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系统化开发研学旅行产品的
建 议
近年来,研学旅行作为教育产品开发和热点旅游项目在国内异军突起。2013年国务院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踌,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政策密集出台,释放给我们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国家已经把“研学旅行”放在了青少年成长的战略高度。此后全国各地纷纷实践,各种研学旅行活动层出不穷。
研学旅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旅游形式,在中国可追溯到孔子周游列国以广求知识、丰富阅历、考察政风民情。现代很多国家都把研学旅行列入学生必修课程,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学旅行有研,有学,研学结合,是针对青少年身心特点,基于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研发的教育类课程。同时必须是走出校园,亲身体验的户外体验课程,特别突出“旅和行”,强调青少年在旅途中自由的生命体验,需要有休闲的状态带来的自由的感受、艺术的想象、审美的情趣等。
围场作为旅游大县,生态良好,自然资源富集,独特的地理、历史、自然和社会条件,为青少年研学旅行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地图式“教科书”,是青少年实践创新的“大课堂”。然而,尽管围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以青少年实践教育为核心的研学旅行产品却寥寥可数,现有资源一定程度上缺少针对性,基于对研学旅行这一领域的研究和产品系统化开发,本文作出以下初步探讨:
一、按照不同类型开发不同风格的创新型研学旅行产品
这里以历史类和科技类为例,设想如下:
研学类型
拟建设研学基地
建设地址
资源设置
课题设置
历史类
岱尹古城
燕秦长城遗址周边
战国冷兵器展览;战国七雄及古长城屯戍沙盘。
秋狝文化基地
木兰秋狝展览馆周边
弓箭陈列馆;木兰秋狝展览馆;古今弓箭体验馆。
了解弓箭发展史,体验射箭运动,研讨孔子“射”的教育意义;感悟康熙治理边防的大智慧,了解木兰秋狝这一无形长城的历史意义;分析古今大阅兵盛况,研讨什么是“科技强军”。
科技类
青少年能源创新实践基地
红松洼草原风景区
古今能源利用展馆;能源影视资料库;风能太阳能等创新研究实验室
了解人类利用自然的智慧,实践操作风力发电小实验,了解其原理,研讨开发风能的优势与价值;观摩影视资源,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徒步红松洼草原风景区,感悟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生态观。
除此之外,还可开发湿地研学,森林草原动植物研学等以自然生态和科普探秘等类型的研学旅行产品。
二、整合现有旅游资源,丰富研学旅行产品,打造研学旅行品牌,优化设计线路
这里笔者以设计“围场土豆”主题研学产品为例,本产品在活动设计上应综合考虑集知识性、现代农业观光体验、科技工业生产线观摩、古法食品制作工艺、土豆文化体验、文创产品设计等为一体,设计草图及方案如下:
(一)围场马铃薯展览馆:组织参观马铃薯展览馆,了解马铃薯及其发展史,了解做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的马铃薯的国际地位,满足知识性需要。
(二)马铃薯生态实验室:参观马铃薯创新栽培实验室,实地观察马铃薯根茎叶花种子等构造,还有创新彩薯等有机薯的栽培等,满足新奇的兴趣需要。
(三)马铃薯观光产业园:走进马铃薯产业种植示范区,观光现代农业及作业方式,了解北纬42°围场马铃薯这一地标性植物的特殊品质,提升对围场马铃薯产业的公众认知度。
(四)马铃薯企业厂区:参观马铃薯产品生产线,认识以马铃薯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工业用品等,了解马铃薯淀粉、马铃薯胶等工业价值及马铃薯食品加工业等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推广本土品牌。
(五)马铃薯手工粉:体验地道的围场古法漏粉,品尝地方美食,提升公众对“围场味道”的全面印象。
(六)建设集亲子教育、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马铃薯主题风情街:设计土豆主题教育活动,如土豆故事创编、土豆连环画、土豆小剧场等项目满族教育需要,设计土豆主题游戏,满足娱乐需要;开发丰富多彩的土豆小吃产品,满足舌尖需要。
(七)建设马铃薯文创产品工坊:以诸如木兰围场土豆小子、土豆格格等主题设计文创产品,体验DIY的乐趣,加深围场印象。
古往今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获取知识、涤荡心灵亘古不变的途径。围场研学旅行刚刚起步,必须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调研,围场文化教育工作者及各行各业及社会力量应该顺应国家研学旅行的大形势,积极探索研学旅行发展的新方向,为我县经济发展,打造木兰围场文化名城而献策献力。