。
冥顽不化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
(二)民粹是怎样炼成的
校尉梳理一下,由平民主义到民粹,一般由以下四个阶段构成,下面以最没有争议的纳粹德国作为例证。
第一步,培土萌芽。
民粹要诞生,必须要有合适的土壤:尖锐对立的社会环境。
1919年,一战结束。作为一战的战败国,根据《凡尔赛和约》相关条款,德国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投资和殖民地,以及1/8的国土、1/10的人口、3/4的铁矿、1/3的煤矿,还需承担大量的战争赔款,这激起了强烈的民族主义,致使德国民众对执政的魏玛共和国当局极其不满。
英、法、美主导了《凡尔赛和约》
不能怪德国民众不够大度,因为这个和约,比tmd《马关条约》还狠。
德国政府对外丧权辱国之际,在德国内部,受刚刚成立的苏联影响,社会主义思潮开始蔓延。信奉社会主义的民众,对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德国政府,可谓是旧仇未报、又添新恨。
尤其是到了1929年,为了应对忽然爆发的经济危机,德国政府大幅提高工薪阶层的纳税额,同时还大量削减工资、救济金和养老金,将底层民众逼入了绝境。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民粹主义种子悄然生根发芽。
第二步,破土而出。
小胡子希特勒正式登上德国政治舞台,是在1920年。这一年中,小胡子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党德国工人党,更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民族社会主义简称“Nazi”,也即大名鼎鼎的纳粹党。
小胡子确实是挑动民粹的大师,以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出现,宣扬雅利安民族至高无上(这就是种族主义了),高喊要复兴德国;他向工人许诺要消除失业;他向农民保证要给予他们土地;为了讨好势力庞大的军方,同时拉拢当时比较流行的军国主义者,希特勒还保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来保卫在一战中受到屈辱的德国。
第三步,取而代之。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希特勒组织数千名宣传员和大批学生,深入城市和农村,到最基层进行宣传,不断扩大纳粹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1932年的德国总统选举中,希特勒的宣传活动达到了高潮。纳粹党在大小城市张贴了100万张彩色招贴画,散发800万本小册子和1200万份党报特刊,一天之内在各地举行3000次大会。他们还充分利用当时最先进的科技,诸如电影、唱片、高音喇叭和宣传车。希特勒甚至租了一架飞机,在全国各地奔波讲演,有时一天讲演竟达49次。
在希特勒降维打击一般的宣传攻势下,整个德国都被搅动了。被经济危机推入绝境的底层民众,终于看到了希望,纷纷涌向纳粹党。
虽然赢得了许多民众的支持,希特勒毕竟资历还浅,尤其是面对威望奇高的兴登堡,希特勒毫无胜算,于是他转而支持已经七十八岁高龄的兴登堡。
在兴登堡面前,小胡子很老实
兴登堡一方面被希特勒所迷惑,另一方面也想利用希特勒超高的人气,当选总统之后,很快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由于年老体衰,兴登堡在行政层面对希特勒颇为倚重,给了希特勒充分的表演舞台;而希特勒的政治天赋颇高,很快赢得了兴登堡毫无保留的信任。
1934年8月,兴登堡亡故之前颁布法律,将总统和总理两个职务合并,改称元首。显然,这就是为希特勒量身打造的职位。兴登堡死后,继任总统职务的希特勒,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德国第一任也是最后一任元首。
第四步也是最后一步,玩火自焚。
玩火者必自焚。
民粹就是一团源自人类最深层次劣根性的业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焚毁一切,尤其是点火的人。希特勒的德国是如此,裕仁统治下的军国主义日本也是如此。不过裕仁比希特勒识时务,靠献媚麦克阿瑟苟活了下来。至于原子弹下的日本平民,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校尉虽然不喜欢麦克阿瑟,但喜欢这张照片上的麦克阿瑟,在裕仁面前,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民粹主义的大致发展历程如上,下面重新强调一下民粹主义的两个主要特点。
一是极度排外、煽动对立。
民粹主义者热衷于消除异己,为此往往带有极端民族主义色彩,继而发展为种族主义,法西斯的反犹就是如此。
与此同时,民粹主义者靠激化社会矛盾上台,任何时候都不能没有敌人。当外部没有合适的敌人时,他们就在内部制造敌人,比如日本军国主义对文官体系的排斥,甚至多次刺杀首相。当内部敌人不好找时,就在外部制造敌人,比如现在美国对中国的甩锅。
二是集体反智、神化政客。
在政客的煽动与洗脑下,在民粹主义的裹挟下,社会很快进入如同宗教狂热的集体反智状态,同时无意识、无条件服从于“神化”的政客。
挑动民粹的政客固然可恨,但民粹主义的兴起,并不能简单归罪于少数几个民粹主义者、少数几个操控民粹的政客,因为它是全社会共同推动的结果。民粹的责任,罪魁祸首固然要严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民众也难辞其咎。
(三)群魔乱舞,皆因民粹
在本系列的第一篇开头,校尉就提到了美国政坛高官中两位不男不女、亦男亦女、不知是人是妖还是人妖的奇葩。
奇葩之一
没有粪坑,哪里会有苍蝇?如果美国社会、美国政坛没有形成群魔乱舞的“美丽风景线”,又怎么可能诞生这样的人间妖孽?
实际上,在校尉看来,所谓的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也罢、BLM(黑命贵)也罢、LGBT(性少数群体平权)也罢,看起来好像是正常的政治运动,实际都是民粹主义的表现。此类运动频繁出现,说明美国的民粹主义,已经顺利度过培土萌芽期,开始茁壮成长。
从社会环境来说,现在的美国,在无耻政客的肆意操弄下,在恶性党争的蛊惑怂恿下,移民问题日趋严重、人口结构完全失衡、民族矛盾逐渐成型、种族主义初露端倪、宗教隔阂悄然兴起,已经具备了诞生民粹主义的基本条件。
从政客表现来说,不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不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越来越倾向于挑动群众斗群众,越来越倾向于挑拨族群矛盾、阶层矛盾、宗教矛盾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民粹主义的两大特点,“极度排外、煽动对立”和“集体反智、神化领袖”,在民主、共和两党恶斗中,都可以找到明显的例证。
先看共和党。
一是神化特朗普。
作为政坛异类,特朗普凭借商人特有的投机嗅觉,充分利用美国选民对现状的不满和对传统政客的审美疲劳,以特有的风格异军突起,在舆论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将希拉里挑落马下。
经此一役,特朗普人气暴涨,成功打造了“平民领袖”的人设。以低收入白人和福音派为主的保守选民,由传统的共和党支持者,逐渐演变为特朗普支持者。在他们眼中,特朗普就是救世主、就是天选之子,他们对共和党的忠诚,远远比不上对特朗普的忠诚。这种极端的个人崇拜和神化,与希特勒、日本天皇如出一辙,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俾睨群雄的特朗普
在这种个人崇拜取代政党倾向的环境下,特朗普的个人权威急剧膨胀,共和党正在向特朗普党急速蜕变。
举个例子就清楚了。
当初支持民主党弹劾特朗普的10名共和党众议员,在今年8月份的中期选举党内初选中遭到了普遍性的政治“清算”。
这10人中,有4人自知情况不妙放弃连任,4人惨败于特朗普支持的新人,只有2人涉险过关。
惨败的4人中,最具标志性的是怀俄明州唯一的众议员、前副总统迪克·切尼的长女莉兹·切尼。
为什么莉兹·切尼是该州唯一的众议员呢?这涉及到美国的政治小常识,参议院由100名参议员组成,每州产生2人,众议院共有435名众议员,根据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每州最少一名。因此,象怀俄明这样的人口小州(面积并不小),众议员比参议员还稀罕。
切尼家族在美国政坛拥有深厚的影响力,迪克·切尼作为小布什的副手,号称美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副总统。莉兹·切尼凭借家族光环,曾担任共和党众议院主席,妥妥的党内第三号人物。
尤其是切尼父女在怀俄明州苦心经营了40余年,差不多垄断了该州唯一的众议员岗位,父亲干完女儿干,一点不给别人留机会。在2020年中期选举中,莉兹·切尼获得73%的高票,群众基础相当扎实。
切尼父女
依常理说,以切尼家族在怀俄明州的影响力,莉兹·切尼没理由输,即使要输,场面也不会太难看。尤其特朗普推出的挑战者,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政治素人。但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莉兹·切尼居然以29%比66%惨败,创下了本世纪连任议员得票率最低的败选记录。
第一个细节,在选举过程中,共和党内噤若寒蝉,除了亲爹迪克·切尼,没人敢帮莉兹·切尼说话,包括位高权重的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
麦康奈尔一直积极推动共和党去特朗普化,拜登当选后,他带头表示祝贺,攻占国会山事件后,又是麦康奈尔带头与特朗普进行切割,虽然在弹劾特朗普的时候,麦康奈尔投了反对票,但他同时也对特朗普进行了猛烈的批评。
麦康奈尔与妻子赵小兰
可是现在,麦康奈尔却三缄其口。也许在无人的角落,麦康奈尔也会长叹一句:命也夫!命也夫!老夫再牛逼,终究还是干不过“天选之子”!
第二个细节,击败莉兹·切尼的哈丽雅特·哈格曼,不单是政治素人,而且曾经是迪克·切尼的跟班、莉兹·切尼的闺蜜。
莉兹·切尼(左)与哈丽雅特·哈格曼
杀人诛心,大概没有比懂王更懂的了:你想干掉我,我就要用你的人干掉你!
第三个细节,初选正式启动之前,特朗普飞了趟怀俄明州,轻飘飘说了句“fire Liz”,然后莉兹·切尼就惨败了。啥感觉,是“谈笑间、议员灰飞烟灭”,还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亦或是“快意恩仇、纵横天下”?
校尉要是特朗普,就这么一言决人生死,恐怕也会生出几分志得意满的张狂来:2024,舍我其谁?
懂王名言
这个事例充分说明,特朗普已经完全掌控了原本属于共和党的基层选民,党内已经无人可以对其构成足够的制衡,以特朗普不按常理出牌而又睚眦必报的个性,共和党或者说特朗普党的继续民粹化、极端化,都是可期待的将来。
二是积极引入宗教力量,宗教政治化倾向明显,底层选民反智倾向明显。
特朗普能够成为拥趸心目中的“天选之子”,离不开宗教的加持。
美国虽然一直坚持世俗化的国家定位,但宗教色彩极其浓厚。在校尉看来,美国从来就不是一个纯粹的世俗化国家。这一点,从美国总统要把手放在《圣经》上面宣誓就职就能看出来。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按着《圣经》宣誓,形成了不能打破的规矩
作为世俗化国家,难道不应该拿着《宪法》宣誓吗?
尽管民主、共和两党都有宗教色彩,也都宣称宗教自由,但有本质的区别。
民主党认为,“宗教自由”就是坚持政教分离,平等对待所有宗教和教派,虽然历史上民主党更倾向于基督教,但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民主党的宗教色彩在淡化;共和党却认为,民主党是在纵容非基督教和无神论,侵蚀以昂撒新教徒价值观为核心的美国传统文化,威胁到了白人福音派的“宗教自由”。
特朗普则更进一步,与保守宗教势力尤其是福音派的联系更加紧密。有人可能对美国的宗教不太了解,简单说,新教可以视为基督教美国分舵,而福音派则是新教之中的保守派。保守到什么程度呢?大概位于正常宗教向原教旨主义的过渡区间,但更靠近原教旨主义一端。而原教旨主义,基本就可以等同于群体反智了。
福音派牧师为特朗普“施法”祈福
美国的基督徒(新教为主)约占总人口的一半,其中福音派有6000万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7%。看起来绝对人数不多,但福音派对信仰的忠诚和行动的高度一致性,却远远超出其他群体。
在原来的政治环境中,共和党虽然接近福音派,但始终保持着距离。毕竟宗教自由也是自由的一部分,传统政客不会轻易把自己搅到宗教旋涡里面去。
可本来就是花花公子的特朗普不管这么多,2016年参选后不久,特朗普就成立“福音派咨询委员会”,作为自己竞选的重要咨询机构,同时公开宣布这也是他当选后的高端政策咨询机构。
既然公子如此多情,红颜自然不甘薄命,早就当够了地下怨妇的福音派立刻投怀送抱。
福音派的大长老之一、信仰与自由联盟的创始人拉尔夫·里德,抓紧时间在2020大选前出版了一本叫《献给上帝和特朗普》的“神书”,引用《圣经》中的章节,将特朗普与上帝并称为“天选之子”(The One)。
达拉斯第一浸信会(浸信会可以视为福音派的骨干)教堂合唱团,还为特朗普谱写颂歌,歌名就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大拍特朗普马屁。此歌于美国国庆节在肯尼迪中心唱响,特朗普龙颜大悦,立马通过推特昭告天下。
浸信会唱诗班为特朗普唱赞歌
如果说黑人是民主党的铁票仓,那么福音派就是特朗普的铁票仓。根据民调,特朗普在福音派信徒中的支持率,长期维持80%以上。对于特朗普来说,只要牢牢抓住福音派,即使当不上总统,也大可以如现在这般,当一个“谈笑间、议员灰飞烟灭”的太上总统,岂不快哉。
说完共和党,再看民主党。
虽然看似比共和党开明,其实在挑动民粹方面,民主党才是始作俑者。在这条作死的不归路上,民主党也一直走在共和党前面,直到邂逅懂王,这才遇到了真正的对手。
民主党挑动民粹的套路,与共和党或者说特朗普有很大的区别。
一是无限泛化人权、自由等神主牌,煽动极端民权运动与普通民众的对立。
单就宗教政策而言,民主党似乎比共和党理性。但民主党无限泛化所谓的人权、自由,其实就是一种没有宗教之名、却有宗教之实的洗脑手段,同样属于民粹范畴。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BLM和LGBT运动。
所谓BLM,也即黑命贵。
黑命贵运动起源于2013年,因射杀黑人青年崔温·马丁的警察乔治·齐默尔曼被判无罪,引发了大规模的骚乱。与此同时,三名黑人女性在网上创设了BLM口号,并自封为民权活动家。有意思的是,这三位BLM先驱中,居然有两名LGBT,可见这两种运动本就是一母同胞的双胞胎: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BLM三教母,网图,侵权联系删除
因为完美契合了白左的政治正确,又能充分发挥黑人“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优良传统,BLM很快扩散为全美性质的政治运动。很多所谓的民权活动家顺便搭车,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吊诡的是,黑命贵运动爆发时,正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黑人总统奥巴马当政。
作为民主党的杰出代表、优秀的政客、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奥巴马的境界显然远远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观念。他一边哀悼因此遇害的警察,一边纵容甚至支持黑命贵运动,但就是不肯真正解决黑人面临的实际问题。
奥巴马出席达拉斯警察殉职悼念活动
一来自家事自己知,同为黑人,奥巴马深知同胞们“烂泥糊不上墙”的本性,懒得白费力气。二来民主党向来依靠政治正确的大旗与共和党抗衡,黑人越闹腾,民主党越能找到发力的机会。真要把黑人的问题都解决了,以后拿什么对付共和党?
于是,在民主党的默许、纵容甚至暗中支持下,本该昙花一现的黑命贵运动,却成了美国黑人人权运动长盛不衰的旗帜。但凡黑人觉得受了委屈,就会挥舞着黑命贵的旗帜出来闹腾。
民主党的养蛊行为,终于在特朗普当政时期建功:2020年的弗洛伊德事件,掀起了黑命贵运动的高潮。这位被白人警察跪住命运咽喉的黑人,恐怕死都想不到,自己会以这种方式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美国媒体相关报道
弗洛伊德死后,很快引起了遍及全美的抗议和骚乱。暴乱最严重的洛杉矶、纽约、芝加哥、波特兰、西雅图、丹佛等城市,无一不是民主党的地盘。以至于川宝宝都急眼了,放话要停掉闹得最凶的纽约、西雅图、波特兰的联邦资金(中央财政补贴)。
民主党自然不甘示弱,一边嘲讽特朗普说大话,因为联邦资金拨付是国会的权限,特朗普说了并不一定管用;一边抵制联邦执法人员进入城市恢复秩序,致使动乱越闹越厉害。
特朗普连任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整个旧政治体制构成了挑战、导致建制派(包括民主党和共和党)疯狂反扑,直接导火索则是新冠疫情的爆发。但是,黑命贵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绝对不能低估。
所谓LGBT,本是女同(Lesbian)、男同(Gay)、双性恋(Bisexuality)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首字母的缩写。
不过随着美国人不断发明新性别,LGBT的内涵不断扩展,也包括其他性少数群体,比如双性人(不是双性恋)、性别认知障碍者等。
美国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发明:56种性别
在政治正确的旗帜下,截至目前,美国人为人类做出了二十一世纪最伟大的发明:56种性别。所有这些不是正常男人、女人的奇特性别,都统合在LGBT的大旗下。
相比BLM,LGBT几乎不带任何暴力色彩。
这也符合LGBT的人设。所谓性少数群体,最初就是男同、女同。男同都有几分娘娘腔,女同怎么都是女人,天生缺乏暴力基因。
不过没有暴力色彩,不代表没有社会破坏性。
说是游行,更像狂欢
在校尉看来,LGBT从根本上破坏了人类的性别认知,而性别认知乃是人类生息繁衍、组建家庭、形成社会、构成国家的伦理基础。LGBT的泛化,对整个人类社会的伦理基础、人性认知、道德标准、家庭结构、社会秩序和国家体制构成了颠覆性的威胁。
校尉不反对性少数群体顺从自己的性别认知,同时支持他们享受与其他人完全一致的人权,但坚决反对借着LGBT的旗号,无限扩大性少数群体的权利范畴、无限提高性少数群体社会活动的正当性。
这就好比有人喜欢吃臭豆腐,那是你的权力。但你只能关起门来吃,或者在卖臭豆腐的店铺与臭味相投的人一起吃。
你不能堂而皇之捧着一碗你才能接受的特殊“食品”,跑到公共场所当着其他人的面吃,更不能因为别人对此表示不满就说侵犯了你的人权、别人感到恶心或者避开就说你受到了歧视,更不能逼着别人认同你特殊的癖好,不认同就是侵犯人权、歧视……
你端着一大碗臭不可闻的东西一边吃一边逼着别人看、逼着别人闻,还非要人家附和说一点都不臭、真香,这到底是谁在谁侵犯谁的人权啊!
吃啥呢,这么香?
校尉承认,任何人只要愿意,都有吃臭豆腐的自由,但校尉同样坚信,任何人都没有在公众场合吃臭豆腐的自由、更没有逼着别人说臭豆腐真香的自由!
奈何这么简单的道理,却被以民主党为代表的西方政客故意复杂化,愣是把只属于私权利范畴的LGBT引入公权力,打造成为西方伪民主、伪人权的另一块神主牌。即使特朗普这样的天降猛男,也不敢直接与之对抗。
其中最底层的原因,依然是选票。虽然LGBT直接涉及的人群远远少于BLM,但带动的选票数量却相当可观,因为以好莱坞明星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战线白左们、以硅谷富豪为代表的资本新贵们,几乎都支持LGBT,而他们拥有庞大的粉丝。当然,贵圈本来就乱,明星、富豪中的LGBT本来就多,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光芒万丈的精灵女王,其扮演者竟然是双性恋,校尉有点难过,先去墙角蹲会
二是明知不可而为之,操弄移民话题
就移民政策而言,民主党与共和党有个根本的区别:共和党要控制移民流入,民主党正好相反。
原因很简单,与黑人一样,移民也是民主党的票仓。
在具体操作层面,由于移民配额有法律规定,几乎没有操作空间。即使有,对选举也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于是民主党便将眼光放在美国境内高达千万的非法移民身上。
奥巴马当政时,曾经绕开国会签署行政命令,准备赋予500万非法移民合法居留权和工作权,但不包含公民权。看起来,这并未直接增加移民选民的数量。但是,每一个非法移民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家族、朋友圈,对任何一个非法移民的赦免,都会带动一批选票。
美国农场原来靠黑奴,现在靠非法移民,美国农产品那么便宜,你知道是为什么了吧?抵制新疆棉,是不是笑话?
但站在国家的角度,这个先例一开,必然会导致更多的非法移民涌入美国,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冲击。
奥巴马的举措,虽然打着人权的旗号,其实是民主党的惯用伎俩。论起既当又立,民主党独步天下。奥巴马这么做,纯粹是虚晃一枪,为2016年大选拉票罢了。
作为移民国家,在近三百年的实践中,美国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移民管理制度。移民法限定的配额,在高素质人口补充和保持社会稳定之间达成了平衡。
因此,不单共和党,整个美国官僚体系,都在坚决抵制奥巴马的移民改革。尤其是最高法院判决奥巴马的行政命令违宪,这个改革也就名存实亡了。
但民主党在乎这个吗?
其实根本不在乎,因为影响已经造出去,该拉的票都拉到了。
甚至没准民主党还巴不得不通过,都是修炼千年的老妖,养寇自重、引而不发,这些简单的道理,走上街头的BLM、LGBT们可能不明白,民主党的精英会不懂?
拜登上台后,表现得比奥巴马还激进,声称要“赦免”全部1100万非法移民,他们可以自动获得5年临时身份,8年后可获得公民身份,另外大约80万未成年非法移民,可直接申请绿卡,3年后自动成为美国公民。
这样激进的方案,当然不可能在国会获得通过。拜登的表态,与奥巴马同出一辙,仅仅是一种姿态而已。
浩浩荡荡开向美国的移民队伍,拜登的方案如果通过,这将是美国的常态
别看拜登一副老年痴呆前期症状,这厮清醒的时候,出手比谁都阴狠。他搞的移民政策,其实就是无法破解的阳谋。
拜登的调门起得越高,共和党就越要阻拦,现有移民对民主党的支持就越坚定。万一真的通过了,那都是民主党的功劳,千万张新增的选票都是民主党的,共和党连汤都喝不到。
都说买办卖国,依校尉看来,民主党连买办都不如。买办顶多是端着美国的碗、砸着美国的锅,民主党是霸着美国的锅、挖着美国的灶墙根。
如果美帝真有崩溃分裂的那一天,要说美帝掘墓人,非民主党莫属。
我们都是美帝掘墓人
(四)不是结尾的结尾
当民主党、共和党比赛似地争着、抢着鼓弄民粹的时候,美国出现这种群魔乱舞、妖孽丛生的乱象,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
而所有这些乱象,都是孕育民粹主义的沃土。
在挑动民粹这条道路上,天降猛男特朗普,作为福音派颂歌中的“天选之子”、红脖子眼中的救世主,必然要与善于操控舆论、善于蛊惑少数族裔和社会边缘群体的民主党决一死战。
这场战争,与其说是两党恶斗,还不如说是特朗普单挑民主党!
民主党的人走马灯一般,这边却只有特朗普
因为共和党内,已经无人能够与特朗普抗衡,共和党已经蜕变为特朗普党!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共和党与民主党乃是一丘之貉,都是现行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也即所谓的建制派)。否则当初被弹劾的时候,特朗普就不会众叛亲离、四面楚歌。
因为只有单挑,才符合好莱坞一贯宣扬的美国英雄人物设定,才符合美国价值观,才符合美国宿命的结局,才能为全球观众献上一场跌宕起伏、精彩纷呈的超级英雄大片。
尤其是最近民主党对特朗普的抄家行为,再次提醒了校尉:民主党与共和党的斗争,也许还有转圜的余地,但民主党与特朗普的斗争,却刚刚起步,远未达到高潮!
作为大洋彼岸的吃瓜群众,在这场以全世界为故事背景、以整个美国为摄影棚、以美国前任现任总统以及诸多高官主要演员、以三亿多美国民众为群演、以美国的命运为剧本的现实版《塔西佗历史》大戏徐徐推进的时候,一定要睁大眼睛,千万不要错过了任何一个镜头,因为故事的高潮,很可能就发生在你走神的一瞬间!
凯撒遇刺,都说美国是现在的罗马,那谁会是美国的凯撒,谁又是卡西乌斯呢?
经过十几天的紧张写作,《扒下美国的画皮》终于写到了第七篇,洋洋洒洒近四万字,对于头条图文来说,真的不短了,也该结尾了。
最后的第七篇《美国的宿命,就是在民粹中走向衰亡》,虽然有部分内容是原来的存稿,依然断断续续写了好几天、来来回回改了不下十遍,但还是不太满意。
之所以不满意,是因为没有把美国的画皮扒干净。校尉毕竟不是专门的美国史研究人员,虽然平时很关注大洋彼岸的动作,但远谈不上系统、完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